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减排”相关结果8966

      来源:马士基2023-10-20

      马士基集团高级采购总监brian voldsgaard则表示:“作为全球航运物流业领军企业,马士基有责任为全球航运业脱碳减排树立新标杆。此次签约将进一步助力马士基实现2040年净零排放目标。

      来源:大连理工高端培训2023-10-20

      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在绿色能源方面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实现我国碳减排目标,也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0-19

      自成立以来,始终聚焦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发展,积极践行中国政府的碳减排承诺。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10-18

      据介绍,襄阳供电公司依托该平台为企业建立了碳账户,记录并展示碳排放、碳减排及碳资产活动情况,量化企业能耗总量、能耗强度等关键指标,实施分级分策略能耗监测和用能分析,服务企业碳减排

      汇总|今年10座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通过AAA等级评定!涉三峰环境、绿动力、中节能等

      来源:北极星垃圾发电网2023-10-18

      该项目于2018年5月投产运营,每年处理生活垃圾约160万吨,发电量约5.67亿度,上网电量约4.5亿度,碳减排约80万吨。...绵阳中科循环经济产业园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绵阳中科循环经济产业园为国家级资源循环利用基地,涵盖了生活垃圾焚烧、市政污泥处理、餐厨废物处理、医疗废物处理、沼气综合利用等项目,通过协同处置、循环利用及能效提升,达到近“零”排放与绿能输出,实现绿色循环与二氧化碳的减排目标

      来源:老汪聊碳中和2023-10-18

      而个人碳减排的大头其实是在个人消费产生的碳减排,大到买房买车,小到喝茶吃瓜都可能是减排场景。...如今双碳目标也提出了,我们在碳减排方面也已经化被动为主动了,所以这件事情也该提上日程了。

      来源:市场监管总局2023-10-17

      二、重点任务(四)加快建立直接涉碳类认证制度体系结合碳减排、碳清除、碳披露等发展需求和标准建设情况,围绕产业链、供应链低碳化转型要求,建立健全以排放核查为基础的直接涉碳类认证制度体系。

      来源:重庆市市场监管局计量处2023-10-17

      《实施方案》结合实际,提出从完善碳排放基础通用标准体系、重点领域碳减排标准体系、碳清除标准体系、健全市场化机制标准体系、完善计量技术体系、加强计量管理体系和健全计量服务体系等7方面的23项重点任务,决定开展

      来源: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2023-10-17

      充分发挥企业在碳达峰过程中的市场主体作用,政府做好引导和政策环境建设,通过构建以碳减排为导向的政策体系,充分调动市场主体节能降碳积极性。节约优先,源头发力。...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与减排

      来源:中项网2023-10-17

      /h焦炉气碳减排综合利用,分三期建设,一期:预处理、气柜、焦炉气压缩、精净化、补碳、甲烷化。...中项网发布10月第三周最新废气处理项目汇总,包括浙江公司电厂二期#3、#4机组脱硫项目、山西公司55000nm3/h焦炉气碳减排综合利用项目等50余项。

      来源:工信部2023-10-16

      会议指出,要坚定发展信心,重点做好稳增长工作,统筹处理好稳增长同碳减排和调结构的关系,加快推动有色金属和建材行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全力保障行业平稳运行。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0-16

      电力是能源供需双侧实现碳减排的中心环节,受宏观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化、电能替代等因素影响,近中期,我国电力需求增长空间大、增速快。...“电价既不可成为经济发展、民生用能的负担,还需要发挥激励节能减排、鼓励新能源消纳的杠杆作用。”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3-10-16

      这次案例征集范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征集内容的颗粒度设置恰到好处,主要聚焦有明显碳减排效果的案例,有助于确保案例经验可更好借鉴推广。...案例如以能源生产和加工转化为主,可按照非化石能源和化石能源,分别对应绿色能源供给新模式类和能源产业链碳减排类。案例如重点在能源消费侧,就可以根据能源消费场景的范围相应归到其他两类。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0-16

      “转型金融对煤电企业低碳转型的关注,除了碳减排本身,还有现阶段煤电在能源多元化转型以及能源安全保供方面的正外部性。”需求急迫,支持却存在不足。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0-16

      电力是能源供需双侧实现碳减排的中心环节,受宏观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化、电能替代等因素影响,近中期,我国电力需求增长空间大、增速快。...“电价既不可成为经济发展、民生用能的负担,还需要发挥激励节能减排、鼓励新能源消纳的杠杆作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0-16

      “当前,全球范围内碳减排形势严峻,同时能源结构导致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不确定性增强,世界各国纷纷将氢能作为碳减排和汽车电动化的重要方向,氢能正迎来快速发展的宝贵机遇。”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0-16

      张宁宁表示,在推动低碳减排和低碳转型过程中,国家石油公司最关注ccus和新能源两条路径。...“我国石油公司肩负能源保供与低碳减排双重责任,要继续稳油增气减碳,坚持自身的碳中和路径;强化ccus业务,优先发展产业集群型ccus;与新能源企业联合出海,促进国内外产业链融合。

      风电跨界储能,如何站稳脚跟?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10-13

      储能终极需求是交易在常州工厂开幕仪式,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致辞指出:“未来的储能不仅能为电网提供强有力支撑,还可以给园区、家庭的碳减排带来非常重要的贡献。”

      来源:广东省国资委2023-10-13

      据统计,博贺能源公司2021至2022年度两年累计碳减排超30万吨,碳排放配额履约率达100%。...碳排放配额履约是指纳入碳市场管控的企业通过自身减排、购买配额、购买抵消信用抵消自身排放三种方式控制碳排放配额与实际排放量相等或接近,并按实际碳排放量清缴配额,旨在利用市场机制促进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正泰新能出席BNEF伦敦峰会:竞争加剧  全球化至上

      来源:正泰新能2023-10-13

      张炜谈到,深耕行业17年,正泰新能既是绿色能源的生产者,也是绿色发展的践行者,注重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管控,致力于实现供应链的碳减排乃至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