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中俄“能源联盟”雏形初现 风险不可忽视

2011-11-25 13:18来源:《能源》关键词:俄罗斯天然气核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风险不可忽视

这些项目的签署表明,随着俄罗斯“经济现代化”计划的实施,俄方愿意开放某些能源领域,引进中国的投资和技术。但还必须清楚认识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风险。

先看煤炭项目。煤炭在俄罗斯并不属于战略资产,政府对煤炭项目的控制并没有油气项目那么严格。最近几年,中国大幅增加了从俄罗斯的煤炭进口量。根据2010年9月27日两国签署的关于《煤炭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的议定书所确定的合作项目,未来5年俄罗斯每年应向中国出口1500万吨煤炭,此后在积极协调解决运力问题的基础上,力争将出口量提高至每年2000万吨。

在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事故,以及德国决定放弃核电的情况下,俄罗斯煤炭出口量还将增长。据俄媒体报道,由于出口价格远高于国内价格,俄罗斯国内已经出现了高热值动力煤短缺的情况,特别是库兹巴斯生产的CC牌动力煤。因此,俄罗斯能源部已经提出对高热值动力煤征收出口关税的建议。一旦征收关税,不仅进口俄罗斯煤炭的成本会增加,中国企业对俄罗斯煤炭项目的投资也就更加难以收回。此外,中国进口俄罗斯煤炭主要依靠铁路,俄罗斯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大大限制了其出口能力。为了提高运量,势必需要新建和改建俄罗斯铁路,而这也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较长的回收期。

而在东西伯利亚的电站建设也必须考虑销售市场。根据欧洲西伯利亚能源公司的计划,同中国公司联合建设的电站,其所发电力将首先供应给俄罗斯联合铝业公司及En+集团下属矿产企业。但随着发生重大事故的萨亚诺-舒申斯克水电站恢复生产,以及新建的博古恰水电站的投产,东西伯利亚将会出现电力供应过剩的情况。因此,合资的YES-Power未必能够从政府主管部门获得并网发电的许可。如果不能保证用户的购电量,新电站的建设从经济上来说是不划算的。

再看生物燃料项目。据《生意人报》报道,俄罗斯环保技术公司总经理德米特里·贝斯特利亚科夫表示,中国国能生物发电集团公司参与的生物燃料项目的第一阶段,是在东西伯利亚收集生物质原料并运往中国,在中国进行燃料加工——这仍然属于原料出口,他认为中方未必会向俄罗斯提供技术。而俄罗斯能源署负责人伊万诺夫承认,如果在俄罗斯进行生物燃料生产和发电的话,必须说服俄政府向生物燃料和其他可再生能源提供优惠鼓励政策。但是,同中国政府实行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不同,目前俄罗斯并不存在刺激生产和使用生物燃料的必要性。

从中俄两国的能源对话来看,政府已经为企业之间的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企业之间也在积极响应,“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已经形成。不过,综合考虑俄罗斯的现实情况,认真分析、谨慎投资才会带来双赢的局面。否则,不仅可能造成资金上的损失,还会影响中国企业对俄罗斯的投资信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俄罗斯查看更多>天然气查看更多>核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