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膜电极”相关结果1013

      来源:武汉市人民政府2022-04-01

      到2025年,电堆最大额定功率达到150kw,寿命超过20000小时,膜电极铂载量低于0.2g/kw。(二)氢能产业集群初具规模。...燃料电池系统、电堆、膜电极和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系统集成控制等关键技术国内领先,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等基础材料技术取得突破,氢气制取、存储、运输、利用等方面形成特色技术。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2-04-01

      国氢科技首席技术官柴茂荣博士介绍,国氢科技实现了催化剂、膜电极、扩散层、金属双极板、电堆组装、系统控制、空压机等关键技术、材料和部件的自主化,且关键技术指标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2-03-31

      在氢能技术领域,上海电气已全面布局氢产业链的制氢、储氢、用氢环节,重点开发电解水制氢技术、高压储氢气瓶、储氢材料检测技术、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双极板、膜电极

      来源:国家电投集团氢能公司2022-03-30

      国氢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连荣,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银广陪同参观了国氢科技膜电极中试产线及氢能展厅。双方围绕氢能产业链布局、核心技术自主化及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座谈交流。

      安徽省汽车产业“十四五”:到2025年在氢燃料电池领域实现10项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突破

      来源:安徽省发改委2022-03-29

      以实现燃料电池技术完全自主可控为目,全面提升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系统等技术,重点突破膜电极、质子交换膜、催化剂、扩散层、双极板、端板等技术,开展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等安全技术研究。...重点发展氢燃料电堆、膜电极、双极板、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碳纸、空气压缩机、氢气循环系统等基础材料和关键零部件,支持明天氢能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支持模式和业态创新。

      来源:锋源氢能2022-03-28

      锋源氢能是集全套自主知识产权氢燃料电池系统、电堆以及核心零部件(双极板、膜电极、催化剂等)研发、生产、销售一体的硬核科技企业。

      来源:国鸿氢能2022-03-28

      鸿基创能是国内首家实现氢燃料电池膜电极产业化的企业,致力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高性能膜电极(mea)的大规模国产化和产业化,解决了中国燃料电池核心材料依赖国外技术的“卡脖子”问题,鸿基创能的ccm日产能已达到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2-03-18

      据了解,纳尔股份于2021年进入氢能源行业,开展燃料电池膜电极等核心零部件业务。...本次战略合作,纳尔股份将三个项目落户于甲方临港集团园区,第一,氢能源领域核心零部件项目方面,公司将聚焦燃料电池膜电极产品、pem电解水制氢核心零部件的产业化。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3-17

      未来,将通过自主研发逐步实现对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中核心部件电堆的生产,电堆核心部件膜电极、双极板的设计及生产。

      共500万元!鸿基创能一项目获广州市级和区级两级补贴

      来源:广州市黄埔区发展改革局2022-03-14

      3月11日,广州黄埔区发展改革局印发了《(盖章后)关于区促进氢能产业发展办法2022年 第一批拟扶持项目公示的通知》其中第一批扶持项目仅有鸿基创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的燃料电池膜电极产业化项目(一期)工程项目

      山东潍坊:以风电、光伏、储能等装备为重点布局建设一批重点产业园区

      来源:潍坊市生态环境局2022-03-11

      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建设国家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开发电池、电控、电机、电堆、双极板、膜电极等关键零部件,实现技术自主可控,建设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集成基地,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来源:亿华通2022-03-11

      依托现有骨干企业,紧盯目前国内领先的电堆、膜电极、双极板、空压机、氢气循环泵等核心零部件企业,大力招引聚集,建设产业园区,加强产业链条,加快产业发展。三是建议超前统筹规划,加快氢能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

      加快推进规模化制氢技术!《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能源技术创新发展规划》发布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2022-03-09

      集中攻关氢燃料电池整机及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燃料电池高性能催化剂和膜电极批量制备技术。试点应用大功率金属极板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技术。研发和试验氢直接还原铁技术和装备,推动氢能冶金和绿氢化工技术发展。

      来源:能源情报2022-03-04

      其次,中国氢能产业链部分关键零部件和产品技术与国外最先进的技术仍存在较大差距,膜电极、空气压缩机、储氢材料、加氢枪与软管等关键零部件尚需进口。

      氢能产业合作发展的五种新模式

      来源:第一元素网2022-03-03

      国家电投公司以关键技术研发、生态系统构建为战略核心,以技术同源的pem燃料电池电堆与pem电解槽为抓手,通过人才引进与自主研发掌握了包括催化剂、扩散层、质子膜、膜电极等核心技术,并结合投资加氢技术企业形成以能源线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3-03

      膜电极为例,记者了解到,膜电极制备工艺复杂、研发周期较长,虽然目前国产膜电极性能正逐步与国际接轨,但在专业特性上仍需进一步攻关。...2021年,加拿大巴拉德动力与三家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我国布局质子交换膜、膜电极、石墨板三大产线。

      氢储能吹响号角:看那些先行者

      来源:香橙会研究院2022-02-28

      、plug power、cummins在内的燃料电池企业已推出pem电解槽产品;国内方面,包括氢晨科技、上海治臻、鸿基创能、理工氢电、济平新能源等在内的燃料电池产业链企业也开始研发、生产pem电解槽、膜电极

      来源:上海市经信局2022-02-28

      本市有关企业的燃料电池系统处于国内第一梯队,电堆、膜电极、双极板等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四是行业人才最集聚。汽车复合型高端人才占全国比例约22%。五是推广应用规模最大。

      来源:科技部2022-02-25

      据韩国浦项工科大学官网消息,该校与中国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开展提高固体氧化物电池性能的氧化物激活晶格氧技术研发。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advanced science先进科学》上。固体氧化物电池作为新一代电池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2-02-24

      据了解,美锦能源已围绕氢能产业发展制定了“一点(整车制造)、一线(燃料电池上下游产业链)、一网(加氢站网络)”的总体规划,实现制氢储运-加氢站-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整车制造的全面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