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因为不是专门研究电力产业的,笔者不敢妄下结论,只能说以下状况是根据我所能掌握的状况做出的一种推断。希望各位能一起来分析此种情况的可能性,并给出宝贵意见。
我所在的公司是一家深圳的大型国企,在新疆与国电合作了一个关于电煤的供应链项目。包括煤炭整个供应链中资金和物流的服务。我所在的职位恰恰能接触到相关的数据。根据从去年6月份到今年10月份的采购金额和采购量数据来看,国电采购的煤炭单价并没有显著的变化,上下波动不超过10%,且该价格要比市场上的煤价低很多。从数据上看,煤炭价格本身对发电企业的成本应该不大。因为五大电企是中国电煤最大的需求商,需求量占整个国内电煤需求量的80%以上。所以五大电企有权力也有能力对其所需煤炭的价格进行制定,而不必遵循所谓的市场价格。这样一来,单从煤炭价格来说,对火电企业的影响应该必其公布的小的多。
另一组消息来自于我的一位亲戚,身份是内蒙古国电下属一家上市能源公司的一位老总。今年,该公司在内蒙古境内连续收购多个煤田、矿业等资源企业。据最近的一次联系,最近的一次收购项目涉及资金约20个亿,可满足未来7-8年内蒙古的国电电煤需求。仅该公司今年一系列的收购涉及资金应该接近百亿,甚至超出。也就是说国电在大力整合煤炭资源,因此也可以有效地控制煤炭成本和供应量,因而单纯以煤炭价格判定成本上升是站不住脚的。
从国电的公告上来看,截至2010年12月31日,国电控股装机容量2879.08万千瓦,其中火电2104.4万千瓦,水电637.78万千瓦,风电135.9万千瓦,太阳能光伏1万千瓦。火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64.35%,水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13.63%,风电同比增长190.38%。但是从发电量来看。2010年1-12月份,公司全资及控股各运行发电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1284.21亿千瓦时,上网电量1211.07亿千瓦时,仅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了20.47%和21.29%。根据装机容量可计算出,在满载情况下,可发电的总量为2104.4万千瓦*24小时*365天=1843.4亿千瓦时,而国电全年的发电量为1211.07亿千瓦时,实际负载量仅在65%左右。鉴于今年的制造业减产及基础设施降温等状况,很有可能实际负载更低。这样一来闲置产能的维护及折旧就成了电企严重亏损的重要要素之一。而这种情况的根源,就是电企过度扩大产能。
除此之外,在国有电企大规模整合资源的过程中,绝大部分资来源于银行贷款和民间融资。之前所说的那家国电旗下的能源公司在收购赤峰一家民营煤企的时候,曾经向我们公司提出约15个亿的融资需求,但因我方无法从事银行信贷业务,且在股权方面不愿介入而放弃。但可以确认的是,国有电企在资金缺口上是非常大的。同时,在资金投入后,将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企业需要被收购,再重组,再经过较长时间恢复产能。这个过程也相应的增加了资金持成本。假设从收购到再生产的期限为半年,那么电企就需要支付至少4%的银行利息,还要承担在并购企业过程中半年的各种费用。在今年信贷紧缩的情况下,有很多电企也采用民间融资的方式筹款。使用的是民间融资的话,还需要大概2-3%的中间费用和相对更高的利息,而这个费用很有可能占到融资金额的10%以上。这应该也是今年电企严重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
今年媒体爆出很多关于电企拉闸限电的情况,这个有很多因素,比如说节能减排之类的,但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在这里先阐述一个简单的理论,以地铁为例,假设一趟列车在轨道上运行一来回的成本在5000元左右,每个乘客平均票价支出为4元。那么这趟列车要来回要装满1250人以上,才能够弥补成本。所以1250人就成为了这趟列车的边际载客量。当低于这个量的时候,列车的运营是亏损的。同样,电厂的发电机组发电的效率也遵循该原则,发电机组一旦开启运作,就要支付一定的成本。所以当发电机组的效率低于某临界值时,不论发多少都是赔钱的,因为对这方面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我无法给出一个比较确切的数字。不过以今年的状况来看,因为诸多企业的停产以及房地产和基建的降温,至少从工业用电的角度来看,今年的电力需求应该低于去年。从上市公司年报中,广东省内有数家电厂的营业收入大幅下降,表明电力需求下降的推论有较高的可能性。再反观去年国电装机容量的数据,总计65%左右的发电总效率,我们可以大胆猜测,如果某些经济发达的地方发电效率在90%以上,必然有某些区域的发电效率可能低于50%甚至是30%。那么在以上情况成立的情况下,如果电企的发电机组无法达到其边际效率,那么他必然是要亏损的。其实这个效率问题并不仅仅适用于发电方面,资金占用,物流、仓储的租金,电网传输损耗等多方面都存在这种问题。也就是说,当电企发电无法达到其边际效率时,自然是越发越亏。换言之,以现在的经济状况看,国家的电力产能是严重过剩的,而使用效率是严重低下的,个人认为这才是目前电企严重亏损的最主要原因。
以上写的是一些实际可能产生亏损的因素,不排除郎教授所说的电企夸大折旧和利息成本而给涨价造势的原因。几大电企的上市年报暂时还没有详细研究,暂时不发表意见。令因为煤炭的定价机制和石油类差距较大,再加上前两年的教训,之前网上所述的关于煤价与外资对赌的可能性很小。
名词解释:
1.国电:中国国电集团公司股票代码,国电电力(600795),中国五大国有电力企业之一
2.五大电企:大唐集团,华能集团,国电集团,华电集团,中国电力投资集团
3.电力装机容量:电力系统的总装机容量是指该系统实际安装的发电机组额定有功功率的总和,一般以千瓦时计算
4.民间融资中间费用:民间融资市场中,融资方和出资方绝大多数要通过融资公司、担保公司或居间人进行沟通,融资成功后融资方须中间方支付一定的服务费。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一、市场成员情况截至2025年4月底,内蒙古电力多边市场主体数量达到3459家,其中发电企业579家,电力用户2758家,售电公司122家。发电企业中,火电企业69家,风电企业221家,光伏企业260家,一体化项目2家,13家独立储能,13家六类市场化项目;发电企业参与市场容量:火电4047.5万千瓦,风电2851.826万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六大发电集团一季度报告日前陆续披露,国家能源集团在利润规模与资产扩张方面延续领跑优势;国家电投凭借持续增长动能,营收排名上升1个位次;华能集团喜迎“开门红”,利润总额排在第2。2025年一季度,国家电投营业收入超越华能集团,跻身六大发电集团第二位。营业总收入营业总收入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日前,粤电力A披露2025年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05.7亿元,同比下降17.3%;归母净利润亏损3.83亿元,同比下降403.2%。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日前,晋控电力公告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0.06亿元,同比下降13.22%;归母净利润6072.3万元,同比增长111.95%。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深圳能源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7.8亿元,同比增长1.78%;归母净利润13.52亿元,同比增长22.31%。
和各个领域的人聊虚拟电厂,有三种不同的底层逻辑。发电企业:福特主义的虚拟电厂作为工业2.0的产物,现代电力系统和汽车产业的底层范式是一脉,即源自福特流水线制造、铁路的时间管理、和泰勒的工作管理。这种思维延伸到虚拟电厂,其特点是:1、强调流水线分工和协作即虚拟电厂就是电厂,电厂是电力系
5月7日,国能信控公司承建的国能福建连江公司输煤廊道挂轨式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已上线投运一个月,运行状态良好,标志着电厂迈入智能化发展新阶段,打造成为国内火电行业智能化升级的标杆案例,助力连江公司从传统“人防”向“技防”的跨越式升级,推动能源数智化转型发展。该项目基于国能信控自主研发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内蒙华电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0.52亿元,同比下降9.33%;归母净利润7.44亿元,同比下降16.25%。
为实现“双碳”目标,中国在多方位统筹布局,其中碳市场作为控排减碳的重要政策工具,其对于电力市场的影响不可忽视。中国于2021年正式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虽然全国碳市场当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流动性偏低,但已经逐步形成一套成熟的“总量控制-配额分配-排放交易-核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9日,内蒙古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市场信息简报。文件显示,截至2025年03月底,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主体数量达到3453家,其中发电企业575家,电力用户2758家,售电公司120家。发电企业中,火电企业69家,风电企业221家,光伏企业259家,一体化项目2家,独立储能10家,六类市场化项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29日,豫能控股公告称,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34亿元,同比下降11.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28.91万元,同比增长622.62%。变动的主要原因是本期燃料成本同比下降,火电业务利润增加。
1136号文,依然与2024年保障性电量和电价衔接一致136号文的出台,将从多个维度深刻影响未来中国新能源的发展,其中创新地引入机制电价对未来新能源价格、发用双方的精细化管理都将产生重要影响。新文件打破了传统的绿电定价模式,受到较大影响的主要是2025年6月1日后投产的增量项目。从首个发布136号文
近期,六大发电集团2024年度报告已陆续披露。国家能源集团以全年营收7748.48亿元、利润总额1235.38亿元的绝对优势稳居榜首,其资产规模更是突破2.24万亿元,持续巩固电力央企“一哥”地位;华能集团在利润总额上反超国家电投,重回第3;三峡集团则在“够格”参与五大发电集团竞争之后,持续进行大额投
4月30日,五大发电集团2024年财报出炉。经「能见」梳理,2024年五大发电集团总营收达21536.38亿元,较上年减少近141亿元;净利润为2179.92亿元,同比增长16.39%;利润总额为2871.48亿元;资产总额合计79665.03亿元,即将突破8万亿元。(来源:微信公众号“能见”作者:李洋)下面拆分来看五大发电集团
4月21日,国家能源集团召开2025年一季度工作会暨提质增效动员部署会,这也是邹磊履新后召开的第一个周期性工作会议。此次会议指出,国家能源集团要实现从“大而全”到“强而优”的转变,这也是国家能源集团重组7年半来对自身的一次重大审视和战略转向。重组巨擘诞生:从“合并”到“第一”的跨越2017年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2426名,其中全国劳动模范1670名,全国先进工作者756名。据北极星电力网不完全统计,电力行业约有200余位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获表彰。其中,国家电网系统共有67名职工
“十四五”期间,我国光伏投资开发狂飙突进。2021-2024四年时间里,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达到636.33GW,是此前十数年累计装机规模的2.5倍。在装机规模大幅攀升的同时,光伏投资商阵营也出现多轮转换,从2024年各企业风光装机数据中,可以看到哪些新变化?最新装机数据五大发电集团曾是光伏项目开发主力,尤
截至目前,五大发电集团旗舰上市公司已全部交出2024年成绩单。经统计,2024年五大发电集团旗舰上市公司累计营收7154.14亿元,净利润合计340.37亿元。根据年报,五家上市公司总净利创下近8年来最高,较2023年同期大增近50%。来源:微信公众号“能见”作者:李洋2024年,华能国际实现营业收入2455.51亿元
随着业绩窗口逐渐打开,五大发电集团的主要上市主体2024年年报已悉数出炉。Wind数据统计显示,这五家上市公司中三家减收增利,但盈利增速均超过20%,净利润总和340.37亿元,较2023年同期大增47.79%。业绩TOP1:华能国际2024年,五大电力上市公司中四家营收突破千亿,一家盈利突破百亿。其中,华能国际
2025年3月31日,国家能源集团通过旗下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公司重金打造的新主体——国能(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鄂尔多斯能源化工公司”)正式成立。工商注册信息显示,该公司注册资本高达128亿元,业务覆盖煤炭开采、建设工程勘察、发输供(配)电业务等。这意味着,国家能源集团旗下
2024-2025年拟建/在建火电厂重点名单——发展综述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同比显著提升,同时也上马了一批火电项目。据北极星电力网统计,2024年至2025年2月底,共有29个省份320个火电项目拟建、在建,较去年同比上升约33%;项目动态超700条,涉及核准、开工、并网等重要节点,其中57个
截至2024年12月底,安徽电力市场发电企业HHI指数为830.3,TOP-5指数为56.53%,前五大发电集团为安徽省能源集团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售电公司HHI指数为581.5,TOP-5指数为42.14%。
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曹妃甸指数)第1374期
1136号文,依然与2024年保障性电量和电价衔接一致136号文的出台,将从多个维度深刻影响未来中国新能源的发展,其中创新地引入机制电价对未来新能源价格、发用双方的精细化管理都将产生重要影响。新文件打破了传统的绿电定价模式,受到较大影响的主要是2025年6月1日后投产的增量项目。从首个发布136号文
五月份,国内煤炭市场延续弱势运行态势,主产地价格稳中偏弱,市场情绪持续低迷。大集团外购价格连续下跌,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悲观气氛。大秦线与呼铁局运量维持高位,但下游需求疲软,派船拉煤不积极,造成港口库存持续累积,贸易商继续降价促销,市场承压下行。中旬,高库存和疏港压力、疏运措施等将继
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曹妃甸指数)第1373期
今年市场持续下行,环渤海港口煤价已累计下跌了111元/吨;有专家预测,此轮煤价将跌至600元/吨,引起业内人士一片哗然,贸易商心态几近崩溃,降价出货积极性提高。大秦线检修虽曾短暂支撑煤价,但随着检修结束,大量煤炭灌向环渤海港口,各大港口船少货多,接卸困难,部分港口限制销路不好的菜单装车。
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曹妃甸指数)第1372期
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曹妃甸指数)第1371期
节后,市场无改善,预计煤价将在五月中旬触底,在下旬走出谷底。今年,国民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延续稳中回升态势。聚焦煤炭行业,年初至今,煤炭市场持续下行,煤价累计下跌了111元/吨。目前,市场基本面处于恢复阶段,非电需求和民用电负荷的复苏将成为煤价主要支撑点。预计经过上旬积极去库,中
大秦线检修结束后,铁路运力恢复,贸易商加速出货避险,报价松动,市场看空情绪浓厚。需求端,持续疲软,华南汛期水电出力增强;叠加民用电负荷偏弱,沿海电厂日耗增幅不大,电厂库存可用天数维持高位,仅刚性采购压价为主。节后,预计在电厂高库存压制下,采购意愿低迷,成交维持量价齐跌,且跌速加快
节前,港口市场交投氛围冷清,上游太低价格不愿出货,下游需求冷清,询盘压价严重,成交僵持。需求端难以对市场形成有效支撑,环渤海港口动力煤价格小幅下跌。(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作者:宫海玲)煤价可能在迎峰度夏等节点出现阶段性反弹,但全年供需宽松格局不会改变,煤炭价格或进一步在政策层引导
4月28日,重庆市发改委将《关于合川双槐电厂三期扩建工程项目核准内容变更的批复》文件挂网。根据批复文件,该项目名称由“合川双槐电厂三期2×1050MW机组扩建工程项目”变更为“陕煤电力合川2×1000MW清洁煤电扩建项目”;项目业主从国家电投集团重庆电力有限公司变更为陕煤电力(重庆合川)有限公司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