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记者采访”相关结果约11000+

      来源:时代新材2024-04-02

      从提升产品技术竞争力的角度来看,时代新材轨道交通事业部总经理周波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也在研究诸如液压球铰多层薄壁等新产品,再加上阻燃、低碳等新技术的加持,力争形成竞争优势。”...时代新材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丁行武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智能空气悬架系统属于半主动、主动减振技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4-01

      谈及今年工商业储能发展情况,广州智光储能董事长姜新宇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2023年的工商业储能市场中,更多地方性企业利用其客户资源投资工商业储能领域。...采访中,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工商业储能未来发展仍前景大好,但入局企业要保持理性,结合自身优势考量定制新战略和规划。

      共享储能将迎来快速发展黄金期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27

      清华四川院低碳所研究员李姚旺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储能作为重要的灵活性资源,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电力系统对于储能的需求与日俱增。...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共享储能正从试点示范逐步走向工程化、规模化、系统化和产业化,未来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来源:中国石化2024-03-21

      全国人大代表、镇海炼化分公司代表、党委书记,中石化宁波镇海炼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莫鼎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建议加快建立配套政策,推动氢储能发电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来源:电联新媒2024-03-21

      针对目前抽蓄发展存在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水力发电学会水电站与新能源运行管理专委会主任,国家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原副总工程师裴哲义。...裴哲义向记者介绍道,“但抽蓄发展的需求规模和建设速度要以需求和解决问题为导向。”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19

      谈及起草初衷,智合标准中心主任林戈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高质量的碳信息披露是稳步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基础,也是促进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指引》旨在为企业提供统一的碳信息披露标准和评价方法...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能源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工程师向柳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近几年,我国加大温室气体相关标准体系规划,但监测、核算、碳足迹、碳标签、控排、评价、披露等领域标准不足的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3-13

      对此,中能传媒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山东聊城供电公司数字化与通信工作部信息运检班班长冯涛。中能传媒:您认为“外电入鲁”给山东带来哪些好处?

      来源:中核集团2024-03-13

      日前,记者采访了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宝原、同方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韩泳江。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空间巨大“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空间巨大。”...韩泳江告诉记者,核技术应用产业与国民经济制造业领域43个细分行业中的近三分之一行业紧密相关,在工业、医学、农业、环保、公共安全、考古、文教、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很好的应用与前景。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3-12

      3月6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讲述了这些建议背后的思考。中能传媒每年的全国两会,您几乎都会提交与煤炭相关的建议。今年您更是提交了5项与煤炭相关的建议,背后的考虑是什么?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3-12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在接受中能传媒记者采访时表示,数据基础设施与能源基础设施深度融合,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是主动顺应并加速推进绿色低碳经济、数字智慧经济、共享融合经济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3-12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乌江水电”)乌江渡发电厂计划发展部副主任郑伟在接受中能传媒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就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发展新型储能等方面作出明确部署

      来源:中核集团2024-03-12

      此次全国两会期间,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核集团总工程师罗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要推动核科技‘0-1’革命性突破,同时加速‘1-100’重大工程技术广泛应用,加快实施核能‘三步走’国家战略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12

      能源研究人士吴俊宏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配电网规划、建设和调度目标较为单一,以满足供电安全可靠为主要目标。...电力行业资深专家赵克斌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如果说输电网是主动脉,那么配电网就是毛细血管,在源网荷储融合互动中起重要作用。”

      来源:求是网2024-03-11

      就推进清洁能源发展话题,求是网记者采访了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求是网记者: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近年来,我国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正稳步推进,成为我国核电领域科技创新的代表。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3-11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在接受中能传媒记者采访时表示。...温枢刚告诉记者,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的生产力,有助于牵引和激发新供给,满足和创造高质量的需求。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3-08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南昌市委副书记、市长万广明就南昌市电网建设和发展等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表示,要树牢系统观念,强化底线思维,综合施策推动电力保供长治久安。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3-08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中民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前我们在能源、矿业领域仍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如何调整国家能源结构,让包括“风光”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尽快扩大规模,这不仅涉及装机容量,还涉及发电量,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依靠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成果发展新质生产力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3-07

      日前,就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加强碳排放双控基础能力建设等内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在接受中能传媒记者采访时表示。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3-07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在政协经济组驻地接受中能传媒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已在多个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来源:能源中国客户端2024-03-07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哈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志安在接受中能传媒记者采访时表示,建好建强重型装备生产制造基地,是推进东北振兴的有力举措。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