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评论正文

中国百年水电发展史上的伟大成就--写在三峡工程蓄水至175米之际

2010-10-27 16:19来源:新华网(广州)关键词:水电三峡水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大功能”给国家带来巨大经济社会效益

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巨大落差蕴藏着丰富水能资源,占全国水能资源的比例达四成以上;可开发的水能,超过全国可开发水能资源的一半。

最早提出三峡工程设想的是孙中山先生。他在上世纪初撰写的《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中提出:“自宜昌而上入峡行,改良此上流一段,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但他这一梯级开发三峡、改善川江航道、结合水力发电的设想,终因当时旧中国国力衰弱而未能实现。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三峡工程才得以上马和建成,这个百年梦想终于成真。在初期运行中,三峡工程已为国家创造巨大财富。三峡集团公司总经理陈飞说,如今蓄水175米,三峡工程步入正常运行期,可以按设计全面发挥“四大功能”,将给国家带来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峡左右两岸电站26台机组陆续投产,到去年已全部实现并网发电。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三峡工程累计发电已达到4400亿千瓦时。达到175米水位后,在高水头下,较少的流量就可带动机组满额发电,三峡电站将发挥更大的调峰作用,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动力。

与一般的水电站不同,三峡工程除了发电外,还具有防洪、航运和补水功能,其中防洪是首要任务。从2003年蓄水135米,2006年蓄水156米,到近三年来的175米试验性蓄水,三峡工程的防洪功能逐步实现。今年汛期,三峡工程经受多次特大洪峰考验,7次防洪调度科学利用防洪库容,累计拦洪266.3亿立方米,有效减轻了中下游防汛压力。蓄水至175米,表明三峡水库具备了一次拦洪221.5亿立方米的能力,今后将发挥更大的防洪作用。

三峡蓄水使重庆至宜昌通航条件大为改善,长江航道的运输成本降低了三分之一。三峡船闸通航七年来,累计过坝货运量超过了蓄水前二十多年的总和。截至今年10月21日,三峡过闸货物量已超过去年总量,今年首次突破7000万吨大关已成定局。三峡蓄水175米,使长江成为一条更便捷的“黄金水道”,将为促进我国西部地区发展更好地发挥物流通道作用。

蓄水175米,三峡工程的生态补水作用将进一步显现。枯水季节加大下泄流量,有利于改善长江中下游通航条件,保障长江中下游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去年,三峡水库在175米试验性蓄水消落期下泄蓄水,有效缓解了长江中下游旱情。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电查看更多>三峡水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