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7-29
电力科技创新从“跟跑、并跑”到“创新、主导”,强劲带动产业进步和竞争力跃升,激扬能源发展动力变革。我国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行稳致远,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在全球能源绿色发展中彰显中国智慧、贡献中国力量。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7-21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推动电力数据要素市场机制建设,加快完善电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以数据要素的合规高效流动,推动电力系统中其它生产要素充分融通,实现以数据流优化电力流、业务流,进而带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来源: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政府2022-07-20
我区目前的产业结构仍以石化等重工业为主,石化园区企业需要大量蒸汽、电力及燃料等资源,未来发展新项目同样离不开大量能耗、环保指标的支持。...详情如下:对区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001号提案(关于相应加强节能减排及新能源建设的建议)的答复建议内容: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明确提出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
来源:环球零碳2022-07-20
张雷表示,远景将积极在西班牙构建零碳新工业体系和数字技术生态,并把远景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首创的零碳产业园实践带到西班牙,为西班牙绿色智慧发展贡献中国力量。...这个以零碳为核心,主要包括新型电力系统、零碳数字操作系统和绿色新工业集群的全产业链体系初现眉目。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工厂诞生了,工厂从此成为产业的基础单元。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2-07-15
“十三五”期间我国力推“煤电+生物质”“煤电+污泥”“煤电+垃圾”“煤电+光热”四大耦合发电技术,对固废进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出台相关政策扶植新兴产业。...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煤电作为我国能源供应的“稳定器”“压舱石”,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6-23
厚实的专业技术文化传承,相对优越的吸引人才条件,人力资源再生产的国力...为了实现“双碳”目标,应对未来新能源在电力系统的高占比,需要对电力系统进行高质量的转型、重构、再造,建立起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的新型电力系统。
来源:南方电网2022-06-21
南网首创分类、分级燃气机组上网电价机制,推出全国力度最大的分时电价政策,推动电价市场化改革在广东平稳落地,在市场交易、代理购电中重塑全面顺价模式,建立“能跌能涨”的市场化电价机制,促进社会公平合理分担,...2021年12月22日,“科改示范企业”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电力能源领域首个登陆科创板的科改示范“标杆”企业。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2-06-20
从全球新形势下的竞争态势来看,科技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同样,科技创新也在促进煤炭资源型地区的经济转型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此,类似山西的煤炭资源型地区在发挥电力保供托底作用的同时,亟须通过技术创新来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来源:人民日报2022-06-15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次会议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2-06-10
电规总院在《中国电力报》上发表的《如何用好地热能资源这座宝库》一文中预测道。(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电业与能源”作者:曲艺)地热进入寻常百姓家指日可待。当下,这朵“花”在石油行业开得正盛。...我们将始终秉持绿色、安全、廉洁的办会理念,将大会办出中国特色、办出世界水平,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地热力量,为全球地热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中国力量。”马永生表示。中国石化能够成为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6-09
亚洲气候行动者组织总干事王晓军表示:“地理位置不同、人口密度不同、国力也各不相同,但在气候危机面前,东南亚国家的脆弱性、紧迫性以及生存挑战却是一致的。...同时,淘汰煤炭给社会经济、电力和煤炭行业以及相关从业者带来的影响也需要引起重视,毕竟这将导致印尼每年减少1.6亿吨的煤炭使用量。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6-05
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军涛表示:“该标准的制定遵循科学、权威、严格的原则,为全球零碳工厂的建设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下一步将成为众多全球领先企业打造零碳工厂的指导手册,为全球碳中和目标贡献中国力量
来源:安徽电力交易中心2022-05-12
、淮北市、宿州市、池州市、黄山市、亳州市四、政策规则(一)电力市场政策法规1.法律法规政策文件2021年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来源: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2022-05-07
(2)“源网荷储一体化”与“多能互补”是抓手自从我国2016年启动能源互联网示范工程以来,“源网荷储一体化”与“多能互补”两类高占比新能源系统一直是我国力推的能源互联网主要承载形态,不论是去年大热的戈壁...4月10日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颁布的《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办法》(简称监督办法)文件。
来源:贵州省能源局2022-04-20
提出了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等重点工作目标。...一、《规划》编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了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愿景;同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提出
来源:贵州能源局2022-04-19
2)健全电力消纳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长效机制,统筹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资源,保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消纳。...一、《规划》编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了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愿景;同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提出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2-04-18
王黎明:从战略角度来说,除了保证核能发电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占据稳定比例以外,更重要的是从能源安全角度的考量。...最后,还应坚持开放合作,加强新形势下的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等国际科研合作,为全球核技术创新贡献中国力量,并加快推进华龙一号、高温气冷堆等自主核电“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