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煤企跨区域发展破整合困境

2012-03-21 11:46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煤炭内蒙古煤炭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但在整合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普遍性问题:首先,是面对被兼并重组企业巨大的资源和资产补偿支出,一些主体企业存在资金缺口,缺乏雄厚的整合资金,这种重组致使主体企业资金短缺,经营风险大幅提高;其次,是一些主体企业在快速产能扩张下采取“挑肥拣瘦”策略,延缓了一些整合矿的复产进展;此外,还有一些企业以“阴阳合同”实行变相整合,有的重组合同实际上并不执行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企业研究所企业管理研究室主任李国强认为,省外一些大型优势煤炭企业往往技术力量和资金实力雄厚、设备完善、拥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发展模式,拥有较高的产业能力。引入他们参与兼并重组,一方面可以使兼并重组有一定的竞争性,抑制本地大企业的“挑肥拣瘦”和变相整合的问题,有利于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当前本地煤炭企业资金短缺、债务压力大、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严重不足等问题,有利于促进本地企业的健康发展。

破地方保护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煤炭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被排除在省级兼并重组主体之外,同他们一样的已在这些省建立起较大规模产能和储量的省外大型煤炭企业,不能享受兼并重组主体企业政策,在资源整合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阻力非常大。要么将已有煤矿转让给具备整合资格的企业,退出在这些地区的发展。或者与具有重组主体地位的煤炭企业合作,通过参股的方式进行整合,这种方式会使他们失去已有的主动权,不利于企业做大做强。而且其所属煤矿在属地日常管理中,地方监管的随意性较大,随时可以命令停产整顿,对矿井正常连续生产带来影响和制约,不利于矿井安全持续稳定发展。

按照煤炭工业“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到2015年全国煤炭生产企业要形成10个亿吨级和10个5000万吨级大型企业集团,前20名的集中度达到65%以上。受区域资源储量规模、煤炭物流、区域市场容量等基础条件的限制,要完成这一任务必然要求大型煤炭企业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跨区域发展。这位负责人说。

此外,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包括国家能源局在内的多个政府部门,正在酝酿煤矿资源的第二轮重组:推进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

此前,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市场配套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深入推进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

依照目前的趋势,跨区域、跨行业和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首先要遵循市场规律。“以前省内重组,基本上都是大煤矿吃掉小煤矿,或者国有煤矿兼并私营煤矿,如果没有政策支持,这种重组很难进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相关人士如此表示。

该人士同时说:“在经过了第一轮的重组之后,剩下的都是一些规模较大的煤炭企业或者整合主体,这时候就要靠市场去推动。国家今后出台的政策,应该是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推动真正意义上的跨区域重组。”

对此,李国强也表示,国家应从顶层设计上重视破除地区本位,在政策上应逐步完善煤炭利益分配机制,处理好相关利益方关系,促进大型煤炭企业跨区域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查看更多>内蒙古查看更多>煤炭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