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月3日,银川市优化营商环境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关于征求《银川市全面构建营商大格局打造办事“标准之城”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征求意见建议时间截止到2024年2月5日。
文件提出,提升供电可靠性。探索“哨所式”配网抢修模式,城网以45分钟、农网以90分钟为时限,科学分组,缩短抢修时间和半径。大力推广不停电作业向全天候、全区域拓展,平均不停电作业接火率不低于99%,严控重复停电4次及以上客户比例。针对停电频次和时间制定完善奖惩考核机制,并将考核信息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优化办电服务。持续推行居民客户“零证受理”和“刷脸办电”、企业客户“一证办电”等举措,提升用户办理体验。加强政企联动,深化政电信息融通共享,强化重大项目用电需求全过程管理,高标准推进重大项目接电提速提效,主动感知企业用电需求,获取用地规划等审批信息,提前布局电网配套工程,实现“电等企业”。拓展省内“一件事一次办”业务内涵,深化“不动产+电”联合过户及水电气联办等业务场景,推广线上办电业务,持续提升电力获得感与满意度。
优化电力接入工程外线行政审批。对于符合条件的短距离电力接入工程,实行告知承诺、审批改备案等方式优化行政审批,现场施工与费用缴纳同步进行。涉及电力接入工程的规划许可、破绿许可、占(倔)路施工许可等行政审批申请实行“一窗受理”,在线并联办理,审批结果自动反馈供电企业,用户可在线查询审批流程。
持续降低用电成本。出台电力接入工程分担机制,明确政府和供电企业的投资界面,确定成本计入标准和结算、拨付程序,明确项目招标和实施流程等,让企业享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严格规范转供电主体加价行为,推广应用“网上国网”APP“转供电费码”大数据服务产品,建立“发现—核实—整顿—查处—总结—预防”的转供电加价治理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
原文如下:
银川市优化营商环境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征求《银川市全面构建营商大格局打造办事“标准之城”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对标国内领先理念、最高标准和最佳实践,全力打造办事“标准之城”,营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市优化营商环境指挥部办公室结合我市实际,起草了《银川市全面构建营商大格局 打造办事“标准之城”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建议,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征求意见建议时间截止到2024年2月5日,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联 系 人:刘彦汝
联系电话:0951-5556717
电子邮箱:ycsysb2019@163.com
通信地址:银川市宁安北街市民大厅177号银川市营商环境建设服务中心(邮编750001)
附件:1.银川市全面构建营商大格局打造办事“标准之城”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2.关于《银川市全面构建营商大格局打造办事“标准之城”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
银川市优化营商环境指挥部办公室
2024年1月3日
银川市全面构建营商大格局 打造办事“标准之城”的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对标国内领先理念、最高标准和最佳实践,营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统一、统筹推进与重点突破相促进,以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经营环境、优质完善的要素保障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监管环境、自由宽松的创新创业环境、“亲”“清”政商关系为支撑,构建“全域、全民、全商、全业态”大营商工作格局,打造全链条、全天候、全过程的办事“标准之城”,为加快打造“三都五基地”、实现“四个示范引领”、建设先行区示范市注入强劲动能。
(二)工作目标
聚焦自然人和法人全生命周期服务,以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为导向,提供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政策、人才、金融、科创、法律、税收等集成服务,确保银川市营商环境便利度始终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
——补齐一批短板弱项。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加快突破发展瓶颈,缩小与先进地区差距。紧盯企业投资生产经营、群众办事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认真落实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创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深化一批改革举措。坚持高标准、优措施,进一步深化改革。围绕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千方百计解难题、不折不扣抓落实,切实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让企业群众享受到更精准的政策服务、更便利高效的办事体验。
——推广一批典型经验。坚持扬优势、锻长板,巩固拓展工作成果,打造更多营商环境“单项冠军”,形成一批在全国叫得响、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做法,以典型经验的“小切口”,做好营商环境的“大文章”。
二、主要任务
(一)营造高效便捷政务服务环境,提升经营主体满意度、获得感
1.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指标牵头单位:市审批服务管理局)
(1)进一步提升准入便利度。围绕加快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统筹线下服务举措,优化全程网办功能,全面推动企业开办全流程事项“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做优“一厅通办”服务。统筹企业服务大厅资源,进一步创新集成服务、联办服务、靠前服务,提高“一厅通办”服务质量和效率。丰富独任审批事项清单,扩充“独任审批师”队伍人才储备,提升“独任审批师”质效。全面破除住所(经营场所)登记障碍。进一步清理对市域内企业跨区经营、迁移设置的不合理条件,优化企业跨区迁移政策,全面推行“一照多址”便利化住所登记。推动丰富营业执照内涵功能。持续巩固“经营范围自主公示”改革成效,探索将更多地方特色产业及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产品等知识产权信息纳入“自主公示”范围,为创新创业经营主体提供便捷的宣传展示渠道。加快提升全程电子化应用水平。在实现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100%同步发放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开展电子营业执照推广应用试点。延伸个体业态登记和培育链条。全面落实“个体工商户变更经营者”改革举措,深入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工作,建立“个转企”培育库,支持鼓励优秀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提升登记审查和申报服务质效。开展“市场主体登记审查规范要点融合应用服务”改革试点,开发审查要点查询系统和多平台终端应用,提供基于登记事项的审核要点提示、智能填报辅助等服务,提高一次核准率。(市审批局牵头;市税务局,市发改委、市场监管局、人社局、医疗保障局、公积金管理中心、公安局,各商业银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
(2)进一步优化准营办理程序。持续推进“一证准营”服务升级。持续巩固深化“一业一证+告知承诺”改革成果,推动行业综合许可证更广范围、更宽领域互认通用。在零售药店行业综合许可证变更、延续、注销等业务中推行线上办理,推动实现“一业一证”全程闭环办理。探索开展“一证多址”改革。在食品经营领域试点“一证多址”,对经营管理、质量管控达到一定标准的连锁经营企业,允许企业在设立经营项目相同的分支机构时,作出相应承诺后,可以不再办理相同的行政许可,便利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创新开展高频事项“免申即办”。对企业法人、住所等登记信息变更的,实行审批服务部门同步变更准营许可相关事项,结果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直接送达,推动实现一批高频准营事项“免申即办”。大力推行无人工干预审批服务。依托大数据、文字识别等能技术应用,推进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由“电子证”全程网办向“数字化”无人审批转变,实现线上智能填报、材料自动生成、系统自主核验比对、证照即时审批发放。(市审批局牵头,市市场监管局、卫健委、体育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
(3)进一步降低企业退出和存续成本。便利经营主体快速退出,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企业退出“套餐式”服务体系,实行营业执照、税务、社保等登记注销“一网通办”,信息实时推送、即时反馈;深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手段应用,全面推行“简易注销智能审批”,完善落实定期审核、风险防控制度,便利市场主体快速退出。优化经营主体强制退出举措,进一步完善覆盖各类市场主体的便利、高效、有序的强制退出机制,化解“僵尸企业”,促进市场主体“新陈代谢”和结构优化,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充分释放市场活力。优化经营主体歇业“一次办”服务,统筹线下线上渠道,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推动市场监管、税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保、公积金等5个部门歇业备案“一厅受理、一网申报、并联审批”。(市审批局牵头;市税务局,市市场监管局、人社局、医疗保障局、公积金管理中心,各商业银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
2.提升建设项目审批便利度(指标牵头单位:市审批服务管理局)
(4)全面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标准化水平。加强审批事项管理,统一清单实施规范,实现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优化精简审批环节,实行分阶段施工许可拓面提升,将现行两阶段施工许可根据实际情况拓展至为三阶段、四阶段办理。深化分类定制审批,在城中村改造、城市防涝、老旧管网改造、海绵城市等领域新增类别,实现更加精准规范的“主题式”审批。推行标准化联合验收。(市审批局牵头,市工改领导小组成员配合)
(5)全面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规范化水平。规范审批办理用时,探索推进以自然日计时为主要规则的审批计时方式。提升审批服务水平,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窗口建设管理,持续推动“项目管家”服务,以咨询指导帮办代办等方式深化项目管家服务,为全市重点招商引资、补链强链、民生实事等重点项目提供全过程、一对一定制审批“管家”服务和全链条服务。(市审批局牵头,市工改领导小组成员配合)
(6)全面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便利化水平。提升“中介超市”服务水平,推行区域评估成果规范化应用,提高审批效率,减轻企业负担,加快建设项目落地。大力推进水电气热联合报装接入,建立市政配套统筹协调机制,实行“一站式”集中服务。推进集成联合办理,推动社会投资类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推动市政道路挖掘占用一件事一次办。拓展多规合一应用,深入推进多测合一改革。(市审批局、市政管理局牵头,市工改领导小组成员配合)
(7)全面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数字化应用。推动全流程数字化报建审批,探索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无纸化报建审批,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远程视频勘验。打造智能审批系统,推进项目规划、施工等事项智能审批。建立建筑单体赋码和“落图”机制。推进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归集共享,实现全流程数据推送和实时查询。探索推进BIM报建和数字化管理,实现BIM全生命周期审批管理。(市审批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牵头,市工改领导小组成员配合)
(8)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监管一体化建设。推进审管联动,健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监管一体化机制,加快推进审批、监管、执法信息实时共享、数据互通。创新监管方式,完善基于工程风险的分类监管机制。落实市场主体责任,建立建设单位首要责任追究机制,探索实行建筑师负责制。(市审批局、住建局、综合执法监督局牵头,市工改领导小组成员配合)
3.提升登记财产便利度(指标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
(9)规范不动产登记。立足《民法典》《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制定《银川市不动产登记办法》,为一窗办理、电子证照应用、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等服务举措建立更加完备的政策保障。(市自然资源局牵头,各县〈市〉 区人民政府配合)
(10)压缩办理时间。一般登记业务1个工作日内办结;实现涉企不动产转移、抵押、变更登记压缩到1个环节、0.5个工作日发证。更正登记、异议登记、补证登记、注销登记等涉及企业登记即时办结。对于不涉及土地增值税的商品房交易实施“一码缴费”,缩短不动产登记涉税时间。(市自然资源局、税务局牵头,各县〈市〉 区人民政府配合)
(11)“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升级。进一步落实不动产登记、交易监管、税收征缴线上“一网通办”,实现网上申请与登记业务实时交互,不动产转移登记、核税、缴税全流程跨部门全自助网上办理。推动不动产登记业务相关税费(契税、印花税、登记费)在线支付、一次收缴、后台自动清分入账(库)。建立全市供暖数据管理信息系统。推动实现不动产+水、电、气、暖联办过户。依托门户网站定期公开不动产登记各类业务数量、不动产土地涉合同纠纷案件一审案件数量、一审案件平均用时天数等情况。整合当前数据库资源,对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建设集中统一的不动产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和管理平台,整合四库数据资源。(市自然资源局、税务局、市政管理局牵头,市财政局、审批局及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
(12)提升不动产登记便利化水平。全面实施预告登记,推动新建商品房网签备案和预告登记同步办理,探索实现“交房即交证”。深化不动产交易、纳税、登记“一窗办理”改革,实现资料受理、身份核对、计算税款、缴税开票的全流程由一位综合人员完成,房屋交易、纳税和不动产登记实行一体化办理。扩大电子签名、电子签章、电子证照的互认面,进一步推广部门间共享使用。(市自然资源局、税务局牵头,市住建局、金融局、网信局、审批局、市场监管局、公安局、教育局及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
4.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指标牵头单位:市审批服务管理局)
(13)深化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聚焦“同标准受理、无差别办理”,提升市本级1269项政务服务事项精准度。落实“清单之外无审批”,动态调整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制定行政备案事项清单。编制标准化审批“教科书”,印发高频高危政务服务事项审查要点,实现申请材料结构化、业务流程标准化、审查规则指标化。固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持续推进“跨省通办”“证照分离”“告知承诺”“容缺受理”等重点改革任务。(市审批局牵头,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
(14)以“高效办成一件事”加快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建立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制度。围绕首批高频、面广、问题多的集成化一件事制定工作指引和办事指南。按照《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线上线下融合工作指南》国家标准,选定50%乡镇(街道)30%村(社区)打造国家标准示范应用点。常态化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活动,紧盯企业群众常办事项,发现并解决100个堵点难点问题,动态更新问题清单、化解清单,及时总结亮点经验。持续深化综合窗口改革,推动公安、社保、医保等部门建立“大综窗”。(市审批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
(15)提升一体化服务能力,推动更多事项好办易办。探索应用OCR识别、AI智能审批、大数据等技术,提升辅助审批智能化水平,打造“无人工干预”智能审批。升级打造市场主体感知分析平台、营商环境数字化监测平台,开启数字门牌、线上事难办反应窗口等移动端功能,提升政务服务便捷快办能力。优化政企通平台,完善政企通免申即享模块。不断扩大电子证照应用领域和互通互认,进一步拓展“扫码亮证、证照免提交”应用场景,优化完善电子签章(签名)系统功能,加快推进企业和个人电子印章(签名)制发和应用,为连续七年政务服务一体化能力位列全国“高”等次提供坚强支撑。(市审批局、网信局、营商办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
(16)常态化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打造更优政务环境。持续开展“五星级模范服务大厅”星级评定,优化升级效能监管平台,持续扩大数字体检中的应用范围和体检指标细化工作。积极推进行政办事员认定工作,制定行政办事员管理、培训、考核及奖励办法,促进职业化发展。定期开展基层业务培训、调研,强化基层服务水平和质量。持续对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开展回头看,建立常态化案卷评查制度,狠抓“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延时服务”四项制度落实情况,提升12345-4号线接线质量,实现高质量接诉即办。(市审批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
(17)政务服务指标争先进位,持续保持全国领跑。对标短板,完善容缺受理服务机制,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扩面跨省通办、证照分离等改革,营造便捷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制定行政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管理办法,不断强化审管联动。建立健全中介服务机构信用评价和惩戒淘汰机制,动态调整涉及行政许可中介服务事项清单,不断完善中介服务超市功能。针对六新六优六特产业,按行业类别制作审批图谱,真正实现全链条标准化、规范化审批。(市审批局、发改委牵头,市委编办,市市场监管局、营商办、市工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配合)
5.优化纳税服务(指标牵头单位:国家税务总局银川市税务局)
(18)提升办税缴费服务能力。建立远程咨询和办税辅导新模式,推行“集中部署+智能应答+全程互动+送问办询评一体化”征纳互动服务模式,持续优化事前精准推送、事中智能辅导、事后服务评价纳税服务体系,及时、精准解决企业办税中的各种问题。依托电子税务局、税务微信公众号和税企联络平台,精准智能推送税收优惠政策,联合开展环境保护税专项宣传。(市税务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
(19)提升纳税缴费便利化水平。持续推动全市办税服务厅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行社保经办和缴费业务“一厅联办”,优化错峰预约服务,设立特殊人群绿色通道。优化出口退(免)税工作机制,推进全流程无纸化。加强出口退税计划管理,做好出口退税时限监控,推行备案单证电子化,保障企业应退尽退。深化税务、海关部门数据共享,进一步扩大出口退税申报“免填报”范围,继续将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间压缩至6个工作日以内,办理一类、二类出口企业正常出口退税时间压缩在3个工作日以内。便利发票使用,完善电子发票服务保障体系,通过线上服务平台向纳税人免费提供电子发票申领、开具、交付、查验等服务。为纳税人提供全面数电票线上多渠道精准服务,同步提升线下网格化服务效能。(市税务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
(20)强化涉税信用监管。对A级、B级、M级纳税人推行“银税互动”。全面落实税收“黑名单”制度,以重大税收违法失信案件信息公布促进提升纳税遵从度。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信用监管深度融合。(市税务局牵头,市发改委、财政局、金融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
(21)优化税务执法方式。推行税务行政处罚“首违不罚”,开展“说理式执法”试点,实现“非进户执法项目清单,不进户,进户前必审批,全流程严规范”。建立收“过头税费”严肃查处和通报制度。主动与司法、信访、街道等部门加强法治合作,建立涉税费争议联合调解机制,成立“公职律师涉税争议咨询调解中心”,倾听经营主体税费争议诉求,协调相关部门及时介入调解,一站式化解群众税费争议和矛盾纠纷。(市税务局、司法局、人社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
(二)营造规范有序市场经营环境,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
6.优化政府采购(指标牵头单位:市财政局)
(22)采购项目实施进度监测预警。搭建政府采购项目在线备案监管模块。建立对采购人政府采购项目计划备案、信息公告、合同备案及公告、资金支付、履约验收等实施进度预警机制,加强采购人执行政府采购政策情况监督,缩短实施周期,提高采购效率。(市财政局牵头)
(23)政府采购公开招标项目全部实行远程异地评标。完善远程异地评标调度系统,实现在线推荐评审组长、语音视频对话、查看标书、评审、形成报告等功能。通过FTP客户端传输评审资料,确保信息传输保密完整、信息源真实、信息操作认可,保证项目评审过程全程留痕可追溯、实时在线可监督。积极鼓励使用公开招标和竞争性磋商的进场项目采用远程异地评标模式。(市财政局牵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配合)
(24)开展政府采购绩效管理。推进政府采购绩效评价,选取政府采购和购买服务项目开展绩效评价,结合评价结果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推动结果应用,将结果应用于制度设计、政策优化、机制完善、预算安排、流程规范、问题整改等方面,规范政府采购全流程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市财政局牵头)
(25)加强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发展模式。对政府采购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实施品目清单管理,依据品目清单和认证证书实施政府优先采购和强制采购;推进绿色建材试点工作,实现绿色建材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全过程咨询服务。(市财政局、住建局牵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配合)
(26)开展政府采购支持创新产品和服务举措。开展政府采购支持创新产品和服务举措选择部分创新产品和服务项目,协同采购人建立采购需求标准体系,在技术、服务、安全、质量等需求要素中嵌入支持创新的采购政策目标,提升采购人落实采购政策的自觉性和有效性。深入研究支持对象的应用场景、市场供给、竞争能力、产业发展情况,综合运用强制采购、优先采购、首购、订购等措施,强化采购政策实施效果。(市财政局牵头,市科技局配合)
7.优化招标投标(指标牵头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委)
(27)推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信用管理。完善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制定《银川市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信用信息管理办法》,明确信用信息归集(来源和范围)、信用评价和结果公开以及信用评价结果运用等内容。完善银川市公共资源交易信用栏目与“信用银川”以及公共资源交易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业务系统对接,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交互相关信用信息。通过扩大信用承诺制应用范围,对简单小额项目免除投标保证金,深入推行信用替代投招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政策。(市发改委牵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配合)
(28)完善招标投标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招标投标制度规则优化长效机制,强化招标人对招标公告和文件合法性的主体责任和行政监督部门的事中事后监管责任,全面取消各行业监管部门对招标文件的事前备案审核环节。(市发改委牵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标办配合)
(29)深入推进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打造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服务、交易、监管平台体系,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功能,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各领域实现招标、投标、开标、
评标、定标、签订合同、资金支付等事项“一网通办”,提升招标投标透明度和规范性。(市发改委牵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标办配合)
(30)维护招投标公平竞争秩序。建立招标投标问题征集机制,对设定不公平、不透明交易条件等行为开展常态化线索征集,实行市、区转办督办,实现线索及时核查、违规行为及时纠正。持续清理招投标领域针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外地企业设置的各类隐性门槛和不合理限制,平等对待投标企业。(市发改委牵头,各有关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
(31)完善监管执法机制。建立招标投标投诉处理部门职责分工清单。建立健全协同监管和案件移交机制,发现违纪违法犯罪线索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和公安机关。在公共交易资源门户网站动态公布本地区现行有效招标投标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市发改委牵头,市纪委监委,市公安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配合)
8.扩大市场开放度(指标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32)提升口岸服务。制定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等政策,加大力度提升通关效率和服务质量,推广“两步申报+提前申报”模式,优化“7×24小时”通关服务,实现随到随检,快速通关。加快推进大宗物资“公转铁、公转水”等多式联运改革,深入推进铁路出口进出境快速通关服务,巩固银川—天津港、银川—青岛港“一单制”多式联运及中欧铁路班列通道,提高口岸场所服务能力和供应链服务能力。(市商务局牵头,兴庆海关、河东机场海关,综保区管委会配合)
(33)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巩固压缩整体通关时间成效,提高提前申报率,推动报关单位备案“多证合一”、“注销便利化”、检验检疫证单“云签发”、原产地证书“智能审核+自助打印”等便利化措施的应用。加大海关信用管理政策宣传力度,对银川十大产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实施AEO认证培育,开展“专精特新”发展研究,强化关企互联,帮助外贸企业对标AEO认证标准完善制度管理。(市商务局牵头,兴庆海关、河东机场海关,综保区管委会配合)
(34)协同推进企业“问题清零”。搭建口岸服务热线,充分发挥海关12360服务热线、中国海关信用管理微信平台诉求响应平台等各渠道作用,及时收集、反馈企业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持续推进银川市口岸营商环境“问题清零”机制,完善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特邀顾问工作机制,清单式推进解决企业反馈问题,实现“问题清零”。(市商务局牵头,兴庆海关、河东机场海关,综保区管委会配合)
(35)开展招商引资提质升级行动。全面实施“外资三年外贸五年倍增计划”,全力拓展外资外贸发展空间,依托宁夏中阿博览会平台优势和“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优势,在推动国内企业到境外投资的同时吸引投资境外企业到银川考察,设立总部,投资建厂,实现“到银川聚集,从银川出发”的总部效应。2024年全年计划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00个以上,年度计划投资400亿元以上。加强与中国机械等行业联合会的联系对接,借助行业协会汇聚锁定目标企业,每季度召开一次行业协会企业推介活动。(市商务局牵头,市投促局配合)
(36)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落实企业服务包抓机制,“一个计划 五项机制”、圆桌会议制度等,统筹协调解决外贸外资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充分发挥外资外贸服务机制作用,建立健全商务、海关、税务等部门联动服务保障机制,有效提升进出口企业报关报检、出口退税等全链条服务能力,切实服务和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市商务局牵头,兴庆海关、河东机场海关,市税务局配合)
(三)营造优质完善要素保障环境,护航企业发展壮大
9.优化供电服务(指标牵头单位:国网银川供电公司)
(37)提升供电可靠性。探索“哨所式”配网抢修模式,城网以45分钟、农网以90分钟为时限,科学分组,缩短抢修时间和半径。大力推广不停电作业向全天候、全区域拓展,平均不停电作业接火率不低于99%,严控重复停电4次及以上客户比例。针对停电频次和时间制定完善奖惩考核机制,并将考核信息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国网银川供电公司,市发改委分别牵头)
(38)优化办电服务。持续推行居民客户“零证受理”和“刷脸办电”、企业客户“一证办电”等举措,提升用户办理体验。加强政企联动,深化政电信息融通共享,强化重大项目用电需求全过程管理,高标准推进重大项目接电提速提效,主动感知企业用电需求,获取用地规划等审批信息,提前布局电网配套工程,实现“电等企业”。拓展省内“一件事一次办”业务内涵,深化“不动产+电”联合过户及水电气联办等业务场景,推广线上办电业务,持续提升电力获得感与满意度。(国网银川供电公司牵头,市自然资源局、市政管理局、审批局配合)
(39)优化电力接入工程外线行政审批。对于符合条件的短距离电力接入工程,实行告知承诺、审批改备案等方式优化行政审批,现场施工与费用缴纳同步进行。涉及电力接入工程的规划许可、破绿许可、占(倔)路施工许可等行政审批申请实行“一窗受理”,在线并联办理,审批结果自动反馈供电企业,用户可在线查询审批流程。(市审批局牵头,市市政管理局、园林管理局、交通局配合)
(40)持续降低用电成本。出台电力接入工程分担机制,明确政府和供电企业的投资界面,确定成本计入标准和结算、拨付程序,明确项目招标和实施流程等,让企业享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严格规范转供电主体加价行为,推广应用“网上国网”APP“转供电费码”大数据服务产品,建立“发现—核实—整顿—查处—总结—预防”的转供电加价治理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市发改委、市场监管局,国网银川供电公司分别牵头)
10.优化市政接入服务(指标牵头单位:市市政管理局)
(41)推进市政公共服务报装接入“一站式”服务。实施水电气暖等市政公共服务极简报装改革,规范联合踏勘事项,实施“七个一”(一口登记、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同踏勘、一次办理、一并接入、一同验收)的办理新模式,实现水电气接入工程规划许可、绿化许可、涉路施工许可、交通管理等事项全程在线1个工作日内办结。(市市政管理局牵头,市园林局、公安局、交通局、审批局配合)
(42)降低市政管廊接入费用。出台银川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收费标准性文件,规范管廊收费办法,并提出相应优惠政策,进一步降低获得水电气暖成本。(市市政管理局牵头,市住建局,国网银川供电公司配合)
(43)加快建设市政设施信息化水平。加快政企协同共享平台建设,在水气暖领域推广在线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电子签章、电子签名应用,实现水气暖企业能够通过电子证照共享方式查询、核验企业办事所需信息的,不再要求企业提供实体证照或纸质材料,切实为企业降成本、增便利。探索将供热监管系统与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或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等深度融合,提高城市管道和设施的运行效率及安全性能,促进对管网漏损、运行安全及周边重要密闭空间等的在线监测、及时预警和应急处置。(市市政管理局牵头,市审批局,中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哈纳斯天然气有限公司、国能供热有限公司配合)
(44)打造安全标准的市政公用设施。提升供水供气供热接入标准化服务水平,对外线工程分级分类管理,对小微工程制定标准化设计图集、标准化物料清单、标准化结算依据。完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接入工程监管制度,明确各方检查责任,加强施工企业和专业人员资质管理,提升连接安全性。(市市政管理局牵头,中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哈纳斯天然气有限公司、国能供热有限公司配合)
(45)建设市政基础设施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全面摸清管线设施底数,城市历史地下管线信息的种类、权属、构成、规模,以及位置关系、运行安全状况等信息需补采补测完善,并录入市政设施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强化公用数据归集。新增地下管线信息应及时报送并录入市政设施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地下管线信息的动态更新。(市市政管理局牵头,各有关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配合)
11.便利企业融资(指标牵头单位:市金融工作局)
(46)扩大融资规模。力争社会融资规模同地区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力争人民币各项贷款较年初增加400亿元,非金融企业债券、股票融资规模持续提升。(市金融局牵头,市发改委,各金融机构配合)
(47)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争制造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六新六特六优”等特色产业贷款、中长期贷款稳步增长,涉农贷款余额持续增长。(市金融局牵头,市发改委,各银行等金融机构配合)
(48)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加强对企业上市指导,引导企业稳步扩大债券市场融资规模,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加强对重点企业走访,对准备上市、挂牌企业因改制、重组、并购而涉及的土地手续完善、税费补缴、产权过户等事项,建立健全绿色通道和限时办结等制度。充实后备企业上市挂牌数据库,加强对上市后备企业的培育、筛选。引导企业稳步扩大债券市场融资规模,支持本地债券市场发行规模。力争2024年新增上市企业1家。(市金融局牵头,市投促局配合)
(49)推动设立金融调解工作站。整合法院、调解组织和金融机构多方优势资源,设立金融调解工作站,为金融消费者提供专业、便捷、高效、公正的金融纠纷解决新途径。(市中级人民法院、市金融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
(50)发挥普惠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作用。在普惠金融重点领域服务中融入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引导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农业企业、农户技术升级改造和污染治理等生产经营方式的绿色转型提供支持。(市金融局牵头,各银行等金融机构配合)
12.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指标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51)发挥人力资源产业作用促就业。建设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派遣机构)提供用工服务实名登记系统,加强用工统计指导,提升服务水平。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强化就业岗位信息共享,促进求职和招聘信息供需对接和匹配效率提升。(市人社局牵头)
(52)开展就业创业服务。组织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不少于300场。打造就业创业服务站、创业孵化基地等就业服务平台,提供需求(就业)岗位1万个。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和多渠道灵活就业,实施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对毕业两年内初次创业大学生给予创业补助,新增创业担保贷款3.3亿元以上,培训创业带动就业3000人。强化灵活就业人员权益保护,扩大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从业人员社会医疗、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深化“互联网+就业”服务模式,推行就业补贴事项“免申即享”。持续抓好“十万大学生留银川专项行动”,落实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政策,切实保障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20项服务落地兑现。(市人社局牵头,市委人才局配合)
(53)深化人事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基层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载体建设,改进技能评价方式。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鼓励企业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工匠精神和职业道德养成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推行职称证书电子化和证书查验功能,促进人才资源数据互认共享,提升人才流动便利度。明确全市范围内经各评审委员会评审、用人单位考核认定和资格确认取得的初、中、高级职称,全面推行电子证书,实现“人才少跑腿,信息多跑路”。(市人社局牵头,市委人才局配合)
(54)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共建工程。加大劳动者权益保障普法宣传,提高企业守法自觉性,增强劳动者依法理性维权意识,营造良好劳动用工氛围。进一步拓宽投诉举报渠道,畅通投诉举报,缩短投诉立案时间,为劳动者维权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扎实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执法行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等专项执法检查行动,依法严格查处欠薪侵权案件,确保“全国欠薪线索反映平台”线索办结率达到98%以上。紧盯重大集体劳动争议案件开展预防化解专项行动,推广仲裁案件繁简分流、开庭快审、速调速裁办案机制,深化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建设专项行动,确保80%以上的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速裁办理,时效提速30%。(市人社局牵头,各有关部门配合)
(四)营造公正透明法治监管环境,铸就利企发展良好氛围
13.增强合同执行质效(指标牵头单位:市中级人民法院)
(55)完善法治环境创新体系。巩固立案登记制改革成果,提升本市法院诉讼服务工作水平,全面建设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诉讼服务,出台《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跨域诉讼服务工作规范》。完善全流程网上办案体系,民商事案件网上立案率50%以上、网上缴费率75%以上。当事人在网上诉讼服务平台已提交立案材料的,无需重复提交纸质版本。(市中级人民法院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法院配合)
(56)提升诉讼便利度。持续优化诉讼服务质效,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的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在线鉴定、在线保全等诉讼服务,切实为涉诉企业提供便利。做实“抓前端、治未病”,就矛盾纠纷较为集中的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强化综合治理。充分考虑中小微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的特点,建立小额债权纠纷快速审理机制,切实提升案件审判效率。(市中级人民法院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法院配合)
(57)优化诉讼服务。深入推进“铁臂行动”执行长效机制建设,持续开展全市法院“暖企”执行统一行动,聚焦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债务等重点案件,及时兑现企业胜诉权益,促进失信企业主动纠正失信行为、履行相关义务,实现信用信息及时修复。邀请社会各界人士旁听重大典型案件庭审活动,定期发布司法服务民营经济、数字经济等领域的白皮书和典型案例。加强类案裁判规则总结宣传,发挥“以案说法”教育作用。开展“送法入企”活动,提供法律宣讲、法律咨询等服务,加大企业合规经营指导力度。(市中级人民法院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法院配合)
14.提升破产质效(指标牵头单位:市中级人民法院)
(58)优化企业破产程序。设立破产法庭,建立一支现代化、专业化清算与破产审判队伍。引导民营企业充分利用破产重整、和解程序中的中止执行、停止计息等制度功能,及时保全企业财产、阻止债务膨胀,通过公平清理债务获得重生。为小微企业“量身”提供简便、快捷和低成本的“友好型”破产重整、和解程序,出台《关于小微企业快速破产重整、和解工作指引》,着力提升小微企业对诚信理念和破产制度价值的获得感与感知度。(市中级人民法院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法院配合)
(59)提升破产案件处置效率。推进破产财产解封处置在线办理,完善破产财产多元化处置方式,推进企业重整及财产处置阳光交易,提升财产处置效率和回收率。加强破产审判专业化建设,建立健全破产案件集中管辖机制,对本市范围内部分破产案件实行集中管辖,进一步优化破产审判资源配置。(市中级人民法院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法院配合)
(60)完善办理破产长效机制。完善破产费用专项建设基金制度,及时办理资金发放审核、审批手续,强化破产管理人履职保障。完善破产事务办理工作规范,明确涉破产信息查询和财产接管、协查、处置等流程的办理程序。探索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市中级人民法院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法院配合)
15.打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监管环境(指标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61)常态化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深入推进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落实情况专项检查。更新全市统一的跨区域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构建“信息互通、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人员互派”的监管体系,开展跨区域协同检查,联合抽查比率达到50%。(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各行政执法单位及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
(62)深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贯彻《涉企行政执法检查登记备案制度》,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认真落实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执法备案制度,严禁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杜绝“以罚代管”,不得实施大面积停工停业停产。严格落实“企业安静生产期”工作要求,除特殊情形外,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原则上不入企业开展行政执法检查。持续完善“银川市规范行政执法小程序”功能,实现涉企执法精准监督、有效评估。(市司法局牵头,各有关部门配合)
(63)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持续推行柔性执法、精准执法,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领域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动态更新涉企轻罚免罚清单,对经营主体轻微违法行为或无明显危害后果行为,依法不予处罚或从轻减轻处罚。(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司法局配合)
(64)持续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常态化公示政府定价的涉企收费清单,接受企业和社会监督。持续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整治,加大对违规收费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强化警示作用。实行涉企行政许可相关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管理制度,全面清理无法定依据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将确需保留的强制性中介服务纳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市发改委、财政局、市场监管局、审批局分别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配合)
(65)加强公平竞争审查。按照“谁制定、谁审查”原则,将市、区两级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市场准入、产业发展、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政策措施全部纳入公平竞争审查范围,做到应审尽审。建立健全存量政策清理长效机制,对政策措施实际运行中产生的排除、限制竞争问题,定期开展评估清理。推动建立健全第三方评估制度,对于对社会公共利益影响重大、部门意见存在较大分歧、拟适用例外规定等政策措施,借助第三方专业力量集中论证,确保审查质量和效果。(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各有关部门配合)
16.加强信用环境建设(指标牵头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66)推进信用示范建设。持续深化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建设,围绕促进消费、产业升级、基层治理、园区治理、县域治理,探索具有我市特色的信用综合应用场景。推动新华信用政务诚信全国调研实践中心建设。(市发改委牵头,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配合)
(67)持续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严格执行《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集中化解存量拖欠,严防新增拖欠;建立健全通报批评机制和挂牌督办制度,严格实行周调度、月排名、季通报、半年督查、重点投诉件跟踪督办工作制度。(市工信局牵头,各有关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
(68)开展经营主体信用状况综合评价。推动信用综合评价结果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深度融合,依据信用等级高低实行差异化监管。持续推进在医疗、教育、工程建设等重点行业建立从业人员个人信用档案,完善个人失信惩戒机制,对存在严重不良行为的依法实行行业禁入。(市发改委牵头,各有关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
(69)建立“双书同达”信用修复机制。按照“谁处罚、谁提醒”“一处罚一告知”原则,将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告知书同步送达经营主体,告知信用修复流程、时限、标准和应提交材料等事项,提高行政处罚信用修复办理效率。(市发改委牵头,各有关部门配合)
(70)拓展“信易+”应用场景。持续开发涉及多行业、多领域“信易贷”产品,完善打造“信易登”“信易行”“信易游”“信易购”“信易阅”“信易+医疗保障”等应用场景,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市发改委牵头,各有关部门配合)
(五)营造自由宽松创新创业环境,凝聚经济社会发展后劲
17.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何运用(指标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71)推进知识产权培育与转化。全面落实《银川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工作方案》,大力培育高价值专利,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梯次培育体系,2024年每万家经营主体拥有国家、自治区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数量分别为0.9家、1.3家。指导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推进专利技术供需对接、转化实施。(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配合)
(72)开展知识产权入企服务。开展企业上市知识产权服务,组织知识产权法律、信息、代理等专业服务团队精准服务拟上市企业和已上市企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经营主体运用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各类知识产权进行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达到3.2亿元以上。(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金融局配合)
(7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知识产权仲裁调解机制。推动建立跨区域统一仲裁调解、重点商标保护互认机制,明确案件移送标准,规范证据转化体系。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鼓励有条件的行业协会、商会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扩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的覆盖面,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培训、指导、维权、预警等服务。建立健全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机制,加大维权援助力度。(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司法局、公安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工商联配合)
18.营造创新创业发展环境(指标牵头单位:市科学技术局)
(74)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健全科技创新效能目标考核体系,深化“揭榜挂帅”、“滚动支持”、“定向委托”等机制,加快六盘山、贺兰山等实验室建设,发布“三新”产业关键技术攻关目录,实施“N型新型电池技术”“硅片切割电镀钨丝线”等科技创新项目30个以上,力争全社会R&D经费投入增长10%。主动领跑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建设,引导重点企业与广东、福建等省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协同创新共同体,合作开展科技攻关、平台共建、成果共育,每年组织实施东西部科技合作重大项目10项以上。(市科技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
(75)推动科技赋能产业。坚持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科技资源统筹服务平台作用,持续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孵化培育体系,支持建设“蓝宝石材料与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企业科技创新平台,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自治区瞪羚企业5家以上,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以上,新增各类科技创新平台30家以上,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市科技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
(76)全面涵养创新生态。深入开展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培养选育工作,以“带土移植”方式一体引进项目、团队和技术,推动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向工业园区、产业群链汇聚,着力培育科技领军人才20名、科技创新团队30个,选聘“科技副总”30名。(市科技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配合)
19.持续优化城市品质(指标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资源局)
(77)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扩优提质各级各类教育,新改扩建第四十三中学、阅海湾高级中学等35个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年度新增学位1.8万个。建立银川市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推进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等应用系统数据集成协同共享,全市医疗机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接入率达到100%。升级打造“六助+N”社区养老服务,建成社区智能养老场景及适老化产品体验中心30个,新增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床位1500张。实施文化惠民提标工程,举办“四送六进”文化惠民演出1000场次,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10个。(市教育局、卫健委、民政局、文旅局分别牵头)
(78)奋力改善生态环境。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宁夏瑞兴热力有限公司燃煤锅炉拆除等项目,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4%以上。加快推动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工程项目有序实施, 全年完成营造林6.43万亩,修复退化天然草原1万亩。实施黄羊滩小流域(西夏水库片区)水土保持治理等项目,力争水土保持率达到80.65%以上。高标准建成一批城市公园、小微公园、口袋公园,推动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1.7%以上、保持西北省会(首府)城市领先。(市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局、水务局、园林局分别牵头)
(79)打造便捷智慧交通。接续实施交通疏堵6+N工程,重点实施正源街(黄河路-贺兰山路)优化提升工程(一期)等项目,年内打通断头路47条、改造慢行绿道9条。争创全国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城市,力促更新纯电动出租车300辆以上。稳步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充电桩1000个以上。(市交通局、住建局牵头,市国资委、公安局、审批局、综合执法局配合)
(六)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80)深化“六权”融合改革。用好一体化交易服务平台,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设立以“政府回购、风险补偿”为主的基金,支持“六权”改革发展。研究实施贷款贴息、减免征收有偿使用费、优先安排生态补偿资金等优惠政策,对积极开展节水、节能、减排并入市交易的企业进行奖励,对创新产品贡献突出的保险、融资担保等其他金融机构,给予一定奖励。开展智库建设,按照“六权”交易规则、产品目录等,全面梳理出需要配套制定出台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文件目录,形成“1+N”的“六权”改革政策体系。(市委改革办牵头,市发改委、自然资源局、水务局、生态环境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审批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配合)
(81)开展政策“知、懂、用、享”精准服务。运用好银川市“政企通”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惠企政策查询、精准推送、解答解读、申报审批、评价跟踪的一站式服务,实现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建立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定期开展涉企政策评估,确保政策制定供需平衡,精准到位。每月至少开展一次集中宣讲或者发布一期营商环境大讲堂,广泛宣贯关注度高的涉企惠企政策,推动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发展动力。(市审批局、司法局、发改委、工信局牵头,市直各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配合)
(82)深化企业“纾困解难”专项服务。聚焦企业“急愁难盼”,发挥好企业服务专员队伍作用,为重点招商引资和产业项目提供“一口受理、全程服务、跟踪到底”的服务模式。深化“千人包千企”工作机制,坚持每月至少电话收集一次企业问题建议,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沉浸式”下企业。抓好企业服务专线,对于企业反映的问题和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制定专人盯办、一跟到底服务机制,确保有诉必答、答必有果。丰富“交心日”“宣讲日”“伙伴日”“惠企日”活动内容,举办好创业辅导、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等系列专场活动,激发企业的创新创造的活力。(市审批局、发改委、工信局,市工商联牵头,市直各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配合)
(83)持续提升企业家社会认同。出台《银川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活力,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丰富“银川企业家日”内涵,动态评选优秀企业家,颁发服务保障卡,给予优秀企业家及其所属企业绿色通道和生活事项礼遇,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大力宣传优秀民营企业家和创业者典型事迹,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家干事创业。发挥优秀企业家示范带动作用,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民营企业家作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市委办,市人大办,市政府办,市政协办,市委宣传部、统战部、人才局,市审批局、发改委、工信局、司法局,市工商联牵头,市直各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配合)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建立领导包抓工作机制,政府分管同志按职责分工牵头推进营商环境各专项行动组工作,定期开展协调调度,推进解决制约改革任务落实落地的重大问题。各成员单位要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对照本工作方案,细化本单位落实措施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及责任人,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按时高效完成。各指标牵头部门(单位)每月月底前报送优化营商环境细化任务清单进展情况,每季度将工作落实情况经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审核,以正式文件报送至市营商办。
(二)强化协调联动。各指标牵头部门要主动作为,强化与相关责任部门的沟通配合,担负起本指标领域各项重点任务的协调推进,创新优化指标政策举措,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各指标配合部门要主动参与、各尽其责、主动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营商环境建设。
(三)严格督查考核。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落实情况列入市委、市政府重点督查事项,对关键环节和重点任务进行专项督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对落实不利、进展缓慢的约谈通报,相应结果计入年终效能目标考核;对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显著的予以宣传表扬,持续强化巩固,提高整体实效。
(四)做好宣传推广。市营商办牵头组织营商环境6.0版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各成员单位要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宣传推广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政策,提高政策知晓度和应用度,形成全社会支持和参与营商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要及时总结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做法,不断推广典型案例和成功实践,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进步,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机制和创新成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1月14日凌晨,在甘肃兰州七里河区五星坪,兰州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联合七里河供电分公司开展配网线路不停电迁改作业。此次线路迁改是为配合七里河区五星坪铁路平交道口安全提升及地下管线综合治理项目开展的。五星坪综合治理项目是今年兰州市城市内畅项目的一号工程。该公司采用3000千瓦中压发电车并
10月25日,在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西城区,内蒙古电力集团阿拉善供电公司工作人员进行了中压发电车“多机并机并网”作业,这是内蒙古自治区内首次采用多台中压发电车并机并网技术进行不停电作业。此项技术的成功运用,进一步丰富了地区综合性不停电技术应用范围,大大提升城市供电可靠性。“发电车输出
8月4日下午16时58分,太原供电公司10千伏柴村1号线双机并网实操演练现场,2台容量为1000千伏安的中压发电车成功带电并网接带5号支负荷,这是山西省内首例2台中压发电车带电并网消缺作业,实现了综合性不停电技术应用再上新台阶。太原供电公司积极探索不停电作业新方法、新思路,组织成立了应急发电车双
8月5日—8日,新疆电网首次采用联络线路负荷转带+中压发电车同期并网方式,实现110千伏索克巴格变电站5.55万千瓦负荷在用户“零感知”状态下的“全停全转”,保障了库尔勒市中心区域97个居民小区4.8万户居民不间断供电。近期,为配合2024年自治区重点项目格库铁路扩能工程建设,需对110千伏鲁克索一、
为了提升兵团电力企业可靠性管理水平,近日,新疆能源监管办组织兵团17家电力企业85人参加中电联电力行业可靠性(萤辉)共产党员服务队开展的电力可靠性培训。本次培训采取授课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宣贯了国家能源局关于可靠性管理的工作要求,解读《电力可靠性管理办法(暂行)》和有关配套文件,
5月22日,国网巴州供电公司配网不停电作业中心揭牌。这是该公司成立的首个配网不停电作业中心。据悉,目前国网巴州供电公司共125人持有10千伏配网不停电作业资格证。2023年开展带电作业2123次,多供电量28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78.48%;减少停电时户数24.59万时户,同比增长72.68%。
5月20日,在青海省西宁市10千伏堡十路20-3号杆作业现场,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顺利开展3000千瓦中压电源车现场并网作业。这是青海省内首次,也是全国高海拔地区首次应用3000千瓦中压电源车进行作业,标志着国内功率最大的中压电源车正式“落户”青海,助力青海配电网不停电作业迈上新台阶。据了解,中压
5月10日上午10时,国网常州市金坛区供电公司首次运用“不停电作业+中压发电车”方式,在直溪镇建昌小思坊村附近,对10千伏五歧线开展配网改造施工。中压发电车是一种集柴油发电机组、10千伏高压盘柜、柔性电缆于一体的车载式可移动分布式电源,其接入配电网后即是一个大型“充电宝”,可为线路上的用户
编者按: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打造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的新型配电系统。”国家电网公司2024年第二季度工作会议指出,配电网是电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提高可靠性,突出保民生,提升承载力,强化主动运维。电网头条推出“
4月18日至19日,在110千伏青龙变电站,冀北秦皇岛供电公司多部门联合完成冀北地区首次不停电更换变电站10千伏开关柜作业。110千伏青龙变电站承担着秦皇岛青龙县城区绝大部分供电负荷,若采取传统停电检修方式作业,将影响该县城区用电。本次秦皇岛供电公司采用的不停电作业,是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带电作
最近,盐城东台市供电公司在溱东镇10千伏溱湖线#62杆顺利完成不停电带负荷更换开关作业,这是该公司首次独立自主实施带负荷更换开关复杂类不停电作业,意味着东台公司复杂类带电作业能力迈向新台阶,同时配网自动化水平大大提升。随着城市配电网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居民、客户对
辽宁大连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三面环海。庄河市黄海海域,一座座海上风机随风转动;瓦房店市渤海湾畔,红沿河核电站的机组昼夜运行。这里还有众多火电厂、光伏电站。它们是大连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的电能经过电网源源不断地输送至远方,点亮万家灯火。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积极落实《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立足浙江“山海多能互补电源集群”特征,发挥浙江“区域电网互济枢纽”和“能源智慧调节枢纽”的基础优势,紧扣绿色、安全、经济转型方向,创新提出要构建大受端下大消纳、大枢纽下大调节、大经济下大支撑等三大省级
10月29日,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购电业务室专责赵瑞峰通过售电市场智能分析预测平台调用“气象-电量联动模型”,完成了11月河北南部地区代理工商业及居民农业客户的用电需求预测。年初以来,国网河北电力营销中心深化气象数据应用,与河北省气象局建立常态化互访交流以及气象资源共享机
11月2日,西区热电2号联合循环机组迎来了一个重要里程碑——根据江苏省调安排,首次启动调峰运行。这标志着2号机组自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连续运行后,正式进入实战调峰阶段。机组启动前,发电部各值人员认真细致地执行各项准备工作,对设备、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启动前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缺陷立即联系维
为督促增量配电网企业做好区域内居民用户用电报装困难问题的整改,持续巩固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云南能源监管办赴相关增量配电网企业开展问题整改落实“回头看”。云南能源监管办现场核实群众报装问题整改结果,听取增量配电网企业整改情况汇报并提出监管意见:一是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10月24日上午,在河南省安阳县瓦店乡广润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种粮大户张洪文通过手机上的智慧农业云平台监测秋收后的土壤墒情。瓦店乡广润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是河南省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化示范区。在示范区内,种植户可以使用智慧农业云平台全方位监测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数据,同时开展远程浇地等操
九月的茉莉乡,清香四溢。千米之外,一座座风机迎风而立,风被“捕捉”进一条条输电线路;一排排光伏板横卧而生,光被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电能并入电网;智能配电台区“内核”科技感满满,“自动化+”应用、数字化配网感知,推动绿电就地全额消纳……如此生机勃勃的美景,背后的密码是更可靠、更智慧、更
22日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获悉,今年前三季度,新疆电网售电量达到1553.58亿千瓦时,突破1500亿千瓦时大关,同比增长20.19%,增幅位列国家电网公司27个网省公司首位,持续保持高增长。售电量是衡量地方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新疆电网前三季度售电量的显著增长,反映出新疆经济强劲可持续的发展势头
10月10日,国网天津经研院联合东丽公司,对接京滨城际铁路有限公司用电需求,为该用户高压新装业扩项目提供现场勘查及专业技术咨询志愿服务。京滨铁路宝坻至滨海新区段依次经过天津市宝坻区、武清区、北辰区、东丽区迄至滨海新区滨海站,宝坻站中心至滨海站中心线路全长97千米,全线共设宝坻周良、北辰
编者按电力负荷分析是电力系统规划、运行和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能够为电力系统高效、可靠和可持续运行提供关键信息。2023年4月25日,国家发改委向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内蒙古电力公司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用电监测分析工作的函》,要求加强重点行业用电监测分析,加强对夏季降温负荷、冬季
据新华社消息,位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画溪街道的长兴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14.38亿元,将建成浙北地区重要的清洁能源消纳和源网荷储互动应用枢纽变电站,这也是长兴县历史上首座500千伏变电站,变电容量200万千伏安,年供电量可达70亿千瓦时。在2025年1月建成投用后可满足浙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江西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江西省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大力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发展,支持在具备条件的工业园区建设分散式风电,加快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推进多能高效互补利用,就近大规模高比例利用可再生能源。推进工业用能电气化,扩大电锅炉、电窑
12月16日,江苏镇江500千伏上党变电站主变增容工程正式投运。至此,江苏电网2024年迎峰度冬工程全部投运。据预测,受寒潮等因素影响,江苏今冬最大用电负荷约1.34亿千瓦,较去年同期最大负荷增长约2.07%。迎峰度冬工程的按期投运,进一步完善了江苏电网网架结构,同时将满足新能源大规模并网需求,提升
近日,盘锦东风66千伏变电站主变扩建工程投运,变电容量增至63兆伏安。变电站坐落于大洼区东风镇,于2024年6月启动建设,工程总投资达620万元,将东风66千伏变电站原有2台20兆伏安主变压器扩建为2台31.5兆伏安主变压器,移设2号主变压器中性点隔离开关1组、避雷器1支,10千伏避雷器10支。同时更换10千
新能源建设关系到大国的低碳转型、能源安全和能源服务水平,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近些年来,聊城新能源体系逐渐完善,新能源发电发展迅速,特别是光伏发电成为新能源的主导,为“双碳”工作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基本情况“十一五”以来
12月16日,国网天津电科院收到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来的感谢信,信中感谢电科院协助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开展2024年天津六五环境日等一系列环保宣传活动,体现了电力企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今年以来,电科院大力协助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天津六五环境日和“国网天津电力杯
12月12日,河南大唐开封祥符200MW风电项目配套220千伏送出线路工程核准获批。一、为保障送出工程与新能源发电项目同步建设,确保新能源发电项目的电力送出需要,同意建设大唐开封祥符200MW风电项日220千伏送出工程(2406-410000-04-01-882689)。二、项目建设地点:开封市祥符区。三、项目建设规模:新
12月13日,北京亦庄地泽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运。工程是“十四五”期间经开区范围内新建的第6项110千伏输变电工程,该工程位于经开区核心区,为地上全户内站,一次性按照终期规模建设,安装50兆伏安主变压器4台,新增110千伏变电容量200兆伏安,10千伏馈线80回。据悉,“十四五”以来,国网北京电力紧盯
12月16日,东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布《2025年东营市重要电力用户名单》。其中包括东营华泰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天圆铜业有限公司、德龙烟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东营南牵引站)、东营市滨海热力有限公司、东营金茂铝业高科技有限公司、东营市亚通石化有限公司、山东诺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天弘
当地时间12月8日,电站集团首台出口墨西哥佩尼亚斯科25Mvar(60Hz)调相机成功并网运行。同时,在并网后不久进行了进相深度达12.5Mvar、迟相深度达26Mvar的快速无功调整试验,试验过程中各项参数优良,设备运行正常,标志着首台海外调相机并网运行完全符合设计性能要求,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墨西哥国家
为有效推动能源规划落实,保障能源安全可靠供应,按照国家能源局部署安排,2024年8月至11月,华中能源监管局在湖北、江西、重庆、西藏四省(区、市)组织开展了“十四五”能源规划目标任务实施情况2024年专项监管。华中能源监管局积极谋划、加强部署,确保专项监管取得实效。一是制定工作方案,细化检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局有关工作要求,秉持“同一盏灯同一个电价”理念,华东能源监管局持续关注民生需求,减轻非直供终端用户负担,提升非电网直供终端用户电力获得感。针对非直供存在的突出问题,华东能源监管局多措并举,从确保非直供终端用户能够享受到国家降低电价的优惠政策、建立非直供主体电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