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19日,山东滨州市人民政府印发滨州市贯彻落实省“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
文件提出,多元化规模化发展储能。加快推进电化学储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探索压缩空气储能、全钒液流电池、熔盐储热等新技术应用,推动新型储能多元化规模化发展。开工建设滨州向海新能源有限公司北海700MW/1400MWH大型共享储能电站项目、欧英华博兴磷酸铁锂电池储能项目、阳信县独立储能项目等项目,鼓励建设用户侧储能项目、调频储能项目,2024年新型储能规模达到30万千瓦以上,到2025年底达到60万千瓦以上。
做大储能装备产业。立足我市产业基础,加快培育储能产业集群。在材料生产环节,重点推进鲁北万润锂电正极材料项目、山东巨电16亿安时单体大容量固态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项目等项目建设。重点招引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储能项目。
加快支撑性、调节性电源建设进度。持续关注博兴电厂2台百万千瓦机组按时投产,扎实开展“清风暖阳”行动,积极推动新能源与新型储能并网,争取早建成、早并网、早见效,到2025年全网电力总装机达到1300万千瓦以上。
并且文件提到,推动新业态新领域消防安全风险有效化解。开展电化学储能电站风险评估和隐患治理,深化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严肃查处不按标准或降低标准生产、私自改拆装、进楼入户、飞线充电等行为。
原文如下:
滨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滨州市贯彻落实省“十大创新”“十强产业”
“十大扩需求”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
滨政发〔2024〕1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市属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事业单位,市属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中央、省驻滨各单位:
现将《滨州市贯彻落实省“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24-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滨州市人民政府
2024年9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滨州市贯彻落实省“十大创新”行动计划
工作方案(2024-2025年)
全面贯彻落实省《“十大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5)》,把创新贯穿滨州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聚力实施科技研发、人才引育、营商环境、数字变革、产业生态、要素保障、民生改善、风险防控、文化宣传、推进落实十个创新行动,围绕重点领域优化创新举措,建立全链条闭环式推进落实体系,全方位赋能品质滨州建设。
一、具体目标
(一)科技研发创新方面
实施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平台质效提升、科技型企业培育、科技成果转化、要素聚合赋能五大行动,2025年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3%,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850家、1800家。
(二)人才引育创新方面
聚焦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力争2年内新培育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400人以上,新吸引集聚青年人才5万人以上。
(三)营商环境创新方面
牢固树立“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的理念,在市场要素、政务服务、法治服务、开放服务、品牌打造等领域大力跃升,全力营创最优质、最高效、最便捷的营商环境。
(四)数字变革创新方面
聚焦经济、社会、科创等重点领域,以数字变革引领全面转型,全力打造整体智治的数字政府,构建以人为本的数字社会,建设泛在智能的数字基础设施,创建富有活力的数据要素生态,推进数字强市建设全面提速。
(五)产业生态创新方面
深入实施制造业强市三年攻坚行动,加快构建具有滨州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力争到2025年,全市工业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综合实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六)要素保障创新方面
全面优化要素体制机制,优化能耗煤耗、用地、资金、数据等要素配置方式,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实现新的提升。
(七)民生改善创新方面
抓好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接续实施居民就业增收、教育均衡发展、群众就医服务等“六项提升行动”,全市一般公共预算用于民生支出比重稳定在80%左右。
(八)风险防控创新方面
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统筹发展和安全,精准有效防控和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坚决守好粮食、能源、金融、产业链供应链、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一排底线”。
(九)文化宣传创新方面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走深走实、广泛践行主流价值、巩固壮大主流舆论,扎实推进美德信用滨州建设,稳步提升文化创造力、传播影响力、宣传引导力。
(十)推进落实创新方面
紧扣“1+1188”发展格局、全面提升八大品质重点任务落实体系,深化督考评用融合机制,着力打造以督促考、以考促评、以评促用的闭环落实工作体系,提升落实成效。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科技研发创新行动计划
1.实施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行动”。出台《科技创新引领标志性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落实方案》,按照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强化技术储备。面向高端化工、生态纺织、低空经济、工业智能制造、先进材料、新能源和创新药器等领域,推动重大基础、应用基础和关键技术接续攻关,组织实施10项以上省级以上重大关键技术攻关科研任务,取得有影响力的重大科技成果10项以上。认真落实国家、省部署要求,完成一批省级首台(套)技术装备和关键核心零部件项目申报推荐,落实重点新材料首批次保险补偿工作,加快首版次高端软件培育。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筑牢数字经济关键支撑。深入实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倍增行动,积极培育产业大脑、数字经济总部和晨星工厂。(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实施创新平台“质效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全市实验室体系重塑,围绕滨州优势传统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10家以上市级重点实验室,争创省重点实验室3家以上,积极争创工业智能制造山东省实验室,构建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实验室体系,依托企业建设比重达到80%左右。在重点产业领域布局建设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科创平台15家以上。指导省级高新区优化产业布局,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每家高新区培育1-2个创新型产业集群。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服务体系,打造高效能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对接省内外优质高校科技资源,完善“产业+学科”建设模式,支持山东航空学院、邹平省级高新区等布局建设2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推动省级开放式大学科技园试点建设。开展市级工业设计中心、“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认定工作,提升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和创新成果产业化水平,2024年,新增工业设计中心、服务型制造示范等企业平台70家以上。(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3.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行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完善高能级梯次培育体系,创新培育服务机制,优化政策支持体系,确保科技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量质双提升。高质量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2024年,新增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优质企业100家以上,各类创新型中小企业达到600家以上。强化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创新型产业集群管理服务,引导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基地化发展。配合省科技厅做好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改造升级工作,推动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共用,实现“一网通办”,提升企业创新效能。开展技术创新项目计划,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4.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加速行动”。积极融入全省科技大市场体系,建成滨州科技大市场。鼓励高校、龙头企业牵头建设中试基地。全市签署各类产学研合作协议500项以上。建立市级重大科技成果征集、发布机制,每年征集重大科技成果100项以上。组织实施产学研合作“揭榜挂帅”项目。积极推动优势行业企业在海外开展跨国并购,投资设立研发中心,拓展企业海外发展空间。鼓励企业扩大符合“十强”产业的高新技术、绿色低碳设备及关键部件进口,引导优势领域新技术、新模式及成套技术产品对外推广应用,拓展国际市场。(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商务局)
5.实施创新要素“聚合赋能行动”。开展“滨州市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年”行动,落实“鲁科贷”“鲁科担”“鲁科保”“先投后股”政策,推广“科融信贷”业务。支持金融机构推出科技金融产品,在依法依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鼓励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无抵押无担保”融资。持续推动科技支行政策合作银行扩面提质增量工作,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抓好专精特新、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金融服务,推动辖区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力度。2024年底前,引导银行发放科技成果转化贷款8亿元,服务企业150家。做好科技支行贷款贴息,推动科技支行惠企政策落实落地。挖掘科技创新领域优质企业潜力,推动“硬科技”企业、成长性创新创业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到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融资。按照省委金融办统一安排部署,持续深化金融伙伴机制,开展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引导全市银行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推动全市金融机构对接重点项目,畅通政金企对接渠道,促进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双向互通、互利共赢。(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人行滨州市分行、滨州金融监管分局)
(二)实施人才引育创新行动计划
1.积极融入全省人才集聚雁阵格局。锚定打造黄河三角洲人才集聚新高地目标定位,有序推进人才集聚节点建设。面向海洋、先进制造、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以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为主体,开展专项人才提升行动,实施一批人才引领特征明显的重点项目。深化平台节点协同联动,建立多层级、多领域合作机制,推动人才共育共引共用。支持邹平市建设全省人才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试点县,加快探索县域人才集聚、产才融合、以才兴产新路径新模式。〔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国资委,各县(市、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市属开发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深化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实施产才融合赋能高质量发展行动,建立紧缺人才培养、标志性领军人才引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三张清单”,加速推进“四链”有机衔接、融合发展。以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服务机构等成立产业创新联盟,搭建联合培养、优势互补、人才共享的产业技术创新人才合作平台。围绕产业链布局专业群,专业产业匹配度提升至80%以上,打造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职教名城。积极融入“山东科技大市场”体系,依托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滨州科技大市场,开展科技服务直通车系列活动,促进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建好用好“四链”融合监测评价体系,推动形成一批人才引领发展的标志性成果。〔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教育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国资委、人行滨州市分行、滨州职业学院,各县(市、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市属开发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3.大力集聚培养战略人才力量。聚焦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科技人才需求,集聚一批高水平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奋力推进“一事一议”顶尖人才实现“零”突破。做好泰山系列人才工程项目、省重点扶持区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项目等申报工作,全力推动入选数量稳步提升。深入推进“渤海英才”市级人才工程评选工作,构建梯次合理领军人才队伍。实施青年人才“菁彩”工程,完善普惠性与个性化相结合的青年人才支持体系,实施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每年评选10名左右青年科技人才给予支持。实施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支持有基础、有潜力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实施博士后“提质增效”行动,成立博士后创新联合体,集聚各方优势资源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后,力争到2025年全省在站博士后突破150人。拓展卓越工程师培育新路径,建立起“教学育人+技术创新+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培养平台,集聚国内外优质科教、实业和金融资源,系统推进教学组织模式、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综合改革。〔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国资委、市科协,各县(市、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市属开发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4.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开展海外引才“双百”突破行动,抓好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项目、“海外科技人才快速引进计划”、
“外专双百计划”等申报,年内至少申报100个海外人才重点项目,引进130名海外留学生。实施“海外英才圆梦滨州”计划,选派一批优秀青年人才赴海外留学研修,依托留学人员来滨创业大赛,公开招募遴选一批海外人才梦想项目,让人才和滨州实现“双向奔赴”。举办“非洲国别周—孙子文化走进肯尼亚”、中国·滨州—东盟产业招商对接会等对外交流活动、第三届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分享会,宣传滨州人才发展环境。〔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教育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外办、团市委、市科协,各县(市、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市属开发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5.培育壮大新型人才力量。实施技术经纪人才扩量提质行动,壮大全市技术经纪人才队伍,在全市范围开展专题辅导,每年培训100人以上。鼓励技术经纪人才发挥专业作用,促进成果转移转化。动态修订技术经纪专业职称评价标准条件,推动高校、科研单位、医疗卫生机构拓宽技术转移转化人员职业发展空间。(牵头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
6.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优化调整中职专业建设,根据产业需求新增21个专业,建设国家双高计划高职学校1所和省高水平中职学校7所,牵头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4个及产业学院8个,支持高水平中职学校联合高职院校举办初中后五年制高职教育,为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开展第二批市级学科基地的创建工作,推动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建设。支持北镇中学、滨州实验中学等高中依托其特色领域开展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实验。(牵头单位: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委组织部、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滨州职业学院)
7.推进人才制度改革和政策创新。持续深化高校“五权下放”,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向市属高校放权。优化公开招聘、考核评价、聘用管理等配套政策供给,理顺高校发展体制机制。支持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在内的事业单位对按政策自主认定的高层次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深化“政引企用”人才招引机制改革,优化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落实事业编制制度,用好企业人才自主评价、高层次人才共引共享机制,重点围绕编制使用、岗位设置、薪酬管理、经费使用等加强政策创新。(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国资委)
8.加快布局建设高水平人才平台。加快11个产教联合体和行业共同体建设。推进汽车轻量化、工业互联网2家现场工程师学院和5家产业学院建设。实施科创平台“筑峰”工程,以魏桥国科研究院、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为核心,鲁北科技成果转化孵化示范带、北部综合服务配套区为依托,重点围绕高端新材料领域布局研发体系、孵化体系与产业体系,打造黄河科创走廊。实施产业人才引育工程,聚焦企业人才需求,精准匹配对接,培育认定人才引领型企业10家。总结推广人才强企典型案例,推动形成人才引领示范效应。〔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商务局、团市委、市科协,各县(市、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市属开发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9.全面优化人才发展生态。认真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举办国情省情研修、专家休假活动,加强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全面落实高层次人才服务要求,进一步完善提升全市人才服务体系,建立渤海英才服务卡“合伙人”机制,提升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盟效能。高规格举办滨州人才节、“赢在滨州”高层次人才“双创”大赛、鲁西五市产才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交流大会,提升“以会引才”实效。探索打造优质人才“微生态”,深度融合产业、金融、服务等各方面政策,吸引高端优秀人才栖居创新创业。积极推进人才友好型城市、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品质活力城市建设,加强人才公寓规范化管理,开展青年人才联谊活动,加大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剧院等设施供给,积极推进“书香滨州”建设,加大城市书房、智能书柜等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建设力度,营造宜居宜业的浓厚文化氛围。〔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团市委、市科协,各县(市、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市属开发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实施营商环境创新行动计划
1.全力打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组织开展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对2023年以来涉及市场经济活动的存量文件进行公平竞争专项抽查,对涉及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严格按程序审查。进一步优化执法“观察期”制度,对符合国家和省、市政策导向、有发展前景的新业态新模式企业,探索给予合理的执法“观察期”,推广教育提醒、劝导示范、警示告诫、行政指导、行政约谈等柔性执法方式。大力开展远程异地评审,探索推行专家分散评审,完善政府采购诚信评价制度,拓宽供应商在线维权渠道。推广市域内多点分散评标模式,实现评标专家就近参加评标,提高评标效率,降低评标成本。(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乡水务局、市城管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配合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
2.全力打造更加利企便民的政务环境。聚焦信用修复、企业上市合规信息核查、企业破产信息核查等场景,全面落实国家、省“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不断拓展新的“一件事”服务场景。推动同一政务服务事项受理条件、办理流程、申请材料等在全市范围内标准统一,打造便捷高效的“1530”(主城区15分钟、乡村30分钟)政务服务圈,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制定全市统一的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备案)、竣工验收备案等电子证照标准规范,推行相关事项电子证照与实体证照同步制发、实时归集;探索推行环评、能评、水保、联合验收等全流程无纸化报建。推动电力业务系统与政务服务系统数据共享,供电企业及时获取土地储备、出让信息,提前考虑电力配套设施建设需求,建立快捷高效的电力接入工程建设项目衔接机制,实现重点项目接电提速提效。(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大数据局、国网滨州供电公司;配合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城乡水务局、市信息通信发展办公室)
3.全力打造更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探索建立企业破产重整资源共享机制,为企业重组重整各方提供投资人资源、企业资产处置辅助等综合信息服务;建立破产案件涉税事项办理及税费政策支持机制,为具有重整价值的企业提供税费征管纾困服务。开展“法智护航·助企圆梦”行动,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法智护航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法智护航中心服务“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经济”重点领域10条措施(试行)》,实现各县(市、区)法智护航中心实体化、实战化、实效化。制定《侵犯商业秘密刑事案件证据审查指引》,开展依法惩治侵犯商业秘密专项行动,加大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打击力度。全面推广清欠司法协作机制,将拖欠企业账款案件及时纳入快立、快审、快执“绿色通道”;开展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拖欠企业账款专项执行行动,用法治化手段保障民营企业的应收账款及时回笼,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创新知识产权全链条法律服务体系,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提供法律服务;开展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专项执法,严格依法保护企业知识产权。推动各县(市、区)建立企业合规服务室(站),组建企业合规协会,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牵头单位: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税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仲裁办、市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
4.全力打造更加循环畅通的开放环境。妥善审理涉外商事案件和涉外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案件,平等保护中外民事主体的权益,支持组建涉外审判专业团队,建立全市涉外审判人才库,提升涉外商事纠纷化解效能。建设智能转运监管平台,实现跨港区货物高效转运、港口作业无缝衔接、货物流向全程可溯;建设国际航行船舶供退物料通关服务平台,实施船舶监管服务业务无纸化办理、海关智能化管理;加强口岸查验机构跨境合作交流,协同实施更加安全便捷的通关措施,加快建设3个智慧海关建设业务场景,稳步推进“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建设。提高企业信用培育认证便利化水平,鼓励骨干外贸企业申请海关AEO高级认证,享受国内外通关便利,创新应用AEO智慧培育模式,推广企业认证智慧培育系统,便利企业“足不出户”接受海关信用培育。提升跨境结算融资服务水平,到2025年,实现银行单证审核电子化、业务办理线上化;深化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创新应用,便利涉外企业办理贸易融资业务;鼓励银行出台优惠政策,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等境外项目和企业优先发放人民币贷款。(牵头单位:市中级法院、滨州海关、市交通运输局、人行滨州市分行)
5.全力打造更具滨州特色的营商环境。聚焦打造全国首个“无押金城市”,深化租赁土地办理工程审批手续、充电报装“一站化”、水电气暖信一体化报装、施工图审查、“个转企”服务、“一码关联”等领域改革,推进经营主体住所标准化省级改革试点和“12345+行政执法监督”国家改革试点,优化“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金融”、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税企直通”等服务机制,创新代理机构等级评价监管模式和打造“凤栖梧”破产审判体系,2025年底前打造一批走在全国、全省前列的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持续擦亮“滨周到”服务品牌。(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乡水务局、市中级法院、市税务局、市大数据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商务局、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信息通信发展办公室、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国网滨州供电公司)
(四)实施数字变革创新行动计划
1.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加快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打造“标准统一、业务统管、融合贯通、智慧便捷”的“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爱山东”移动端接入事项达到3800项;深化“无证明城市”建设,电子证照证明规范制发率达到100%,推进“鲁通码”场景接入,深化“免证办事”“一码通行”,推出新一批“免提交”事项清单,实现更多电子证照证明的多场景应用。提升涉企服务水平,深化企业“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完善“一企一档”功能,实现与“惠企通”服务平台数据共享,建设政策惠企数字化应用,推动政策“精准匹配、快速直达”。(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市大数据局)
2.提升社会治理数字化水平。“城市大脑”实现指挥大屏、电脑中屏、手机小屏协同应用,加快打造智慧辅助决策和综合应用体系,形成科学化、精准化、智慧化辅助决策体系。深化“全科大网格”建设,用好“法智护航中心”,发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信息平台作用,提升基层治理数字化水平。发挥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作用,实现对全市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停车、环卫等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工作的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和综合评价,提升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实施“智慧应急”工程,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安全风险感知监测,基本建成“早期预警、科学决策、快速指挥、精准执法”的智慧应急体系。建设交通运输智慧大脑,形成数据汇聚共享充分、管理服务智能高效、基础支撑保障有力的统一平台。打造地方金融风险监测平台,深化“金安工程”,提升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完善生态环境智能监测“一张网”,提升生态环保治理数字化水平。(牵头单位:市大数据局、市委政法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管局、市应急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
3.提升政务运行数字化水平。持续推动机关业务数字化,加快数字服务应用政府机关内部业务系统整合与重大专项建设,深化办文、办会等相关应用。持续强化“山东通”建设应用。加快各级各部门业务应用上线“山东通”,实现全市党政机关移动办公全覆盖,形成一批机关高频事项“一件事”一链应用和重点领域多跨协同应用。(牵头单位: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大数据局)
4.提升基础支撑数字化水平。强化政务云网支撑能力,市政务云可靠性达99.99%,新建系统云原生应用率达60%以上。深化IPv6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试点建设,开展市县“一网多平面”升级部署,深入推进政务领域IPv6向基层延伸,打造云网数用融合的新一代智能基础设施。开展公共视频治理应用专项行动,强化视频监控资源汇聚和应用,打造10个以上视频应用试点,20个以上创新应用、200个以上边缘应用。(牵头单位:市大数据局、市公安局、市委政法委)
5.开展数字产业突破行动。加快实施我市数字化赋能七大工程,依托我市半导体和锂电池材料产业基础优势,加大指导服务,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开展软件培优行动,做好规上软件企业的培育增容工作,扶植工业软件与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等潜力领域,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6.开展产业数字化提升行动。推动制造业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明确数字化转型目标和实施路径。以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为着力点,加快工业互联网体系建设,创建一批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面向优势产业集群,培育一批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突出、数据
、资源融合汇聚全面、数据价值释放程度高的特定行业“产业大脑”,支撑产业链群数字化转型。(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7.开展数据价值化突破行动。全面推进数据资源化,建立健全全市一体化大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完善纵向贯通、横向连通的权威高效公共数据汇聚机制,做好“按需汇聚、应汇尽汇”;构建数据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数据供需对接、异议处理和“直达基层”服务体系。2024年实现公共数据汇聚达60亿条,2025年公共数据共享率达到99%左右。加快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积极推动数据资产管理,开展企业数据资产评估和入表,探索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拓展数据资产开发应用场景。起草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办法,建设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用好数据交易平台,推动依法依规开展数据流通交易。(牵头单位:市大数据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
8.开展数字平台支撑提升行动。持续实施规上工业企业工业互联网全覆盖行动,推进5G+工业互联网应用,支持骨干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建设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全面加强数字产业重点项目培育,强化重大项目台账管理,定期推出一批数字产业重点项目。(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9.开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升行动。围绕“优政、惠民、兴业、强基”,提标提速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按照省级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指标标准,制定目标任务,明确时间节点,清单式推进,2024年,实现全市四星级覆盖率达60%,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牵头单位:市大数据局)
10.开展智慧社区建设突破行动。升级完善各级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功能,增强社区治理大数据赋能应用水平。统筹推进智慧便民基础设施、智能感知设施部署工作,扩大智慧便民设施覆盖范围;按需部署智能感知设施,合理布局社区公共视频监控点位,提升社区智慧化服务水平。积极争创成长型、标杆型智慧社区,2024年,实现智慧社区覆盖率达50%以上。(牵头单位:市大数据局)
11.全面提升惠民应用场景建设水平。提升教育服务智慧化水平,优化智慧化教育入学服务平台应用,推动入学信息精准推送、证明材料线上提交、入学报名“网上办”。深入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强化教育云网融合应用,实现千兆教育专网普遍覆盖,加快建设各类智慧课堂、在线开放课堂,推动优质教学资源跨区域共享。深入推进“三个课堂”常态化应用,打造一批智慧教育典型案例。提升医疗服务智慧化水平,打造精准、高效、普惠的医疗基础设施,推进医疗诊断、治疗、康复、管理等各环节的数字化、精准化和智能化发展。推动各级医疗机构普及移动支付,推广诊间结算、床旁入院、床旁出院等新模式。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动电子病历、居民健康档案等信息共享应用。规范发展互联网医院,推广健康咨询、在线问诊、远程会诊等互联网医疗服务。提升养老服务智慧化水平,制定智慧养老院建设方案,提升养老机构管理效率和运营质量,建设3家以上达到标准规范的智慧养老院,推进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工作,力争更多企业、街道(乡镇)、基地、园区以及产品服务纳入国家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名录。(牵头单位: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12.加大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力度。支持魏桥国科研究院等围绕智能制造领域设立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聚焦智能制造领域核心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推进数字技术核心基础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加强信息科学与生命科学、材料等基础学科的交叉创新。(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市教育局)
13.加强关键核心数字技术攻关。围绕建设数字强市需求,聚焦科技领域和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集成产学研优势资源,开展5G、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量子通信、集成电路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产品)攻关,支持“链主”企业、骨干企业大力开展自主创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14.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黄河三角洲云计算数据中心、魏桥国科智算中心等数据中心创建区域性、行业性数据中心或智算中心,打造鲁北区域算力中心。积极布局集内容、网络、存储、计算为一体的边缘计算节点,推进云计算与边缘计算协同发展。开展已建数据中心绿色化改造,指导新建数据中心提前开展节能设计。2024年实现全市建成标准机架数量达到9500个,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0%;2025年总数达1万个,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以上。(牵头单位:市大数据局)
15.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电信运营企业加快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升级,鼓励工业企业内外网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推动企业内网IP化、扁平化、柔性化改造。依托优势行业布局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加快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加快推动5G规模部署,在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继续加大5G基站建设密度,深度覆盖商业场景需求。(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信息通信发展办公室)
16.加快建设融合基础设施。推动建筑信息模型、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建设智慧能源基础设施,到2025年,全市各类充电桩保有量达到5000台以上。推进城市公用设施智能化升级,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管理平台建设,提升城市排水、照明、燃气、热力等设施动态感知和智慧化管理能力,促进市政公用行业监管“智慧化”转型升级,加快构建数字孪生城市。(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城乡水务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管局)
(五)实施产业生态创新行动计划
1.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聚焦高端铝、精细化工、智能纺织、食品加工、畜牧水产等主导产业及金属板材、商用厨具、化纤绳网等传统特色产业,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技改全覆盖”行动,2024年谋划实施投资过500万元的工业技改项目400个以上。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培育认定绿色制造标杆企业30家以上。(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粮食和储备局、市海洋发展渔业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
2.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聚焦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低空经济等重点领域,培育全市新支柱产业和新增长点。加快发展风电、光伏、氢能、锂电等新能源。加快建设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加快布局氢燃料电池产业,优化氢能基础设施布局,加速氢能产业化、规模化和商业化进程。紧盯鲁北万润、鲁北超能、瑞阳科技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培育千亿级锂电产业基地。加快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互联网及其相关服务业发展,全力建设半导体分立器件产业集群,不断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市卫生健康委)
3.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发挥京韵泰博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在利废、负碳、降本、价值转化方面的优势,依托欣悦健康人工血管项目和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基础,加快培育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元宇宙、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并积极培育一批虚拟现实应用场景。分行业研究制定培育发展方案和具体支持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园,努力抢抓新赛道、塑成新优势。(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卫生健康委)
4.加快推进数实融合发展。强化数字赋能,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塑造产业数字化转型新优势,创建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实施工业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2024年,推动300家制造业企业“智改数转”,培育20家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打造灯塔工厂。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率达到70%。(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5.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发展。规范园区管理,将园区打造成为制造强市主战场、主阵地。培育一批主导产业优势明显、关联产业协同发展的特色产业园区,强化亩产效应评价和结果应用,提升园区集约集聚水平。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2024年,7个化工园区全部建成D级(较低安全风险)园区。(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应急局;配合单位:市安委会成员单位)
6.坚定不移抓招商。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头号工程”,优化招商方式,树牢“办活动必招商”理念,叫响“投资滨州”品牌。深入实施市级领导顶格招商攻坚行动,持续加大项目招引力度。2024年,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65个,市外到位资金实现两位数增长。(牵头单位:市投资促进中心、市商务局)
(六)实施要素保障创新行动计划
1.强化能耗要素保障。新上非“两高”项目无需落实能源消费替代,对于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好于所在地能耗强度控制目标的项目,不受用能限制;对于纳入省级重点项目的“两高”项目,在各县(市、区)充分挖潜自筹后,如仍有能源消费替代指标缺口,由市级统筹依规解决。对光伏发电等其他可再生能源项目,建成投用后形成的能源增量由市级统筹,除国家和省级布局建设的重大项目外,全部用于非“两高”项目建设,可再生能源消费量不纳入各县(市、区)能耗双控考核范围。(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统计局)
2.优化能耗双控考核方式。实行能耗总量弹性管理,对完成能耗强度下降激励目标序时进度的县(市、区),不考核能源消费总量;优化完善市对县(市、区)能耗双控工作评价方式方法,对评价结果完成较好的县(市、区)予以通报表扬。制定实施煤炭消费压减工作方案,细化措施、压实责任,加快推进压煤目标任务落地落实。煤矸石、原料用煤不纳入煤炭消费总量考核。(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统计局)
3.完善“两高”行业产能优化整合政策。对“两高”行业省内跨市域整合转移腾出的能耗煤耗指标,分行业按照不同比例实行省级收储,焦化行业产能转出,能耗指标市级收储50%、省级收储50%,煤耗指标市级收储30%、省级收储70%;其他“两高”行业能耗煤耗指标均按照市级收储50%、省级收储50%的方式进行指标配置。市级收储的指标优先用于产能转入地项目建设。小煤电机组关停腾退的能耗、煤耗指标,优先保障全省建设清洁高效煤电机组和小煤电机组关停替代项目。(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4.积极稳妥推进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落实《山东省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实施方案(2024—2025年)》、新上项目碳排放评价规定、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管理办法,支持具备条件的县(市、区)和园区率先探索,有序推进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统计局)
5.强化重点项目建设规划服务保障。允许因国家和省重大项目建设等情况,对城镇开发边界进行局部优化。全面推进全市乡镇级国
土空间规划、城镇开发边界内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导城镇开发边界外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编制村庄规划。(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规划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
6.积极争取国家用地支持。用好省级以上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和农村村民建房新增用地由国家配置用地指标的政策,争取更多国家用地支持。(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规划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
7.加大存量土地盘活挖潜力度。实施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任务动态管控政策,在完成省下达任务量基础上,根据实际至少上浮10%作为市级任务,增加“增存挂钩”核补指标数量。(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规划局)
8.实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报批奖励。按单独选址报批用地的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在取得用地批复后,按照批准的合规新增建设用地面积进行土地指标奖励(项目未批先建等违法用地部分不予奖励),其中对取得国务院批复用地的,按照项目合规新增用地的10%奖励土地指标;对取得省政府批复用地的,按照项目合规新增用地的5%奖励土地指标。奖励指标由省级负责落实。(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规划局)
9.深入推进“标准地”改革。在省级以上开发区(含省级)等重点区域内,新上工业项目全部实行“标准地”出让,鼓励在重点区域外推行“标准地”出让。(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规划局)
10.强化重点项目建设融资保障。深入落实“制造强市”三年攻坚行动,对照年度市级重点项目清单,逐一开展“咨询-对接-培育”全链条融资服务,确保对接率达到100%。(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人行滨州市分行)
11.强化小微企业发展融资保障。持续深化“三纵八横”金融畅通工程,优化普惠小微金融服务,发挥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服务普惠金融长效机制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小微企业优惠利率贷款投放,到2024年年底,对符合发放普惠小微贷款条件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依法依规按照余额增量的1%提供资金支持。实施好“首贷培植”“个体工商户金融伙伴育苗”等专项行动,力争每年新增小微企业贷款50亿元以上,全市普惠小微信用贷款占比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牵头单位:人行滨州市分行)
12.积极推动企业上市发债融资。深化与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合作,充分发挥好“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制造业滨州工作站”和“深交所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滨州工作站”服务直达、先行带动作用,精准服务上市后备企业。深入挖掘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绿色产业等企业资源,建立数量稳定、质量较高的企业上市梯队。支持我市企业用好上市、债券发行、REITs、私募、并购重组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组织具有债券承销资格的金融机构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大型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实业类地方国有企业为重点,加大债券政策法规的宣传和各类债券品种的推介力度,加深企业对各债券品种融资条件、程序、特点的认知程度,促进全市债券融资扩面增量。加强债券兑付监测,提前三个月排查到期债券的兑付资金准备情况,对相关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维护全市债券融资良好环境。(牵头单位:市财政局、人行滨州市分行)
13.大力发展绿色金融。鼓励金融机构支持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支持环保金融项目库建设,加大对生态环保企业金融支持。鼓励对符合标准的绿色工厂或项目贷款利率定向优惠,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借助省建立企业碳账户和重点项目库等有利条件,探索可复制推广的绿色金融服务模式,探索地方特色转型金融标准。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碳中和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等,拓宽企业绿色融资渠道。(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人行滨州市分行;配合单位:市财政局)
14.强化污染物排放指标保障。对省市重点项目,拟落地县(市、区)在确认充分挖掘减排潜力后,仍存在污染物指标缺口的,可采取与其他县(市、区)协商调剂等方式予以解决。鼓励企业实施污染物减排措施,形成的可替代总量指标可优先用于本单位新建项目。(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15.统筹收储调剂碳排放替代指标。对“两高”建设项目通过产能转移、企业关停转产、淘汰落后产能、压减过剩产能、核电替代化石能源等途径减少的碳排放量指标,实行市级收储调剂。保障省、市级重点项目以及关系全市生产力布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各县(市、区)保障碳排放减量替代指标有困难的,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由各县(市、区)提出申请,按照《山东省“两高”建设项目碳排放指标收储调剂管理办法(试行)》文件要求进行调剂。(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16.持续优化环境执法方式。开展“送法入企”活动,边执法边普法,以执法促守法,主动上门送政策、出对策、宣法律、解难题。持续推行正面清单制度,严格筛选守法经营企业,逐年动态调整年度正面清单。用好信用监管、联合惩戒等手段,继续施行轻罚、“免罚”制度,大力推行“无感”执法,减少检查频次,2024年非现场监管比例达到40%以上。(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17.加快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积极推动数据资产管理,开展企业数据资产评估和入表,探索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拓展数据资产开发应用场景。起草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办法,建设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用好数据交易平台,推动依法依规开展数据流通交易。(牵头单位:市大数据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
(七)实施民生改善创新行动计划
1.促进重点人群就业。出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开展“创业渤海乐业滨州”创业服务系列活动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启航扬帆计划,开展“鲁力同心乐业滨州”农民工服务保障系列活动,多措并举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每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以上。(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部门:驻滨各高校)
2.推动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滚动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2024年滨州市新创设城乡公益性岗位5103个,促进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城镇零就业家庭人员等城乡困难人员就业。允许从事非全日制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同时从事其他灵活就业。(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
3.推进社会保险精准扩面。聚焦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人员等重点群体,深入开展社会保险精准扩面行动,优化参保缴费服务,推动全市参保人数稳步增长。到2025年,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6%,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2万人、81.5万人。稳步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质扩面。(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局;配合单位:市税务局、市财政局)
4.强化新就业形态权益保障。按照上级部门政策,聚焦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落实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聚焦超龄人员、实习学生等特定从业人员,落实工伤保险保障政策,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编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政策文件及案例选编,依法妥善处理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案件。(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管理局、市总工会、市中级人民法院)
5.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幼儿园分类认定管理,2024年全市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和省一类及以上优质园占比均达到60%以上,2025年达到65%以上。推动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开展城区优质学校、镇域驻地学校与乡村薄弱学校结对共建,2024年乡村中小学校强校扩优行动覆盖率达到60%以上,2025年达到70%左右。推动支持滨州职业学院和全市7所高水平中职学校发展。实施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2024年全市职业学校办学条件重点检测指标全部达标的学校达到85%以上,2025年达到90%以上。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建设,2025年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超过60%。(牵头单位:市教育局;配合单位:市委编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
6.提升群众就医服务。达到国家优质服务推荐标准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比例保持在50%以上,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达到8家,高标准建设600个村卫生室,实现服务能力提升、诊疗环境提升、管理水平提升。选取90家乡镇党群工作部(便民服务中心)、100家村(社区)医保工作站点,强化服务能力建设,优化服务流程,规范业务事项办理标准,提升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提升跨区域业务协同质效,省内异地和跨省住院、普通门诊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稳定在90%以上,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率达到70%以上。2024年推荐培育4家基地参加省级中药材生态种植(养殖)基地遴选,从源头上提升中药材质量。2024年年底前化药、生物药、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集采品种数量累计达到600种以上,高值医用耗材30类以上。2025年,持续扩大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范围,进一步减轻患者就医用药负担。(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
7.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出台《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推动救助资源统筹衔接、救助信息聚合共享、救助效率有效提升。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制定刚性支出型困难家庭认定办法,落实专项救助政策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针对性帮扶措施,织密织牢基本民生保障网。(牵头单位:市民政局;配合单位: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局、市医保局)
8.提高残疾人保障服务质量。每年为1800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服务,规范提升定点康复机构,保障残疾儿童享有规范有效的基本康复服务。每年为符合条件的2000名残疾人提供照护和托养服务,减轻残疾人家庭负担。每年为700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牵头单位:市残联;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
9.扩大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提升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水平,重点发展护理型床位、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和托育床位,鼓励各县(市、区)建设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并给予奖补,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保持在70%以上。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多渠道增加服务供给。(牵头单位:市民政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
10.保护增进妇女健康水平。2024年起,以县(市、区)为单位全面启动实施适龄女孩HPV疫苗免费接种项目,每年为七年级适龄女生免费接种国产二价HPV疫苗,加强HPV疫苗接种规范化管理。开展农村和城镇低保适龄妇女宫颈癌、乳腺癌“两癌”免费检查,每年至少完成10万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实施低收入妇女“两癌”救助项目。(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妇联;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
11.推进民生保障标准化建设。聚焦托育服务、养老照料、医疗保障、就业创业等重点民生领域,做好市级地方标准立项、审批、发布工作,支持申报标准化试点。聚焦养老照料重点民生领域,推动滨城区居家养老服务社区2024年国家级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通过验收。(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局)
12.开展老旧住宅电梯安全评估。明确老旧住宅电梯安全评估范围,根据有关标准规范对老旧住宅电梯开展安全评估。加大电梯风险隐患排查力度,开展电梯维保单位和电梯检测单位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虚假维保、虚假检测等影响电梯安全违法行为。(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13.推进住房保障供应体系建设。加大对城镇中低收入家庭、进城新市民、青年人租房支持,2024年全市发放租赁补贴508户。2025年,扩大租赁补贴覆盖范围,努力满足中低收入家庭和新市民、青年人多样化租住需求。(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民政局)
14.改善城市居住环境。2024年改造城镇老旧小区7500户以上。在全市完成雨污合流管网整建制清零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城市排水管网新建改造修复,实施剩余4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2024年年底完成比例达70%,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开展城市黑臭水体巡查,重点做好对城乡结合部等问题易发多发区域的排查整治,严密防控水体返黑返臭。深入推进户外广告和招牌专项整治,全力推进户外广告和招牌创新展示街区建设。(牵头单位:市城乡水务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管局)
15.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健全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2024年改造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危房703户以上,2025年对排查新增危房及时进行改造。(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配合单位: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
16.提升农村人居环境。2024—2025年,完成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200公里,危桥改造40座,重要村道安防工程600公里,实施路面状况改善工程2200公里,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通达和服务保障能力。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为重点,2024年新增完成133个村庄环境整治任务。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降低农村供水管网漏损率。2024年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100%,规模化供水率力争达到100%,2025年进一步提升供水保障水平。(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乡水务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
(八)实施风险防控创新行动计划
1.推动粮食产能提档升级。研究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设成高标准农田方案,2024年年底前完成20万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80万亩以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70亿斤以上。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2024年培育壮大一批种业企业,推荐小麦、玉米新品系参加省品种试验,培育审定一批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力争突破一批种源“卡脖子”技术。(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
2.抓好粮食收储和应急保障。统筹抓好政策性收购和市场化收购,全面搞活粮食流通,确保年粮食收购量230万吨以上,年粮食流通量800万吨以上。2024年,全面完成储备粮库升级改造和新建扩建仓容26万吨建设任务,按照省局通知要求高质量完成地方储备规模调整、优化品种结构等工作,做好1.66万吨市级储备粮轮换,确保地方储备粮规模30万吨以上。(牵头单位:市粮食和储备局)
3.协调保障电力稳定供应。超前研判全市电力供需形势,定制专业电力气象服务,深化智慧电力气象数据应用,从多时间尺度紧密跟踪天气变化,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负荷预测实用化。加快支撑性、调节性电源建设进度。持续关注博兴电厂2台百万千瓦机组按时投产,扎实开展“清风暖阳”行动,积极推动新能源与新型储能并网,争取早建成、早并网、早见效,到2025年全网电力总装机达到1300万千瓦以上。强化机组运行管理,严格执行地方电厂“两个细则”管理条款,严控机组非计划停运和降出力,推动地方电厂实现与直调电厂的同质化管理,持续提升机组发电能力。关键保供时段开展地方电厂现场实地督导,“一机一策”挖掘机组发电潜力,助推地方机组顶峰发电能力增强,确保地方电厂顶峰增发能力在度夏度冬期间维持1万千瓦以上水平。针对可能出现的供应缺口,提前落实应对预案。(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国网滨州供电公司)
4.强化煤炭平稳保供。指导督促电煤企业落实煤炭采购调运主体责任,加快加大储煤进度,提高合同兑现率,确保取暖季期间达到不低于20天的存煤水平。巩固市外煤炭调入能力,推进“铁路+”多式联运体系建设,积极推进“邹平-黄岛港”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业务,推动“滨海欧”海铁联运班列和“滨新欧”公铁联运班列常态化运营,提升中欧班列影响力。完善电煤运输、装卸等各类应急预案,准备应急电煤运输车辆300辆,确保极端天气电煤运输畅通。(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
5.加快推进政府储气能力建设。2024年底,全市天然气地方政府储气能力达到1800万立方米。加大协调力度,积极争取上游气源企业对我市的天然气供应保障。进一步修订完善取暖季“压非保民”应急预案,认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协同处置能力。督促企业入冬前全面完成政府储气设施“应储尽储”任务,统筹用好储气资源,切实发挥储气调峰作用。(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6.强化重点产业链优化提升。聚焦全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充分发挥“链主+链长”协同作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保障产业链自主可控。支持企业开展首台(套)技术装备研发,大力培育首台(套)技术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企业。积极培育企业入选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促进新材料研发、推广与应用。加快培育首版次高端软件产品,提升关键软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7.全力促进产业链融链固链。持续开展产业链融链固链对接活动,不断探索高效对接模式,推动“链主”企业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8.狠抓重点领域安全整治。化工,健全完善风险防控、排查整治等“五大体系”,深化实施重大安全风险防控、化工园区整治提升等“八大工程”,2024年年底前完成园区封闭化管理,所有园区达到较低安全风险等级。燃气,结合省、市城镇燃气管道设施“带病运行”专项治理要求,加快推进老化管道和设施更新改造,2025年年底前,“带病运行”燃气管道以及超设计运行年限、安全间距不足、临近人员密集区域、安全设施不健全等不满足安全要求的场站设施,实现应改尽改、动态清零。道路交通,联合打击货车超限超载特别是“百吨王”严重超载违法行为以及非法营运车辆,2024年年底前现场查获的违法超限超载车辆处理率达到100%。深入落实全省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交通安全协同监管工作各项任务措施,6月底前,初步实现共享、共建、共治的协同监管工作格局;12月底前,建立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全过程、全链条、可追溯的交通安全协同监管新模式。加强道路旅客运输非法违规运营精准协同治理。规范道路客运接驳运输,12月底前实现对全市接驳运输企业督导检查全覆盖。海上交通,深入推进“商渔共治”,开展“商渔船长面对面”等警示教育活动,积极参与商渔船智能防碰撞平台试用工作。消防,加强乡镇(街道)“一镇一队”建设,2025年底,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完成“一队一站”建设任务。(牵头单位:市应急局)
9.深化“一河(园)一策一图”。推动部分园区开展“一园一策一图”试点,与重点河流“一河一策一图”有效衔接。2025年年底前,初步形成“企业—重点园区—河流—流域”点线面多维化环境应急保障体系。(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10.强化预警能力建设。依托大气环境质量国控站点、重点河流出入境断面、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监测数据,强化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预警。依托省环境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完善环境风险预警、事件处置和指挥调度体系。(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11.强化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完善食品安全风险会商研判机制。聚焦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重点对非法添加、肉制品掺杂掺假、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管理不规范等进行集中整治。深入开展农村食品安全治理提升行动。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依法严惩重处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食品安全满意度保持在80%以上,到2025年全市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到98.5%。(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12.强化药品安全风险防控。完善药品安全风险会商机制,定期开展风险隐患分析研判,制定风险防控措施。组织开展药品经营使用环节专项整治,聚焦高风险品种和重点区域,加强药品网络销售、集采中标药品、处方药、中药配方颗粒等监管。深入开展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强化药品抽检和不良反应监测,严厉打击药品违法违规行为。(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九)实施文化宣传创新行动计划
1.提升理论学习质效。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严格落实中央的《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以“五个一”列席旁听为抓手,常态化开展巡听督学。重点抓好面向机关单位党员干部、各类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青年学生的理论教育。推动把习近平文化思想纳入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必学内容,纳入党校(行政学院)主体班次课程计划,在高校开设专题课程。做好《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等学习使用。(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配合单位:市委党校、市教育局)
2.加大研究阐释力度。深入推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研讨交流。加强改进社科课题研究,探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改革。建好用好市级重点新型社科智库等。(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配合单位:市委党校、市社科联)
3.深化拓展理论普及。深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创新开展专题式理论宣讲,每年分主题组织百姓宣讲大赛。做好“云社科”栏目,推进社科普及微视频、微纪录片等数字化社科普及作品创作,推出一批群众参与感强的宣讲片和中短视频。加强阵地建设,办好《滨州日报》理论版、“理响滨州”微信公众号。(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配合单位:市社科联)
4.创新重大主题宣传。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加强议题设置和组织策划,开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保障改善民生、文化“两创”等重大主题宣传,推出“八榜”“三好”“53项产品全球或全国第一”系列宣传。持续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大力营造强信心、增预期、鼓干劲、共奋斗的舆论氛围。(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配合单位:市新闻传媒中心)
5.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建好用好市政府政策例行吹风机制,强化“4·2·1”新闻发布工作机制。围绕重要节点、重要活动、重点工作组织系列发布会,及时做好权威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聚焦社会关注和群众关切,构建报纸评论、台评、网评等全方位推进评论体系,常态化推出时评文章和产品,及时有效发声,正确引导舆论。(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配合单位:市委网信办、市新闻传媒中心)
6.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深化市级媒体一体化改革,推动市级媒体全要素融入移动端主战场。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网上便民服务中心、网上诉求接转办复服务中心、文旅资源惠民服务中心、乡村振兴服务中心、视听内容服务中心。(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配合单位:市委网信办、市文化和旅游局)
7.建强国际传播阵地。加强国别区域研究,面向包联友城深化友城、友校、友企、友媒、友人“五友”外宣,实施“一城一策”传播。加强“采访线”工程建设,组织外媒记者采访和外国友人感知体验活动。(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配合单位:市外办)
8.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全民国防教育,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精心组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等宣传活动。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基层宣传宣讲,普遍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大力弘扬渤海革命老区优良传统,做好《渤海红色文化故事》等红色书籍讲读工作,办好红色故事讲解大赛。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配合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9.统筹推进美德滨州和信用滨州建设。突出党员干部、青少年儿童等重点群体,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强化全环境立德树人。加强典型培育选树,实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置评价,积极推报齐鲁时代楷模。统筹城市、农村、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网络等场域,建立家校社网协同立德树人机制,健全网络行为道德规范,对网络道德赋予网上网下信用激励支持。(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配合单位:市委网信办、市教育局)
10.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制定出台《关于深化拓展“17个起来”主题宣传行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社会生活的实施方案(2024—2027年)》。深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城市文化社区建设,推动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推动向村庄、集市等末梢延伸,到2025年,文明实践内容、形式、途径和方法得到全面深化拓展。健全完善精神文明创建测评体系,做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推荐评选。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测评试点工作。(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
11.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贯彻落实《山东省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持续加强项目管理,力争项目资金执行率处于全省前列。深入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文物分布区域类别划分等工作。(牵头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市委宣传部)
12.推进活化展示体验。推进文化体验廊道项目建设,做好文化体验廊道故事丛书转化利用。策划黄河旅游带建设蓝图,助力推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滨州段建设。(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市文化和旅游局)
13.鼓励支持精品创作。制定实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鼓励资助办法。抓好渔鼓戏《煮海》、组歌《红色渤海湾》、长篇小说《老渤海》、大型吕剧《长调悠悠》等重点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开展小剧场渔鼓戏《今夕何夕》、京剧新编历史剧《孙武》等展演巡演。(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配合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联)
14.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四全”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群众演给群众看”小戏小剧创演、“四季村晚”、群星闪亮工程、市民文化节等群众文化活动。实施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加强城乡书房、智能书柜等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建设,举办全民阅读大会、图书交易博览会等。(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
15.实施国有文化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强对国有文化企业的监管,健全落实激励约束机制,制定实施《滨州市市属文化企业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评价办法》。(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
16.实施文旅融合工程。制定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开展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积极参与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县、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县(镇)等创建。突出孙子文化、黄河文化等滨州特色元素,深入开展优势文旅资源宣传推介,积极参与叫响“沿着黄河遇见海”文旅品牌。举办滨州市旅游发展大会。(牵头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十)实施推进落实创新行动计划
1.健全督查落实体系。建立党委统一领导、“两办”牵头抓总、各级分工负责、各方面积极参与的督查落实工作体系,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加强统筹协调、内外协同,推动形成运行高效、责任明晰的工作合力,构建齐抓共管、全面落实、协同高效的“大督查”工作格局,以“大督查”促进执行力大提升。(牵头单位: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
2.强化督查事项办理。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迅速传达、专人负责、限时办结。对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交办事项以及“鲁力办”平台、“互联网+督查”转办事项,实行归口办理,规范程序,提高效率。对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等进行立项分解、督导调度,定期开展实地核查,对存在问题或进展缓慢工作进行重点督办。对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等重要会议决定事项,以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调研指示要求等及时立项督办、督促落实,定期报告贯彻落实情况。(牵头单位: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
3.创新高效督查办法。树牢“链条”思维,抓住机制保障、过程管控、高效反馈三个关键环节,实行立项分解、即收即办,一线督导、现场核查,闭环管理、办结报告,跟踪推进、回访复核,定期通报、限期整改“十步工作法”,对督办事项逐项分解,形成任务台账,限期督办、定期催办、动态销号,对缓慢事项进行重点督办,实时掌握工作进展,推动任务落实过程化、具体化,实现全领域、全过程督查。(牵头单位: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
4.统筹规范督查检查。持续加强督查检查考核管理,严格执行审批备案制度,每年制定全市督查检查考核计划,严控督查范围,减少督查频次,强化监督管理,切实解决督查检查过多过频问题。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要求,持续做好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健全完善市县两级专项工作机制,持续开展督导检查,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牵头单位: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
5.强化“四进”协调配合。市、县“四进”工作协调服务专班持续落实好专班运行、协调对接、高效落实、联动共建、服务保障五项工作机制要求,高效配合“四进”工作队开展督导服务,狠抓“四进”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持续加强选派“四进”队员管理工作,配合派驻“四进”工作队,实现对选派队员的跟踪共管、履职共督、发展共促、考核共享、纪责共担,确保选得好、管得紧。(牵头单位:市委办公室)
6.完善考核指标评价体系。围绕全面提升八大品质重点工作,设置关键性、引领性指标,统筹考核事项、压减指标数量、精减考核要点,构建导向鲜明、精简高效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作用,以高质量考核推动高质量发展。(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
7.深化精准差异化考核。统筹县(市、区)、省级以上开发区、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市属国有企业、驻滨单位等5类考核事项,深入实施分组分类考核,差异化设置计分办法、评价标准等,既看质的有效提升、又看量的合理增长,建立完善“争有对手、赶有目标”的公平竞争机制,提升考核精准性和实效性。(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
8.完善督考评用融合机制。将大督查、精准考核、执行力评价、干部使用等4项工作一体化部署、融合化推进,完善绩效考核结果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干部选拔使用、公务员考核等挂钩机制,推动“考事”和“考人”深度融合,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引导干部提振精气神,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
9.强化纪检监察监督。深入落实《关于加强政治监督能力建设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意见》,深化运用“一台账、两清单、双责任、双问责”监督机制,持续深化监督贯通协调机制,健全对跨地区跨部门重大战略的协同监督机制,一体做好政治监督活页“建管用”文章,持续开展“小切口”专项整治,以有力监督推动有效落实。发挥纪检监察机关专责监督作用,深化运用“三步三清单”工作法,加强对重点工作责任单位特别是“一把手”履行推进落实职责情况的日常监督。聚焦影响重大决策部署的不正之风,建好用好以下看上“直通车”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惩戒机制等,坚决纠治抓落实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牵头单位:市纪委监委机关)
10.强化巡察监督。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进一步健全巡察工作制度体系。持续巩固深化政治巡察,聚焦市委市政府重点任务的落实推进跟进监督,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落实落地。发挥巡察监督联系群众纽带作用,探索“一线巡察”工作法,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立覆盖巡察整改全周期的责任体系和制度流程,以信息化建设赋能巡察整改提质增效,推动形成整改监督、成效评估、问责通报的闭环管理模式。(牵头单位:市委巡察办)
11.强化审计监督。按照省审计厅统一组织审计项目计划安排和全省审计系统联动要求,编制我市统一组织审计项目计划,积极配合参与全省统一联动审计项目。根据省分工,做好生态环境部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中特定负面事项强制评价部分内容评价指标体系的编制工作。(牵头单位:市审计局)
12.强化社会监督。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市直部门单位编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汇集形成“本职工作和重点任务公开承诺事项”,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发布。(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室)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坚持统筹谋划、高位推进、一体落实,建立完善牵头部门、配合单位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各部门(单位)要强化担当,明确具体措施,加强工作统筹,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措施扎实落地、见到实效。
(二)强化要素保障。健全财政投入机制,统筹各级相关专项资金,加大对人才、教育、民生等服务保障力度,加速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聚焦项目要素保障之困、企业经营之忧,全力破解要素瓶颈制约,全力保障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强化督促落实。健全完善以督促考、以考促评、以评促用的闭环落实工作体系,各计划牵头部门要强化统筹协调、工作联动,及时调度各项重点任务推进落实情况,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高效有序抓好各项重点任务落实。
(四)加强舆论宣传。通过惠企通服务平台、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形式、多渠道地宣传推送相关政策,扩大政策宣传面和知晓度。及时总结创新行动计划实施的典型做法及成功经验,组织新闻媒体推出综述报道、典型报道和融媒体产品,向全社会推广,推动形成创新行动引领示范作用,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凝聚发展共识,形成发展合力。
滨州市贯彻落实省“十强产业”行动计划
工作方案(2024-2025年)
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市”不动摇,统筹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特色产业园区化、未来产业协同化发展,加快“十强产业”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推动工业经济扩规模、提速度、增质效。
一、具体目标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加快《滨州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实施,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二)高端装备产业
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目标,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坚持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走好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到2025年底,高端装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力争营业收入达到660亿元左右,高端装备占装备制造业比重达50%以上。
(三)新能源产业
加快推动新能源产业跃升发展,实现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产业规模稳步增长。到2025年底,装机规模达到900万千瓦以上,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80亿元左右。
(四)新材料产业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质量水平持续提升,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得到突破,对制造强市的支撑和带动作用稳步增强。到2025年底,全市新材料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到720亿元,保持两位数增长。
(五)现代海洋产业
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不低于省定标准,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加快跃升。到2025年底,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超过500亿元,年均增长7%以上;水产品年产量56万吨以上,海水淡化日产规模15万吨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6000万吨以上。
(六)医养健康产业
推动生物医药、健康养老、健康食品、中农兽药等特色产业发展,每年打造1-2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到2025年底,力争打造1个百亿级医养健康特色产业园区、2个十亿级医养健康中小微企业特色产业园区,全市医养健康产业营业收入超150亿元,医养健康产业规模和集聚效应实现新跃升。
(七)高端化工产业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体系建设,加快产业集约协同发展,加快推动全市化工行业向高端化、绿色化、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升级。到2025年底,应入园化工企业入园率达到55%;全市化工行业集群规上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5%左右,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取得突破;集群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500亿元,全力推动世界级绿色化工产业基地建设。
(八)现代高效农业
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压实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到2025年底,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659亿元,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值达到62亿元,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之比达到3.5以上。
(九)文化创意产业
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资产、从业人员、营业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到2025年底,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突破100家,营业收入总量达到75亿元以上。
(十)精品旅游产业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旅游消费潜力充分释放,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提高,精品旅游产业实现从全面提振向高质量发展跃升。
(十一)现代金融服务业
金融支持重大战略、重点项目、重点领域更加有力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明显提升,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实力不断增强,全市不良贷款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到2025年底,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超过5500亿元和4500亿元,上市发债后备企业达到100家以上。
(十二)现代轻工纺织产业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产业结构持续升级,产业附加值不断提升,产业生态进一步优化,产业链上下游紧密衔接,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到2025年底,集群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行动计划
1.构建产业升级新跳板。加快实施我市数字化赋能七大工程,开展能源电子“聚能”工程和软件培优行动,加大指导服务,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推动虚拟现实、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数字技术在实体经济领域的深度拓展和融合应用,加快创建虚拟现实公共应用体验中心。聚焦氢能、锂电池材料等产业基础,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数字医疗产业发展,打造数字医疗创新与应用高地,主动健康与数字医疗结合的齐鲁模式。(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2.聚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我市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实施一批引领性强、集成度高的重大技术攻关,力争新立项省级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4项,形成一批有影响力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激发企业创新内在动力。支持龙头企业积极申报承担国家重大产业创新专项,加快突破“卡脖子”难题。围绕重点产业领域,支持骨干企业牵头联合优势力量创建市级以上各类科创平台,攻关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强化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建设,持续开展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引导企业成为创新需求提出主体、研发经费投入主体和成果转化落地主体。(牵头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3.聚力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强化区域布局建设,立足自身发展基础,分区域、分产业培育聚集区,加快建设以阳信县为主的半导体、锂电池负极材料产业,以无棣县为主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产业,以滨城区为主的软件产业。培育特色化产业集群,推动龙头整机企业开放市场链、供应链、创新链,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协同发展性强的配套企业和生态伙伴,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雁阵形集群。统筹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特色产业园区化、未来产业协同化,到2027年,初步形成滨州制造业“1122+N”产业集群发展体系。支持滨州数字经济产业园、黄河数字经济产业园、阳信电子信息产业园等园区扩容提质,培植区域优势,加快数字经济园区建设,打造一批标杆企业和典型案例。(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
4.聚力做强发展主体引擎。打造形成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的全生命周期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模式,加快培育一批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业链领航企业为代表的创新性优质企业,积极打造一批以晨星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为代表的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全力建设一批以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企业、水效能效领跑者为代表的绿色制造示范企业,协同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进一步扩大开放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国内外头部企业的重大战略合作,积极吸引关联度高的业务布局落地,建设一批区域性总部、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夯实产业发展硬支撑。建设一批品牌影响力大、引领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加力提速做大产业规模。(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中心)
5.聚力拓宽市场应用空间。强化创新产品应用推广,推动信息技术产品形态和盈利模式创新,释放市场需求,提振消费活力。积极引导市属国有企业应用“三首”创新产品,扩大采购引导效应和应用规模。开展数字化转型诊断和智能化技改培训全覆盖行动,组织开展信息化助企行动,深入开展政策宣贯、技术支持、培训帮扶等服务,鼓励中小企业“看样学样”。在符合国家政策前提下,支持黄河三角洲云计算数据中心、魏桥国科智算中心等数据中心创建区域性、行业性数据中心或智算中心,打造鲁北区域算力中心。进一步提高骨干网络承载能力,加快5G网络深度覆盖。支持虚拟现实、元宇宙等应用体验中心建设,落实好上级奖补政策。(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市通信发展办公室;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
6.聚力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围绕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建成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面向全市重点产业,形成标志性领军人才需求清单、技术攻关需求清单,推动与人才招引筹划精准对接,支持“链主”企业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深度联动。加快提升产业链水平和竞争力。积极对接国家级、省级次融链固链供需对接活动,组织有基础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提升配套能力,拓展与大企业供应链合作,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弹性韧性。(牵头单位:市大数据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国资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
7.聚力完善产业发展环境。抓好集成电路、高端软件、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引育留用,加快推进“人才、平台、项目”团队一体化布局落地。制定紧缺人才目录,持续优化市级重点人才工程实施布局。支持企业参加国家、省市相关培训,强化数字专员星级认证。鼓励企业通过项目合作、兼职挂职等方式柔性引进人才。(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二)实施高端装备产业行动计划
1.加速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立足活塞及耐磨镶圈、制动盘等汽车零部件产品优势,依托渤海活塞、亚泰雅德、惠宇汽车等重点骨干企业,向轻量化车身、一体化压铸车身、关键汽车零部件领域发力,带动配套产业转型升级。组织参加新能源汽车下乡、融链固链供需对接会、数字化转型培训等活动5次以上,巩固4项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产品优势,积极将滨州元素纳入全省新能源汽车方案盘子。(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局)
2.推动工程机械产业迈向高端。依托金毅设备、博远重工、海德重工、开泰抛丸等重点企业,引导企业围绕新型高档水陆两用工程机械、全地形沙滩车、桥梁悬臂施工装备、智能抛喷丸装备等高端装备进行产品升级转型,推动我市产品纳入全省工程机械优质产品目录。(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3.增强数控机床产业核心竞争力。依托开泰抛丸、润龙机床、博海精工、鑫宏科技等重点企业,鼓励支持企业加快数控系统、机床主轴单元、丝杠、导轨等4类产品短板研发,引导企业集中攻关传感器、数控系统等核心技术,为企业适配工业母机相关支持政策,有力促进企业创新项目实施,组织企业参加全省交流对接活动,推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局)
4.力促新能源装备产业升规扩容。依托滨化集团等氢能产业骨干企业,开发加氢机、卸气柱、电解槽等一批强市场竞争力的氢能装备,加大技术研发,加快推广应用示范。依托全省风电产业链联盟,巩固国创精密“链主”企业优势,培育壮大风电装备制造产业。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对风电城(滨州)落户企业的支持政策等要素保障,积极协调推动远景能源、上海电气等项目进度。2024年力争将惠民风电产业园区纳入《山东省海上风电装备发展白皮书》。(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规划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随着能源需求的持续攀升及能源结构的不断转型,储能技术在电力体系中的作用愈发凸显。其中,削峰填谷作为储能技术的核心应用场景之一,对于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提升其可靠性以及优化经济成本方面,展现出了非凡的价值与重要性。01绿电的平衡艺术削峰填谷作为一种电力调控手段,其核心目的在于平衡电
2024年11月29日,深圳采日云天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采日云天”)宣布,由其投资建设的金旭环保制品(深圳)有限公司0.5MW/1.075MWh用户侧储能项目成功并网运行。该项目不仅是采日云天在储能领域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更是其作为采日能源旗下智慧能源投资运营平台的首次用户侧储能实践,彰显了采
今年以来,乐山电力加大转型发展步伐,切入储能耐受,以“打造四川首家专业储能公司”为发展定位,加快业务储能投资建设。一是加快布点布局。涉及运营储能6个、总容量24.7MW/49.5MWh,运营项目容量排在全川首个,金海棠储能项目川内首家入市交易。下一步,乐山电力电站将持续进行拓宽资金渠道,加快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6日,天虹集团旗下南通崇天纺纱7.75MW/16.182MWh储能项目投运仪式在江苏南通举行。这标志着南通市单体最大低压并网用户侧储能项目诞生。该项目由江苏特能发控股集团旗下的南通卓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充分借助了江苏峰谷电价差较大的显著特性,于谷段充电,在峰段及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9日,在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市经济开发区,全市首个用户侧储能项目——博朗科技(安徽)有限公司(一期)700千瓦/1477千瓦时用户侧储能项目成功并网。该能源项目坐落于博朗科技(安徽)有限公司内,总储能容量700千瓦/1477千瓦时。项目投产后,首年可为企业减少14.1万元用电成本,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6日,乐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回答投资者提问。表示将根据公司业务发展情况,有序推进新增储能电站项目。龙泉驿储能电站目前进度如何?答:龙泉驿储能电站项目已完成初步设计、施工单位招标采购、监理单位招标采购、场地清表等工作,并取得了四川省固定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5日,湖南衡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全面落实“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支持政策(试行)》的通知。文件提出,严格落实降低大工业电价各项措施,组织企业开展效能分析和节能改造,支持具备条件的园区和企业建设光伏发电、储能设备,最大限度用好电价政策。加快天
12月2日,鹰普中国区总部储能电站投入运营!电站最大输出功率20MW,最大储电量可达40MWH,为无锡地区当前投入运行的最大用户侧储能电站。该项目由长江电力集团旗下的三峡电能负责投资运营,采日能源为项目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包括一站式储能解决方案和能源数智化运营服务等,未来通过绿电交易、节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西北地区最大的用户侧储能电站工程(一期)在陕西铜川某园区圆满竣工并正式投入运行。该储能电站项目总容量为13MW/30.16MWh,是当前陕西省乃至整个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用户侧储能电站。项目整体采用大秦数能自主研发的储能一体机DH200Y共计130台,其中一期装机量达到87台。凭借
北极星储能网讯:11月29日,江苏镇江发改委就《镇江市新型储能及氢能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公开征求意见。文件发展目标指出,到2027年,全市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力争达到约230万千瓦。其中电网侧储能方面,到2025年,全市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规模力争达到20万千瓦左右,到2027年力争达到40万千瓦左
11月22日,华润电力深汕公司30MW储能辅助调频项目正式并网投运。该项目由维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华润电力深汕公司联合推进,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该项目由维科技术投资、承建及运营,3个月内完成30MWh储能辅助调频系统建设任务,并将该系统成功接入电厂电网,与火电机组开展AGC调频业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深南电A11月19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中山市翠亨新区300MW/600MWh独立储能电站项目一期建设规模为100MW/200MWh,静态投资约3.03亿元,该项目符合公司在新形势下战略发展的需求,有利于推动公司在大型储能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助力公司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将会对公司未来的财务状况
日前,华北电网首台飞轮储能调频智控系统在河北廊坊三河电厂2号机组上通过为期三个月的考核运行,达到预期目标,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该系统研发单位华北电科院在飞轮储能辅助火电机组调频控制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区域电网频率波动幅值不断加大,波动间隔不断缩小。同时,随着全
11月18日,浙能长电“火电储能”联合AGC调频项目工程总承包(EPC)招标招标公告发布,项目招标人为浙江浙能长兴发电有限公司,招标内容为浙能长电“火电+储能”联合AGC调频项目工程总承包(EPC)的设计、设备与材料采购、设备材料试验检验、建筑工程、安装工程施工、电厂侧机组电气、仪控、机务、通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14日,东坤新能源科技(喀左)有限公司100MW/50.43MWh独立混合储能一次调频电站建设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中铁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位列第一中标候选人,投标报价73136.68万元;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位列第二中标候选人,投标报价73052.08万元;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位列第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11日,山西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山西京晋飞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0MW/9MWh独立调频储能电站及年产3000台大功率磁悬浮储能飞轮总装线项目开工仪式。山西京晋飞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0MW/9MWh独立调频储能电站项目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飞轮独立调频储能电站,项目总投资13亿元,主要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8日,上午,宿迁鑫储科技有限公司20万千瓦/40万千瓦时储能电站项目开工活动在江苏省宿迁市苏宿工业园区举行。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宿迁供电分公司、协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苏大天宫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园区各局办、各派驻机构负责同志等参加活动。项目总
11月1日,贝肯新能源有限公司迎来了清华大学姜新建教授与郑州大学白国长教授,两位国内飞轮领域的权威专家莅临公司,就飞轮储能技术展开深度交流。贝肯公司高层管理团队热情接待,双方围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座谈。飞轮储能行业的技术突破与探讨在此次座谈会上,姜新建教授表示贝肯新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4日,山西恒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0MW/400MWh独立调峰调频储能项目举行开工仪式。项目总投资10亿元,项目占地面积42亩,将建设包括120个储能预制舱、一座综合楼及配电楼、220千伏升压站和3.5公里外送输电线路在内的多项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3亿元,年缴税金3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1日,广州珠江天然气电厂黑启动(含FCB功能)及调频储能项目设备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项目招标单位为广州储能集团有限公司,项目位于广东广州珠江天然气发电厂内,黑启动调频储能项目技术方案设计为24MW/48MWh电化学储能+2MWx5min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第一候选人为广州智光储
10月31日,正定储泰100MW储能电站项目EPC总承包项目招标公告发布,项目招标人为储泰新能源科技(正定)有限公司,项目位于河北正定,项目购置飞轮储能设备25套、磷酸铁锂储能设备14套,建设装机容量100MW混合储能调频电站,其中飞轮储能的装机容量为50MW/0.237MWh,磷酸铁锂储能的装机容量为50MW/50MWh
北极星储能网讯:12月10日,贵州省能源局下达《贵州省2024年度风电光伏发电建设规模项目计划(第三批)》,共包含138个项目总装机14.425GW,其中光伏4.94GW,风电9.485GW,预计配置储能需求达1.44GW/2.86GWh。2023年11月,贵州省能源局曾在《贵州省新型储能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提出,建立“新能源+储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6日,龙港市经济发展局发布关于市二届政协三次会议第173号提案的答复函。文件提出,龙港市在对接浙江天能储能有限公司等新能源公司,努力促成龙港市100MW/200MWH储能项目顺利落地。大力鼓励企业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同时配建储能项目,努力实现“企业减负、电网减荷”的双赢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10日,江西省工业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支持打造国家级铜基新材料集群促进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的通知。《措施》指出,加强重大项目用能保障,引导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支持企业探索实施能源托管,鼓励企业因地制宜建设光伏发电设施,
日前,芬兰能源技术集团瓦锡兰公司储能与优化(WärtsiläES&O)业务副总裁AndyTang在接受行业媒体的采访时对澳大利亚大规模电池储能市场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他在讨论瓦锡兰公司参与部署的澳大利亚规模最大电池储能项目——正在新南威尔士州部署的Eraring电池储能项目时表示:“澳大利亚运营的这个储
12月10日,中广核日照莒县100MW200MWh储能项目EPC总承包工程招标公告发布,项目招标人为中广核新能源(日照)有限公司,项目位于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长岭镇东匣石村东南侧,项目拟建设集中式电化学储能电站,本期建设容量为100MW/200MWh。工程范围包括工程勘测设计、设备(除招标人采购的其他所有设备)和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10日,北控广通(佛山)高明208MW/416MWh储能项目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广州华跃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9987万元,折合单价0.961元/Wh;第二中标候选人为深圳珈伟绿能建设有限公司,投标报价41722.57812万元,折合单价1.003元/Wh;第三中标候选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4日,华北油田首座100千瓦/124千瓦时固态电池储能电站在采油三厂王三站成功并网投运,这是中国石油首座独立固态电池储能电站。该项目采用聚合物电解质固态电池储能技术,该产品能量密度可达280瓦时/千克,储能电芯通过穿刺、枪击测试不爆炸不燃烧,可在零下40摄氏度极端环境下正
12月5日,国能信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国能信控本部承揽设备类高压储能变流器及HMI显示屏、储能电池架等设备框架招标公告发布。其中高压储能变流器招标分两个标段,共计招标692套。相隔一个多月,国家电投新源智储在10月中旬发布2024年第6批非招标集中采购采购公告。其中显示,本次采购分为3个标段
北极星储能网讯:12月6日,湖南娄底市公共领域储能电站及充放电设施公共资源有偿使用权拍卖结果公示,成交价与起拍价相同,为30538.65万元。根据此前的拍卖公告,此批拍卖的范围包含娄底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城市公园、绿地、城市公共停车场等公共资源有偿使用权,主要建设内容包含配建容量362MWh的错
12月9日,上海融和元储能源有限公司与上海聚信海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聚信租赁、海聚新能源、融和元储相关领导参与并见证签约。合作签署之后,双方将在项目开发、设备生产、工程建设、融资服务与电站运营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通过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精准捕捉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9日,中能国云安丘市官庄镇独立共享储能项目-勘察-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本期建设规模100MW/200MWh。第一中标候选人为十九冶(雄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华设设计集团股有限公司联合体,投标报价28800万元,折合单价1.44元/Wh;第二中标候选人为四川恒业力成建设有限公司、中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