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相关结果2240

      来源:北京日报2014-11-24

      环境问题是京津冀一体化的关键催生原因,因此,一体化中应重点保护北京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二)统一的政策与规划环评措施新《环境保护法》第14条为政策环评的实施打开了大门。...建立健全统一的区域环保共治制度和机制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法治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共治的法治化利于统筹各方的资源,弥补行政资源之不足,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参与、协作和监督作用。

      来源:经济日报2014-11-07

      在王毅看来,当前,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已形成全球有史以来最为综合复杂的格局,只有构建科学有效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才能为解决包括严重灰霾污染在内的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奠定良好的制度和行动的基础。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10-31

      这部分成本既包括排污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直接损失,即内部化后的外部边际成本,又包括排污行为公开化后,市场对不同排污水平和效率企业的自行甄别和选择。...在一些短期应对政策效果尚不甚明显的背景下,更加凸显出大气污染防治等各领域环境治理任务的艰巨性,也更加凸显出当前急需通过建立包括公开环境信息等在内的根本治理体系,来实现中长期环境治理目标。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10-31

      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回应了人民呼声和社会关切,对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来源:中国工业报2014-10-13

      三是我们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离现代化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无论是环境的法制建设,执法守法意识,还是监管能力都与要达到的环境目标有很大的差距。...谈及影响未来生态环境的风险,夏光认为有正反两个方面影响要素。从负面要素看,一是生态环境回旋余地大大降低,老底儿用的差不多了,容量接近饱和,客观形势严峻。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4-10-10

      在改革目标上,要致力于推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深化改革,使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和体制机制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

      来源:中国发展门户网2014-09-21

      我们提出要站在推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着力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四梁八柱,一是以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为实践主体,进一步丰富环境保护的理论体系;二是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实施为龙头

      来源:亚心网2014-09-19

      《实施细则》明确,今后环保援疆工作将逐步解决大气、水、生态等领域的突出问题,改善重点区域流域和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增强生态安全保障和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高生态环境保护能力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4-09-17

      据悉,企业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开展的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研究课题的重要内容。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4-09-17

      据悉,企业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开展的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研究课题的重要内容。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9-17

      在改革目标上,要致力于推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深化改革,使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和体制机制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8-15

      三是由认识上侧重于生态环境自然属性的保护,转变为侧重于环境治理的社会属性,重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知、参与环境决策的权利等。...环境保护作为政府的基本公共职能,已成为国家现代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7-18

      柏林自由大学环境政策研究中心教授马丁耶内克强调了环境治理中多层次治理体系的必要性。他通过研究清洁能源技术的国际扩散机制,阐明了一个由多维度、多层次构成的环境治理体系及其运行机制。...不过,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结构性压力还将继续,高生态环境风险的因素仍然存在。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6-27

      他表示,面对新形势新问题,中国政府正着力构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四梁八柱,不断推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中国注重统筹兼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在贫困地区开展生态补偿,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补贴,推进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加强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培训,实施生态移民政策,缓解人地矛盾,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来源:法制日报2014-06-03

      尽管以上两类跨流域污染事件在具体过程上有所不同,但都有相似的后果,那就是流域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李志青说。水污染事件多发,对水环境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治理显得尤为重要。...专家分析认为,跨流域污染事件处理棘手的根源在于:监管令出多门、九龙治水,无法从源头到末端形成有效的监管和治理体系;流域污染情况复杂,机制多变,在监管和治理上无法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尚未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刘潇艺2014-04-22

      按照当前顶层所释放出来的一系列政策信号,我个人认为可以推断出以下几点: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会大幅增加,或将远超十二五规划。...环境管控支撑体系尚不健全(如环境监测和数据预报),一些地方目前还存在数据不足、造假、混乱等现象,对投资、管理、治理体系等有相当大的损害。此外,环境设施运营能力与需求差距很大,设施能力发挥不足。

      来源:新浪2014-03-19

      我国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的路径依赖性报告指出,我国现行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征:一是环境管理体系从一开始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并没有完善的总体设计,基本是随着问题而不断成长,单项制度走在综合性立法的前面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李军2014-03-14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严峻,雾霾、水污染、土壤污染等事件频发,各方反映强烈。公众殷切期待切实加大生态环保力度,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农工党中央提案还建议,中央政府负责跨国界、跨地区、全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地方政府负责辖区内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逐步推进省以下环保部门垂直管理,权责一致,能效统一,以科学精准的国家环保治理体系与能力建设

      来源:中国广播网2013-12-02

      至此,年会已举办八届,为环保ngo搭建了交流与沟通的平台,促进了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为凝聚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关爱生态环境贡献了力量,发挥了政府助手补充的作用,实现了环保ngo组织作为社会第三方力量的支撑作用...全国妇联原副主席洪天慧在年会致辞中表示,不久前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和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环保民间组织应充分认识到当前发展机遇与挑战,按照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要求

      来源:环保部2013-11-14

      三中全会把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和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强调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按照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要求,不断创新完善环境管理思路,在进一步强化污染控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污染控制与质量改善兼顾、与经济社会和环境形势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管理模式,促进我国环境管理由环境污染控制为目标导向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