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颗粒物PM2.5”相关结果4535

      来源:国家电网报2012-03-08

      备受社会关注的细颗粒物(pm2.5)今年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是一个民生问题,又促使各行各业深入思考,本行业与pm2.5到底有着怎样的关联?...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龚立群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治理pm2.5浓度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提案》。他建议政府有关部门采取合理措施,继续强化监督,逐步治理pm2.5浓度,进一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2-03-07

      2月29日,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标准增加了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8小时浓度限值监测指标。...这实际上体现了政府在控制pm2.5的问题上,将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协同控制和复合控制。王志轩认为火电排放被一刀切,真正所指就是过于严厉的新标准。电企能承受紧箍咒吗?

      来源:国际在线2012-03-06

      中国环境保护部于2011年底确定将空气中的可入肺颗粒物pm2.5纳入国家监测范围,新标准拟于2016年全面实施。...在今年2月底刚刚结束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首次确定将细颗粒物pm2.5纳入国家空气质量检测范围。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2-03-05

      今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2-02-29

      7亿吨的耗煤量随着十二五节能目标的提出以及各地对pm2.5的重视,工业锅炉节能必须提上日程。谈及工业节能问题,一位会场的专家如是对记者表示。...有数据显示,山西77%的城市或市区、25%的农村地区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物超出环境容量,严重制约该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2-02-22

      最后,应科学控制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为解决pm2.5污染再立新功。...,电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对细颗粒捕集效率都能达到95%以上,加上湿法脱硫装置的除尘效果,对pm2.5的平均综合去除率可达97%以上。

      来源:《北京日报》2012-02-10

      清洁能源的应用带来显著的环保效益:约可替代燃煤1106万吨,减少1.18万吨可吸入颗粒物pm10。...替代千万吨燃煤,减排pm10可吸入颗粒物1.18万吨记者9日从北京燃气集团获悉,去年北京市消耗了69亿立方米天然气。

      来源:《京华时报》2012-02-10

      据悉,去年全市天然气用量将近70亿立方米,约可替代燃煤1106万吨,减少总悬浮颗粒物1.55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5.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19万吨,减少可吸入颗粒物pm10为1.18万吨,减少飞灰和废渣

      来源:中国资本证券网2012-02-01

      在三区六群等重点区域,开展臭氧、细颗粒物(pm2.5)的监测,加强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有毒废气控制,健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完善联合执法检查,明显减少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现象。

      来源:新0华0社2012-01-30

      同时,从十二五开始,将城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防治工作逐步提到议事日程。五是突出有差别的环境管理政策,完善环境保护战略体系。六是强化政策支撑,推进并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在三区六群等重点区域,开展臭氧、细颗粒物的监测,加强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有毒废气控制,健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完善联合执法检查,明显减少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现象。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2-01-18

      当日北京市环保局环境监测中心官方微博发布各区单站最高浓度值显示,城六区、东南和西南部地区各站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快速增长,单站最高小时浓度在300到560微克/立方米之间。...有关研究表明,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

      来源:央视2012-01-10

      其中,一种被人们称之为pm2.5的污染物呢,更是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那么,pm2.5的污染物究竟会对我们的生活乃至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和治理呢?

      来源: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2011-12-27

      俞正声指出,外高桥发电公司是上海地区第一家试用布袋除尘技术的环保电厂,对于煤电行业参与大气减排、抑制pm2.5减少大气颗粒物的排放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1-12-23

      原标准已不能适应中国空气质量管理需要,必须抓紧修改完善,增加细颗粒物(pm2.5)、臭氧和一氧化碳监测指标,尽力争取早发布。...据周生贤称,2012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将开展细颗粒物和臭氧监测。

      来源:中国能源网2011-05-26

      当时根据我国城市的空气污染状况,只考虑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3项指标,而对于与灰霾天气密切相关的pm2.5颗粒和臭氧等指标,并没有被包括在内。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