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从上述电池新品的发布,对比往年电池产品,也呈现几大新的技术趋势。
第一,快充技术成为标配。从今年电池厂商发布的电池产品来看,快充能力成为继能量密度、安全性之后的一项标配能力,而在快充性能进阶上,不少电池厂商甚至将快充性能推至5C、6C。不仅如此,电池企业对于快充能力的提升还跨越了材料和车型,不仅仅对于三元电池,对于磷酸铁锂电池的快充能力也做出了重大升级,不仅仅是乘用车,对于PHEV车型和商用车快充性能都做出了改进。
第二,固态电池渐成热潮。此前,固态电池技术一直处于研发阶段,电池厂商和车企鲜少公布固态电池产品。但是今年上半年以来,国内主流的电池厂商和车企接连公布了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部分企业也公开了全固态电池样品的技术参数。
第三,电池厂商掘金PHEV和商用车等细分赛道。在纯电车型销量增速放缓的背景下,PHEV车型和商用车赛道成为了电池企业发力的方向。根据市场数据,2024年上半年PHEV车型销量同比增长69.5%,高于纯电车型15.8%的增速。商用车方面,上半年迎来爆发,GGII预计2024年新能源商用车用锂电池装机量增速有望达到1.5倍。
在此背景下,高工锂电梳理国内主要电池企业和车企发布的15款电池新品,以探电池技术发展趋势和企业的突围之道。
宁德时代:神行PLUS
2024年4月,宁德时代在北京车展上发布全球首款兼顾1000公里续航和4C超充特性的磷酸铁锂电池新品——神行PLUS电池。跟去年8月发布的全球首款磷酸铁锂4C超充神行电池相比,神行PLUS电池实现了在续航里程和快充能力上的更进一步。
具体来看,神行PLUS电池可为用户提供1000公里的超长续航体验,并实现充电10分钟补能600公里。
据介绍,神行PLUS在正极采用颗粒级配的技术,实现了超高压实密度;在负极加入自主研发的三维蜂巢状材料,提升了负极的能量密度,并有效控制了充放电时的体积膨胀。同时,在电芯结构设计上,宁德时代开发出行业首创的一体式外壳结构,大幅提升电芯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亿纬锂能:开源电池
2024年5月,针对商用车领域,亿纬锂能带来了开源电池,其突出的特点就是高性能和高耐用。
开源电池系列产品采用3C超充技术,15分钟即可从20%快充至80%SOC,相较于常规电池,充电时间缩短了67%。
技术方面,开源电池采用快离子电导复合正极、石墨多簇传导负极等创新技术,并应用CTB全域发泡技术和新型顶底双面冷却技术。
亿纬锂能:Omnicell全能电池
2024年6月,亿纬锂能带来了Omnicell全能电池。该电池支持6C快充,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300公里。电芯采用超导传质技术,实现内阻1.4mΩ,系统采用多面冷却技术,实现70%的换热效率。
国轩高科:G刻电池/星晨电池/金石电池
2024年5月,国轩高科第13届科技大会上带来了三款电池新品,分别是5C超快充G刻电池、高镍三元圆柱星晨电池,以及业内大热的全固态金石电池。
搭载G刻电芯的电池包产品,设计上,有多项创新设计和安全应用,超大无模组设计使零部件数量减少30%,系统Z向超薄设计可适配轿跑、SUV等多款车型,直连BMS+FDC设计使线束减了80%,通过纳米隔热、陶瓷复材绝缘等设计实现电芯间“0”热扩散。
新一代星晨电池使用国轩高科自研的第二代硅碳材料、极速电解液,并在设计上采取梯度电极和全新结构件,实现了电芯高能量密度且快充。其质量能量密度达285Wh/kg,体积能量密度达775Wh/L,并可在常温循环2500次保持70%的健康状态,实现超长循环寿命。星晨电池可实现4C快充, 9分钟内从10%补能达到70%。
金石电池方面,目前国轩高科30Ah全固态电芯可实现350Wh/kg的质量能量密度,800Wh/L的体积能量密度,超主流的三元锂电池40%,其电芯体系循环次数可达3000次以上。基于金石电池设计的PACK,拥有80%的质量成组率,280Wh/kg的系统能量密度,单次充电续航可达1000KM。
蜂巢能源:插混快充电芯
2024年4月,蜂巢能源携旗下全新PHEV和增程市场热销大单品62Ah、90Ah、117Ah,及100Ah龙鳞甲混动三元快充电池和供坦克700越野豪华车专用电池包亮相北京车展。
本次展出的三款适配插混增程车型的专用动力电池在原有的基础上均进行了性能升级,在满足车主基本续航需求的同时,全系升级为2.2C快充性能。
欣旺达:闪充电池3.0
在2024年4月,重庆CIBF2024上,欣旺达推出了闪充电池3.0系列 ——LFP星驰电池、NCM星耀电池。
两款产品均采用先进快充技术和高能量密度材料,超快充长寿命负极创新技术,采用区域活性调控、纳米缓冲网络设计,电池充电速度比传统电池提升数倍,充电峰值倍率达6C,仅需10分钟,就能充电至80%SOC。
瑞浦兰钧:问顶PHEV系列新品
2024年4月,瑞浦兰钧举办了“问顶家族PHEV系列电芯发布会”,带来了问顶家族2.0系列电池。
据介绍,PHEV电芯新成员148系列、194系列和220系列10%-80%SOC充电倍率达到2-4C快充,能量密度达到170-185Wh/kg,循环寿命4500次以上。
技术层面,瑞浦兰钧通过增加负极嵌锂能力、加快锂离子脱出速度,以及优化电解液等方法,使得锂离子传输速度提升了30%
正力新能:正力·骐龙
2024年4月,正力新能发布首款双重半固态超长续航大圆柱电池——正力·骐龙。
该电池支持整车100万公里超长寿命和充电10分钟续航500公里的超快充技术于一体,支持纯电MPV车型,满电续航1000公里以上,最大可实现4C快充。
据介绍,正力·骐龙采用同侧出极耳技术,可大幅度缩短电子传输路径,降低欧姆电阻。相较于全极耳技术,同侧出极耳设计可以将大圆柱电芯电子路径缩短80%、欧姆阻抗下降 30%,体积利用率提升3%。
兰钧新能源:辰星超充电池
2024年3月,兰钧新能源带来了辰星超充电池,该电池将3C快充性能进阶到4C超充,充电速度也从15min缩短至10min以内,可实现充电10min,续航400km。
在材料环节,兰钧新能源研发了快锂传送、电掣通路与磐石框架等技术架构,在多个材料环节实现了创新。
负极方面,辰星的多晶骨架、快离子包覆石墨增加了锂离子嵌入负极的路径,使之快速通畅进入,同时采用了异构极片、富液群岛,根据负极不同区域的锂离子浓度,设计相应的负极极片结构,使其保留更多的电解液和锂离子,为锂离子的快速迁移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正极方面,兰钧采用核壳微粒、级配颗粒,实现颗粒纳米级别的精益设计,降低了锂离子从正极脱出的门槛,尤其使低温条件下锂离子从正极脱出的能垒变低,变相提升了锂离子脱出的能力。
广汽集团全固态电池
2024年4月,广汽集团带来了其最新研发的全固态电池新品。
广汽全固态电池凭借第三代海绵硅负极技术和高面容量固态正极技术,实现了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以上,较当前量产液态锂离子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提升52%以上,质量能量密度提升50%以上,可实现超1000公里续航。
上汽集团:魔方2.0
2024年5月,上汽集团展示了魔方2.0电池系统,其中采用全固态电池技术的单体电芯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体积能量密度超过820Wh/L,电池容量超过75Ah,低温下容量保持率超过90%,且安全性能更好,在针刺以及200℃热箱环境下保证安全不起火。
吉利汽车:神盾短刀电池
2024年6月,吉利发布了自研自产的最新一代“刀片式”磷酸铁锂电池——神盾短刀电池。
据介绍,神盾短刀电池拥有3500圈循环寿命,可安全行驶超100万公里;快充速度是长刀的1.5倍,10%-80%SOC需17分4秒,平均充电倍率2.45C。该款神盾短刀电池,将在银河E5上首先搭载使用。银河E5是吉利银河系列继L7、L6、E8之后的第四款车,该车将在今年8月上市。
太蓝新能源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2024年4月,太蓝新能源推出了首个车规级单体容量120Ah,实测能量密度达到720 Wh/kg的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太蓝新能源此次发布的全固态锂电池,其正极采用高克容量、长循环富锂锰基材料,负极则采用了超宽、超薄且兼具高循环稳定性和高倍率的复合锂金属基材料。同时,为了解决全固态锂电池的固-固界面阻抗问题,它还搭配了太蓝新能源独有的高性能氧化物复合固态电解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22日,四川眉山市甘眉工业园区管委会发布中共甘眉工业园区工作委员会关于巡察集中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通报文件指出,招强引优,加快晶硅光伏、锂电材料等主导产业龙头项目落地建设;重点推进四川启明星、博眉启明星25万吨电解铝生产技术改造工程;加大“腾笼换鸟”力度,加快盘活已停破产企业。原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智能制造的双重驱动下,锂电产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构”的战略转型。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锂电池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2万亿美元,中国以超40%的全球份额占据产业链核心地位。2025年5月15-17日,CIBF2025中国国际电池技术展览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如火如荼
1-4月锂电产业链规划扩产项目达123个经历了2024年的低迷,2025年锂电池产业链扩产又迎来一波小高潮。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不完全统计,2025年1-4月,锂电池产业链共规划123个扩产项目,总投资额超3400亿元。具体到环节来看,锂电池、锂电池回收环节扩产项目分别有35个、23个,占整体规划扩产项目的
2024年,由于此前产能迅速扩张导致的阶段性、结构性过剩问题仍未解决,锂电产业产能建设进入“理性期”,主要表现为投资放缓,产能扩张减速。进入2025年一季度,各领域的产能投建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少数头部企业扩产态势不减,更多的企业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削减项目,回笼资金。四巨头“悬崖勒马”去年
2024年以来,固态电池产业化按下“加速键”。其中,装备与技术的深度协同是最为明显的表现。4月22日,逸飞激光与金羽新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此前的固态电池合作,围绕全极耳固态电池、方形铝壳固态电池的设备研发、工艺优化、市场推广、产业链协同等方面进一步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此前,
锂电产业“出海”这次立功了!特朗普宣布“90天的关税暂停”其实就是怂了!尽管美国对中国的关税已经加到了104%,而锂电池产品的关税增长更是达到了130%以上,但是,依然没有压垮产业信心。相反,真正绷不住的反而是美国自己。4月9日,特朗普表示“已授权对不采取报复行动的国家或地区实施90天的关税暂
关税大棒如期而至。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多个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其中对中国实施34%的对等关税,对欧盟实施的对等关税为20%,对巴西、英国实施10%的对等关税,对瑞士实施31%的对等关税,对印度实施26%的对等关税
内忧外患、出海突围、融资并举已成企业生存现状的关键词。更长远地看,化债、融资也将带来新的财务隐忧。3月25日消息,哪吒汽车与134家核心供应商达成共识,共同签署超20亿元的债转股协议,哪吒的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蜂巢能源、瑞浦兰钧在本次债转股供应商名单之列。而本次债转股是哪吒面对
从2020年的不到70GWh到2024年的676GWh宁德时代以5年近10倍的产能跃迁缔造了全球最大锂离子电池产能规模规模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平均每秒一颗电芯的极限速度是工业4.0与AI碰撞出的十亿分之一电芯单体安全失效率是13大全资电池生产基地编织成辐射全球的智造网络3大灯塔,照亮锂电未来福建宁德基地诞生全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5日,中创新航四川成都项目二期开工,同时项目现场也作为成都经开区“立园满园”2025年一季度重大工业项目集中开工地。据了解,2021年,中创新航落地成都经开区,一期建设20GWh储能及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于2022年9月建成投产,投产以来已实现产值超百亿元。此次破土动工的中创新
当地时间2025年3月21日,刚果(金)政府发言人帕特里克·姆亚雅(PatrickMuyaya)表示,鉴于2月实施的钴出口禁令已推动钴价反弹超过50%,该国可能会延长为期四个月的出口限制,以进一步稳定市场。刚果(金)是全球最大的钴生产国,其钴产量约占全球供应的78%以上。上月,刚果(金)宣布暂停钴出口四个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2日,长安汽车在投资调研会上表示,未来将全面迭代三电核心技术,与合作伙伴一道,深耕全新电解质关键工艺开发。其中将在2025-2026年,完成时代长安50GWh电芯产能投资建设,总计电池产能达到75GWh。在固态电池方面,长安将于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3日,沃太能源西南生产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基于西南市场的庞大需求,沃太能源西南生产基地建筑规划面积超9.7万平方米,聚焦储能系统核心产线建设,重点布局固态电池与液流储能技术等前沿方向。该项目将投资建设PACK智能生产线、储能集装箱装配线、储能电池测试系统等核心设施,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3日,孚能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固态电池进展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半固态电池方面,公司已获得广汽、东风、三一、一汽解放、美国头部eVTOL客户、国内头部飞行汽车客户、上海时的、吉利沃飞等多个客户认可,是行业内最早实现半固态电池产业化的企业之一,具备充分的技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5月22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正式发布《全固态电池判定方法》(T/CSAE434-2025),该标准首次明确了“全固态电池”定义,要求离子传递完全通过固体电解质实现,与混合固液电解质电池形成严格技术分界。这也是国际上首次以标准文件形式明确“全固态电池”概念。近年来,全固态电
“3.29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事件后,小米汽车与雷军便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电池安全问题更是再度引起热议。近日,小米突然入股了一家固态电池企业——合肥因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新增小米旗下瀚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强邦新材、合肥市包河区科创种子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股东,注册资本由100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2日消息,孚能科技,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上,采取氧化物/聚合物复合体系与硫化物双路径并行规划。氧化物/聚合物复合体系固态电池与已有技术路线高度匹配,借助涂覆技术逐步减少电解液含量,正按规划有序推进从半固态、准固态至全固态的演进。硫化物路线固态电池则直接聚焦零电解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1日,当升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与清陶能源已建立紧密战略合作关系,2024年出货量同比大幅增加。未来双方会持续深化技术合作,共同推进固态电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进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2日,海目星发布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对公司的经营、研发情况和发展战略进行了阐述。海目星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新成立匈牙利、瑞士子公司,完善了全球化服务网络,为开拓欧洲市场筑牢前沿阵地,成功中标并签约欧洲头部车企客户大额订单,同时斩获了北美储能领域头部客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1日,一汽解放在互动平台表示,固态电池高比能、快补能、高安全特性使其在干线场景应用前景广阔,解放公司已重点布局;聚焦寿命短、成本高等商用车行业应用痛点,解放公司已开展新型固态电池材料体系及关键制备工艺技术攻关,并计划搭载解放下一代新能源长途干线平台技术迁移,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1日,赣锋锂业在接待活动上提到,在固态电池领域公司已形成固态电池全链路布局,在硫化物电解质及原材料、氧化物电解质、硅碳负极、金属锂负极、电芯、电池系统等固态电池关键环节具备了研发、生产能力,并加快推动固态电池商业化应用。公司在固态电池方面开发的高比能电池能量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1日,洁美科技发布控股子公司柔震科技与某固态电池生产企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提到,浙江洁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柔震科技与某固态电池生产企业于2025年5月14日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为达到双赢目的,经友好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储能技术作为连接可再生能源发电与电网、用户之间的关键桥梁,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在众多储能技术中,储能液流电池以其独特的优势,在2024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球全钒液流电池已开始逐步走向工程示范
2025年初,136号文件横空出世,我国的新能源行业随之进入了旨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新能源市场化进程的政策密集且深入的调整期。从政策过山车到市场马拉松,储能行业也正经历从"政策依赖"到"价值创造"的涅槃重生。这一过程不仅重构了储能行业底层逻辑,更催生了技术迭代、模式创新与生态重构的
“3.29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事件后,小米汽车与雷军便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电池安全问题更是再度引起热议。近日,小米突然入股了一家固态电池企业——合肥因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新增小米旗下瀚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强邦新材、合肥市包河区科创种子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股东,注册资本由100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1日,赣锋锂业在接待活动上提到,在固态电池领域公司已形成固态电池全链路布局,在硫化物电解质及原材料、氧化物电解质、硅碳负极、金属锂负极、电芯、电池系统等固态电池关键环节具备了研发、生产能力,并加快推动固态电池商业化应用。公司在固态电池方面开发的高比能电池能量
在新能源行业,从来没有一种电池能解决所有问题。大储追求低度电成本和长循环寿命;工商储注重模块化灵活配置,同时兼顾高安全性和经济性;动力电池聚焦快充、高能量密度和超长循环——不同的场景,对电池性能的要求不甚相同。如果试图用单一技术路线满足所有需求,就像用同一把钥匙开所有的锁,结果只
4月15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修订《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该标准被称为中国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相比2020版本,新规从“着火、爆炸前5分钟提供热事件报警信号”变为“不起火、不爆炸(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6日消息,上海洗霸发布公告,控股子公司浙江领硅科技有限公司以转让部分股权叠加定向增资方式引入投资者东莞锐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新余科泰投资合伙企业、东莞粤科鑫泰工控创业投资合伙企业、粤民投慧桥玖号(深圳)投资合伙企业。公司向锐泰投资转让其持有的浙江领硅3.75%股份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智能制造的双重驱动下,锂电产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构”的战略转型。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锂电池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2万亿美元,中国以超40%的全球份额占据产业链核心地位。2025年5月15-17日,CIBF2025中国国际电池技术展览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如火如荼
曾被贴上“电动化掉队”标签的大众,突然放出个大招。近日,大众汽车正式公布了其未来几年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重要发展战略——在ID.1以及SSP平台面世前的过渡期内,继续沿用现有MEB平台。但在明年“MEBPlus”平台面世后,其所有电动车型将逐步迁移到这个升级版平台,并全面采用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
1-4月锂电产业链规划扩产项目达123个经历了2024年的低迷,2025年锂电池产业链扩产又迎来一波小高潮。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不完全统计,2025年1-4月,锂电池产业链共规划123个扩产项目,总投资额超3400亿元。具体到环节来看,锂电池、锂电池回收环节扩产项目分别有35个、23个,占整体规划扩产项目的
全固态电池,因其超高比能、本征安全的优势,成为了突破传统液态电池技术桎梏、开启可持续能源高效运用的“金钥匙”,高能数造(西安)技术有限公司自创立伊始,便以“让电池更高能·让产品更高能”为使命,致力于开发先进的固态电池与干法电极产线整体制造解决方案,以前瞻的战略眼光和深厚的技术底蕴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