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产业评论正文

年度重磅 | 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4):第一章 能源发展综述

2024-06-17 18:11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关键词:能源安全能源转型能源革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我国新时代能源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擘画了中国能源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十年来,能源战线坚定不移推进能源革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有力支撑服务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能传媒研究院”)致力于打造高端能源智库,近年来紧密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能源的决策部署,围绕能源发展改革重大问题开展深度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决策参考价值高的研究成果。其中,按年度组织编写的《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依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统计局、行业协会等丰富数据信息,全面、系统、连续记录能源行业各专业领域发展近况,为行业发展决策提供重要数据参考。

2024年5月,中能传媒研究院重磅推出《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4)》,以近十年数据为依据,全面展示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以来我国能源发展的生动实践与丰硕成果。报告全文近5万字,附图表百余张,共分为七大篇章,其中,第一章对我国能源发展情况进行综述,包括宏观经济形势、能源生产及供应、能源消费、能源投资、能源效率、碳市场运行和能源政策等内容;第二至六章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非化石能源等细分行业,从行业供需、基建、市场、运营、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七章针对储能氢能新业态,介绍其市场规模、技术发展、行业政策等内容。

受研究能力及编写时间所限,报告中难免存在疏漏与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4)

第一章 能源发展综述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 本章作者 邱丽静

一、宏观经济形势

1.国民经济回升向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经济回升向好,供给需求稳步改善,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就业物价总体稳定,粮食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等关键领域的保障能力建设取得实效,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高于全球3%左右的预计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超过30%。随着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服务业和消费的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更加凸显。2023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4.6%,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2.5%,比上年提高43.1个百分点。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9358元,比上年增长5.4%。

1.pn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1-1 2014—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速

从经济增长看,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速比2022年加快2.2个百分点。分季度看呈现前低、中高、后稳的态势,向好趋势进一步巩固。一季度随着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增速比上年四季度高1.6个百分点,市场预期明显改善;在上年同期的低基数效应推动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升至6.3%;三季度政策效应显现,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4.9%,明显高于市场预期;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从环比看,经季节因素调整后,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

2.jp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1-2 2018—2023年各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

2.产业升级稳步推进,工业新动能培育壮大

2023年,第一产业增加值89755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82589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688238亿元,增长5.8%。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7.1%、38.3%、54.6%,整体经济增长趋势向好。

3.pn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1-3 2014—2023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工业生产明显加快。2023年超六成行业和产品产量增长,带动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4.7%,较2022年增速加快0.9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稳步推进,发展优势更加巩固;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8%,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接近五成;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电池、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30.3%、22.8%、23.3%。

2023年,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76858.3亿元,比上年下降2.3%,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速为4.1%,比上年加快2.4个百分点,为相关领域扩大生产和投资提供了有力支撑。分行业看,电气机械行业受光伏、锂离子电池等新能源产业带动,利润增长15.7%;通用设备行业受产业链持续恢复带动,利润增长10.3%;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利润增长26.9%;随着宏观经济回升向好,发、售电量较快增长,叠加燃料价格同比下降、发电成本降低等因素,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增长71.9%。

3.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稳步提高

202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970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8%。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3036万亿元,增长3.0%。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3%,快于全部投资7.3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9.9%、11.4%。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8.4%、14.5%、11.1%;高技术服务业中,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1.8%、29.2%。

4.pn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1-4 2014—202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分领域看,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9%,制造业投资增长6.5%,其中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14.2%,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9.4%。

分区域看,东部地区投资增长4.4%,中部地区投资增长0.3%,西部地区投资增长0.1%,东北地区投资下降1.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0085亿元,比上年下降0.1%;第二产业投资162136亿元,增长9.0%;第三产业投资330815亿元,增长0.4%。

从三次产业投资占比情况来看,与2022年相比,一产占比下降,二产占比相当,三产占比略有增加。

5.pn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1-5 2021—2023年三次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重

二、能源生产及供应

1.能源安全稳定供应能力稳步增强

2023年,我国能源领域统筹推进能源安全保障和绿色低碳转型,充分发挥煤炭主体能源作用,多措并举增加油气供给,强化电力安全保障,能源生产供应总体稳定。原煤、原油、天然气、电力生产增速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

◆2023能源生产

一次能源生产总量48.3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4.2%。

原煤产量47.1亿吨,同比增长3.4%。

原油产量20902.6万吨,同比增长2.1%。

天然气产量2324.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6%。

发电量9456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

6.png

注:2021年及之前增速系计算所得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1-6 2014—2023年能源生产总量及增速

2023年,能源保供稳价政策措施持续发力,能源生产稳步增长,规上工业煤油气电产量均保持增长,能源安全稳定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坚实保障。

截至2023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91965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3.9%。

火电装机容量139032万千瓦,增长4.1%;

水电装机容量42154万千瓦,增长1.8%;

核电装机容量5691万千瓦,增长2.4%;

并网风电装机容量44134万千瓦,增长20.7%;

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60949万千瓦,增长55.2%。

2023年,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量3190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8%。

表1-1 2014—2023年主要能源品种生产总量

7.png

2.可再生能源发电实现新突破

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同比增长超19.5%,创出近十年的最大增幅。我国电力总装机达到29亿千瓦、同比增长13.9%,可再生能源成为保障电力供应的新力量。

十余年来,不同品种能源占比呈现不同趋势。原煤生产占比降至70%以下,2021年较2013年下降8.4个百分点。作为我国能源保供的“压舱石”,2022年原煤生产占比有所回升,2023年煤炭供需紧张形势得到有效扭转,其占比较2022年回升1.7个百分点。

8.jp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1-7 2014—2023年能源生产结构

3.能源进口量出现不同程度上升

2023年,我国能源产品进口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上升。2023年我国进口原油56399万吨,同比上升11%;进口天然气11997万吨,同比上升9.9%。进口煤炭47442万吨,同比上升61.8%。

9.png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图1-8 2023年能源进口量及增速

2023年,我国进口原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产品11.58亿吨,增加 27.2%。2023年全年原油进口创历史新高,全年进口量相当于每日进口1128万桶,打破此前在2020年创下的每日进口1081万桶的历史纪录。原油进口强劲背后主要是因为,2023年随着经济复苏,燃料需求增长,带动炼厂油种加工进入常态化。同时,天然气进口量是仅次于2021年进口12140万吨之后的第二高纪录。此外,2022年年初,受国际能源供需形势影响,煤炭进口价格远高于国内价格,进口受到较大影响。为降低进口成本,保障国内煤炭供应,我国决定对煤炭进口实施零关税。2023年国际煤炭进口量大幅增长,对国内煤炭市场起到了良好的调控效果。

◆2023年原油、成品油进口

原油进口56399万吨,同比上升11%,金额23733亿元,同比下降2.6%。

成品油进口4769万吨,同比增加80.3%,金额1965亿元,同比增加50%。

◆2023年天然气进口

天然气进口11997万吨(约合1656亿立方米),同比上升9.9%,金额4523亿元,同比减少3.4%。

◆2023年煤炭进口

进口煤及褐煤47442万吨,同比上升61.8%,金额3723亿元,同比增加30.2%。

表1-2 2014—2023年我国能源进口情况

10.pn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

三、能源消费

1.能源消费增速加快

初步核算,2023年能源消费总量57.2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7%。煤炭消费量增长5.6%,原油消费量增长9.1%,天然气消费量增长7.2%,电力消费量增长6.7%。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55.3%,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26.4%,上升0.4个百分点。2013年以来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年复合增长率为3.8%左右。受疫情影响造成2020年和2022年的增幅低于复合增长率,也由于2020年和2022年的低基数导致2021年和2023年的增幅高于复合增长率。

11.pn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1-9 2014—2023年能源消费总量及增速

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922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较2022年增长超5800亿千瓦时,有力支撑了国内生产总值5.2%的增速。据中电联数据,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1.3%,增速领先于制造业整体水平3.9个百分点。从行业情况来看,2023年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6.8%;在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下,新能源车整车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38.8%;制造业中的消费品制造业各季度的同比增速以及两年平均增速呈逐季上升态势,反映出2023年我国终端消费品市场呈逐步回暖态势。此外,制造业中的四大高载能行业全年用电量同比增长5.3%,低于制造业整体增长水平2.1个百分点。

12.jp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1-10 2014—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能源消费增速、电力消费增速对比

表1-3 2014—2023年主要能源品种消费量(单位:万吨标准煤)

13.png

注:2020年及以后数据系计算所得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安全查看更多>能源转型查看更多>能源革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