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全国碳交易”相关结果4073

      来源:氢蓝时代2023-11-30

      现阶段碳关税的征收主要涉及氢、电、钢铁、水泥、铝、化肥6个行业,全国碳市场亟待扩容、扩围。...今年10月1日,全球首个“碳关税”即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开始试运行,以碳认证、碳排放配额、碳交易等构成的碳贸易规则已经成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和融入全球绿色低碳产业链的新要求。

      来源: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南山管理局2023-11-29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11月26日下午,2023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碳交易论坛在深圳国际低碳城圆满举行。...此次签约代表全国首单中小企业碳排放权资产证券化abs项目成功启动,实现碳资产证券化abs业务从“0”到“1”的突破。

      来源:高工氢电2023-11-27

      目前全国多地政策纷纷加码,绿氢重点项目接连落地,绿氢今年迎来了大爆发。然而,在产业繁荣的背后,我们还要看到绿氢最终能否全面商业化,还取决于成本能否降下来。...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已扬帆起航,碳税政策箭在弦上。未来,如果我国将碳税作为成本的一部分直接融入到商品或服务价格中,由市场上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分担税价以实现减排目标。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1-27

      同时,还可以加强对市场主体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其对绿证环境属性的认知和理解;加快推进绿证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的衔接协调,更好发挥制度合力。”此外,打通电-碳协同壁垒尤为重要。...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公布的《关于做好2023年本市碳排放单位管理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关注的通知》明确指出,重点碳排放单位通过市场化手段购买使用的绿电碳排放量核算为零;6月,上海市生态环境厅公布的《关于调整本市碳交易企业外购电力中绿色电力碳排放核算方法的通知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1-27

      例如,深圳电动化水平居全国首位,郑州是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且物流车电动化潜力大,唐山换电模式全国领先,鄂尔多斯风光绿色能源丰富且重卡电动化潜力大。...通过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新技术新模式发展将取得积极成效,智能有序充电、大功率充电、换电等加快应用,v2g、光储充放等车网融合技术示范效果良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有提升且示范规模逐步扩大,新能源汽车碳交易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1-27

      同时,还可以加强对市场主体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其对绿证环境属性的认知和理解;加快推进绿证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的衔接协调,更好发挥制度合力。”此外,打通电-碳协同壁垒尤为重要。...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公布的《关于做好2023年本市碳排放单位管理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关注的通知》明确指出,重点碳排放单位通过市场化手段购买使用的绿电碳排放量核算为零;6月,上海市生态环境厅公布的《关于调整本市碳交易企业外购电力中绿色电力碳排放核算方法的通知

      <mark>全国</mark>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联合开户须知(4.0版)

      来源:北京绿色交易所2023-11-24

      第二步:交易机构对开户申请初审,初审通过后,将发送短信至交易代表预留手机号通知邮寄纸质申请材料,邮寄信息如下:收件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观音庵街2号院保利大都汇t3六层北京绿色交易所收 件 人:碳交易中心开户审核组高梓寒邮

      来源:淮河能源股份2023-11-24

      一直以来淮河能源股份售电公司碳资产管理部以提升各单位碳排放数据质量为核心,积极发挥集团公司碳资产运营专业机构的作用,培养了一支以碳排放数据管理、碳资产管理、碳交易、碳资产开发为核心的专业化人才团队。...淮河能源股份售电公司通过强化对全国碳市场政策研究,创新碳资产管理新模式,在“线上填报,线下盘查”的管理模式下,以碳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为抓手,及时准确掌握各单位碳排放情况,规范了碳排放数据填报口径,提升了淮河能源股份集团公司整体对碳资产管理工作的认识

      来源:千予汇环保科技2023-11-23

      2023年9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发表视频致辞中强调,建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支持服务业在绿色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02 碳汇交易在碳汇交易方面,通过千予汇的全球交易网络和中国风投的资本优势,共同促进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推动碳汇交易规模和种类的不断提升,为中国企业的绿色发展提供更加灵活、高效的交易通路。

      来源:安徽省经信委2023-11-23

      通知明确,示范企业(园区)申报的征集重点方向包括零碳低碳园区(经有关单位评估或符合相关标准)、新型用户侧储能、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低碳微电网、分布式电源、需求响应、电能替代、绿色电力交易、碳交易等...(三)重点方向 本次征集重点方向包括零碳低碳园区(经有关单位评估或符合相关标准)、新型用户侧储能、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低碳微电网、分布式电源、需求响应、电能替代、绿色电力交易、碳交易等。

      来源:城市能源研究院2023-11-22

      我院发挥自身优势,对接全国碳交易企业,建立碳配额交易网络。通过我院积极努力,联合国网英大碳资产公司,成功撮合两家企业完成碳配额交易,支持企业顺利履约,帮助企业实现减排兑现136万元。...此次交易是我院成功实施的第一笔碳交易撮合服务业务,为后续碳资产管理业务开展迈出了坚实一步。

      从供给侧来看CCER重启对绿电交易的影响

      来源:硕电汇2023-11-22

      无论是关于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还是有关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出台,都是以“全国统一市场”为指引,”电-碳-绿证市场协同运行”是实现能源低碳转型的必然路径。...1、ccer的前世今生产生背景:为避免人类受到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以求通过市场机制减少全球碳排放,《京都议定书》首次设计了三种碳交易机制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1-21

      我国自2013年开始陆续在北京、上海等7个地区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并于2021年正式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随着国内碳定价制度的逐步完善,以及更多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氢能产业发展将获得新动力。与此同时,在上游制氢端,随着相关项目陆续投产,纳入碳收益的绿氢定价模型逐步完善。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11-21

      钱智民表示,希望双方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在碳交易、清洁能源项目开发、绿电转化等领域加强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不断开拓合作双赢的良好局面。...钱智民表示,国家电投是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发电企业,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希望双方在全国碳市场建设、绿色金融创新、国际合作等多领域实现合作共赢,共同为实现中国“3060”目标贡献力量。

      来源:中电联2023-11-17

      全国碳市场以大宗协议交易为主,占80%以上。第一个履约期履约完成率99.5%,其中,央企履约完成率100%。碳减排和碳交易认识显著增强。...一、发电企业碳交易工作成效全国碳市场整体运行平稳。截至2022年10月28日,累计成交量1.96亿吨,其中,第一个履约期成交量1.79亿吨。

      重磅!CCER开发流程来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项目设计与实施指南印发

      来源:国家气候战略中心2023-11-16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16日,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规则(试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与实施指南》,意味着碳减排项目将可以据此实施参与碳交易,未来包括风电光伏储能等新能源项目将凭借碳资产属性增值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11-16

      文件明确,本次征集重点方向包括零碳低碳园区(经有关单位评估或符合相关标准)、新型用户侧储能、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低碳微电网、分布式电源、需求响应、电能替代、绿色电力交易、碳交易等。...(三)重点方向本次征集重点方向包括零碳低碳园区(经有关单位评估或符合相关标准)、新型用户侧储能、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低碳微电网、分布式电源、需求响应、电能替代、绿色电力交易、碳交易等(四)工作程序及要求

      来源:大唐集团2023-11-15

      中国大唐作为同时参与碳市场、电力市场、自愿减排市场的重要市场主体,对外积极主动参与市场建设,在配额分配测算、市场调查分析、自愿减排方法学制定方面发挥行业中坚作用;牵头编制并按月发布发电行业碳交易工作组(...中电联)《全国碳市场月度调查报告》;作为主要编制单位完成海上风电ccer方法学编制并由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

      来源:中国环境2023-11-15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对丰富中国碳交易体系、促进全社会减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海上风电单个项目规模大、数据质量清晰有保障,可以保障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具备较显著的减排效果和低碳示范效应。

      上海:关于开展本市纳入<mark>全国</mark>碳市场非电力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022年度碳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的通知

      来源:上海市生态环境局2023-11-13

      13701943217(石化、化工、造纸)张 汇 15900525253(钢铁)胡梦坤 15821833596(机场)联系人:卞吉玮 13564364054,林 立 23115641附件:本市拟纳入全国碳交易体系重点排放单位名单上海市生态环境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