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科学院院士”相关结果2116
      腾讯入局CCUS领域半年 首轮Top30优胜项目获奖名单公布

      来源:腾讯SSV2023-09-20

      时间紧、任务重,为了能选出真正有落地潜力的项目,“碳寻计划”的评审委员会开创了院士专家、产业伙伴以及投资伙伴共同评审的方式——评委会中,既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金红光、欧洲人文与科学院院士严晋跃等学术大咖,也有来自海螺集团

      锂电行业加速洗牌 这家企业宣布停产!

      来源:北极星电池网2023-09-19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此前也预计,2025年中国电池产能可能达到3000gwh,而出货量仅为1200gwh,产能过剩明显。

      来源:电网头条2023-09-18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维江充分肯定了工程对增强富阳、萧山两地电网互济能力和亚运会供电可靠性的作用。...“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锡凡就提出了分频输电(在较低频率条件下输电,在较高频率下用电)的技术构想。”赵正说,现在该工程的投运,验证了低频远距离输电的可行性。

      来源:三峡集团2023-09-18

      三峡集团党组副书记李富民;南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靖,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军出席座谈。...南开大学与三峡集团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创新等方面开展了深入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签约48个项目,总投资332.8亿!陕西开启万亿氢能产业新赛道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3-09-16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协会理事长欧阳明高更是高度肯定了氢能产业发展上的巨大潜力,他指出,氢能在未来中国碳中和体系中的全产业链规模有望达到10万亿水平。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9-11

      在近日举行的第八届地热高质量发展(湖北)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暘再次抛出问题,“从数量来看,我国地热发展较快,但相比风、光规模要小得多。发展质量到底怎么样,我认为也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来源:山东核电有限公司2023-09-05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中国科学院高能所党委书记魏龙,国家电投核能发展总工程师,山东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放,山东核电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建伟出席活动并开展工作座谈。

      国网、南网、发电集团的他们,可能成为“两院<mark>院士</mark>”!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08-31

      8月31日,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均披露了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583人,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655人。

      【重磅】2023年中国<mark>科学院</mark><mark>院士</mark>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来源:中国科学院2023-08-31

      关于公布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的公告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推荐工作已经结束。...经第九届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第十次会议审议,中国科学院党组审定,确认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583人。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的规定,现将有效候选人名单予以公布。

      来源:陕西氢能2023-08-30

      会议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梁龙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卢琛钰等相关领域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为产业规划把脉问诊。

      国际原子能机构“利用电离辐射进行废水处理的质量管理”国际技术研讨会在苏州吴江中广核加速器科创中心开幕

      来源:中广核技2023-08-29

      中国科学院院士柴之芳在大会上作特邀报告,国际原子能机构原副总干事杨大助,苏州市吴江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国荣,国际原子能机构技术官员bumsoo han,国家原子能机构国际合作司处长顾少刚,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秘书长郭丽莉

      大咖说 |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背景下的工业节能低碳发展之路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08-18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综合能源系统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顾国彪,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综合能源系统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欧阳明高,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张琨,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秘书长智慧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3-08-18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维江领衔的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在核心设备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原创性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议进一步加快推广应用。

      来源:新华社2023-08-17

      德国科学院院士曼弗雷德·雷茨就论文给出评价意见认为,从二氧化碳转化为糖是特别有挑战性的工作。这一成果提供了一种灵活性、多功能性和高效性的糖合成路线,为绿色化学打开了一扇门。...人工合成糖是近年来科学界孜孜以求的方向,在此之前,全球已有多位科学家作出不同程度的贡献。此次研究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与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研团队历时两年多攻关完成。

      来源:电池中国2023-08-16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表示,从技术的爆点来看,应该是电动飞机。但产业近期爆点应该是船舶,如果从应用的电池量来看,船舶应该会比飞机领域的量更大。...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认为应该是飞机领域,但飞机领域(电池)能量密度比车载的要求还要再高50%。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瑀分析指出,空中电气化问题很重要,航空煤油产生大量的污染。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8-14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首席科学家管晓宏坦言,传统能源电力系统结构下,一次能源均转化成电能接入电网,由于尚无直接的大规模、经济储能技术,电力系统必须满足实时供需平衡,给高不确定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带来根本性挑战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8-08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最早从事柔性低频交流输电技术研究的科研单位,组建了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维江担任首席科学家,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电科院、南瑞集团、国网浙江电力等单位技术骨干组成的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团队

      来源:一道新能2023-08-03

      2023年8月1日,中国节能协会双碳研究院成立暨苏交科集团双碳产品发布会在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节能协会理事长姜培学先生,中国发展改革报社党委副书记吕晓伟先生,国家节能中心评审处处长闫金光先生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8-02

      法国国家技术科学院院士吕坚表示,“背后的原因首先是燃料电池发展越来越成熟;同时,‘双碳’目标下,传统汽车公司和燃料企业感受到一定危机,纷纷聚焦能够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技术路线;此外,2022年北京冬奥会已经证明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是可行的

      钠电池真正商业化之路还有多远?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07-31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景虹表示,在储能技术方面,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做到了从奔跑到领跑。而在钠电池刚起步的阶段,标准的建立对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