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电解液企业”相关结果2836

      来源:工信部2024-08-19

      一阶材料环节,1-6月全国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产量分别达126万吨、82万吨、83亿平方米、51万吨,同比增幅均在16%以上。...根据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上半年全国锂电池总产量480gwh,同比增长20%。电池环节,1-6月储能型锂电池产量超过110gwh。新能源汽车用动力型锂电池装车量约203gwh。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8-16

      、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芯、检测检验、终端应用和拆解回收的完整的产业链。...枣庄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永生介绍,目前,枣庄市锂电新能源企业已发展到270家,年产能实现正极材料16万吨、负极材料6万吨、电解液26万吨、隔膜21亿平米、电芯32gwh、拆解0.9万吨,构建了从锂矿开采加工到正极材料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8-13

      作为国内电解液头部企业之一,据悉天赐材料li2s与硫化物电解质将于今年完成实验室中试,规划未来两年实现中试及量产。...根据不同的电解质类型,固态电池主要包括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三种技术路线。具体选择哪种路线来制造全固态电池?头部企业似乎已经有了答案。

      来源: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08-13

      在锂离子电池技术和产品制造业创新方面,广汽埃安的弹匣电池在电池密度、高温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领先;巨湾技研的电池产品搭载相关车型创造了“最快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世界纪录;天赐材料公司电解液产量及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全市有超过130家规上企业开展新型储能业务,基本覆盖产业链相关环节,涌现出鹏辉能源、智光电气、巨湾技研、融捷科技等一批广州本地优势企业

      扎堆上800V 就能实现超充吗?

      来源:NE时代新能源2024-08-09

      以宁德时代4c超充神行电池为例,通过对材料、结构、体系等全方位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借助超电子网正极技术、纳米化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超高导电解液配方、石墨快离子环技术、极片多梯度分层设计等多维手段,为锂离子传导搭建高速公路

      来源:起点锂电2024-08-07

      材料需求井喷在即据公开资料显示,生产1gwh锂电池所需的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平均分别是2300吨、1300吨、800吨以及1800万平方米。...以此计算对应114gwh产能,则需要26万吨正极材料,14.8万吨负极材料,9万吨电解液,以及20.5亿平方米隔膜。叠加固态电池产能需求,上游材料的需求会进一步扩大。

      山东发布关于加快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来源:山东省能源局2024-08-07

      提高正极材料、电解液、补锂剂等产品技术水平,重点支持磷酸锰铁锂、高镍三元锂、富锂锰基等新一代高性能正极材料,宽温域电解液,高性能正极补锂剂等产品研发及产业化。...依托我省化工和机械加工工业基础优势,加快液流电池装备研发,重点推动电池隔膜、电解液、耐酸罐体、衬塑管道、电堆等原材料和设备制造。加速电磁泵、精密阀门等核心部件国产化应用替代,提升成套设备供应力。

      来源:电池中国2024-08-07

      “中国锂电产业链企业去欧洲建厂的,正极、电解液、电池壳体、隔膜工厂都已经有了,但是负极材料有一些难度,因为耗电量比较大,还有粉尘等一些环保问题。”他指出。...另一方面,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放缓,下游动力电池企业对于负极材料的需求有所下滑。相比于国内,海外市场空间潜力巨大。

      易事特等<mark>企业</mark>联合攻坚“储能型钠离子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研发及产业化”等重点项目

      来源:易事特2024-08-05

      其次,创新性地优化电解液配方与电芯结构设计,有效解决了电芯产气与阻抗增大等问题,全面提升了钠离子电池的实用性与可靠性。...项目技术路线本项目聚焦于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储能型钠离子电池及其关键材料,涵盖层状氧化物与聚阴离子正极材料、硬炭负极材料及先进电解液等多个方面。

      来源:EnergyKnowledge2024-07-31

      卫蓝新能源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公司目前的半固态储能电池售价与液态电解液锂离子电池相近。半固态电池应用于储能领域,主打的优势之一是安全性。...李星介绍,补偿活性锂时需要考虑的几个维度包括:补锂的利用率有多高、全生命周期内是否会带来其他影响、补锂和电池阴阳极及电解液产生的交互作用,以及可制造性。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7-31

      在订单的刺激下,我国锂电企业排产的积极性正在增强。根据高工锂电数据,7月锂电池排产环比基本持平,在淡季时间节点上景气度维持高位,尤其电解液、负极、隔膜排产环比增长近3成。...郑晓强指出,下游电池厂等企业的利润水平会随着碳酸锂价格回落而回暖,但材料厂目前来看还是过剩的产业格局,企业开工率较低,自有资源且进行关键产品套期保值的材料企业的利润水平会有相应回升。

      量产之约已近,固态电池全球竞速战打响

      来源:中国储能网2024-07-26

      作为能源储存领域的新型技术,固态电池的正极、负极和电解质均为固态,省略了电解液电解质盐隔膜与黏接剂聚偏氟乙烯等材料,以金属锂代替负极,如此一来,整个电池的能量密度得到明显提高。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7-24

      随着国内电解液市场的饱和和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国内电解液出口海外“破卷”,将成为不少企业明确的战略主线。业内分析指出,未来电解液出口量将会逐步提升,同时也会对头部企业的全球供应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喜忧参半!A股部分锂电<mark>企业</mark>H1业绩巨亏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7-24

      回顾上半年碳酸锂行情,在碳酸锂量价齐跌的背景下,上游锂矿、锂盐、正极、电解液等领域企业的业绩普遍承压。尽管2月末到5月碳酸锂价格曾阶段性回升,但很多锂企似乎未能挽回“败绩”,上半年业绩同比大幅减少。

      2024福布斯新榜单:半数储能相关!曾毓群/王传福/曹仁贤等列入!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7-24

      目前公司在电池领域产品已经覆盖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等正极、六氟磷酸锂电解液、pvdf、nmp溶剂和电池回收业务。2023年10月,万华化学控股子公司连江龙源...上榜ceo分别来自50家企业,这些企业涉及领域广泛,其中近半数企业都有储能产业、或新能源汽车等相关业务,而且这些企业在储能行业也有着非常亮眼的成绩。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7-23

      对锂电产业形成真正的“新质生产力”尚缺乏足够的支撑,也导致当今严重的低水平同质化的过剩和内卷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以模仿国外成熟技术为发展源头,逐步探索自主研发能力并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形成涵盖上游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先进封装工艺等电池制造关键工艺优化,以及智能制造技术的采用等,提升电池精密制造技术能力与水平,进一步提高锂电池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的稳定性;新材料应用领域,不断推进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新材料的研发应用

      20项不合格!海南2024年电动自行车整车及其充电电池质量专项监督抽查结果公布

      来源: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07-22

      目前常用的有两种类型的铅酸蓄电池:一类是干荷电型,这类电池启用时现场注入电解液,俗称“水电池”;另一类是阀控式电池,启用时不必注入电解液。...但由于锂在空气中可自燃,电解液又是有机物,所以锂电池的安全性较铅酸蓄电池差。随着生产工艺技术的进步,现在生产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安全性进一步提升。选购建议:看标识。

      来源:起点锂电2024-07-22

      在各类订单签订的刺激下,国内锂电企业产线排产率迅速上升,带动锂电产业链整体行情回升。虽然正极材料由于碳酸锂价格影响,行情稍微“冷清”,但电解液、负极、隔膜领域的排产环比均出现增长。...业绩承压后,将迎拐点据统计,目前已有超20家锂电相关企业披露了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增企业不到3成。大部分报忧,小部分预亏。其中锂盐企业由于碳酸锂价格走低受影响较大,大部分处于下降的情况。

      来源:高工锂电2024-07-22

      动力电池性能的提升核心来自于材料化学体系的性能提升,而材料化学体系则离不开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核心主材的工艺改进。...韩国电池企业和中国电池企业在动力电池市场格局的变化,不仅因为中国电池企业技术、成本优势,还有韩国电池企业错失的技术路线、转型机会等等。首当其冲的是韩国电池企业在供应链的缺位。

      来源:贵州省能源局2024-07-18

      全省已形成动力电池产能37gwh,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45万吨,磷酸铁产能93万吨,三元正极材料产能10.8万吨,负极材料产能37.4万吨,电解液产能5.3万吨,较2020年实现大幅倍增。...目前,立项实施科技计划项目143项、资助经费1.58亿元,并聚焦在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等关键材料和循环梯次综合利用方面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坚持三元、磷系两条路线并重,已形成“电池级锰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