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海洋工程装备生死局:“世界第一”式困境

2015-08-17 10:53来源:瞭望东方周刊作者:山旭关键词:海洋工程装备能源开发装备制造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4年成就世界第一

2010年,在造船业遭遇全球经济衰退,订单、价格齐跌的背景下,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此后中国“海工”装备制造业迎来了高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中国用于海上油气资源的开发投入达1200亿元人民币,“十二五”攀升到2500亿至3000亿元。

“几乎一夜之间,中国‘海工’装备业成为全球‘海工’市场的‘土豪’。”一则媒体评论说。

倪涛解释,相比传统造船领域,“海工”装备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更高,“海洋工程的毛利率可达30%,而造船业毛利率仅有18%左右。”

在他看来,“国内海洋资源开发需求旺盛,也为发展‘海工’装备创造了条件,可以预见,‘海工’装备有望成为我国造船业的一个新增长点。”

海洋工程装备市场的快速发展,给深陷困境的国内造船业带来转型契机,“转型‘海工’”成为众多船舶企业“泥泞”中挣扎的救命稻草。

2005年之前的国内“海工”市场,90%份额由国内最大的两个国有船舶制造集团——中船集团与中船重工掌握。但2010年后从事集装箱、海运的中集集团(26.20, -0.37, -1.39%)、中远集团开始进入,招商局重工、韩通重工、熔盛重工、太平洋造船等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亦纷至沓来。

彼时,中国沿海地区兴起了一股海洋工程基地建设热潮,如中国三大造船基地——上海长兴岛、广州龙穴造船基地、青岛海西湾造船基地均把海洋工程纳入了发展规划;中国石油(10.78, -0.20, -1.82%)、中国石化(5.99, -0.08, -1.32%)、中国海油国内三大石油巨头,也开始利用其资金和项目优势,先后在青岛、大连、曹妃甸等地投资兴建大型海洋工程装备项目。

此外,还有一大批来自国外的“淘金者”将大批资金砸向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如韩国STX造船项目、大连新加坡万邦集闭“海工”项目、江苏启东新加坡邀拓“海工”项目等。据当时媒体不完全统计,热潮之下集中上马的较大规模海洋工程装备项目约为37个。

到2014年,中国在4年间,成为数量上的全球“海工”第一大国。

比传统市场大100倍

振华重工是全球知名的港口起重机制造企业。振华重工副总裁戴文凯向本刊记者分析,“与振华重工传统业务——集装箱起重机相比,‘海工’市场容量几乎是前者的100倍。”

“再加上,中国水深在300米以上的海域有153万平方米,而目前只勘探了16万平方米,有90%还没有勘探,主要原因就是深海油气开发技术和装备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发展‘海工’的紧迫性不言而喻。”他说,“振华重工的港机业务已经在全球市场中有近八成的占有率,再加上国外很多区域保护,这意味着未来只做单一港机业务很快会没有上升空间了。”

而同一时期,全球“海工”市场正对“海工”产品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旧的‘海工’平台加速报废,新造平台数量迅猛增加。”冯琦告诉本刊记者,“在‘海工’平台领域,钻井包占据了整个平台利润最高的部分,其重要性相当于CPU之于电脑。”

“2011年前,宏华海工业务量几乎为零,单一的陆地钻机业务使得宏华集团在金融危机中遭受较大震荡,利润为-1.27亿元。”冯琦回忆,“因为业务流程与工艺的关联性,宏华从陆地走向海洋占据技术优势。而从陆地转型海洋几乎成为必然选择。我们希望未来5年内,‘海工’业务至少要与陆地业务旗鼓相当。”

在宏华集团进军“海工”行业时,“新加坡胜科海事与吉宝船厂几乎垄断了全球80%的自升式和半潜式钻井平台建造业务。中国才刚刚起步。”南通中远船务组宣科科长王敏刚向本刊记者回忆,“中远最终与新加坡胜科海事合作,很大原因是希望借力进入‘海工’圈子。但对方技术封锁很厉害,只是告诉我们‘海工’风险很大。”

倪涛也很无奈:“相对于日本川崎对中远川崎的技术支持,我们与新加坡的合作方式可以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在没有资金、技术支持的情况下,“中远船务只能自己在新加坡、韩国到处招兵买马,短期内聚集了海洋工程装备研发设计、项目管理、生产管理的几十位新加坡‘海工’专家。”倪涛回忆。

对于实际上的“海工强国”新加坡来说,其国土面积狭小,新建工厂需要很高的固定资产投资成本,向中国转移成为趋势。

一个例子是新加坡新建“船工”、“海工”工厂时,大多要用大量沙土填海造地,其国土之上又没有足够的沙土资源。

“以前新加坡只能向马来西亚、印尼等国购买沙土,后者不再出售后,只能向越南购买。这恰恰是中国的优势。”冯琦解释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洋工程装备查看更多>能源开发查看更多>装备制造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