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特斯拉中国”相关结果5350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8-12

      欧盟从中国进口的大部分产品来自中欧合资企业,以及欧盟最大的进口商特斯拉。文章认为,cvd法规的实施将会产生不利影响。...文章认为,考虑到电动汽车行业对绿色转型的重要性,以及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后所承担的压力,欧盟可以同中国就电池的世界市场价格、向中国原始设备制造商所征利率以及中国对国内电动汽车的生产补贴进行磋商,同时对欧盟自身的补贴计划进行批判性审议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8-12

      特斯拉ceo马斯克声称,未来三分之二的特斯拉车将使用磷酸铁锂电池,三分之一可能采用三元电池。目前,海外市场尤其是欧美对磷酸铁锂电池需求巨大。...特斯拉、大众、宝马、奔驰、福特、现代、雷诺、通用、日产、丰田、本田等国际车企,都已经或计划将进一步扩大装配磷酸铁锂电池。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8-08

      事实上,自中国出口到欧洲市场的电动车中,既有中国国产品牌,也有大量在中国生产的欧美品牌,如宝马、特斯拉等。...大众集团乘用车品牌首席执行官托马斯·舍费尔认为,来自美国特斯拉中国车企的有力竞争已经“危及德国老牌车企”,“现在是艰难时期,我们的屋顶着火了,如今最为紧迫的任务是如何自救以及灭火”。

      2024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排行榜出炉,宁德时代、比亚迪稳居前二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8-07

      最近model 3的销量正在正式扩大,panasonic将推出改进后的2170和4680芯特斯拉,预计今后将以特斯拉为中心迅速恢复市场份额。...比亚迪的销量连续创下季度历史新高,其纯电动汽车(bev)的销量能否超越行业巨头特斯拉,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InfoLink:2024上半年度全球储能电芯及系统排名

      来源:InfoLink Consulting2024-08-07

      特斯拉:在全球范围拥有广泛知名度。今年以来,价格策略较为激进,订单储备较好,本次位列交流侧全球第一。下半年重点关注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建设进度。...中车株洲所:凭借中国市场出色的业务表现,此次位居交流侧全球第三。下半年,重点跟进其海外市场开拓情况。一览储能产业链,电芯及系统集成环节格局仍未明确,储能行业在震荡中上行。

      来源:我的电池网2024-08-05

      有媒体表示,日产、本田和三菱之间的合作可以帮助日本车企削减成本,并加强实力,以应对中国比亚迪和美国特斯拉等在电动车领域的激烈竞争。...宝马方面表示,“宝马及其同行在关键市场中国面临压力,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正凭借成本较低的电动汽车赢得市场份额,迫使其欧洲竞争对手大幅降价。”

      注销3个多月后,<mark>特斯拉</mark>在<mark>中国</mark>的保险经纪公司又来了!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8-05

      公开信息显示,2014年4月,朱晓彤加入特斯拉,担任中国超级充电站项目总监,负责推动特斯拉中国的充电网络建设;同年12月,他被任命为特斯拉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8-05

      据悉,此次intersect power项目将安装的megapack计划于2025年到2026年期间交付,产品将在特斯拉加利福尼亚州拉斯罗普的特斯拉超级工厂生产。...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阳光电源、特斯拉、fluence等全球储能巨头已接连签下合计超31gwh的储能大单。

      2024年H1乘用车OBC、BMS装机量:市场格局初定

      来源:NE时代新能源2024-08-02

      2024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obc装机量为392万套,同比增长38%。bms装机量为403万套,同比增长38.5%。obc产品中,弗迪动力、威迈斯和特斯拉分别位列前三。...除特斯拉和科世达外,其余均为国内企业。包括汇川联合动力在内的本土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出海布局,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bms产品中,弗迪电池和宁德时代份额合计也超过了50%。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2024-08-01

      特斯拉仍然是市场领导者,但其电动汽车销量后劲不足,并大幅降价。...根据麦肯锡的调查,46%的美国电动汽车车主表示他们可能会重新使用内燃机,远高于全球29%的电动汽车车主表示他们可能或非常可能重新使用燃气动力汽车的平均水平,其中包括来自澳大利亚、巴西、中国、德国、挪威、

      2024年H1乘用车动力电池、PACK装机量:宁德时代、弗迪电池位置无可撼动

      来源:NE时代新能源2024-08-01

      整车企业更多在pack层面发力,除比亚迪外,榜单企业中特斯拉、零跑汽车实现完全自制,蜂巢能源供应长城汽车占其整体供货比例也达到50%。...2024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177gwh,同比增长突破33%。其中,电动车型带电量占比76%,混动车型占比24%。

      蔚来喊话理想,收手吧!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7-30

      中国车企在当下的使命是通过研发实现技术突破,不是吗?一起加电!”并且随后马麟又发文补充到,华为和理想是目前增程领域卖得好的,很赞。蔚来和特斯拉是纯电领域卖得好的。...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30日消息,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2024年第30周(7.22-7.28)周销量榜单公布。理想汽车以1.28万辆的周销量再次位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问界汽车,周销量达到1.05万辆。

      2万个指标、2万元补贴:新能源汽车消费的“特殊使命”

      来源:环球零碳2024-07-30

      北京全力扶持小米和理想,上海重点引进特斯拉,深圳力挺比亚迪,合肥全面支持蔚来……即使不赚钱,很多地方还在不惜代价扶持地方自主品牌。跟产业扶持密切相关的是新能源消费政策的力度不断加大。...图说:中国汽车消费指数。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02国家在下一盘大棋众所周知,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gdp的“三驾马车”,而汽车在这三方面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来源:电池中国2024-07-29

      一年前,有着“越南特斯拉”之称的电动汽车公司vinfast登陆纳斯达克,短短十个交易日市值飙升至惊人的1900亿美元,几乎是彼时宝马(690亿美元)、大众(680亿美元)和通用汽车(458亿美元)市值的总和...vinfast一跃跻身于仅次于特斯拉和丰田汽车的全球市值第三车企。目前vinfast电动汽车和公交遍及越南全国各大城市,并进军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国际市场。vinfast背靠的越南电动汽车市场潜力巨大。

      量产之约已近,固态电池全球竞速战打响

      来源:中国储能网2024-07-26

      此前,全球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和新能源汽车“顶流”特斯拉则前后脚爆出固态电池研发突破取得新进展。宁德时代获得有关电池测试模具及电池测试装置的固态电池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特斯拉最新专利信息则公开其采用新材料将电池循环寿命提升了10%。新材料即为富锰正极材料中加入苏打粉(碳酸钠),用掺杂金属离子的方法改善材料结品性和稳定性,减少溶出和析出,降低电压衰减。

      <mark>中国</mark>9家电芯厂商上榜Q3全球一级储能供应商名单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7-26

      · 上榜的其他11家储能厂商则分别为特斯拉(美国)、fluence(美国)、powin energy(美国)、flexgen power systems(美国)、eos energy(美国)、三星sdi...特斯拉(美国)、fluence(美国)、powin energy(美国)、flexgen power systems(美国)、三星sdi(韩国)、saft(法国)、瓦锡兰(芬兰)、nhoa energy

      来源:环球零碳2024-07-25

      他透露,特斯拉正在提升美国工厂的产量,同时正在中国建设一座megapack工厂,预计产能将翻一番。...北京时间7月24日凌晨,特斯拉在美股盘后发布了2024年二季度财报。目前,特斯拉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处境,二季度公司营收同比上涨,但净利润却呈现“腰斩”态势。

      <mark>特斯拉</mark>储能:售价同比降60%、营收翻倍、营收占比破10%!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7-25

      值得注意的是,与中国储能市场类似的,特斯拉大型储能系统megapack成本正在快速下降,甚至比中国市场的储能成本下降速度更快。...另外,特斯拉在二季度已降低了完全自动驾驶能力(监督版)在北美的价格,并向所有拥有必要硬件的消费者提供免费试用。而马斯克表示,特斯拉有可能在今年年底获得欧洲和中国等市场全自动驾驶系fsd许可。

      来源:电池cbu2024-07-25

      此外,福特汽车也决定增加燃油车投资、而非只专注在电动车上,特斯拉日前也推迟了新设墨西哥工厂的计划。而lg新能源的业绩也在持续下滑。...业内人士称,作为特斯拉和通用汽车等汽车制造商的供应商,lg新能源正面临电动汽车销量放缓和锂价格下跌的双重压力,锂价下跌影响了其电池售价。

      来源:电池中国2024-07-24

      另据外媒报道,特斯拉有意在印尼建造一座电池和电动汽车工厂,特斯拉ceo马斯克还会晤了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截至目前,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特斯拉、lg新能源、国轩高科、华友钴业、瑞浦兰钧等在内的国内外多家产业链企业,都已经或即将到印尼投资建厂。在电池工厂方面,韩国厂商已经捷足先登投产。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