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吸收”相关结果146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2-10-12

      中国通过双碳“1+n”政策体系、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建立健全碳定价等市场机制作用、大力发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技术、加大碳捕获碳吸收技术开发利用等综合举措,有决心和意志如期完成“双碳”目标,贡献国际环保事业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09-29

      “碳票生态贷”依托林业碳票,通过金融赋能,促进林业“扩绿、提质、调优、保护、节减”,以更好发挥林业的碳吸收和碳固定作用,助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据悉,该贷款以林业碳票为质押物(共计2.24万吨二氧化碳碳汇当量),投放3年期100万元、循环授信“碳票生态贷”,年均至少可增加1700吨二氧化碳吸收当量。

      来源:安徽省生态环境厅2022-09-23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近日,滁州市昌春木炭专业合作社以所持2.24万吨二氧化碳碳汇当量的林业碳票为质押物,成功获批皖东农商行循环授信3年期100万元“碳票生态贷”,年均至少可带动增加1700吨二氧化碳吸收当量...充分运用林业碳票标准化、可交易、可兑现、可抵消等属性特征,创新设计碳金融产品,探索推出以林业碳票作为质押物的“碳票生态贷”,有效激活林业碳汇生态价值,促进林业“扩绿、提质、调优、保护、节减”,更好发挥林业碳吸收和碳固定作用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09-21

      生物质能双相碳捕集项目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董事会利用该技术从位于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纳波利斯市的covanta生物质能设施中捕集二氧化碳,使碳捕集效率达到95%,二氧化碳纯度≥95%,从而推动其转型的双相二氧化碳吸收工艺

      2022中国企业碳中和贡献力研究报告暨50强榜单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9-08

      最后,总结关于能源企业提高碳中和贡献力建议:(1)制定“双碳”行动方案,落实碳减排和碳吸收对于已制定“双碳”行动方案的能源企业,推动双碳目标工作的分解和落实,尽快依据行动方案予以实施,并动态跟踪考核,确保双碳目标落地

      2022中国企业碳中和贡献力研究报告暨50强榜单发布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9-08

      最后,总结关于能源企业提高碳中和贡献力建议:(1)制定“双碳”行动方案,落实碳减排和碳吸收对于已制定“双碳”行动方案的能源企业,推动双碳目标工作的分解和落实,尽快依据行动方案予以实施,并动态跟踪考核,确保双碳目标落地

      来源: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2022-07-15

      为了改进对钢渣的利用,日本制铁开始了蓝碳(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和固定)的基础研究,收集关于通过使用钢渣和创造浅底、潮滩和海藻床可以固定多少二氧化碳的基本数据,并利用日本制铁自身的大型水箱(海洋实验室

      来源: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公司2022-07-04

      该项目立足江苏省燃煤电站碳排放和封存靶区实际,针对目前碳捕集系统投资大、运行能耗高,缺乏碳捕集耦合整体的高效控制方法和大规模资源化利用技术尚不成熟等现状,通过开展低能耗二氧化碳吸收捕集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运行高性能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及新型催化模式研究、太阳能直接驱动甲烷二氧化碳干重整研发和规模化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技术研发与示范等五项示范研究应用,实现研发新一代高容量、低能耗、长寿命、满足火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应用的吸收剂,形成低成本低能耗二氧化碳吸收工艺

      来源: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2022-06-14

      绿色债券支持了很多碳吸收和能源转型的项目。绿色金融的作用是解决绿色创新的资金瓶颈问题,推动社会资源向绿色产业配置,推动投资生产消费向绿色转型。

      来源:中信建投证券研究2022-06-13

      碳吸收看,森林相关产业比重将进一步提高。(3)消费结构方面,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消费普及。...(2)产业结构方面,将从碳排放和碳吸收两个方面产生影响。从碳排放看,能源的制造业属性凸显,新能源产业链比重上升;清洁设备及环保产业需求长期向好,产业比重上升;新能源汽车行业替代传统汽车行业。

      来源:华能集团2022-05-18

      吸收溶液的开发是燃烧后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研发的核心工作之一,自2007年以来,中国华能陆续开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品化“hnc1~hnc5”系列和“相变型”等多个二氧化碳吸收溶剂,并将我国碳捕集技术首次整体出口至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

      来源:华能集团2022-05-16

      吸收溶液的开发是燃烧后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研发的核心工作之一,自2007年以来,中国华能陆续开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品化“hnc1~hnc5”系列和“相变型”等多个二氧化碳吸收溶剂,并将我国碳捕集技术首次整体出口至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4-14

      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则会影响矿区碳吸收能力。”“即便是退出煤矿,生态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

      来源:杜栋2022-04-08

      前5个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碳排放的“源头”,也是城市实现“双碳”目标的控制对象;最后一个城市(生态)环境是为了解决碳吸收的问题,是碳中和必然要涉及的领域,主要涉及城市森林、城市绿地、城市公园等。

      能源数字化 碳中和的助推引擎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2-03-22

      由于自然界中碳吸收主要靠植物光合作用,也就是生态碳汇,其总量受国土资源禀赋制约较大,增长潜力很小。...若工业级碳吸收(工业碳汇)技术不实现大突破,尤其是技术经济性不实现大突破,则只能依靠减少碳排放量来实现碳中和。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2-03-22

      当前我国碳吸收量为12亿~14亿吨,净排放接近90亿吨。由于自然界中碳吸收主要靠植物光合作用,也就是生态碳汇,其总量受国土资源禀赋制约较大,增长潜力很小。...若工业级碳吸收(工业碳汇)技术不实现大突破,尤其是技术经济性不实现大突破,则只能依靠减少碳排放量来实现碳中和。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02-24

      而且,蓝碳有着更大的碳吸收速率和更高的储存密度,每年清除30%以上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海岸带植物生物量虽然只有陆地植物生物量的0.05%,但每年的固碳量却与陆地植物相当,因此是最有效的碳汇之一。

      什么是碳卫星?碳卫星如何监测全球CO2浓度?

      来源:环球零碳2022-02-15

      利用大气浓度测量进而计算碳排放和碳吸收的方法,优势在于“看得广、看得清”,与侧重“看得准、看得全”的地面观测形成有效互补。3碳卫星的观测成果有哪些?

      来源:人民日报2022-02-09

      碳卫星通过利用大气二氧化碳吸收光谱的形态,来计算获得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进而计算碳排放和碳吸收。其优势在于看得广、看得清,与地面观测形成有效互补。

      来源:环球零碳2022-01-30

      而且,蓝碳有着更大的碳吸收速率和更高的储存密度,每年清除30%以上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海岸带植物生物量虽然只有陆地植物生物量的0.05%,但每年的固碳量却与陆地植物相当,因此是最有效的碳汇之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