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管控”相关结果50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4-10-24

      答:《方案》作为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的重要配套文件,着眼于服务地方考核、行业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等工作,重点推动完善区域、行业、企业、项目、产品等层级碳排放核算制度和标准,部署了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4-09-20

      报请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地方考核、行业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等相关政策框架。出台完善标准计量体系工作方案,发布55项产品能效等重点领域标准。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8-20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提出将碳排放指标及相关要求纳入国家规划,建立健全地方考核、行业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等政策制度和管理机制,并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衔接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4-08-05

      《方案》立足当前实际,以建立健全地方考核、行业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等政策制度和管理机制为重点,系统部署了六项重点任务。在国家层面,将碳排放纳入总体规划。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4-08-05

      答:《方案》明确提出将碳排放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建立健全地方考核、行业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等政策制度和管理机制。一是完善碳排放相关规划制度。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4-08-05

      三是加强行业管控,编制“晴雨表”。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工业行业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是碳排放的重点行业领域。...二、构建由“能耗”到“碳排放”的双控新机制《方案》着眼于长远,立足于当前,既从国家、地方和行业等宏观层面入手,又从企业、项目和产品等微观层面切入,提出了一体推进“地方考核、行业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

      来源:国务院2024-08-02

      、行业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等政策制度和管理机制,并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衔接,构建系统完备的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保障。...摸清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底数与减排潜力,常态化开展碳排放形势分析监测,对碳排放增长较快的行业领域进行形势预警,并视情采取新上项目从严把关、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从严管控、重点用能和

      来源:中国政府网2024-08-02

      《方案》明确提出将碳排放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要求建立健全地方考核、行业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等政策制度和管理机制。一是完善碳排放相关规划制度。

      来源:河南省发展改革委2024-03-08

      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等领域的应用,支持企业建设数字化能管控中心。到2025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能耗比2023年降低8%左右。...全面提高绿色低碳建筑水平,推进绿色低碳建造,积极推广超低能耗建筑,鼓励各地探索发展近零能耗建筑、零建筑。

      全国人大代表、中车株洲所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东林:我的2024两会建议

      来源:中车株洲所2024-03-05

      ◆ 依托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形成建设类工程碳排放、管控的考核机制,以更加完善的机制、政策引导工程建设项目的低碳化发展。...全球主要国家围绕治权中的规则制定、碳金融、贸易标准和低碳技术等展开激烈的竞争与博弈,对世界产业经济格局带来深远影响。

      来源:河南省发改委2024-02-26

      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等领域的应用,支持企业建设数字化能管控中心。到2025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能耗比2023年降低8%左右。...全面提高绿色低碳建筑水平,推进绿色低碳建造,积极推广超低能耗建筑,鼓励各地探索发展近零能耗建筑、零建筑。

      来源: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宝安管理局2023-11-15

      碳排放地图以宝安区管控企业2013-2021年的碳排放数据作为本底,可查看各个行业的年度履约情况以及不同行业在不同年份的碳排放总量、平均碳排放水平和控排企业数量变化,直观展示我区三家近零碳试点单位建设进度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10-26

      ,推动油气行业源头管控技术体系建设。...中国海油结合海洋油气田开发经验,形成源头控、过程降碳、末端封存、海洋增汇等全过程降碳、控措施,为海上油气绿色开发提供了新途径。

      远光软件:低碳化+智能化,打造企业可持续发展“双引擎”

      来源:远光软件2023-09-20

      首先,要聚焦企业碳排放管控,构建碳排放核算、生产过程管控、碳资产运营的专业能力;其次,要搭建企业上中下游的绿色供应链,再对企业的双碳目标、路径、执行情况评估等进行规划、设定;最后,再开展实际的碳减排行动

      来源:人民网2023-07-04

      每日采集的能源电力消耗数据,还可对高耗能企业的能源消耗实行预算化管理,并通过平台跟踪其用能量、碳排放量、能碳强度等多个监管参数,在实现动态监管的同时,也帮助企业提前安排生产负荷,避免仓促限产,更好地实现能管控要求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平衡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6-26

      首先,《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明确提出碳标签、护照、准入等政策要求,而我国电池产业在碳标签、碳核算领域缺乏支持和管控政策,滞后于国际社会;其次,由于企业碳管理成本高,盈利尚未充分体现,在政策预期不明确的情况下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6-20

      首先,《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明确提出碳标签、护照、准入等政策要求,而我国电池产业在碳标签、碳核算领域缺乏支持和管控政策,滞后于国际社会;其次,由于企业碳管理成本高,盈利尚未充分体现,在政策预期不明确的情况下

      来源:​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3-05-11

      (二)我厅将对遴选出的数字化能管控中心在全省同行业示范推广,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级绿色制造体系名单、能效水效“领跑者”,并对接金融机构优先给予绿色低碳金融工具支持。2023年5月4日...数字化能管控中心相关系统应支持与企业业务系统集成;在确保企业信息安全前提下,企业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宜预留第三方系统接入数据接口,满足政府主管部门对企业能源消耗、碳排放数据在线监测以及计量管理要求。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3-04-04

      为此,项目将开展基于光储直柔的低碳园区多能协同与管控技术研究,重点突破交直流配用电与建模技术、多维评价与供能优化配置方法、多能协同智能运行优化技术、碳足迹追踪与智慧管控技术、多能协同与管控集成示范应用等

      来源:河南省人民政府2023-02-08

      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等领域的应用,支持企业建设数字化能管控中心。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