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酸酯”相关结果281
      锂离子电池电解质材料六氟磷酸锂的纯化

      来源:新材料新能源在线2018-09-12

      化学反应法由于容易引入其它杂质而被摒弃;热真空干燥法真空度要求较高,操作难度大,且易导致六氟磷酸锂分解;lipf6能溶于低烷基醚、腈、醇、碳酸酯、吡啶等非质子溶剂,因此溶剂重结晶法相对较为有优势。

      锂电池高镍化给电解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来源:方正电新2018-09-04

      在电解液的三大组分中,锂盐(所谓新型锂盐其实也是添加剂)和溶剂的变化都不大,lipf6锂盐、碳酸酯类溶剂仍然是主流,因此提升电解液性能的关键仍是在于添加剂,高镍时代的电解液面临的种种问题都需要通过特种添加剂来解决

      来源:商品定价权2018-09-04

      负极附着在铜箔表面,正极附着在铝箔表面,隔膜为有机聚合物;电解液附着在正、负极的表面,为lipf6的有机碳酸酯溶液。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2018-08-15

      负极一般为碳素材料,多为石墨,电解液是lipf6的碳酸酯类有机溶剂。...假设动力电池回收率30%,则2020年锂回收量为1.5万吨,相比2017年0.5万吨增加1万吨碳酸锂供应。

      LiFSI-LiPF6混合盐可改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性能

      来源:新材料新能源在线2018-07-26

      电解质锂盐是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市场上广泛应用的是六氟磷酸锂lipf6-碳酸酯电解液。...1 实验1.1 电解液的配制及参数测定将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emc)和六氟磷酸锂(lipf6)在氩气气氛的手套箱中配制1.2mol/llipf6/(ec+emc+dmc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8-07-20

      与libob相比,cf1109在碳酸酯类溶剂有更好的溶解性,同时能为锂电池提供更高的容量及更好的低温性能;与libf4相比,cf1109能更有效的在石墨负极表面形成sei膜,同时为锂电池提高高温性能。

      来源:新能源Leader2018-07-18

      传统的碳酸酯类电解液在超过4.5v以后就会发生明显的氧化分解现象,导致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急剧衰降,并产生大量气体,因此提高电解液高压特性的关键在于提升电解液溶剂和锂盐的抗氧化性能。...传统的碳酸酯类电解液在超过4.5v以后就会发生明显的氧化分解现象,导致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急剧衰降,并产生大量气体,因此提高电解液高压特性的关键在于提升电解液溶剂和锂盐的抗氧化性能。

      来源:新材料新能源在线2018-07-18

      低链烷基醚(如甲醚、乙醚、甲乙醚等)、环状醚(如四氢呋喃、1,3-二氧环戊烷、2-甲基四氢呋喃等)及低烷基酯(如ec、dec、dmc等)可溶解lipf6,而且部分有机物,如碳酸酯等就是目前锂离子电池中的溶剂之一...常用的锂盐有氯化锂、溴化锂、高氯酸锂、硝酸锂及醋酸锂等,溶剂一般采用低沸点有机物,如乙腈、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乙酯(dec)和碳酸二甲酯(dmc)等,很少使用沸点较高的溶剂,以避免在干燥六氟磷酸锂配合物时产物发生分解

      来源:中国科学院2018-07-17

      电解液采用基于六氟磷酸钙做电解质的碳酸酯类电解液。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8-06-14

      重点发展己二酸-聚酯多元醇-聚氨酯产品系列、苯酚丙酮-双酚a-聚碳酸酯产品系列和苯乙烯-eps产业链,适当发展一些精细化工产品如mibk等。3.烯烃深加工产业链。...c4、c5等副产物为资源,构建轻烃综合利用产业集群,加强c5、c9系列高附加值产品特别是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建设20万吨mtbe、15万吨异丁烯、4万吨甲乙酮及c5石油树脂等项目,发展sbs、pc(聚碳酸酯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原因及对策研究进展

      来源:锂电联盟会长2018-06-05

      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体系,其应用最广泛的组成是lipf6、碳酸乙烯酯和线性碳酸酯。...前面两个是不可或缺的成分,它们的使用也产生了电池性能方面某些局限,同时电解液中使用了大量低沸点、低闪点的碳酸酯类溶剂,在较低的温度下即会闪燃,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RO纯水设备运行原理及处理流程分析

      来源:环保零距离2018-06-02

      如:纤维素衍生物、聚砜、聚丙烯腈、聚酰胺及聚碳酸酯等。超滤膜过滤式使用压力采用超滤膜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过滤方法为超滤膜过滤.通常情况下是根据膜层所能阻流的最小粒子的尺寸来分辨。

      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界面膜(SEI)的研究进展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18-05-18

      1 sei膜的形成过程和反应机理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主要由环状或线性碳酸酯类溶剂、锂盐和少量功能添加剂组成,如图1所示,goodenough等认为电解液的最低未占有分子轨道能级(lumo)和最高占有分子轨道能级

      天津南港工业区Q1签约锂电项目投资总额超10亿元

      来源:天津工信委2018-05-07

      目前区内中石化聚碳酸酯项目、渤化两化搬迁项目、长芦项目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均按计划有序推进。

      来源:连线新能源2018-04-27

      电解液也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锂离子电池内部起到传导li+的作用,目前主流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主要是碳酸酯类电解液(一般至少包含两种以上的碳酸脂类的溶剂,例如ec、dmc、emc等),li盐一般采用

      新型钙离子电池室温下性能稳定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8-04-27

      科研人员虽然在室温下未发现钙离子的可逆氧化还原反应,但在75~100℃下发现钙离子在碳酸酯类电解液中能在钙负极表面发生可逆沉积反应,并且在100℃下能循环30周以上。...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钙离子电池,以锡箔作为负极与钙离子发生可逆合金化反应,同时采用活性材料与集流体的一体化设计;以石墨作为正极实现阴离子的可逆插层/脱嵌反应;以溶有六氟磷酸钙、具有5v耐高压特性的碳酸酯类溶剂为电解液

      Adv. Mater. : 局部高浓度电解液助力高电压锂金属电池

      来源:材料人2018-04-24

      用于libs的商业化电解质(通常为混合碳酸酯中的1-1.2 m的六氟磷酸锂(lipf6))不适合lmbs,由于其会导致lmas的枝晶生长以及低库仑效率(ce)。...【成果简介】近日,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张继光博士(通讯作者)等报道了一种新型局部高浓度电解质(hce;即碳酸二甲酯/2,2,2-三氟乙基醚混合溶剂中(摩尔比1:2)的1.2 m双氟磺酰亚胺锂),并在

      解密锂离子电池中<mark>碳酸</mark>丙烯酯(PC)和<mark>碳酸</mark>乙烯酯(EC)的差异

      来源:材料牛2018-04-09

      而ec则经历单电子还原,形成碳酸酯聚合物。然而,这种机理却无法解释xu等人在pc和ec还原反应中均检测到单电子还原产物碳酸酯低聚物的实验结果。...这种界面行为的差异最典型的应该是锂离子电池发展史上众所周知的碳酸丙烯酯(pc)和碳酸乙烯酯(ec)的差异。pc在嵌锂电位以先(~0.7v)发生持续的还原分解,最终使得石墨结构坍塌,无法正常嵌脱锂。

      研究探索聚集电解质体系 打造无<mark>碳酸</mark>锂的锂空气电池

      来源:材料牛2018-04-09

      与稀释电解质不同,引入的电解质组成的聚合物流体网络将有效抑制其与锂离子的结合,形成稳定的过氧二碳酸酯(c2o62-)而不是li2co3。...过氧化二碳酸酯(c2o62-)与溶剂化的锂离子配位形成典型的最终产物li2co3;(b)具有不同摩尔比的litfsi/dmso溶液的拉曼光谱。

      2017年中国锂电池电解液市场价格分析

      来源:先进电池材料2018-04-04

      3)电解液溶剂,非碳酸酯溶剂用量将有实质性突破。2017年全国超过98%的溶剂系碳酸酯,由于高镍三元材料、高电压钴酸锂的用量加大,具有高稳定性的羧酸酯溶剂用量会放大。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