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多电源融合技术”相关结果1005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8-14

      微电网能够把电源、负荷、储能高度集成在一起,实现源网荷储的灵活控制,最终尽可能追求源和荷的就地平衡,是提升分布式电源灵活利用的一种重大技术创新。从目前实践来看,微电网对无电地区实现...除此之外,还应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高端化,加速异质结、叠层等电池产业化步伐,并积极促进光伏与其他行业深度融合,将光伏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农业、牧业、沙漠治理等多个领域,实现多元化应用场景的发展。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08-14

      未来将推动电能与氢能、储能与电能等融合发展。“风光电等新能源的消纳要靠氢能实现,就是把风和光等无形资源变为如氨、醇等有形产品。”...以中能建张掖光储氢热综合应用示范项目为例,一期项目以5兆瓦自备光伏电站作为电源,离网所发电量全部用于电解水制氢,每年将约800万度电就地转化为高纯氢气150吨,稳定满足正在投放的3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的用氢需求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3-08-08

      充分运用“云大物移智”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建设智能煤矿和智慧煤电,实现无人采煤、少人运维;通过借助现代物联网技术,构建从母公司到作业层的多层级大数据中心,实现全过程的数据信息共享,提高煤炭和煤电生产决策的智能化和运行的自动化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8-02

      初步估算,未来10年左右,山西煤电将从原来主要的基荷电源慢慢全面过渡到调节型电源。郑雅楠指出,在此过程中,山西煤电要与新能源进行很好的搭档融合。...齐月文提醒,碳捕集技术也不容忽视。实际上,二氧化碳收集技术已越来越成熟,相关示范工程很多已投产,成本也逐步降低,但在下游产业,二氧化碳的储存及利用尚未得到解决,需要全产业持续探索。

      来源:电网头条2023-07-26

      该模块具备数据融合、智能调节、精准控制等功能,通过在配网环网柜分支线路、大客户分路设备部署一体式低频低压减载装置,精准区分电源和负荷、民生及非民生负荷等;具备远方修改定值及轮次补充投入等功能,能够跟随负荷变化动态调节防线布局

      中船风电大力推广风储一体化项目 助力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

      来源:中船风电2023-07-21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清洁能源占比逐步提升,但大规模不稳定电源接入对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挑战,部分地区弃风弃光造成资源浪费。...利用集团公司风光热氢储的多专业技术优势和产业链优势,提供风光热氢储一体化和海洋经济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强力融入和拉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3-07-19

      系统整体上采用微服务技术路线架构,针对不同类型负荷和分布式电源模型描述的关键特征参数提取方法,建立不同类型负荷和分布式电源的识别特征模型,并分别以台区、中压线路为研究对象,建立分层次的运行规律和潜在风险分析模型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3-07-12

      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发展建议要想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和跨越式发展,政府应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形成全行业、多企业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具体建议如下:一是支持具备商业示范应用条件的技术加快推广应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6-27

      惠东建议,2030年以后应深化新能源场站+储能的构网型技术。“新能源波动性是遍布全时间尺度的,需要多类型的储能弥补,所以多元储能融合是一种技术路线。”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6-26

      近期,全国多地气温攀升,用电需求不断升高。...同时,要协调好存量电源与输电通道的供电能力,推动支撑性、保障性资源如期安全建成投产。煤电是电力保供主力军。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06-25

      华电集团中国华电集团江毅在演讲中指出,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识,中国正在主动实施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措施和行动,加快构建具备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等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而为了支撑全球清洁能源转型,远景动力正在中国、法国、英国、日本、西班牙和美国等全球多地布局电池工厂。2021年,远景动力同雷诺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在法国建设第一家数字化、绿色的动力电池工厂。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6-25

      惠东建议,2030年以后应深化新能源场站+储能的构网型技术。“新能源波动性是遍布全时间尺度的,需要多类型的储能弥补。所以,多元储能融合是一种技术路线。”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6-19

      近来年,我国大力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是以电源清洁低碳化、电网柔性智能化、负荷弹性多元化、储能安全经济化为主要特征,源网荷储多环节深度融合互动,在开放共享的电力市场体系下安全有效运行的电力系统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06-16

      据了解,新型电力系统是以电源清洁低碳化、电网柔性智能化、负荷弹性多元化、储能安全经济化为主要特征,源网荷储多环节深度融合互动,在开放共享的电力市场体系下安全有效运行的电力系统。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6-13

      除了对电力系统、能源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中各类基础设施、各供应链的环节状态、资源规模和网络结构开展监测预警,可再生能源出力预测精度、电力市场成熟度、跨省跨区互济意愿水平、跨省跨区互济综合技术支撑能力与机制保障水平...电力安全保供预警范式特征为掌握保供的主动性,适应电力保供预警面临的新形势,需坚持系统观念,推动预警与防控、应急等工作贯通融合,构建新的电力安全保供预警范式cwc(check-warn-close),即核查系统内部脆弱性

      迎风向海 迈入深蓝——第三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成功召开!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3-06-12

      对于沿海省份来说,应科学系统地分析接网区域的支撑电源和消纳范围,同时考虑加强重点断面的输电能力。...,应推进海上风电与海洋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水上水下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率,增强融合创新,提高海洋经济产出;在技术装备创新方面,应加大海上风电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推进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和柔性直流输电等装备创新研发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6-09

      《蓝皮书》布局新型电力系统四大体系建设,提出构建多元绿色低碳电源供应结构;构建新能源多元化开发利用新格局;积极推动多时间尺度储能规模化应用、多种类型储能协同运行;推动电力系统设备设施、运行控制等各类技术以及数字技术创新升级

      深水远岸是必然方向!未来二十年漂浮式风电度电成本将下降80%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3-06-09

      对于沿海省份来说,应科学系统地分析接网区域的支撑电源和消纳范围,同时考虑加强重点断面的输电能力。...,运维难度大;海上风电退役、可回收等技术较少等等问题。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6-08

      分布式智能电网所支撑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首先其能源结构以新能源为主体,其次内部源网荷储融合互动并...”:一是电力系统功能定位由跟随经济社会发展向主动引领产业升级转变;二是电力供给结构以化石能源发电为主体向新能源提供可靠电力支撑转变;三是系统形态由“源网荷”三要素向“源网荷储”四要素转变,电网多种新型技术形态并存

      新产品新技术|许继智慧抽蓄整体解决方案有力支撑抽水蓄能建设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06-07

      智慧抽蓄电站整体解决方案方案基于“一体设计、全面感知、信息融合、智能运维”设计理念,利用大云物移智、数字孪生等最新技术,灵活扩展、集成和整合抽蓄电站各类系统应用,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能力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