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纯电动乘用车资质申请”相关结果89

      来源:第一商用车网2016-03-04

      江苏省2016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省级财政补贴标准一、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推广应用补助标准(单位:万元/辆)二、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等客车推广应用补助标准(单位:

      来源:北京晨报2016-03-01

      据北京晨报记者了解,申请生产资质多年的万向汽车已经获批。其通过收购美国电动车公司菲斯科后命名的卡玛汽车会以最快的速度将产品投放中国市场,并实现本地化生产。...近日,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全系子公司前途汽车的苏州生产基地奠基,先期计划产能为5万辆,首款纯电动超跑前途k50量产在即。不过,新能源车的生产资质放开也只是时间问题。

      来源:EV视界2016-02-23

      而前途汽车也的确是递交申请资质比较早的企业之一。值得关注的还有万向。...第一批资质花落谁家?按照《规定》,新建企业的投资主体应在中国境内注册,具有纯电动乘用车产品从概念设计、系统和结构设计到样车研制、试验、定型的完整研发经历。

      来源:经济观察网2016-02-22

      不过后者多在汽车生产资质这一关键问题上卡住了壳。直到去年6月初,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发布,才给这些门外汉打开了一扇门。...,比如要求要有3年以上纯电动乘用车的研发基础,具有专业研发团队和整车正向研发能力,且只能生产纯电动车而不能生产传统燃油车。

      来源:能源评论2015-12-11

      为了顺应这样的需求,同时也是为了增加中国汽车产业的活力与竞争力,国家发改委今年3月就《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发布8个月后的11月初,工信部披露了非车企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最新进展,表示在通过有关专家评审后,将有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得到电动汽车的生产资质

      来源:全国乘联会2015-12-09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目前已经有一批非汽车企业在申请电动汽车生产资质,据了解已经有几十家企业在申请。预计不久将来将会有若干家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入到新能源汽车生产的资质许可范围里。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5-11-17

      自2014年10月《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发布后,多家厂商便筹备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申请。...《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自2015年7月10日起正式施行,预计对资质申请企业进行初步筛选后,再上报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批,首批电动乘用车牌照有望2015年底进行发放。

      来源:华夏时报2015-11-16

      这是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就《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规定》(以下简称准入政策)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国家部委首次披露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门槛放开的进展。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5-11-16

      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2.17万辆,同比增长8.5倍。2015年1-10月,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20.69万辆,同比增长3倍。...3、工信部率先通告了《特别公示车辆生产企业(第1批)公告》的执行情况,14家企业因不符合恢复要求,已经被工信部暂停整车生产资质。另据公告显示,包括抚顺金信客车等12家企业,已被顺利恢复资质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5-11-12

      第一电动网对比了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及有意要申请资质的企业,列出了我们认为可能性较大的非汽车企业共12家,您最看好哪家?...首批电动汽车生产资质名单发布在即,那么哪些非汽车企业将获得电动汽车生产资质呢?在经历了两次征求意见后,今年6月2日,《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最终尘埃落定。

      来源: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2015-11-09

      《规定》要求,支持社会资本和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参与纯电动乘用车科研生产,新建企业可以生产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的纯电动乘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但不可以生产内燃机为驱动动力的汽车产品。

      来源:大智慧2015-11-06

      《规定》要求,支持社会资本和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参与纯电动乘用车科研生产,新建企业可以生产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的纯电动乘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但不可以生产内燃机为驱动动力的汽车产品。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5-09-14

      自《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正式开始实施以来,很多企业表示已经在申请,并将很快拿到生产资质。但是,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处长吴卫透露,截至目前,还没有企业正式提出申请。

      来源:汽车周报2015-09-06

      有媒体报道,自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发布《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以来,长城华冠、万向、亿纬锂能、成飞集成等10多家厂商已经在筹备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申请,有行业分析师曾预估,当前申请电动车资质的企业有可能超过了

      来源:智东西2015-08-21

      按照《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新建企业投资项目的投资总额和生产规模不受《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有关最低要求限制(新建汽车生产企业投资总额不低于20亿元等),由投资主体自行决定。...在这一现象背后的大力推手实际上是今年6月发改委组织并发布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这虽然为互联网企业造车主们创造了获得准生证纯电动车生产资质的机会,但也导致目前申报的企业数量已经完全超过预期。

      来源:经济观察报2015-08-14

      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发布《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了电动车新进入者应具备的条件,业内外资本追逐电动车的热情,再度被推向高点。...本来初定今年下半年会下发首批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但是现在推进的速度并不如预期,按照现在的时间推算,估计要推迟到明年了。8月4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

      来源: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2015-07-29

      大智慧通讯社从汽车行业知情人士处获悉,自6月份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发布《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以来,多家汽车产业链公司以及互联网公司正在竞逐首批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

      来源:每经网2015-07-23

      政策方面,7月10日,我国《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正式开始实施,很多企业瞄准了这一准入资质。张立平向记者坦言,御捷已经在筹备资质申请工作,进入新能源汽车目录是其方向。

      来源:中国质量报2015-07-21

      针对申请入门的企业,有行业专家库专门把关。据了解,发改委虽为了这一管理办法的实施,专门建立了纯电动乘用车行业专家库,对投资项目申请企业提供的相关真实性和符合性进行审查,并在30个工作日内出具评审意见。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5-07-15

      7月10日,我国《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正式开始实施,很多企业也开始卯足了劲要拿下这一准入资质。...风险一,有退出机制,新建企业列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纯电动乘用车产品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届满前30日可提出延期申请,审查通过可以延长有效期,每次延期不超过3年。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