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硅基负极材料”相关结果205

      来源:粉体网2019-02-21

      3.硅基材料与其他锂电池负极材料相比,硅基负极材料具有非常高的比容量。但硅在充放电时的高膨胀率限制了其在负极材料中的应用,将硅和其他材料复合制备成的负极材料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该缺陷。

      来源:石墨邦2018-12-21

      其中,在锂离子电池上的应用方面,石墨烯具有非常强的竞争优势,可以直接用作负极材料,与 正极材料复合或者直接用作导电剂。...yang和thess等在硅基上测出多壁碳纳米管在轴向的电导率为(1~4)×104 s/cm,径向的电导率为(5~25)×102 s/cm。

      来源:新材料产业2018-11-13

      在所有的这些材料中,碳材料不仅能提高硅基阳极的电导率,还能稳定阳极表面的sei膜。但是任何的单一的碳材料或者硅材料都不能同时满足现代电子设备对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这两个重要的指标的需求。...硅纳米级薄膜作为二维纳米化负极材料具有高3500mah/g的超高可逆容量,但是纳米薄膜采用的磁控溅射等方法,由于制作成本高,因此无法大规模量产。

      来源:新材料产业2018-11-09

      碳材料是硅基复合材料首选的活性基质之一,主要是因为碳材料的导电性能良好、体积变化小,此外,碳材料质量轻,来源丰富。...因此,科学家们致力于研究新型的高容量负极材料,硅由于具有很高的理论比容量(4 200mah/g)而备受关注,其脱嵌锂电压平台低(0.5v),与电解液反应活性低,在地壳中储量丰富,而且价格低廉,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18-08-30

      上半年,贝特瑞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产品获日韩大客户认可,硅基负极材料原料收率进一步提升,原料成本大幅降低;此外,目前贝特瑞江苏常州金坛项目nca正极材料产线及石墨负极材料产线均已进入试生产阶段。

      产能过剩、行业竞争加剧 楚江新材取消投资锂电池<mark>负极材料</mark>项目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18-08-30

      技术路线方面新一代高容量的锂电负极材料是最具潜力的硅基负极材料,目前行业巨头已提前进行了布局,技术壁垒高;行业发展出现新趋势:行业未来将受氢燃料电池等挤压明显,未来成长持续性有限。

      来源:宁德时代新能源2018-08-21

      不同正极材料的克容量对比硅碳负极硅基负极材料的比容量可以达到4200mah/g,远高于石墨负极理论比容量的372mah/g,因此成为石墨负极的有力替代者。...目前,用硅碳复合材料来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方式,已是业界公认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发展方向之一。特斯拉发布的model 3就采用了硅碳负极。

      空心包裹硅负极材料研究:有效改善膨胀提高导电性

      来源:纳米人2018-07-31

      图3 si@tio2@c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图4 si@tio2@c (a)工作装置示意图、(b)tem下充放电的结构变化和(c)锂化(去锂化)示意图图5循环性能、倍率性能以及阻抗分析综上,该研究中双稳定的空腔结构设计可促进硅基负极材料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锂电池各种<mark>负极材料</mark>特性介绍以及研究进展

      来源:新材料产业2018-07-26

      碳材料负极进一步分类为天然石墨负极、人造石墨负极、中间相碳微球(mcmb)、软炭(如焦炭)负极、硬炭负极、碳纳米管、石墨烯、碳纤维等;其他非碳负极材料主要分为硅基及其复合材料、氮化物负极、锡基材料、钛酸锂...二、负极材料锂电池负极材料目前处于锂离子电池产业中最关键的环节。按锂离子电池成本比例,负极材料占比锂电池总成本的25%~28%。相对于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的研究方兴未艾。

      孚能开发300Wh/kg的高性能锂动力电池

      来源:新能源电池圈2018-07-17

      项目总体目标:1,开发ev电池能量密度350wh/kg,循环次数大于1000次,成本0.1/wh2,与合作伙伴联合开发改进型正极材料以满足usabc的目标3,开发硅基负极材料高能量密度电池体系4,开发预锂化技术

      干货|图解综述锂离子电池<mark>负极材料</mark>前世今生

      来源:纳米人2018-07-11

      锂离子电池至今已有30年的历程,本文将重点讲述期间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发展变化,供大家学习参考参考文献:1. li m, lu j, chen z, et al. 30 years of lithium‐ion

      粘接强度对于硅负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来源:新能源Leader2018-07-02

      谈到硅负极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高容量,其次就是循环性能差,硅负极循环性能差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在嵌锂过程中巨大的体积膨胀,这不仅仅会导致硅材料颗粒本身的破碎和负极结构的破坏,导致活性物质的损失,更为严重的是硅材料的体积膨胀还会破坏表面脆弱的

      来源:中国材料进展2018-06-29

      2 纳米结构si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纳米化是目前改善si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最有效方法。...这些缺点大大阻碍了si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实用化进程。为了改善si负极材料的电化学储锂性能,研究人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纳米化和合金化被证 明是改善si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两种重要途径。

      来源:新产业智库2018-06-29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统计分析,2017年中国硅基负极材料产量达1800吨,同比增速超过200%,硅基负极材料即将进入批量放量期。

      2018年我国<mark>负极材料</mark>行业市场份额及市场规模预测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2018-06-25

      后者包括锡基、硅基、钛基等合金型材料。软碳材料首周不可逆容量较大,对锂平均电位较高,压实密度低,能量密度偏低。...主要负极材料性能特征对比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由于现阶段商业化石墨负极材料已经接近其理论比容量(372mah/g),寻找更高比容量负极材料成为产业研究重点。

      硅-碳复合锂离子电池<mark>负极材料</mark>的专利技术分析

      来源:方象知产研究院2018-06-14

      但是由于其巨大的体积效应以及不稳定的表面固体电解质界面(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sei)膜而容易导致电化学性能的恶化,因此,通常将硅粉纳米化或者硅碳复合化,以改善硅基负极材料的循环性能

      来源:起点研究2018-05-29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计划,到2020年系统级能量密度要达到250wh/kg,成本要降到1块钱以下,续航里程达到400km以上,可选择的成熟材料体系着实不多,目前基本上确认使用高ni三元材料和硅基负极材料或者相应的高电压材料

      来源:清新电源2018-05-22

      目前,sgs的市场份额为43%,ngs的市场份额为46%(2016年数据),而无定形碳的所占比例仅为7%,这显然证明了碳基负极材料的主导地位。相比之下,lto基和硅基负极材料仅占2%左右。

      派思股份高溢价收购<mark>负极材料</mark>企业正拓新能 价值洼地OR陷阱?

      来源:投资者报2018-05-21

      产能过剩争议派思股份是一家从事燃气输配和燃气应用领域相关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公司,收购标的正拓新能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主要产品为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包含硅基负极材料)

      2017年我国<mark>负极材料</mark>市场运行现状及发展驱动因素

      来源:智研咨询2018-05-14

      所以人们在开放碳材料的同时也在积极研究非碳材料作为负极材料,如硅基负极材料、钛基复合材料等。...而负极材料,则是指电池中构成负极的原料,目前常见的负极材料有碳负极材料、锡基负极材料、含锂过渡金属氮化物负极材料、合金类负极材料和纳米级负极材料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