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脱碳燃料”相关结果795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5-08

      报告指出,氢、氨等低排放燃料可以被视为助力脱碳的灵活性资源。目前,高成本仍然是氢、氨广泛应用的关键障碍。在各国开始建设相关基础设施的同时,对氢、氨燃料运输、储存和供应的投资也需要大幅加快。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5-08

      报告指出,氢、氨等低排放燃料可以被视为助力脱碳的灵活性资源。目前,高成本仍然是氢、氨广泛应用的关键障碍。在各国开始建设相关基础设施的同时,对氢、氨燃料运输、储存和供应的投资也需要大幅加快。

      来源:江苏省盐城供电公司2023-05-06

      我们知道,氢的能量密度高,单位质量热值约是煤炭的4倍、汽油的3.1倍、天然气的2.6倍,可存储且无碳,深度脱碳属性注定其不可或缺。...由此,我们象盐城供电公司那样,发挥好绿色氢能的引领带动作用,培育“风光发电+氢储能”一体化应用新模式,促进电能、热能、燃料等异质能源之间的互联互通,为大基地新能源就地消纳提供新方案,从而为盐城绿色低碳发展探索路径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2023-05-05

      涂建军指出,在工业产出不变的前提下,氢气、电气化与工业用生物质能将成为替代煤炭与天然气的主要选择,这对未来工业和制造业脱碳来讲对中国有一定启示。...提出,要将生物质优先作为原料使用,而非仅仅作为燃料使用。规划的制定,尤其是重视对生物质的多重利用,并且着重考虑生物质能废弃物资源的利用。涂建军说,在德国,生物质能行业发展迅速。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5-04

      由于氨的能量密度比其它无碳的能量形式都高,氨燃机混合驱动的运载工具将为交通领域脱碳提供另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张华表示。...“氨可作为燃机燃料进行发电,燃机高效且占地面积小,燃料灵活、余热利用率高,可助力能源结构全面转型。而在交通领域,氨可作为微燃机的燃料,为使用混合动力的交通工具提供电能。

      来源:HaechiFuelCell2023-04-27

      ,相当于为如今道路上40万辆汽车进行脱碳。...目前仍不清楚谁将购买如此大量的合成燃料。haru oni 项目生产的每年 130,000 升合成燃料都由保时捷购买。至少在短期内,保时捷车主可能是一小部分负担得起在汽车中使用合成燃料的人。

      来源:能源新媒2023-04-20

      去年的亮点包括中国核电项目开发商和英国一些最具创新性的公司之间的退役和后端燃料循环...我们期待着在整个2023年及以后的时间里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包括在中国和英国的氢能开发所带来的合作机遇,因为在英国,氢能是英国工业集群脱碳的关键组成部分。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3-04-19

      no.1 核能制氢技术及其发展现状核能是一种可大规模利用的零排放清洁能源,不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能源技术选项,在电力系统低碳转型、供热方案深度脱碳、支撑绿色氢能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4-17

      发展液氢的主要作用是替代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解决脱碳背景下的能源分散性供应问题。...受益于燃料电池汽车开展民用液氢的探索,这种情况正在慢慢改变。航天氢能科技公司副总经理安刚认为,液氢发展道路与液化天然气发展过程类似。天然气一开始是使用高压气态储存,装备在乘用车上。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4-14

      《报告》显示,燃用混氢或者纯氢燃料使新型和现有燃机实现了从化石能源向低碳能源的过渡,对于燃机的未来市场前景具有重要意义。氢气的灵活存储及输送技术的大力发展,使得燃氢分布式能源广泛推广成为可能。...稳定、灵活等优势,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提供支撑和保障,并通过氢能、生物质能等低碳燃气应用推动技术创新;碳中和期,燃气分布式能源将向利用低碳燃气和配套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等方向发展,助力能源系统脱碳

      来源:环球零碳2023-04-12

      bec目前聚焦于五大技术研发:绿色氢气、可持续航空燃料、长期电池储能、直接空气捕捉和水泥、钢铁、塑料等制造业的脱碳。...涉及领域包括二氧化碳捕集、能源物联网、生物合成、储能公司、可持续燃料、动力电池等诸多领域。

      来源:京东物流2023-04-12

      在具体的供应链物流计算中,通过平台能够清晰看到企业特定时间范围内的物流运输碳排放情况,通过图形具象展示订单与碳排放的关系,同时通过不同燃料类型占比直观体现企业移动排放源占比,为企业后续减碳提供基础数据统计...除发布重磅产品之外,京东物流还与国际知名检测认证机构必维集团达成了合作,通过在智慧物流、数字化、供应链服务等领域的合作,全面助力企业供应链脱碳提速,创造更大的商业与社会价值。

      来源:巴拉德2023-04-03

      未来巴拉德将继续深化与产业链上下游优秀伙伴的合作,助力氢燃料电池技术在更多商业场景、更多地区的实际应用与推广,为全球绿色出行和脱碳减排目标作出贡献。”...巴拉德中国区总裁黄晏晖先生表示:“我们十分高兴看到巴拉德燃料产品再次助力里程碑式项目的实践与推广,我们的产品在试驾过程中受到了澳洲客户和工程师的一致好评。

      来源: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2023-03-21

      该示范项目通过量身打造成套设备,将伴生气经脱碳处理后作为燃料气使用,而分离出的富二氧化碳气体则经过增压回注至地层封存。...这是我国首个海上膜脱碳示范工程项目,对于探索发展ccus和海洋碳汇技术、打造世界一流清洁低碳综合产品和服务供应商,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3-16

      “生物质能、氢能的发展能够延伸燃气分布式能源新的业务方向,为燃气分布式能源产业注入新的气源;采用混氢或纯氢燃料使新型和现有燃机实现从化石能源向低碳能源过渡,对燃机行业市场前景也具有重要意义。”...近中期,燃气分布式能源将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支撑和保障,并通过氢能、生物天然气等低碳燃气应用推动技术创新;从长期看,燃气分布式能源也将向低碳燃气和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等方向发展,助力能源系统脱碳

      来源:中国工程院院刊《中国工程科学》2023-03-13

      在交通运输领域,与纯电动汽车相比,氢燃料电池汽车在续航里程、燃料补给速度、节能减排降噪等方面有综合优势,体验方面接近传统燃油车,更符合用户偏好。...氢能是交通运输、工业和建筑等高碳排放领域实现大规模脱碳、降碳的重要抓手。交通运输领域是全球碳排放的第二大排放源,约占总量的25%。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2023-03-10

      hif首席执行官cesar norto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合作伙伴关系“加速了我们每年捕获2500万吨二氧化碳的计划,并将其与绿色氢结合,每天生产15万桶合成燃料,并为目前使用的500多万辆汽车脱碳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3-08

      以氢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具有无污染、无噪音、无排放等优点,可以将氢能转化为电能馈入电网,也可以作为用户的自备微型电厂。燃料电池发电将对我国深度脱碳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谈到燃料电池发展现存问题,曹仁贤认为,“氢气制备、储运、配送及应用环节成本较高,燃料电池材料耐久性、系统效率和成本也有待进一步改善,现阶段燃料电池并网发电无经济性可言。”

      来源:中国核工业2023-03-06

      建议要适时启动在清洁能源输出省份的核能利用,一方面推动高温气冷堆与该区域的石化、钢铁等高耗能企业耦合发展,加快推动高耗能产业脱碳,应对欧洲“碳关税”政策,助力化工产品出口;另一方面针对高比例发展风光新能源的省份...反应堆不用任何外部人为干预而自然停止核裂变反应;它有“清凉”的“衣服”,大量采用石墨、碳砖和金属结构,既有大热容又有很好的传热系数,可以吸纳反应堆停止核裂变后依然存在的衰变热,并利用热传导的自然机理将热量导出,彻底避免燃料元件超过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3-03-06

      以氢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具有无污染、无噪音、无排放等优点,可以将氢能转化为电能馈入电网,也可以作为用户的自备微型电厂。燃料电池发电将对我国深度脱碳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2.我国燃料电池产业仍处于早期示范阶段,缺少商业化应用。氢气制备、储运、配送及应用环节成本较高,燃料电池材料耐久性、系统效率和成本也有待进一步改善,现阶段燃料电池并网发电无经济性可言。二、建议1.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