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减排体系”相关结果2867

      来源:朝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7小时前

      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强化碳减排导向,坚决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装备。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依据能效标杆水平,不断推动企业工艺、设备更新升级。...“十五五”期间,全市有色金属行业转型升级与结构优化取得显著进展,能耗和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基本建立。

      来源:中共福建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2024-05-28

      开展企业碳账户试点,建立企业碳排放可计量体系。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加大工业绿色转型等领域信贷投放。支持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等绿色产业基地建设。推动绿色低碳产业链金融...鼓励金融机构引入第三方专业力量,对绿色项目的碳减排情况进行评估、核查,实现绿色金融环境效益数据真实可靠。

      来源:中共福建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2024-05-28

      鼓励金融机构引入第三方专业力量,对绿色项目的碳减排情况进行评估、核查,实现绿色金融环境效益数据真实可靠。...(责任单位:人行福建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福建监管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厦门监管局,省委金融办)(三)发展绿色直接融资体系

      来源:江苏省盐城供电公司2024-05-25

      由此,我们要象盐城大丰区供电公司那样,始终锚定绿色低碳发展新赛道,积极推动中国绿证与国际组织的绿色消费、碳减排体系衔接,并通过园区企业绿电直供降碳,通过补链、延链、强链不断拓展和完善产业链条,才能打造全新产业体系

      来源:南网50Hz2024-05-21

      现代化城市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深圳样板开拓绿能供给构建柔性电网电源侧“深圳高新企业绿电和碳减排需求越来越大,但本市新能源装机占比不高,未来大规模发展市内新能源的空间有限,加之用电负荷持续增长,我们必须扩大清洁低碳能源供给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5-17

      《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碳排放核算导则》标准的发布弥补了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碳排放核算的空白,为输变电工程建设的碳减排绩效评价与监测提供量化依据,有利于电力建设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积极响应“绿色施工”的建设号召,创新性地将“绿植碳汇”纳入碳排放核算的边界,同时考虑到变电站工程区别于其他工程的独特性,将六氟化硫(sf6)纳入核算体系,进一步提升了标准的全面性和实用性

      2023年国网江苏电力碳绩效责任报告:江苏虚拟电厂“发电”能力超过200万千瓦

      来源:苏电牛思2024-05-16

      国网江苏电力碳资产管理平台页面02让碳减排“内外兼顾”做好基础部署和管理,重点要以哪些举措来落实?国网江苏电力一方面坚持“节流”,一方面施行“开源”。先来说说“节流”——你知道绿电吗?...↓01让碳管理“有据可依”想做好碳管理,首先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路径规划——为减少碳排放、尽快实现“双碳”目标,国网江苏电力不断完善碳管理体系建设,开展电网碳排放因子研究与测算,健全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杀伤力”极强!最严电动车电池碳足迹草案发布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5-15

      新碳足迹草案的推出,表面上看是对电池企业的电池碳足迹规划、管理和计算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助力其碳减排;而实际上,却透露出欧盟欲打破亚洲电池企业领先优势,拟构建起欧盟本地化完整的电池制造体系、重塑全球电池产业链的意图

      来源:六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4-05-15

      到2025年,全部消除严重易涝积水区段,完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近日,六安市住建局印发《六安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其中指出,到2025年,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不断完善,建设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碳减排扎实推进,城市整体性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4-05-15

      有专家认为,碳中和目标和能源科技驱动的绿色转型将引领构建全新的零碳产业体系,引发数百万亿元级的投资与产业机遇。技术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支撑。...《能源评论》:您多年来一直从事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研究工作,您认为如何将碳减排技术和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融合形成合力?贺克斌:大气污染物防治技术和二氧化碳减排技术同根同源。

      虚拟电厂有哪些从需求侧聚合资源的商业模式?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4-05-15

      有专家认为,碳中和目标和能源科技驱动的绿色转型将引领构建全新的零碳产业体系,引发数百万亿元级的投资与产业机遇。技术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支撑。...《能源评论》:您多年来一直从事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研究工作,您认为如何将碳减排技术和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融合形成合力?贺克斌:大气污染物防治技术和二氧化碳减排技术同根同源。

      来源:厦门市生态环境局2024-05-14

      建立节电、节气、节水、资源回收、绿色消费等低碳生活场景,为公众参与碳减排活动提供多元化选择。...(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体育局、文旅局、国资委)4.探索碳普惠体系跨区域协同共建。

      “电-证-碳”市场交易机制协同发展路径探索

      来源:朗新研究院2024-05-14

      导语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绿电交易成为促进新能源电力消费、体现环境价值的新型交易品种,但由于绿电、绿证、碳信用交易等碳减排产品在碳减排认定机制及权证界定方面的差异,导致市场之间还未形成有效衔接。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4-05-07

      开拓绿能供给 构建柔性电网“深圳高新企业绿电和碳减排需求越来越大,但本市新能源装机占比不高,未来大规模发展市内新能源的空间有限,加之用电负荷持续增长,我们必须扩大清洁低碳能源供给,不断提升供电能力。”...深圳供电局向数字化转型要空间,不断迭代升级装备技术水平,并于2023年建成10个高品质供电引领区,区域内实现配网线路自愈、低压快速复电接入装置、智能配电房、电能质量监测、不停电作业技术、新一代智能量测体系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4-05-07

      双方能够有效管控和核算电子电器绿色供应链体系碳减排目标的实现,共同为推动电子电器行业碳达峰和碳中和贡献力量。...(3)共同推动绿色设计理念;以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为基础,推动格林美绿色回收再生塑料颗粒、稀贵金属等再生材料进入乙方电子产品材料供应链体系,构建可追溯闭路循环业务模式。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5-07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碳协同应用贯通了电力交易和碳交易两个体系,通过电碳强度分析模型实现两个体系数据的数据互通、核算核查、统一认证等,可以帮助政府及时、准确地掌握碳排放情况,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制定降碳路径、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4-04-30

      开展产品碳足迹相关工作,构建客观准确反映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规则体系,是连接政府、企业、市场等多个主体,从生产、消费等多个层面发力,推动碳减排的有效途径。...(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作者:李可心等)开展产品碳足迹工作的形势分析推动产品全生命周期碳减排不仅是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国际涉碳贸易政策发展的新动向。

      坚守初心 立足长远 普拉克致力于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4-04-28

      目前,普拉克在餐厨、厨余以及污泥厌氧处理领域,无论是项目数量和处理总量,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通过普拉克的有机固废厌氧工程,每年产生的沼气达到6.6亿立方米,为行业的碳减排战略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垃圾处理是环保领域的支撑性产业之一,而餐厨垃圾处理又是垃圾处理的重要一环,经过几年的大力发展,基本上建成了餐厨垃圾处理体系。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餐厨垃圾处理服务将更加普及和便捷。

      来源:电联新媒2024-04-26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u ets)eu ets从2005年起分阶段运行,目前处在第四个阶段,同一阶段内体系规则基本保持不变,但根据碳减排目标的调整和市场运行的效果,不同阶段的规则会进行调整。

      来源:永宁县人民政府2024-04-25

      促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交叉融合,重点推进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储能、多能互补智慧能源系统、二氧化碳减排协同污染物治理等技术应用。...对既有建筑实施综合改造,推进清洁能源热源替代节能改造工程,进一步优化城市热网管路,提高一级管网供热能力;引入分布式供热系统,应用清洁高效供暖技术,形成太阳能等新技术和清洁能源为补充的供热体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