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产业市场正文

秦海岩:中国风电2023,创造属于我们的历史!

2024-05-20 15:02来源:风能专委会CWEA关键词:秦海岩风电产业风机价格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整机商如果做好拨备金的准备,承担起机组运维服务,是不是能更高质量地发展,而不仅仅是陷入低价竞争中?

微信图片_20240520134655.jpg

面对行业如此寒冬,我们的整机企业该怎么办?

对内如何降本增效?对外如何进行商业模式变革?电站业务布局?海外业务布局?供应链垂直一体化?制氢、甲醇、绿氨等多元化业务布局?

微信图片_20240520134650.jpg

面对2024年呼啸而来的挑战,我们该怎么办?

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办公室的两幅字。

平时,我坐在“守得云开见月明”这幅字下面,我相信,熬到一定时间,就能云开月明了。我们要相信坚持的力量!

但我们也有坚持不住的时候,有熬不住的时候,那又该怎么办?我就到另一边去,看另一幅字,“放下功盈心自轻”。

希望在2024年,大家努力的时候、能守得住的时候,就去看“守得云开见月明”;一旦感觉快熬不住的时候、挺累的时候,就来看看“放下功盈心自轻”。

微信图片_20240520134646.jpg

在第二部分的尾声,我邀请到了几位企业老总,大家就上面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非常有收获。(参考:《风能》市场| 竞争加剧,但中国风电未来可期)

下面,我将继续进行第三篇章的下半部,面对2024年的挑战,我们到底该怎么走——敢问路在何方?

微信图片_20240520134641.jpg

正如大家所讨论的,虽然前路挑战颇多,但我们依然有信心去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

过去,我们风电行业解决的是怎么让风电用得起,把成本降下来的问题,20年过去,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

未来,我们要解决的是怎么用好风电的问题,不再把“消纳”这个词用在风电身上。等到风电也用“消费”这个词,就说明风电已经用得很好了。

微信图片_20240520134636.jpg

现在的大形势是,发展可再生能源是解决人类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风能成为能源转型非常重要的手段。

国际能源署(IEA)报告提出,为了实现全球气候目标,2030年要实现三倍的可再生能源装机,能源效率提高2倍。这同时意味着很多国家都要用得起风电,全球各个地区,包括一带一路国家,都要大力发展风电。

202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表示,今年风电光伏新增装机要突破2亿千瓦,这一数字并不难达到,因为2023年就已经轻松实现了这一目标。

可以说,风电的未来市场潜力将进一步增大,这为中国的风电行业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微信图片_20240520134631.jpg

和往年一样,我讲一下中国风电新增装机规模的预测。

去年的风能茶话会上,我们预测2023年会有7000-8000万千瓦的新增装机容量,这一数字基本是准确的。

2024年,我们预测新增规模7500-8500万千瓦(也有很大希望达到1亿千瓦),2025年继续提升至8500-9500万千瓦。

到2030年,我们预测陆上+海上风电年度新增将超过2个亿。

也许很多人会怀疑这一数字,觉得太冒进了。我记得2020年,当年9月22日,我们国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10月份我们在北京国际风能大会(CWP 2020)上发表了《风能北京宣言》,提出每年要新增5000万千瓦装机,当时很多人质疑说这一数字太激进了,认为这是绝对完不成的任务。

但回过头看,我们预测的还是太保守了。

2030年,中国能不能进入一年2亿千瓦风电新增装机的时代,取决于刚才所有问题的解决情况。

微信图片_20240520134627.jpg

最近我们一直在思考,未来风电到底该怎么搞?

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ROD (Renewable energy-Oriented Development),以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为基础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

ROD是以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为基础,以大规模、低成本绿色电力供给为支撑,以高载能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载体,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

微信图片_20240520134623.jpg

进入碳约束时代,丰富、便宜的零碳电力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基于三北地区丰富的风光资源,各地可基于便宜、零碳的电力发展经济,不要老想着特高压外送这个单一途径。

微信图片_20240520134618.jpg

这要求我们着力发展本地高载能产业、战略新兴产业。

比如现在全国的算力增长很快,去年全国算力用电达到了2700亿千瓦,基本占到全国用电的3%,这一数字还在增长。

以前我们搞西气东输,现在搞东数西算;东边需要零碳电力的产业,也都可以搬到西部去。

说了很多年开发大西北、振兴东北,现在真的迎来了这样的机会,因为我们有了零碳电力这样的抓手。

微信图片_20240520134614.jpg

具体该怎么干?我想,第一,产业要变革。实现碳中和背景下的产业变革。

我们几年前翻译出版了一本图书——《重塑能源》。作者卢安武教授很有先见之明,他提出,所有的产业都要进行零碳化改革,实现电气化、实现零碳经济、零碳工业体系的重塑。

重塑能源体系,零碳化变革,将为我们风电行业提供非常大的发展机会。

微信图片_20240520134609.jpg

这是中国零碳情景的图景。从需求减量,到能效提高,再到能源零碳化,我们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可做的事情非常多。刚才我们在论坛讨论过程中,有人提到要用源网荷储做“风电+”,其实是一个意思。

微信图片_20240520134605.jpg

所以,我们提出,在有丰富风电资源的地区,可以大力发展Power to X。我们要跳出电力看电力。

当电价降到0.1~0.15元/kWh的时候,电真的不仅仅是电了。

电可以制成氢,氢再作为载体,可以发展电力燃料,甲醇、氨可以发展成化学原料,搞新型化工,这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大机遇。

微信图片_20240520134601.jpg

我们说,电转氢是Power to X的核心。搞氢能经济,也说了这么多年,至少说了三轮,为什么这一轮可以走入现实?

前几轮搞氢能经济,大家都在想搞燃料电池,研究怎么用氢。没有想到氢怎么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秦海岩查看更多>风电产业查看更多>风机价格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