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农电报道正文

扎兰屯供电局“十一五”纪事:山乡通电梦圆时

2011-03-02 23:12来源:国家电网蒙东电力公司扎兰屯供电局作者:王庆文关键词:扎兰屯供电局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同样处于偏远山区的务大哈气镇光明村9组共有12户,30多位村民。祖祖辈辈在油灯烛火中生活了近80年。听说要通电了,村民非常振奋。前一天刚刚把线路走向和坑位确定好,第二天所有的杆坑就全都挖好了。而且杆坑的长度、宽度、深度都非常标准。因为,职工们刚一动锹挖土,组里的青壮年劳力甚至一些上了年纪的人都放下手中的农活,拿着锹和镐赶来支援。妇女和孩子们插不上手,就自发的组织起来往工地上送水和毛巾。

户户通电施工现场震撼人大代表

6月14日,扎兰屯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娄连生同志带领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三级人大代表视察走访户户通电工程施工现场。刚刚深入了卧牛河镇新立村、南木三七村两个施工点,代表们就感慨万分:“供电局的同志们太可敬了,现场的施工场景简直太令人感动了。”

在施工现场,代表们不用询问就已经深刻体会到了电力职工对通电工程的极大热情和村民们在即将通电时的喜悦心情。

在卧牛河镇新立村,职工们正在忙着立杆。可是,前来帮忙的村民比职工还多,而且都带着铁锹等工具。人工立杆时,职工们不允许村民靠近,怕发生危险。因此,村民们只能在一旁看热闹,干着急搭不上手。当12米高的水泥电杆在低沉而又整齐的号子声中缓缓立起时,一位须发皆白、76岁高龄的老人激动得老泪纵横:“这电杆不是埋在土里,而是立在我们的心上啊!”电杆立正支稳后,村民们一拥而上,大板锹和小铁锹齐上阵,一会儿工夫就完成土方回填,把电杆稳稳的固定在那里。有人大代表问:“是谁组织你们来的?”村民们几乎异口同声:“这还用组织吗?苦熬了32年,总算把电盼来了,大家伙高兴啊!”

在南木三七村施工现场,职工们顶着烈日挖坑立杆。林区特有的硕大的瞎蜢像一群群黑压压的轰炸机一样在人们的头顶和周围盘旋飞舞,轮番向施工队员进攻。不得以,在周围的人们穿着半袖衫都热得汗流满面的骄阳下,施工队员们只能用工作服把自己全身上下都捂得严严的,浑身都被汗水湿透。即便是这样,一天下来,手腕、手背和脖子、脸部也都被叮咬出一个个刺痒难忍的大包。

当听说这项工程基本没有工时费,大家都是义务做贡献时,代表们问施工人员:“为了一项没有任何报酬的工程你们流汗又流血(被蚊虫叮咬),有没有什么想法?”施工人员回答得很干脆:“有想法!因为没有电,这里的村民们的生活太难了。我们恨不得现在就用手擎着电线马上把电给他们送过去!”

线路未进村,屋里先见灯

“俺们还没看着线路是啥样呢,可是家里的灯管、灯泡、开关、插座已经被安装得妥妥当当,一应俱全了。”

在扎兰屯市成吉思汗镇繁荣村八组户户通电架线施工现场,不光村民们津津乐道,就连笔者都感到很新鲜。

在其他施工现场,笔者同样接连碰到这样新鲜事儿。老乡们说,还没挖坑、立杆有的甚至还不知道要通电呢,电站的人就到村儿里挨家挨户的忙活,布线、装开关、安电表,弄得四眼儿齐。孩子们高兴得一放学就去按开关,再看看灯泡。

原来,户户通电工程批复后,扎兰屯供电局领导就敏锐的意识到,户户通电工程规模大、范围广,电杆、导线、金具等施工材料不可能一步到位。面对非常紧迫的工期,该局领导果断决定,打破施工顺序,待料不停工。线路勘测期间,除勘测人员外,全部深入无电村组进行内线安装;待料期间,现场作业人员也全部撤入村组内,全力进行内线安装工作。以“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的态势,达到“线路到户,百姓亮灯”的最佳效果。

作者: 王庆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扎兰屯供电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