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生态保护修复”相关结果4640

      来源:湘财证券2014-01-14

      昂贵土地修复成本和严重的土地污染使得修复市场空间广阔,环保部生态保护司司长庄国泰的预计,土壤治理的投入规模远超水和大气,可能会达到上十万亿元的规模。...未来,受益于政绩考核方式的转变、法律法规的完善(土壤环境保护法草案基本形成)、工业用地流转和粮食安全等因素,我们认为土壤修复行业即将迎来快速增长期。

      来源:北京日报2014-01-13

      河北将强力治理大气污染,着力改善水环境质量,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加大环境执法力度。要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工作力度、投资力度、政策力度,力争三年有好转、五年大改善。

      来源: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党组2014-01-13

      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六个紧紧围绕进行部署,并从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来源:中国环境报 肖颖 冯永强2014-01-09

      要健全生态保护制度,强化环境容量管理,划定地方生态红线,严格环境管理标准体系,特别要制定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建立项目审批责任终身追究制,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4-01-08

      随后,随着河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颁布实施,提出了我国水电环保管理十六字方针,其中统筹兼顾的原则要求一个流域要统筹考虑干支流水电开发与河流生态保护的关系,支流替代生境保护成为首要措施,河流生态修复就成为必然

      来源:中证网2013-12-26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要求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将治理范围从15.2万平方公里扩大至39.5万平方公里,以保护和恢复植被为核心,将自然修复与工程建设相结合,加强草原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高胜达2013-12-26

      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庄国泰近期表示,土壤修复市场若全面展开,会非常大,远远超过大气和水。...产业有巨大成长空间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和环境保护部近期发布的联合调查,截至2011年,环保产品中大气和水污染防治占了近80%的市场份额,生态修复仅占3.7%。

      来源:新华网2013-12-19

      二期工程规划将治理范围从15.2万平方公里扩大至39.5万平方公里,以保护和恢复植被为核心,将自然修复与工程建设相结合,加强草原、森林、荒漠、湿地与河湖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完善生态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夯实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基础

      来源:中国环保设备展览网2013-12-12

      环保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庄国泰近日透露,环保部正在制定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其内容将与1月份发布的《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相衔接。...土壤污染事件频发今年以来,我国接连爆发出各类土壤污染事件:镉大米危机、武汉有毒土地天价修复、广州重金属蔬菜,昭示着我国土壤污染正式迈入集中多发期。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 郭安丽2013-12-09

      推动重点地区生态建设《规划》提出,发展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统筹新疆、内蒙古、西藏、青海等资源富集且生态脆弱地区的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走出一条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来源:环保部2013-11-29

      生态补偿机制的着眼点,是调整生态保护者与生态受益者、生态破坏者与生态建设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调动各方面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动性、积极性。

      来源:天津市政府2013-11-26

      加大再生水回用力度,增加生态用水量,到2016年,再生水年利用率达到30%。(十三)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加强七里海、大黄堡、北大港等湿地生态保护修复

      来源:新华网2013-11-25

      我们国家高度重视资源环境生态保护的问题,像新型工业化道路五个定义里边就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两个定义,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在城市扩建、项目决策、招商引资等重大事项中,始终要把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生态保护放在首位,把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具体化到各个层面,实干而不空谈,兑现而不失言。

      来源:证券日报2013-11-22

      要在过去强调的谁污染谁付费原则基础上,加上谁破坏生态谁付费,谁使用资源谁付费两个原则。让破坏者担责,让受益者补偿,才能彻底强化生态保护。...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提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

      来源: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2013-11-22

      主要内容包括: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评论:强调以制度保护、治理环境。

      来源:新华网2013-11-20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提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2013-11-19

      西藏水利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以保护修复生态环境为首要任务,开发利用活动特别是水生态的开发利用受到严格限制,目前水生态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日益凸显,若水生态保护的相关扶持政策不到位,可能影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1版2013-11-19

      过去对国土功能没有细化规划,现在有了主体功能区规划;过去对生态功能区域没有划定,现在有了生态红线。宏观上确定了人类活动的上线和生态保护的底线。夏光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

      来源:新华网2013-11-15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来源:中国改革报 辛清影2013-10-29

      认真搞好环评 注重生态保护当前,所有的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前都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评公示结束后才可进行后续工作,水电工程已然成为未来电力建设市场上的重头戏,对它进行环评就显得至关重要。...虽然环境有自然修复的功能,但如果能从最初的设计规划,到后续的建设施工,都多投入些人力、物力、财力,力求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那么水电建设将更加有利于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