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二、主要下游市场需求分析
1、综合指挥调度系统下游市场概况
我国综合指挥调度系统的主要下游市场包括政府、电力、广电、石化等。各下游市场综合指挥调度系统的建设情况大致介绍如下:
政府
国家“十一五”规划要求应急建设覆盖到省级,“十二五”要求覆盖到村级。据调研,政府省级应急平台建设一般需2000万元;地市级500~1000 万元;市辖区及县级在100万;乡镇级50万。而根据行政区域划分,综合指挥调度系统一般占应急平台投资的5%-20%。目前,我国政府应急平台建设覆盖到省级、部分地市级及少量县级,大量的县级市及县级、乡镇级并未覆盖,而且之前的投入多以硬件系统集成为主,后续有很大的建设的空间。
政府应急平台需要与各部委进行对接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国有180家国家级部委,而有应急平台建设需求的约为100家。部级到厅级,厅级到局级,每个部委按照32个省和400个地级市及重点县等比例放大,将有上百亿的潜在市场。目前,水利、地震、社保专项应急已经覆盖到省级,卫生系统已经推广到地市级。
图表 2 2008-2014年政府应急平台建设新增区域数量
电力
从电力行业的信息化投入来看,电力行业的信息化热点主要集中在智能电网和电网企业持续整合这两方面。与智能电网建设相关的电网设备管控、智能电表、远程控制等软件领域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同时,我国电力行业信息化将随着农村、地方电网整合进两大电网,带动IT 投资的高峰期持续多年。2009 年5 月,国网公司提出了“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规划,把智能电力建设推向了下一步的建设高潮。2010年后为第二阶段,预计投资2 万亿元,2016 年至2020 年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
随着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五大发电公司、区域电网及省级电力公司、部分市级供电公司应急管理平台的建设,电力指挥调度系统建设取得了稳步增长。
图表 3 2008-2014年电力指挥调度系统建设新增区域数量
广电
广播电视调度指挥平台主要承担资源数据的快速收集与检索、信息发布与反馈、调度指令的上传下达、联络等任务。调度指挥平台连通全国各省广电局和播出单位,是广电系统进行安全播出管理、应急管理和调度指挥的重要支撑系统。
根据桂林经济信息网披露的信息,目前以省为单位的广电网络有15个,以地市为运营主体的广电网络有300~400个,以县级为运营主体的广电网络有3000个,部分省级和地市级广电网络已建设广播电视调度指挥平台建设。
图表 4 2008-2014年广电指挥调度系统建设新增区域数量
?石化
我国多数石油石化企业机构分布遍布全国,分支机构越来越多,人员移动性大大增加,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数量也迅速增长,有些是偏远的厂区以及开采石油的油井和石油管站等,通讯成本高。石化综合指挥调度系统除了考虑基本的通信问题外,还需要重点关注业务,将通信手段围绕业务进行,内嵌到流程中去,为业务服务。为实现生产调度,企业需要及时了解、掌握生产进度,分析影响生产的各种因素,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对策,使差距缩小或恢复正常,同时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也需要通过该系统实现。随着石化行业整体投资和信息化建设的加速,石化指挥调度市场也随之平稳增长。
其他行业
(1)综合指挥调度系统的其它应用领域
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指挥调度系统的应用领域和应用规模也迅速增长。国防、军警、水利、气象、交通、能源等领域的综合指挥调度系统应用也逐渐普及,应用程度显著提高。
国防和军警方面,国防部门要求加强应急专业力量建设,提高遂行反恐维稳、应急救援、安全警戒任务的能力;武警部队要完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把人才、装备、信息化建设作为重点,把加快信息条件下军事训练作为基本途径。
水利方面,由于行业一线人员都在县、乡镇和村等通信设施落后地区作业,目前整体综合指挥调度系统并不完善,但最近几年自然灾害频发,国家也越来越重视防汛水利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如果将应急通信的概念从省市串联到县、乡镇、村,可以预计,未来几年该行业对综合指挥调度系统的需求将迎来一轮高速增长。
气象方面,目前气象应急中心主要依赖GIS和无线通信手段发布,作为整合气象观测、决策服务、图像传输、远程指挥等系统的气象应急服务平台,可以实现应急现场数据采集、指挥调度以及保障服务等多重功能,能提高突发自然灾害、公共事件的气象应急服务能力和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根据《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未来十年,国家一方面要完善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和城市突发事件气象紧急响应系统,另一方面,要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建立高效的信息传输系统, 健全完善农村和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建设成果解决预警信息发布到农村的瓶颈问题。
交通方面,随着我国公路、铁路、航空、航运相结合的国家立体交通网建设的大力推进,交通运输体系将向高速化、高密度化的方向发展,交通体系的日趋复杂化使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同时,交通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关乎国家安全的重点行业,其综合指挥调度系统已被纳入国家应急平台体系,与各级政府及公安部门体系相融合。
能源方面,国务院出台的经济刺激方案及十大行业振兴规划,有力地推动了能源行业信息化建设,一些新投资项目的IT应用从2009年下半年已经开始启动,2010年随着项目建设进入中后期,信息化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如煤矿安全已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按照国家“三确定”政策,每吨煤需提15元作为安全装备投入,全国每年就是300亿的安全投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国家电网系统首座500千伏数字化变电站——安徽合肥肥东500千伏长临河变电站升级建成。该变电站搭载“数字化长临河变”系统,具备主辅设备监测、设备状态智能分析、数据对比分析、数据趋势分析、班组作业管理、三位全站监视及故障联动检查等6大类功能。变电站发展历经几个阶段,最初的传统变电站
9月4日,由中国能建广东院EPC总承包建设的甘肃庆阳“东数西算”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零碳大数据产业园示范项目数据中心工程110千伏能建1号变电站建成投产。作为庆阳“东数西算”大数据产业园首个投产的变电站,该站投运后,将负责甘肃庆阳“东数西算”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零碳大数据产业园示范项目供电任
1月26日,由中国能建中电工程云南院勘察设计的云南怒江220千伏亚口输变电工程顺利投产。该工程是怒江州首个22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是解决滇西北“中小水电送出受阻”的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建设1台240兆伏安主变,建设2条220千伏输电线路,新建线路总长约170公里。项目于2023年3月开工,云南院克服工期紧
2月2日,由中国能建中电工程云南院勘察设计的220千伏昌康输变电工程顺利投产。该工程为文山州首个220千伏智能化输变电工程,采用国际领先的智能化设备,具备自动化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检测等功能,可实现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工程的施工工艺引入绿色建筑技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月4日,应急管理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加快应急机器人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提出,重点聚焦“断路、断网、断电”等极端条件下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及灾情侦察需求,依托无人机等加强新型应急通信保障平台研制,研制基于无人机的自主部署通信基站,研制基于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
7月25日,河北迁安经济开发区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普惠110kV变电站正式并网投运,系华北地区首家民营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投入运营。据悉,作为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批复的第二批增量配电试点之一,本试点由民营企业唐山祺远供电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运营,总投资1.7亿元,新建110千伏变电站一座,本期两
一、能源行业数字化应当起到“转型先锋”作用《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下称《规划》)鲜明提出了“2522”的整体框架,制定了规划目标和实现路径。通过对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大循环畅通的规划,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数据要素、数字技术、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产业,将全面对经济、政治、文化、
数字中国建设的能源央企作为刘键烨傅成程(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一、能源行业数字化应当起到“转型先锋”作用《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下称《规划》)鲜明提出了“2522”的整体框架,制定了规划目标和实现路径。通过对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大循环畅通的规划,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数据要
在广东揭阳,一座雄伟壮丽的变电站犹如“巨龙”盘卧于绿水青山中,将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送到千家万户……近日,500千伏盘龙变电站顺利投产。这是南方电网公司首座采用调控一体化目标模式进行启动的500千伏全户内智能变电站,实现“调度对主网全面、独立、程序化遥控操作”。该站的投产也标志着揭阳电网
“科技范儿十足的4G地面远程调度指挥中心,用GIS平面地图及三维影像模式,竟让车辆动态运行轨迹尽收眼底;主运输系统无人值守却‘跑’起巡检机器人;井下防爆手机也可‘滴滴打车’。”职工赞不绝口的这一项项新科技,正是黄陵矿业一号煤矿近五年来在辅助运输系统上智能化、无人化的一次次变革。辅助运
今年春节,英歌舞火了汕头。除了文化旅游,广东省汕头市“制造业当家”也初见成效。《南方日报》消息,2022年汕头市地区生产总值达3017.44亿元,在粤东地区率先突破3000亿元大关。“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离不开坚强电网的有力支撑和安全稳定的电力供应。近年来,汕头供电局加快推动电网工程项目建设
5月15日,国内首个城市电网调度场景大模型“天璇—灵曦”(以下简称“灵曦”)在深圳发布,实现AI赋能城市电网调、监、控核心业务,标志着深圳电网在调度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灵曦基于南方电网“大瓦特—天璇”电力调度大模型底座搭建,创新性地实现了城市电网监视、控制和计算的智能化升
对于现代能源体系来说,传统电力系统好比一条条宽阔的“主动脉”,能源单向流动,稳定却稍显笨重。一旦遇到极端天气、设备故障,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大面积停电事故。同时,随着新能源快速发展,大量风光分布式新能源涌入电网,从而导致传统电网“消化不良”,这就促使微电网应运而生,它是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加速推进,源网荷储“协调互动”取代“源随荷动”成为核心特征,给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带来了全新挑战。南网总调积极应对挑战,迎难而上,提出了“构建一套管理体系,融入两种管理能力”的总体思路,通过构建云—边两级扁平化协同的管理体系、强化数字化管理能力和新型基层创新共
5月15日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截至4月底,湖北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5066.06万千瓦,占全省电源总装机容量的39%。其中,光伏发电装机容量4040.29万千瓦,首次超过水电装机容量。据介绍,今年年初以来,湖北新能源发电出力5次创新高,最高达2688.82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占用电负荷最大比重78.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通公司全力投入大模型技术的探索与应用,最近,通过完成人工智能大模型服务接口调用和智能体开发两种模式的平台部署,实现人工智能大模型适配多元需求,为电力行业的智能化发展开拓出一条崭新的航道。在数字化转型的汹涌浪潮中,人工智能大模型已成为推动各行业创新发展的关键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9日,国家能源局河南监管办公室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河南新能源和新型并网主体涉网安全能力提升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文件提出,合规签订并网调度协议。电力调度机构根据并网主体分类差异化编制并网调度协议模板及协议所需资料清单。并网主体提出申请后,在电网公
近日,由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电力现货日报线上生成系统投入运行。该系统通过智能化数据整合与实时分析,实现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日报“一键生成”,为市场提供精准决策支持。随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加速推进,现货市场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市场主体对数据时效性、透明度的需求日益迫切。传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山东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胡薄表示,2025年4月,印发《山东省2025年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大力实施“八大行动”,强化煤电基础调节地位,年底前建成大型煤电机组268万千瓦;深度挖掘自备电厂调节能力,支持自备电厂参与电力市场。持续完善
5月1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深入实施“八大行动”,推动新能源高水平消纳情况。近年来,山东省新能源持续快速发展,2024年6月,装机规模在东部沿海省份率先破亿,10月历史性超过煤电。截至目前,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1.25亿千瓦,占比超过51%。其中光伏装机8514万千
智能微电网具有多样化的功能,在新能源消纳方面,它实现了新能源的就近消纳,提高利用效率,降低用电成本,还方便了绿电追溯。在减轻公共电网负担方面,减少了公共电网的投资,简化了交易和调度管理流程,提高了效率。同时,它在技术上能像虚拟电厂一样提供有功无功支撑,优化电力系统平衡。对于转供电
5月15日,山东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省能源局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深入实施“八大行动”,推动新能源高水平消纳情况。山东省能源局局长胡薄在介绍有关情况时提到,夯实省域主网架,加快弥河新建、海口扩建工程建设;加强市域主网架,尽早投产东营富国至裕民线路等工程;持续完善智慧化调度系统,超前
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蓬勃兴起,推动能源电力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海量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等接入配电网,增加了配电网的复杂性和管控难度。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赋能赋效,创新驱动配电网综合承载能力提升,成为配电网发展的关键着力点。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新形势下配
“各单位迅速组织人员摸排电网受损情况,备齐抢修物资,抢修人员24小时待命,如有需要随时开展抢修。”2月5~6日,甘肃省多地出现今春首次强降雪天气,局部地区有大雪,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省、市、县生产指挥中心迅速进入战时状态,省级电力公司生产指挥中心向市级、县级供电公司生产指挥中心下达指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命高于一切,安全重于泰山。做好新时代安全生产工作,是旗帜鲜明讲政治的具体体现,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的重要保障。国网福建电力牢固树立“四个最”意识,坚决落实公司关于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1+2+9”工作
11月14日,在220千伏苗店变,济源供电公司组织运维人员正在对该变电站的电网设备进行全面排查,细化设备防潮、防冻等各类措施,有效降低冬季用电高峰期间电网设备运行风险,以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进入冬季以来,济源供电公司着力加强冬季电网设备安全管理,有针对性对辖区内电网设备进行全面“体检
能源局答复关于加强我国低压供用电系统安全保护技术研发的有关提案,具体情况如下: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377号(工交邮电类033号)提案答复的函致公党中央: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国低压供用电系统安全保护技术研发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由我局会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办理。经
2014年,以特高压和跨区电网为代表的各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电力可靠供应,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保持良好态势。进一步加强电网设备管控2014年,国家电网公司组织对29座直流换流站和249座交流变电站开展精益化评价,发现问题和可提升内容51.2万项,对各类问题整理、归类后编制了“典型问题2500例”,同时针对260项隐患提前采取预控措施,完成阀厅防火等35项重点改造。国家电网公司采用先进检测手段,开展设备带电检测3.4万项,提前发现并处理主设备异常186起;针对换流设备接头发热的问题,研究制定18项优化设计措施和安装检修工艺控制&l
电网将电力送入公共设施、政府机构、企业、社区,直至千家万户。发、输、配、变、用、调度,环环相扣,其安全运行对国家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起着基础性关键性的作用。而电网是由变电设备和输电设备组成的,因此,保证电网设备的安全已经成为电网企业生产和科研工作的热点。由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共八家产、学、研单位从在线监测技术研究与大规模集成、电力设备多源信息一体化融合、输电线路故障精确定位与诊断、变电设备智能诊断与风险预警四大方面开展了多项关键技术的研究,建成了全国最大规模的大电网设备智能监测诊断中心,时刻确保电网设备的安全。其项目成果“大电
作为提高设备安全水平和供电可靠性的坚强保障,科右中旗电力公司“大检修”体系建设正平稳有序推进。他们按照“五大”体系建设任务,明确“大检修”的核心是实施检修专业化和运维一体化,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着力强化生产过程管控,提高生产环节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水平和设备运维检修管理绩效。与过去生产模式相比,该公司主要进行如下变革:一是组织结构更扁平化。他们减少层级,将10KV以下线路及设备运维并入各供电所,原送变电工区只负责60KV线路及变电站的检修和维护;二是资源利用更集约化。他们做到统筹检修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