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火电亏损严重 政府发力电改攻坚拿电价祭刀(图)

2012-03-22 09:51来源:时代周报关键词:火电企业火电亏损火电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与此同时,2002年-2011年间煤炭价格已是增长了7倍。2002年,中国煤炭实际平均价约为150元/吨,而截至2011年,7000大卡的标煤价格每吨已超千元,广东地区的标准煤价格更是达到了1226元/吨。

与煤价翻倍上涨不同的是,自2002年中国电力工业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改革”以来,一直都是政府定价。2004年实行“煤电联动”,煤炭价格快速上涨几倍之后,电价却只做过几次调整、上涨幅度不超过40%。

这一点从电厂职工的收入中或许也可以看出某些端倪。上世纪90年代末,电厂的职工不但工资按时发放,逢年过节还有很多小福利,而现在,有时候连工资都不能保证,更不用说是福利了。可以说,十几年过去了,电厂职工的收入却是倒退了。

上述分析人士指出,火电厂除受国家价格限定之外,还受煤价上涨的影响,而国际和国内能源的无节制使用,工业化进程不断地加快,使可利用能源特别是矿化能源不断地减少,使发电煤价格在市场的作用下不断地飙升,“加之大型煤矿的垄断经营和电煤国家政策的不匹配,造成了电是国家限价收购、煤是随行就市的不对等政策,致使火电不断地亏损,煤矿不断地盈利。”

“但从大局出发,电价的涨幅牵扯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电价一涨,物价就涨,火电价格的控制宁死勿滥,是牺牲局部保全局的做法。”该人士说。

然而,这并非长久之计。“市场煤、计划电”的体制性矛盾,让火电企业大面积亏损,甚至已经严重影响行业生产和发展。电价改革不到位,致使“电荒—上调电价—煤价跟涨—电荒”恶性循环。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宋智晨则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鉴于煤电的密切联系,电改与煤改本应同步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煤炭市场已经初步实现了市场化,其改革步伐远快于电力市场,从而造成了“市场煤”与“计划电”之间的矛盾。因此,加快电力体制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对此,厦门大学中国能源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政府对电煤的价格管制导致了较大的市场煤和电煤的价差,所以政府需要想办法缩小价差,从而保障电煤合同的履行。

剑指竞价上网

宋智晨说,2002年,国务院就已经正式批准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确定了“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宗旨,明确了“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的四大改革任务,所以电力改革的方式早已确定。

但时至今日,市场煤、计划电使煤电问题、矛盾不断积聚,以致影响行业发展乃至国家经济安全运行。对此,宋智晨认为:“竞价上网的前提是实现输配分开,构建竞争性的供电市场和竞争性的配电市场。但是在实现了厂网分开后电力改革受到了很大的阻力,进展缓慢,直到去年才初步实现了主辅分离的改革目标。接下来的改革是难度最高的输配分开、竞价上网。”

林伯强认为,电力改革最难的确实是竞价上网,“竞价上网就意味着电价要完全市场化,但目前在中国来说这是很困难的事情,所以短期之内应该还无法实现竞价上网的目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电企业查看更多>火电亏损查看更多>火电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