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核损害赔偿”相关结果38

      来源:中国核工业2023-04-28

      与此同时,相关政府部门正在积极推动《原子能法》出台、《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修订,继续开展损害赔偿立法研究工作。2022年,国家原子能机构、国家能源局、国家核安全局共发布5项涉部门规章。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2-08

      《核安全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了核设施营运单位需要具备的6个条件,其中第五个是“具备应急响应能力和损害赔偿财务保障能力”。只有核电集团“具备应急响应能力和损害赔偿财务保障能力”。

      来源:中核集团2020-05-25

      尽快制定 “损害赔偿法”核能的发展伴生着核安全的风险和挑战,损害赔偿问题在核电发展初期便受到高度重视。...但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全面规范损害赔偿的法律,难以适应核电“走出去”和核能国际合作的需要,也成为全球唯一没有对损害赔偿专门立法的核电国家,与我国核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9-11-18

      详情点击中国共体正式发布“损害赔偿应急响应平台”近日,中国共体在北京举办中国保险共同体20年发展高峰论坛,并正式发布“中国共体损害赔偿应急响应平台”,该平台通过地图可视化、数据空间化等新技术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9-09-03

      安全管理、岗位责任等制度;(二)有规定数量、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三)具备与核设施安全相适应的安全评价、资源配置和财务能力;(四)具备必要的核安全技术支撑和持续改进能力;(五)具备应急响应能力和损害赔偿财务保障能力

      来源:核品汇2018-11-22

      、工程技术领域的专业水平;共同为中国企业的海外核电利益提供包括保险保障和相关专业建议在内的一揽子保险解决方案;共享损害赔偿立法和相关国际公约专业信息,以及重大核事故保险应急响应机制有关经验,协助推动中国损害赔偿制度建设和中国共体重大核事故应急机制建设

      来源:核史钩沉2018-05-28

      正如大家所知的那样,随后通过的《原子能法案修正案》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未明确损害赔偿的有关要求。...通用电气公司的麦考恩则宣称,如果国会不通过损害赔偿法案,他们将停止德雷斯登核电厂的后续建设,而且民用核能市场会崩溃,私人投资也将撤出领域。此言一出,原子能联合委员会和原委会似乎没有退路了。

      来源:中核集团2018-05-28

      《核安全法》通过设立严格的信息公开程序和制度,保证公众对核安全相关决策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明确了核安全信息公开的主体、方法和内容,确保公众对核安全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并且明确公众有获得损害赔偿的权利

      来源:《环境与生活》杂志2018-01-30

      、并进的核安全观写入其中,实现了监管和法律责任在核能领域的全覆盖,明确了核设施营运单位对核安全负全面责任,强化了核电信息公开的形式和民众知情权、参与权的重要性,要求核设施营运单位必须具备应急响应能力及损害赔偿的财务保障能力

      来源:中国核网2017-10-12

      损害赔偿,留了大尾巴正式出台的核安全法在法律责任方面,不仅规定了违法的处罚金额和相应处罚措施,并提出了损害赔偿制度。...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通过投保责任保险、参加互助机制等方式,作出适当的财务保证安排,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履行损害赔偿责任。对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方新认为,核安全法中对损害赔偿写得不够。

      来源:中国核网2017-09-22

      委员建议设立损害赔偿基金在法律责任方面,不仅规定了违法的处罚金额和相应处罚措施,并提出了损害赔偿制度。...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通过投保责任保险、参加互助机制等方式,作出适当的财务保证安排,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履行损害赔偿责任。对此,方新委员认为,核安全法中对损害赔偿写得不够。

      来源:中广核2017-09-04

      损害赔偿方面,因核事故造成他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者环境损害的,核设施运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损害责任制度承担赔偿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战争、武装冲突、暴乱等情形造成的除外。

      来源:央视网2017-09-04

      第二个问题,关于损害赔偿制度,建立国家的强制保险制度。...再有,损害赔偿的问题,有学者一直呼吁应该写入强制保险基金,以及政府的兜底原则,请问为什么这部法律没有涉及?

      来源:《中国核工业》2017-06-02

      此外,损害赔偿立法是加入国际相关公约以及开展国际核能合作的前提,而我国至今没有制定专门的损害安全救济法。...(三)损害赔偿立法风险目前,我国已经加入了《国际原子能机构规约》、《制止恐怖行为国际公约》、《核材料事务保护公约》、《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废物管理联合安全公约》等国际条约。

      来源:新华社2016-11-01

      损害赔偿,谁埋单?】核事故发生后,损害赔偿应该由谁埋单?草案明确提出,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受到损害后,有获得赔偿的权利。对造成他人损害的,依照国家损害责任制度承担赔偿责任。

      来源:北京青年报2016-11-01

      张云川在作草案说明时解释称,关于损害赔偿问题,应当制作专门的损害赔偿法规予以规范。为适应国际合作的需要,草案仅就损害赔偿的主要责任及其主体、免除承担责任和第三方免责等问题作出了规定。

      来源:新华社2016-11-01

      损害赔偿主体是核设施运营单位草案在公民权利义务中明确,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受到损害后,有获得赔偿的权利。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6-09-28

      损害赔偿方面,核电厂发生核事故造成核损害的,其责任认定及赔偿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定执行。国家应当建立并完善损害赔偿保险制度。

      来源:国家原子能机构2015-11-30

      我国原子能事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制定《原子能法》,明确原子能事业发展的政策、制度及发展战略,厘清管理界面;完善核安全、核应急、核安保、损害赔偿进出口、防扩散等基本制度和协调机制,确保原子能事业高效

      来源:齐鲁网2015-03-16

      这主要基于以下理由:一是损害赔偿法是支撑核电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举措;二是损害赔偿法是规避和防范风险的需要;三是损害赔偿法是防范群体性事件的需要;四是制定损害赔偿法是国际社会发展核电的通行做法;五是损害赔偿法是核安全体系不可或缺的构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