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深陷盈亏泥沼的电力企业,在社会责任和利润导向的平衡木上进退维谷,勾勒出一条从放缓火电到挖掘黑金的减亏路线。
增亏谜团
“唱亏哭穷”,似乎成了电力企业向发改委施压的必要手段,而打压煤价、提涨电价,是他们的战利品。
“每度电再涨5分,才可以保障发电企业微利经营。”4月17日,在北京举行的国际煤炭大会上,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总经济师吴大卫开腔,企盼发改委再度替发电企业排忧解难。
“再涨5分”的诉求其实并不陌生,早在去年11月23日,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刘继阔就曾告诉新金融记者,再涨5分才能扭亏转盈,尽管当时山东的上网电价,还处于全国较高水平。
华能山东公司的诉求,正值电力企业亏损面顶峰之时:截至2011年8月,五大发电集团火电业务亏损合计180.9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多亏113亿元,全部火电上市公司可比口径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下降14.6%。而同年11月30日,发改委便下发近年来最严酷的电煤限价令,以及上调上网电价的决定。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自认口拙的煤炭企业多次在公开场合酸涩吐槽。2011年,发改委共3次上调上网电价。效果明显,2011年12月,五大电力集团的火电业务利润环比就增加了71.7亿元。
但时隔不久,发电企业今年再度宣布增亏,4月12日财政部公布称,五大电力集团今年1月份实现利润为-22.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亏18.3亿元,其中火电亏损28.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亏2.52亿元。
新金融记者就增亏原因询问刘向东,他是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研究与统计信息部副主任,长期跟踪调研电力企业发展动态,他认为,除了“市场煤计划电”这种价格机制扭曲不能得以解决,还有财务成本增加的原因。
数据显示,2011年发电企业利息支出479亿元,同比增长25.6%,财务费用上升是除煤价上涨外造成电力企业亏损的重要原因。而目前大多数电厂依靠集团公司,向银行贷款来维持运营,还本付息压力很大。
剔除财务成本上涨因素,煤价依然是压制着发电企业抬头的重要因素。据中电联统计, 2003-2011年,五大发电集团平均入炉标煤价格从273元/吨上涨到846.8元/吨(含税),涨幅为210.2%。
与电煤价格市场化定价相违背的是,发电上网电价却在实行严格管控:2003-2011年我国平均上网电价从286.5元/千千瓦时上升到436.9元/千千瓦时,升幅为52.5%。
由国资委掌管的五大电力集团,在减亏增效方面,已然做足功课。国网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建国对新金融记者说,2011年全国平均供电煤耗330克/千瓦时,较2005年下降40克/千瓦时,较2000年下降62克/千瓦时;五大发电集团公司供电煤耗达到320克/千瓦时,我国火电机组能耗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远低于美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
“发改委去年两次上调电价,对发电企业有些许帮助,但没有起到实质作用。”吴大卫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规范了绿电直连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和相关要求,并从落地层面指导绿电直连在微观层面的有序发展。650号文总体体现
北极星电力市场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包括2024年电力市场概览、2024年电力市场进展成效回顾以及2025年电力市场建设重点等内容。其中,在监管体系持续健全,市场治理逐步规范中报告提到了电力企业串谋报价等行为整治典型案例。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依法依
上半年,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紧紧围绕“效益”和“发展”两大任务,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不断优化生产经营策略,发电量同比增长23.18%,经营利润同比增长21.77%,顺利实现“双过半”任务目标。该公司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设备运维管理,“一盘棋”统筹
近日,由中国电力科学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5千伏/60千伏安双极三端中压直流实证系统通过壳牌石油公司(Shell)与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的联合验收。该系统通过了50余项现场试验,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要求,获得业主方高度认可。三端中压直流实证系统为欧盟于2021年启动的柔性离岸风电制氢动力装置模块
7月14日,国家能源集团日发电量达40.7亿千瓦时,较去年迎峰度夏期间提前8天突破40亿千瓦时大关,月累发电量同比增长9.2%。其中,光伏发电量达3.02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7月以来,全国多地出现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气温打破历史最高纪录,电网用电负荷持续攀升。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
近日,中国企业联合会公布了“2024全国健康企业建设特色案例、健康班组案例企业家和职工健康达人案例以及优秀组织案例”名单,以推广我国企联组织、全国性行业协会和各类型企业在开展健康企业建设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成功实践。国家能源集团共有67项健康企业建设特色案例,28个健康班组案例,13位企业家和
为进一步落实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要求,压实电力企业保供责任,7月11日,西北能源监管局对近期发生机组非计划停运的两家发电企业进行了监管约谈。西北能源监管局听取了被约谈企业关于发电机组非停事件经过、处置情况、暴露的深层次问题和下一步整改措施。约谈强调,当前正处于迎峰度夏能源保供的关键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多家能源电力企业获评2024年度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成效考核最高等次“好”。其中国家电网公司因地制宜支持秭归脐橙、神农架蜂蜜等特色产业发展,打造巴东土店子能源革命示范村,落地长阳合子坳村制衣厂,创新组织6家东部省级电力公司结对帮扶五县区,举办第三届“央企消费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并网风电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其中陆上风电4.8亿千瓦,海上风电4127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8.9亿千瓦,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华电国际通过发行普通股(A股)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多家电力企业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7月11日,华电国际披露资产重组最新进展。截至公告日,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华电江苏能源有限公司80%股权,福建华电福瑞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持有的上海华电福新能源有限公司51%股权、上海华
为全面落实国家能源局关于电网安全风险管控的工作部署,切实提升主汛期电网风险防控水平,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近日,贵州能源监管办会同贵州省能源局召开了主汛期电网风险防控工作会。贵州电网、相关电力企业参加会议。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防灾减
7月18日,大唐发电公布2025年半年度上网电量完成情况。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及子公司累计完成上网电量约1,239.934亿千瓦时,同比上升约1.30%,其中:大唐发电上网电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025年上半年,受全社会用电量增加、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加影响,公司新能源上网电量同比大幅增长,公司电量
7月16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发布《电化学储能行业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其中显示,2024年电化学储能运行效率与商业价值实现“双突破”,平均转换效率达88.75%。《报告》分析了9个省份独立储能运营模式,以江苏为例,“充放电价差+顶峰补贴+容量租赁+储能补贴”模式,50M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7日,大唐发电发布公告称,上半年累计完成上网电量约1239.9亿千瓦时,同比上升约1.3%。大唐发电表示,本公司上网电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025年上半年,受全社会用电量增加、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加影响,公司新能源上网电量同比大幅增长,公司电量整体超同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
近期,国家连续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文)(以下简称136号文)、《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发改能源规〔2025〕411号)、《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5〕394号)(以下简称394号文)等系列政
7月17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告陕西电力市场经营主体书。2025年1月1日起,陕西电力现货市场启动长周期结算试运行,叠加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及电煤价格下行因素影响,省内电力交易整体价格持续下探,售电公司在批发市场的累计购电均价从1月0.362元/度下降至6月0.339元/度,降幅达0.023元/度;但是零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消息,申能股份有限公司公告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新增控股装机容量3.63万千瓦,主要为数个分布式发电项目。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控股装机容量为1859.39万千瓦,同比增加8.71%。其中:煤电840万千瓦,占45.18%;气电342.56万千瓦,占18.42%;风电343.02万千瓦,占18.45%;光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6日,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闽清县金福水电站增效扩容上网电价的通知。文件明确,经研究,闽清县金福水电站增效扩容商业运营上网电价为0.3381元/千瓦时(含3%增值税),调试运行期上网电价按照有关规定执行。详情如下: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闽清县金福水电站增效
近日,沙特国有电力采购公司(SPPC)与由ACWAPower牵头的多个联合体签署了7项可再生能源购电协议(PPA),涵盖5个太阳能和2个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达15GW,成为全球迄今为止单一阶段签署规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采购承诺。本轮协议涵盖5个光伏项目与2个风电项目,总投资超过310亿沙特里亚尔(约合83亿美元)。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国投电力公告披露,2025年4-6月,公司控股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380.67亿千瓦时,上网电量370.74亿千瓦时,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加0.52%和0.59%。2025年1-6月,公司控股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770.59亿千瓦时,上网电量751.78亿千瓦时,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减少0.54%和0.25%。2025年4-6月,公
7月14日,甘肃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规定了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的电量规模、机制电价和执行期限以及竞价实施细则。存量项目(2025年6月1日以前投产)(1)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为154亿千瓦时。(2)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4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到,省内集中式光伏、集中式风电、分布式光
近日,中国一重龙江混塔成功中标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华能安达40万千瓦、华能肇东20万千瓦风电塔筒项目。该项目总装机容量60万千瓦,包括96台混塔设备,是龙江混塔公司第一个自主独立参与投标并一次性中标台数最多、合同金额最大的混塔设备订单的五大电力集团风电塔筒项目。中国一重龙江混塔拥有国内首
随着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全面披露,已释放出明显的前瞻信号,能源领域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Wind数据显示,2024年电力板块整体表现稳健,总营收为1.8256万亿元,各细分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也意味着在用电需求增长、新能源快速发展、火电成本改善和一系列政策支持下,电力板块的收入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据爱企查信息显示,大唐(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于4月10日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吴永刚,注册资本5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储能技术服务;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站用加氢及储氢设施销售等。该公司由大唐发电全资持股。据了解,2024年12月29日,大唐多伦1
日前,国家电投集团旗下远达环保(600292.SH)刚刚公布重大资产重组,将母公司旗下承担湘西水电开发业务的五凌电力和承担广西水电和部分海外水电开发业务的长洲水电共同注入上市平台,为国家电投打造水电上市旗舰。(来源:微信公众号“能见”)重大利好之下,远达环保股价一路一字板,一度狂涨至15.33
12月25日,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与青达低碳绿氢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达研究院”)在包头市签订稀土氢能应用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商务洽谈交流会。青岛达能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勇,青达低碳绿氢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连
7月27日盘后,金杯电工(002533)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9.76%至68.05亿元;实现净利润2.68亿元,同比增长35.76%,其中归母净利润2.37亿元,同比增长36.09%;基本每股收益为0.32元/股,同比增长36.03%,延续稳健增长态势。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金杯电工电线电
今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旨在把握“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的战略窗口期,加快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保障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顺利开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预计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超30000兆瓦,年均
10月21日,从中海油电力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海油电投)获悉,2022年,中国海油通过其所属海油电投公司开展绿电交易,累计电量突破3亿千瓦时;其中,广东地区实现绿电交易1.185亿千瓦时,冀北地区实现绿电交易1.86亿千瓦时,绿电交易总量在区域电力市场中名列前茅。“绿电”即绿色电力,指在生产过程中,
浙江省新能源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新能源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浙江新能”)成立于2002年8月,公司注册资本20.8亿元人民币,是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专业从事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氢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投资、开发、运营管理的综合型能源企业。浙江新能2021年5月实现上交所
全国碳市场首年运行情况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开盘交易,开盘价由主管部门设定为48元,与《2020年全国碳价调查》中数百位受访者对开市价格预期的平均值(49元)十分接近,但相对五大电力集团的心理预期价位(20-30元)明显偏高。图1全国碳市场首年平均价格及交易量(来源:微信公众号“电联新
全国碳市场首年运行情况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开盘交易,开盘价由主管部门设定为48元,与《2020年全国碳价调查》中数百位受访者对开市价格预期的平均值(49元)十分接近,但相对五大电力集团的心理预期价位(20-30元)明显偏高。图1全国碳市场首年平均价格及交易量(来源:微信公众号“电联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