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锂负极”相关结果200
      广汽埃安因湃电池工厂投产!P58微晶超能电芯下线 整车续航突破700公里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12-14

      在多阶梯成膜、低耗负极等技术支撑下,p58微晶超能电芯的常温快充循环寿命达到4000周以上,高温快充循环寿命达到3300周以上,整车理论行驶里程可超150万公里。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11-14

      第三款是自研低电解液技术,弱导减少体积膨胀,通过不同层级的观察手段,对于循环后的负极表面进行表征。...针对上述的问题,他表示,负极可采用合金化处理,构筑三维合金的骨架框架,首先正极采用固态电解质的包覆和拆解的协同作用,针对不同的电池做特异处理。不仅能提高正极材料的稳定性,也能提高导控能力。

      来源:北极星电池网2023-06-05

      该所纳米材料室主任、研究员段敬来表示,因此寻找兼具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和高循环稳定性的负极框架构型,对于研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具有重要意义...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材料研究中心科研人员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者利用核径迹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三维负极框架构型。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先进能源材料》上。

      中科院物理所研制700Wh/kg超高能量密度软包<mark>锂</mark>二次电池

      来源:中科院物理所2023-03-31

      大面容量金属负极研究相关成果以“a 700wh kg-1rechargeable pouch-type lithium battery”为题以express letter发表在chinese physics

      来源:北极星电池网2023-02-15

      规划提出,聚焦锂离子电池及关键材料产业,打造围绕锂离子正极材料负载量和稳定性提升方法,针对性开发出机械稳定性好、电导率高的电解质制备技术和具有导电骨架结构的金属负极制备技术,着力解决电池的电极/电解质界面问题

      来源: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23-01-31

      氟化增强使得聚合物电解质与金属接触的界面极为稳定,有益调节了负极表面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组分,诱发了具有优良导电性的li2o的富集,同时,削弱了li2co3钝化组分,抑制了界面钝化。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12-28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天眼查app显示,12月27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比亚迪有限公司”聚合物保护膜、金属负极、锂电池及车辆“专利公布。

      中科院大连物化所研制3D打印高比能锂金属电池!

      来源:中科院大连物化所2022-10-28

      因此,如何同时获得稳定的无枝晶负极和匹配的高载量正极,以实现长寿命和高能量密度的锂金属电池,仍面临挑战。...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维材料化学与能源应用研究组(508组)吴忠帅研究员、郑双好副研究员团队,设计了三维多孔导电亲的ti3c2tx mxene骨架用于高容量、无枝晶金属负极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10-20

      不过,相较于石墨和硅碳,金属负极的活性极强,使得其安全性存在着更高的挑战,导致全球在锂金属电池技术的研发上长期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一般锂电池的负极材料是石墨,换成锂金属后能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目前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还达不到电动汽车的续航要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珠海冠宇两件专利无效结果出炉:一件全部无效

      来源:企业专利观察2022-10-10

      根据本发明,隔膜上的导热材料为负极制造了均匀的热环境,从而可以抑制锂枝晶的产生,保护负极,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水系胶层可以在电解液中发生溶胀,吸收并保存电解液,有利于提高锂硫电池的循环寿命特性

      来源:电池中国2022-09-26

      相较于石墨和硅碳,金属负极的活性极强,使得其安全性一直存在着非常高的挑战,这也是锂金属电池技术长期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的原因之一。...面对这一技术难题,据市场消息,盟维科技采用自主开发的新型电解质,结合负极构筑保护技术以及合理的电芯设计方案,有效解决了锂金属电池的安全可靠性问题。

      来源:电池中国2022-09-22

      但锂金属电池并非异族,仍然姓“”。从技术上讲,锂离子电池和锂金属电池都属于锂电池大类,主要区别在于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为石墨和硅,锂金属电池的负极则为锂金属。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08-18

      此外,李良彬表示,“我们赣锋准备在宜春地区打造超薄超宽金属带(基地),将宜春作为金属负极的生产基地。”另外,公司通过与上海交大合作,开发铝合金新型合金材料。

      来源:电池中国2022-05-25

      而基于预负极材料的应用场景,天齐业此次也布局了预负极材料的回收。...双方计划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以共同从事预负极材料及回收、金属负极基合金(复合)负极材料、预化试剂(原材料)及预化制造设备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相关业务。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05-23

      双方计划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以共同从事预负极材料及回收、金属负极基合金(复合)负极材料、预化试剂(原材料)及预化制造设备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相关业务。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李泓:先进电池是我国双碳战略和电动中国战略发展的关键支撑技术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03-27

      固态电池有可能在以下一些方面具有优点:首先是能够充电到更高的电压,正极材料不容易析氧,负极可以含有金属,不容易和持续地发生副反应,也不容易热失控,不容易胀气,高温稳定性好,支持内串。

      青岛能源所在高比能锂电池热失控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来源:中科院青岛能源所2022-03-17

      金属负极搭配硫正极的硫(li-s)电池因其超高的理论能量密度(2500 wh/kg)而成为最具吸引力的电池体系之一,极具商业潜力。不过其热安全评估的研究步伐却明显滞后。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1-07-05

      提出了锂硫电池中的键化学、离子溶剂复合结构概念,并根据高能电池需求,研制出复合金属负极、碳硫复合正极等多种高性能能源材料,构筑了硫软包电池器件。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出聚合增强型的<mark>锂</mark>氟转换全固态电池

      来源:中国科学院2021-05-06

      由金属匹配廉价氟基正极(如氟化铁)构建的转换反应型/氟化物电池的能量密度有望突破500 wh/kg,但其面临正极端的转换反应可逆性差和负极端的沉积/剥离稳定性差的双重挑战,固态电解质的介入有望解决正负极稳定性和可逆性的问题

      来源:高工锂电2021-04-12

      第二代固态电池基于高镍三元正极、含金属负极材料。目前该产品能量密度超过350wh/kg,循环寿命接近400次。而能量密度超过420wh/kg的金属负极的固态电芯已在特殊领域开始应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