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当前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热搜词碳吸收

碳吸收

北极星电力新闻网为您提供碳吸收相关内容,帮您快速了解碳吸收最新动态。了解碳吸收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北极星电力新闻网。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吸收”相关结果186个

类别: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5-04-16 10:16:43

具体来说,碳票是林业碳汇量的凭证,它代表了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吸收量。据台江县林业局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12月14日,台江县完成2023年碳票项目申报。...该实施主体为台江县苗岭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实施地点为县国有林场牛角坡、大毛坡,实施面积5238亩,预计产生林业碳票当量51031.427吨二氧化碳当量,产生释氧量共37113.772吨氧当量,通过科学的监测和核算,将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化为碳票

类别:制氢设备来源:国鸿氢能2025-03-06 11:17:38

相较于柴油发电,该款氢能发电机可减少77%的碳排放,工作一年可减少碳排放118吨,相当于约5,140棵树一年内的碳吸收量。

森马×隆基创行业先河  联袂打造全国首个服装业Hi-MO X10光伏示范电站

类别:其他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5-02-28 21:53:23

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自用比例达85%,每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2500吨,每年二氧化碳吸收量约等同于植树13.8万棵。

类别:工商业光伏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整理2025-02-05 09:24:48

小米汽车工厂通过布局16.2mw分布式光伏电站,总面积达154,579平方米,预计年均发电量约1640万度,年减少碳排放约9905吨,每年二氧化碳吸收量相当于54万棵树。

类别:碳源减排来源:江苏生态环境2025-01-24 15:30:44

生态科技岛相关负责人介绍,“‘零碳’是指采取节能减碳措施减少碳排放,并采取碳吸收措施抵消部分碳排放,以此达到‘零碳’运行的碳中和目标。

零碳乡村:绿色转型  共筑生态未来

类别:工商业光伏来源:升阳光2025-01-09 09:27:02

什么是零碳乡村零碳乡村,顾名思义,是指通过一系列绿色转型和创新实践,实现碳排放与碳吸收相平衡,乃至实现净零排放的乡村。它旨在通过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类别:烟气脱硝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4-12-26 08:42:19

公司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在深耕非电行业烟气治理传统业务的同时,积极拓展降碳业务板块,开展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二氧化碳吸收剂等关键新材料的技术研发和应用。

光伏×造车,如何摆脱用电焦虑?

类别:来源:隆基LONGi Solar2024-11-01 17:42:12

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自用比例达90%,每年可以节约标准煤93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37.92吨,每年二氧化碳吸收量约等同于植树13.84万棵,用“上有电厂、下有工厂”的能源利用模式实现绿电造车

类别:能源服务来源:新华社2024-09-27 16:01:53

抢抓新机遇,以绿色转型开拓高质量发展新空间仿佛“天然氧吧”的制药基地、碳排放与碳吸收自我平衡的综合保税区、让荒山披绿的林下经济……记者在调研时感受到,各地正在发力探索绿色低碳转型之路,擦亮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考虑碳捕集和气网混氢的气电耦合系统低碳经济调度

类别:火电产业来源:中国电力2024-06-07 11:27:28

储液式碳捕集机组利用储液罐的设计,将碳吸收和碳利用的流程解耦,实现在高峰负荷时吸收并存储碳资源,而在低谷负荷时释放利用碳资源。...储液式碳捕集依靠装置协同作用,将碳的吸收与释放过程解耦,提高系统运行灵活性。

双碳产业链再延伸!湖北联投东湖高新集团旗下光谷环保中标林业碳汇项目

类别:来源:湖北联投东湖高新集团2024-05-10 14:14:01

林业碳汇开发是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造林和森林经营管理等活动,提高森林等生态系统吸收固定二氧化碳能力,利用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将碳吸收量转化为可交易的核证减排量的过程。

类别:气体监测来源:科技部2024-01-11 09:27:24

“全球土地覆盖变化对碳损失和碳吸收的影响”专题聚焦森林变化和不透水面扩张这两种最显著的土地覆盖变化方式,分析了森林损毁、森林恢复和不透水面扩张的时空变化特征,并从全球、洲际、生态分区等尺度分析了碳损失和碳吸收的综合效应

类别:保护与控制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4-01-02 08:59:48

该变压器具有火灾风险极低、全寿命周期成本低、过载能力强等特点,和传统500千伏矿物油变压器相比更加安全环保,每台设备全寿命周期内可减少碳排放约70吨(相当于27万辆汽车行驶1公里的碳排放量或1.4万棵树一天的碳吸收

类别:工商业光伏来源:青岛地铁2023-11-16 09:29:16

号线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5.93兆瓦,主要分布在安顺路车辆基地运用库、检修库,是青岛地铁目前为止装机容量、发电量最大的分布式光伏项目,预计年均发电量达640万度,减碳约6360吨,相当于34余万棵树一年二氧化碳吸收

类别: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0-23 13:29:56

生物机制主要利用海洋生物活动驱动二氧化碳吸收,如红树林、盐沼植被、海草床等植物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并通过食物链传递、生物量累积等一系列过程将碳封存在滨海湿地、底层水体或海洋沉积物中。”...潜能巨大蓝碳即海洋碳汇,是指通过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分为非生物机制和生物机制两部分。

类别:保护与控制来源:南方电网报2023-10-13 16:39:03

该变压器具有火灾风险极低、全寿命周期成本低、过载能力强等特点,和传统500千伏矿物油变压器相比更加安全环保,每台设备全寿命周期内可减少碳排放约70吨(相当于27万辆汽车行驶1公里的碳排放量或1.4万棵树一天的碳吸收

类别:CCUS来源:广东能源集团2023-10-10 15:08:02

经过近两年的技术攻关,项目组筛选出获耐受生物质电厂原始烟气成分的微藻,开发了立柱式光生物反应器及其技术工艺体系,二氧化碳吸收利用率达到90%,微藻生物量面积产率大于30克每平方米光照面积每天,开创了国内首个

类别: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3-09-06 15:51:23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不断增加,作为有效“碳吸收”手段的碳汇市场逐渐发展壮大。近来多地区都在积极推动碳汇项目的签约和实施。

类别:综合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23-09-01 17:20:16

其通过激光、多角度、多光谱、超光谱、偏振等综合遥感手段,实现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碳储量统计、监测碳吸收能力、推算碳汇状态等。全方位为“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提供数据支持。

30天倒计时!首届碳中和亚运会如何实现?杭州这样回答

类别:碳源减排来源:环球零碳2023-08-31 09:32:32

未来运动员餐厅光伏屋顶产生的“绿电”,相当于每年减排约107吨二氧化碳,也就是5000棵树一年的碳吸收量。03 可“打包搬走”的运动场馆?赛时为赛事,赛后为城市——这是亚组委关于场馆建设的主要出发点。

类别:碳源减排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3-07-27 11:37:25

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是进行精准的全球碳盘点,即计算每一项碳排放和碳吸收的贡献。卫星遥感作为新一代、国际认可的全球碳盘点方法,可以定量监测人类活动或生态系统与大气之间二氧化碳的交换情况。

类别:来源:江苏省盐城供电公司2023-07-19 07:40:25

高效节能设备”模式,将“低碳、绿色、生态、智慧”四大理念贯穿于低(零)碳社区示范工程全过程,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对能源的生产、运输、储存和消费过程进行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优化处理,通过“碳减排、碳吸收

类别:CCUS来源:环球零碳2023-05-19 11:17:31

海洋的二氧化碳吸收能力,以及captura的技术,都依赖于一种叫做亨利定律(henry’s law)的原理。...这种脱碳水位于海洋的顶层,然后与大气反应,吸收同等数量的二氧化碳。海洋吸收了世界上3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captura利用了海洋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自然能力。

为了新能源及碳中和 日本要大规模推广“海藻场”

类别:来源:环球零碳2023-03-14 09:07:17

国土交通省还将与环境省等部门合作推广“蓝碳”项目,力争到2023年底,在日本全部的1000座港口开展“藻场”建设实地调查和二氧化碳吸收效果验证等工作。...设想企业也参与其中,通过购买海藻的二氧化碳吸收配额来抵消无法彻底削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费用将用于保护藻场等。国交省今后还考虑设计护岸等港口设施、修改工程相关的技术标准。

类别:综合来源:先进能源科技战略情报研究中心2023-02-20 09:44:37

更好地优化储层的注入速率和封存效率,管理应力速率和井筒破坏,减轻与二氧化碳泄漏有关的风险;③了解在土壤和地下环境中增强碳酸盐矿物矿化和风化作用的因素;④更好地表征碳酸盐流体与储层岩石中不同矿物种类之间的化学反应,进行改善地下储层碳吸收率的基础研究

类别:来源:环球零碳2023-01-29 13:57:40

但由于电影拍摄,生态环境的本来良好状态, 却因为电影拍摄等行为的破坏, 导致自然界碳吸收功能的丧失, 这也应折算为碳排放当量。..., 维持天然碳汇的吸收存储二氧化碳的能力。

行业前沿 | 绿色转型!一文读懂什么是“零碳园区”

类别:碳交易来源:东湖高新2022-12-07 10:33:17

再如毕马威团队对于零碳园区的解释,同样提出碳排放与碳吸收达到相对平衡时,则在一定意义上达到了零碳园区的判断标准。

类别:氢燃料电池汽车来源: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2022-11-28 08:54:15

在冬奥会期间,仅张家口赛区就累计加注氢气将近100吨,减少碳排放1400多吨,相当于种植了6.8万多棵树的碳吸收量,是全球最大规模的一次燃料电池的汽车示范。

全省首例!遂川设立“碳中和”生态司法修复林基地

类别:碳源减排来源:遂川县人民法院2022-11-21 11:22:34

协议签约现场据悉,该基地系全省首个将林业“碳中和”元素与生态司法修复相结合而设立的示范基地,旨在充分利用生态司法修复林达到规模后所形成的碳吸收生态功能,发挥林业碳中和效能,主动对接碳交易市场,实现碳中和经济转换价值

类别:CCER来源:德恒重庆律师事务所2022-11-14 15:05:32

这两个公式,一个是碳排放等于能源消耗乘以化石能源的占比,再乘以单位化石能源排放;另一个是碳汇,等于碳吸收加上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碳移除。碳排放与碳汇这两项如果基本相等,即为碳中和。...可参与碳抵消机制的项目通常分为两种:一种为采用化石能源替代等方式实现的碳减排,如风电、光伏、垃圾焚烧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另一种为通过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达到减排效果,如林业碳汇、ccus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