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浙江嘉兴十三五规划:推进火电风电光伏发电等项目建设 积极发展分布式能源(全文)

2016-07-01 08:21来源:北极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浙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二节 形成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

强化发展空间总体管控,科学布局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利用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区、水源保护地、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等生态要素集中区域,共同打造网络型田园城市发展架构。

——城镇空间。基于已经形成的城镇建成区和规划的城镇建设区以及一定规模的开发区(园区),按照市域总体规划统筹优化城乡功能布局和空间形态,划定城镇空间1114平方公里,占陆域面积26.4%。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005平方公里以内。构建形成“1640”和“四百一千”城乡基本框架,主要承担城镇建设和城镇经济发展功能。

——农业空间。基于现有耕地、林地、园地等农业用地及部分农村建设用地,划定农业空间2310平方公里,占陆域面积54.7%。其中,永久基本农田1810平方公里,其余农用地500平方公里。构建形成嘉北片、嘉中南片、嘉东南片三大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2(国家级)+36(省级)+64(市级)”农业园区,及100个以上粮食生产功能区,主要承担农产品生产和农村生活功能。

——生态空间。基于全市水源保护地、生态林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保护区、森林公园、部分耕地等生态要素集中区域及水系、重要道路沿线区域,划定生态空间799平方公里,占陆域面积18.9%。构建形成“一片、一带、七区、十一点、三十八廊”网络状生态空间布局,主要承担生态服务和生态系统维护功能。

第三节 优化提升城市功能

着力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全面贯彻落实市本级发展“十八条”和产业发展规划,因势利导、突显特色,全面提升中心城市品质和能级,着力集聚高端现代服务业,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注重培育文化内涵,建设充满生机活力、繁荣繁华的现代化城区。

——优化提升中心城市发展格局。积极推进重点功能区域错位发展,改造提升老城区,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形成环城河以内历史文化商贸中心。加快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兴国际商务区)、嘉兴科技城(嘉兴南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嘉兴秀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大重点板块建设,注重提品质、强功能、出形象、重效益,成为提升市区经济主平台。绿色低碳发展湘家荡及北部湿地区域,串联温泉、古镇等资源,构建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旅游空间和城市休闲、健康养生新空间。依托军民合用机场建设,高起点规划临空经济区建设,整合提升现代物流板块。改革完善中心城市开发建设体制机制,理顺各开发主体之间的关系,增强市级政府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土地指标配置等的统筹力。

专栏13 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围绕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商业中心,扮靓城市客厅,展示对外窗口,复活传统街区,保护工业遗产,塑城市门户九大目标,以嘉兴市区二环以内及东栅老街区域为重点,加快推进南湖湖滨片区、博海路片区、子城广场片区、火车站片区、杉青闸片区、文生修道院片区、民丰冶金片区、城东路片区、城北路片区、城隍庙片区、人民剧院片区、电控厂片区、三塔路片区、东栅老街片区等城市有机更新工作,并带动各副城及各新市镇区有机更新。“十三五”期间全市计划实施有机更新5万亩,其中完成更新建设2万亩。

——深化拓展城市历史风貌保护。更加注重城市整体形象的规划与设计,传承和展示“越韵吴风、水乡绿城”的嘉兴城市历史风貌,留住城市记忆。重点在环城河周边区域以及古运河两岸按照名城保护规划进行开发建设,做精做优月河、芦席汇、梅湾街等区域,加快文生修道院、杉青闸片区开发建设,着力打造“月芦文杉”历史文化街区。加快湖滨及西南湖生态湿地区块开发建设,保护和利用好中共“一大”会址等革命文化遗存、近现代工业遗产、优秀历史建筑,确立大南湖旅游概念。推进马家浜、子城等遗址公园建设,加强具有嘉兴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逐步形成运河古城、南湖和子城三大核心板块,进一步彰显嘉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魅力。

——增强中心城市四大服务功能。强化创新服务功能,继续引进集聚国内外大院名校,扶持壮大现有科创平台和研发机构,推动泛孵化器扩规模、强功能、提质量,吸引创新要素集聚,突显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强化金融服务功能,做强南湖基金小镇、嘉兴国际金融广场等平台,引导区域银行、基金、后台服务等金融资源集聚,突显中心城市金融服务主导地位。强化社会服务功能,继续大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康复机构、休闲养老机构、文化体育主体等,构建领先全市的社会发展平台,突显中心城市在公共社会事业领域领先位置。强化枢纽集散功能,加强智慧物流、旅游集散、信息汇集等载体建设,建成东联西拓、通江达海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集聚辐射枢纽。

强化副城综合实力。突出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全面推进嘉善、平湖、海盐、海宁、桐乡、滨海新区特色化、功能化发展,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和区域竞争力。

强化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深化全市“一盘棋”理念,建立完善“多规合一”规划体系和管控机制,统筹推进主副城协同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体系。适时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健全事权与财力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增强市级财政统筹调控能力,统筹安排城际交通设施、引水工程、生态环保、社会治安等跨区域民生项目。

第四节 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

加快建设现代新市镇。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契机,把城镇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关键节点,分类推进新市镇建设发展,发挥好镇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作用。着力加强新市镇的集聚功能、生产功能、服务功能等核心功能建设,打造“美丽新市镇”。与中心城市、副城毗邻的镇,重点强化与城区的协同发展,共享城区公共设施配套和交通设施。其它新市镇,根据区域关联性,引导新市镇组团发展和协同发展,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共享。推进“一镇一品一链”建设,提升发展本地成熟产业,积极挖掘地域特色文化,着力打造主导产业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的产业特色镇、商贸强镇和旅游名镇。深入实施老集镇提升工程,加强撤并乡镇集镇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城乡一体新社区的重要集聚点。

加快小城市试点培育。以小城市试点创建为抓手,合理优化小城市试点布局,积极推进就地城镇化,有序推进市政环保、科教文卫体和商贸综合等基础设施以及相应的综合执法、土地储备、公共资源交易、行政审批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向小城市延伸,赋予小城市县级政府基本相同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着力提高基础设施的网络化水平和综合承载力,全面提升小城市人居环境。

第五节 努力建设“美丽乡村”

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基础。着力抓好改革赋权、转型强农、治水美村、惠民增收等各项工作,更好地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优化村庄集聚点规划,按照发展中心村、保护特色村、整治空心村的方向,加快待整治的自然村落向“四百一千”靠拢集聚。推进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主题,彰显传统江南民居格调和时代新风貌。推进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融合互动,打造别致多样、干净整洁、留住乡愁的韵味乡村。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深化“三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改革,依法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村房屋所有权、农村集体经济股份收益分配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深化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支持引导进城落户农民依法有偿退出(回)占有的农村集体产权。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和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农村土地整治体制机制,着力解决城乡建设用地比例倒挂等问题。完善县、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引导规模化流转。

全面提升城乡建设风貌。加快农村“低小散”工业向市镇工业园区“退散进集”。以全面创建“无违建”县(市、区)为抓手,加强“两路两侧”等重点建设,深化拆改结合、拆建结合、拆用结合,努力拆出发展新空间、改出美丽新家园、用出持续高效益。综合运用市场化、法治化等手段集中整治、长效管理市容市貌、镇容镇貌、村容村貌。

第五章 构建江南水乡优美生态环境

坚持绿色惠民,严格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和生态立市战略,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建设“美丽嘉兴”。

专栏14 生态立市战略

不断优化空间开发格局,重点推进水、大气、土壤环境治理和绿化美化建设,积极推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绿色化,弘扬生态文化,完善法规和制度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一节 打造天蓝水清地净城乡环境

明显提升水环境质量。持续深化“五水共治”,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源头治水、系统治水、依法治水、全民治水,全力打好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强化水污染源头治理,推进重点行业水污染专项治理和清洁化改造,以及禽畜养殖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快城乡一体化污水管网建设,推进县级以上主城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乡镇纳污管网配套建设和农村地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确保所有工业企业污水实现达标入网,城乡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加快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提标改造,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出水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全面推进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增强城市蓄水、补水、净水、排水功能,提升雨水资源化利用水平及城市防洪排涝功能。实施生态修复、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和水系连通工程,疏通流水肌理,贯通水系经络,促进水体流动。到2020年全面消除黑臭河和地表水劣Ⅴ类水质,在上游来水水质达标基础上,市控以上断面实现以Ⅲ类水为主体。

有效改善空气质量。以PM2.5防治为重点,大力推进“五气共治”,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建立政府、企业、公众多方参与的大气污染防治新机制。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在石化、有机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全面开展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治理。全力整治燃煤小锅炉,全面淘汰高污染禁燃区内高污染燃料锅炉、集中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燃煤锅炉及非禁燃区10蒸吨/小时以下分散燃煤锅(窑)炉,实现城镇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创建全覆盖。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工程建设,全面完成现役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技术改造。强化车船尾气防治,加快老旧车辆船舶淘汰,全面淘汰黄标车,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汽车,全市每年新增或更新的公共汽车中清洁能源汽车比例达到50%以上。全面开展城市扬尘、餐饮油烟污染及秸秆焚烧综合整治。到2020年,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PM2.5浓度下降至43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75%以上,基本不出现重污染天气。

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加大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力度,推进农药减量控害增效行动,开展高效、低毒、环保型农药的试验示范。推进农田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加强测土配方施肥,创新和推广生态农业种植模式。加强工业污染源防治,深化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综合防治,严格执行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工作,以工业用地退出转性为重点加强土地再开发利用的环境监管,强化责任归属。建成市危险废物填埋场,全面完成各县(市)固废处置设施建设,着力控制新增土壤污染。

加快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科学划定永久性生态用地,突出水源保护区、集中连片湿地、重点河道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力度。推进平原绿化造林挖潜提质,积极开展沿海防护林、农田防护林、生态公益林建设。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深入推进“四边三化”及大型城市绿地公园建设,加快实现绿化、彩化、文化融合。构建城市绿色慢行空间和高品质绿道系统,完善绿道配套设施,建设千里绿道网。强化钱塘江、京杭运河、红旗塘、太浦河等生态屏障功能,加强河道、湖荡、饮用水源地生态保护,推进北部湖群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增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植被绿化的生态功能。加强海洋蓝色生态屏障建设,进一步加大对海湾、河口、海岛等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大力整治近岸海域污染,构建百里海塘等滨海生态走廊,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大力发展符合田园城市导向的休闲观光农业、湿地农业等绿色生态农业,积极开拓农田的生态功能。加大地面沉降综合防治工作力度。

第二节 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

推进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落实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加快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开展全民节能行动,加大纺织印染、造纸、石化、化工、建材、冶金、电力等高耗能行业能效提升,积极淘汰落后过剩产能。高度重视建筑节能,稳步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推广使用高效节能环保产品。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加快推进绿色交通示范城市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推广节能和新能源交通运输装备。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行用水定额管理、阶梯水价等机制,加快节水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中水综合利用,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严格土地利用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亩产倍增行动计划,建立存量土地盘活、土地产出效益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配挂钩制度。加快“三改一拆”、农村低效用地再开发、城市有机更新等步伐,严格控制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耗地量控制在23.4平方米以内。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推动循环经济在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各环节和企业、园区、社会各层面的发展,推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促进资源综合利用、高效产出。积极构建循环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体系,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促进园区废物交换利用、能源资源梯级利用、污染集中治理,减少单位产出物质消耗。严格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推进行业性和区域性污染物总量控制,及“新、扩、改”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准入管理。推进社会层面循环发展,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及产业化发展,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再生资源回收的衔接,有效保障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等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积极推进海宁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县建设。到2020年,城区各类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中小学校、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100%,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94%,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省下达指标。

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发挥低碳发展对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产业转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引领作用,构建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健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制度。调整能源结构,积极推进光伏产业“五位一体”创新综合试点建设,大力发展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积极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逐步提高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建设,积极发展分布式能源推进产业、能源、建筑、交通、消费等领域低碳发展,控制建材、钢铁、化工等工业领域排放和城市排放。支持开展国家绿色重点小城镇、低碳工业园区、低碳社区等示范试点建设。积极倡导生态文明理念,推行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方式,引导城乡居民广泛使用绿色产品。到202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完成省定下达指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达到13%

第三节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完善环境治理基础制度。落实中央关于环境治理基础制度改革的各项部署,探索建立环境质量改善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生态环境空间管制制度、生态环境准入制度等制度措施。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探索污染源一证式管理。完善资源环境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等交易制度,打破要素交易行政边界,进一步打造全市统一的交易市场,提升交易平台能级。探索扩大要素可交易种类和范围,形成用能以及水电气等各类资源要素市场化、差别化价格形成和供给机制。完善用能预算化管理、用能权核定和差异化超用能收费制度。

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机制。认真落实《环境功能区划》,严格环境准入。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健全以环境损害赔偿为基础的环境污染责任追究体系和第三方治理机制。进一步强化社会监督,落实重大项目和环保设施布局建设决策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机制。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科学界定生态保护者与受益者权利义务,加快形成生态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运行机制。探索建立区域内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推进环保监测监察执法制度创新,减少各类开发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浙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