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电动车企评论正文

加力新能源汽车消费

2024-03-18 09:14来源:《能源评论》作者:张越月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动力,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政策+需求”双重拉动。两个市场现象反映了这种变化。

其一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成为2023年销量增速的“黑马”。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国内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销量为243.9万辆,同比增长83.5%,远高于纯电动汽车23.6%的同比增速。事实上,高增速不是2023年才出现的,2022年,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增幅高达250%,而同期的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为81.6%。

自2012年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来,我国坚持纯电驱动战略取向。在这样的背景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快速增长,恰恰反映了当下消费者的需求。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认为,对很多用户来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比纯电动汽车更有优势,尤其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它用起来更方便高效。相比纯电系统,可油可电的模式能消除使用者的里程焦虑。

其二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再次掀起价格战。从2023年年初开始,车企形形色色的优惠促销此起彼伏,“降价”成为贯穿新能源车市全年的关键词。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大众化车型的价格不断下探,即使是打出高端旗号的车型,落地价格也不再虚高。

价格战是企业立足于消费者需求、争取更大市场份额的表现。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在国内销量前十名的新能源车型中,厂商指导价低于10万元的车型有5款,10万元左右的有3款,20万元左右的仅有2款。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随着2022年年底国家层面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出,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在补贴政策面前已基本平等。目前,新能源汽车在车辆购置税等部分领域的优惠政策仍存在,但幅度在逐步缩小。

随着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需求拉动效应会持续加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助理王都认为,现在汽车市场总体已经从增量转向存量,同时也在向需求端倾斜,要稳定汽车消费,可以从扩大内需、保障市场健康状态、促进汽车流通消费等几个方向考虑。

一位长期从事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的人士对记者表示,随着补贴政策陆续退出,市场需求将在拉动消费增长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需要进一步关注市场,洞察用户需求,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创新能力。

主打性价比关注用户体验

从2015年开始,中国质量协会每年都会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进行调研,重点考察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可靠性、性能设计满意度、售后服务满意度等情况,撰写并发布《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测评结果》。

2023年的测评结果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为80分(满分100分),比2022年下降1分,也是九年来首次下降。感知质量的下降是造成用户满意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具体看,汽车质量可靠性和性能设计满意度均出现明显下降,质量可靠性满意度为79.5分,比2022年下降1.8分。

安全驾驶是车的第一属性,和炫酷的技术、亮丽的外表相比,多数消费者期待的仍然是一辆性能稳定的新能源汽车,但2023年的测评结果显示,无论是纯电动汽车还是插电混动汽车,故障次数发生最高的两大系统均为智能网联系统以及行驶、转向和制动系统。此外,内饰、车身外观和电池的故障出现次数也较多。对此,中国质量协会建议,新能源车企应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加强质量控制,减少质量问题,通过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及时解决消费者痛点问题,同时应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不断满足消费者对更高品质、更智能化、更环保的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补能也是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2023年发布的《新能源电动汽车消费与公共充电桩使用情况调查报告》,高达52.6%的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接受单次充电时间集中在1小时以内,只有8.8%的消费者能接受3小时以上的充电时间。要进一步让补能省时、方便,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车桩比是必然之举。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车桩比约为2.4∶1。根据测算,当车桩比达到1.5∶1左右时,可以更好地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提高用户体验。除了增加补能设施的数量,提高补能水平还需要关注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屈宪军认为,不同用户群体对充电桩的关注点不同:出租车、网约车等营运车辆用户充电需求大,充电价格是关键因素;普通私家车用户,对充电便捷度和充电效率更为敏感。未来,应针对客户需求制定不同的策略。

“用能成本低”是新能源汽车的卖点之一,但潜在成本高、后期维护难影响着消费体验和产品口碑。以车险为例,由于维修成本高、事故率高等原因,新能源车的保险价格高于燃油车。根据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统计,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险率高达30%,远超燃油车19%的数据,而且平均赔付金额为7201元,比燃油车高大约600元。保险公司在承保过程中利润下滑,进而使得消费者遭遇投保难、续保费高等问题。当前,部分保险公司已经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特点,研发有针对性的保险新产品。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郑鑫认为,由于电池损伤占赔付成本的比例较高,已有不少车企、保险公司在与高校合作研究电池使用数据,推出电池险等核心部件的新险种,以控制赔付风险,适当降低保费。

加速智能化做大潜在市场

如果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比作一场竞赛,那么上半场竞争的焦点是电动化,下半场竞争的重点就是智能化。2月2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成果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国内消费者比较关心新能源车的智能化功能。

在当前主流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中,辅助驾驶、远程控制、智能互联等技术已经成为“标配”,这使得车辆更加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和习惯,也让驾乘体验和安全性得到了提升。近期,包括比亚迪、长安汽车在内的多家车企发布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路线,并将在智能座舱、智能底盘、智能座椅、智能语音交互、智能空间交互、智能印象系统等领域持续发力。

借助智能技术,补能设施也开始从“车找桩”向“桩找车”转变。2024年春节期间,国家电网经营范围内多地的充电服务站配备了移动式充电桩,在充电站运行高峰时,灵活的移动充电桩可以满足更多新能源车主快速充电、便捷充电的需求。屈宪军表示,下一步将融合新能源汽车、地图、充电等多方大数据,构建智能选址系统,精准挖掘优质充电需求,提高充电站投资建设精准性。

张永伟认为,到2030年,智能化将体现在五大功能:一是通过车联网,汽车将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比较重要的智能化助手;二是高级智能化会让汽车与人实现融合,成为有情感、有个性的紧密伙伴;三是座舱会更加智能,在不同的场景可以实现从人驾转向智驾,人会更加自由;四是在智能化的驱动下,汽车会搭载更多适用于生活、工作的设施和设备,让汽车进一步成为场景丰富的移动空间;五是汽车会通过车能互动成为重要的能源网络参与载体。未来,在提升整车和补能设施智能化水平的同时,新能源汽车的营销、售后等环节也需要引入相应的新技术,以适应更多用户特别是年轻用户的需求。当前,我国汽车消费群正趋向年轻化,根据公安部的统计,截至2022年11月底,我国25岁以下驾驶人达5448万人,占比10.9%,大学生成为学车领证的重要群体。伴随互联网长大的这一代人对智能技术和产品有刚性需求,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借助智能手段,提高产业链更多环节的个性化和体验感,这将有助于吸引更多潜在的年轻消费者。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混合动力汽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