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完善污染源减排监测技术体系。
建设污染源自动监控网络,国控和市控污染源全部安装在线监测装备;建设污染源人工监督性监测网络,健全在线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监测能力;建设恶臭多重污染源识别体系。
(3)提高环境应急和预警监测能力。
建立完善的应急监测体系。提高应急监测的硬件能力,加强对特征污染物的现场应急装备,开展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污染物判别、事故跟踪、信息发布等项工作。完善应急监测指挥管理数据库系统,加强网络指挥、管理功能,应急监测网络传输功能。
(4)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实验室。
配备先进的实验室分析通用及专用仪器设备,提高对生物、固体废弃物、有毒有害有机物、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快速响应分析能力,建设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实施实验室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实现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现代化。
3.建设完备的执法监督体系。
按照《全国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标准》,加快推进市、区县两级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完善污染源排污费稽查建设,搭建更加完善的污染源信息管理平台。加强环境安全风险源日常管控,建立全市范围、数千家规模的大型风险源库。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和信息交换平台,完善环境安全应急防控体系和管理制度。建设天津市固体废物及有毒化学品管理中心,健全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管理机制,提升固体废物监管能力和重金属污染监管能力。建设恶臭污染源在线分析监控系统,实现对主要恶臭排放企业和环境敏感点恶臭污染的在线采集、分析、报警和监控。
4.完善环境管理支撑体系。
(1)推动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建设环境监测与科研实验中心大楼,完善国家环境保护恶臭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建设,建设全国第一家恶臭污染控制技术工程中心;筹建国家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天津)中心、低碳经济研究中心、滨海湿地种质与工程研究基地、区域联防联控技术研究中心,完善水环境实验室建设,新建新化学物质测试与环境毒理重点实验室。
(2)加强环境信息化建设。
建设包括污染源、环境质量、行政管理等业务数据环境数据中心,实现环境数据实时交换与共享存储;推进环境信息化软硬件管理基础平台、业务应用支撑平台、环境资源共享平台、环境资源发布平台四大环境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建设整合环境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污染源管理信息系统、危废及固废监督管理系统、生态保护管理信息系统、核与辐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环境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决策分析系统等七大应用系统。
(3)加快环保系统人才队伍建设。
构建符合环保行业特点的终身教育体系,全面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任务,完善环保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加强联合培养和人才交流合作,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业务知识和水平。创新、建立和完善选人用人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分配激励机制和人才引进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
五、保障措施
(一)严格环境准入,促进增长方式转变。
1.强化环境准入制度。
根据资源禀赋和环境质量,对不同区域实行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对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逐步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制度;全面推行规划环评和重大决策环评。通过设定较高的环境门槛,促进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引导高附加值、低污染的高端产业发展,加速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企业。
2.持续推进强制清洁生产审核。
按照环保部《关于深入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的通知》(环发[2010]54号)要求,对列入我市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中重点防控企业和54号文中规定的重点行业中的“双超双有”企业,耗水、耗能大户,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做好已实施清洁生产企业的跟踪与服务,及时协调解决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指导企业持续清洁生产。到2015年,应当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全部通过审核验收。
3.推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推进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深化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成果,力争华苑科技园在“十二五”时期通过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验收,正式挂牌;空港物流加工区通过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规划评审,正式开展建设;大力推动临港工业区、南港工业区等新建大型重化工业区的生态化建设,抓好园区布局和产业链接,力争再创建2-3个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推进地方生态工业园区示范建设。结合天津特色,研究构建地方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标准和评价体系,在区县工业示范园区中开展市级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作,全面推动我市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力争将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成为国家级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
(二)完善法规标准,严格执法监督管理。
1.加强地方环保立法。
紧跟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的修制定工作,结合我市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重点修订《天津市环境保护条例》、《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天津市引滦水源污染防治管理条例》、《天津市防止水污染管理办法》、《天津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制定《外调水源保护条例》,做好《天津市环境教育条例》、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相关立法准备工作,促进《天津市循环经济条例》、《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管理办法》、资源综合利用、湿地保护等相关地方法规、条例和管理办法的制定出台。
2.完善地方环境标准体系。
结合我市环境现状及污染特征,立足环境质量,兼顾总量削减和污染控制,重点围绕大气、水、固体废物、环境噪声与振动、生态建设等环境要素,开展工业炉窑、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石化及化工行业、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水污染物等地方环境标准制订,修订《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等地方环境标准,逐步完善地方环境标准体系。
3.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联合执法,充分发挥金融、工商、供电、供水等部门打击违法排污企业的协调联动作用;完善环境行政执法部门与司法机关的协调配合,强化环境违法案件向司法机关移送的力度,形成打击环境违法的长效机制;继续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三)拓宽投入渠道,完善环境经济政策。
1.建立多元投资渠道。
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和外资投入为重要渠道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增加政府财政支出中一般预算支出的环境保护投入,确保“十二五”时期增长速率不低于“十一五”增长速率,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环保监管能力建设及支撑环境管理决策的环保应用基础及管理研究的资金投入。充分发挥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的作用,积极推动污染治理市场化,鼓励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污水、固体废物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引导农村工业企业和企业家积极投身到农村环境保护建设。
2.完善环境经济政策。
建立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的经济激励机制,积极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开展区域生态补偿试点工作,逐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产生,谁交费”的原则,全面推行垃圾处理、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等处置付费的制度。积极开展绿色信贷、主要污染物排放权有偿使用交易、环境价格等环境经济政策的探索研究。
(四)强化科技支撑,服务环境管理需求。
1.加强环境管理应用基础研究。
重点开展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灰霾、臭氧、挥发性有机物、细颗粒物等大气污染及其控制,水环境及其污染控制,农村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环境综合管理等六大领域的环境应用基础及管理研究,加大景观河道水质改善、污水再生利用、雨水综合利用、非电力行业脱硫脱硝、农村生活污染治理、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等环保科技成果推广,为解决重大环境问题、削减污染物总量、改善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提供科技支撑,充分发挥环境科研对环境管理和决策的支持作用。
2.拓展对外交流合作。
继续深化与日本、美国等国家的科技项目,进一步拓宽环保科技的国内外合作交流渠道,扩大科技合作与交流范围,增强环保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环境保护管理和技术水平。鼓励环保系统科研机构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科研工作,联合培养环保科技人才;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理论、技术,提升环保科技研究起点。
(五)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公众参与制度。
1.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
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力度,积极推进公众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改善环境宣传教育条件,建立环境教育馆,面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开展环境教育;强化媒体环境保护宣传义务,建立环保公众参与网站,在主流平面媒体和电视、电台、网络上开办环保专栏,建立稳定的环境信息发布窗口和环境宣传教育阵地,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天津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局面。
2.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规范环保信息发布,定期公布区域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生态保护以及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强化重大决策和建设项目公众参与。完善企业污染信息披露制度,充分发挥公众舆论作用,促进企业自觉自愿开展环境保护工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7月15日,康明斯恩泽(广东)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康明斯恩泽”)完成企业名称变更,正式更名为“恩泽(广东)氢能源有限公司”(简称“恩泽氢能”)。康明斯恩泽氢能成立于2021年12月,由中国石化资本公司发起设立的恩泽基金与康明斯按50:50比例共同出资组建。康明斯恩
当前,我国现有工业园区数量超1.5万个,国家级和省级园区超过2500个,贡献了全国工业产值的50%以上,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30%以上。作为产业聚集的载体,零碳园区对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有着重要意义。7月8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明确
7月18日,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新能源项目2024年-2026年光伏支架(二级物资)集中采购(新增)中标结果公示,新增10家企业,包括天津君诚管道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江东金具设备有限公司、苏州聚晟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九鼎立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特变电工集团(天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同景新能
2025年7月9日,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100MW/200MW电网侧集中储能电站EPC工程项目在青树坪镇人和村举行了盛大的开工仪式,标志着双峰县在能源存储与优化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对当地乃至整个区域的能源格局都将产生深远影响。该项目建设单位为鹏辉力赫(天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则是实力雄厚的中建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31个地方2025年6月的发电量数据,包括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1、北京市2025年6月,北京市总发电量3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6%;其中,火电发电量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水力发电量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6%;风力发电量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9%;太阳能发电量0.26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17日,天津基于增量配电网174MW/1034MWh长时储能电站项目铅炭电池储能系统采购发布。招标人为天津泰达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由国有控股的天津泰达电力有限公司全资持股。项目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第六大街、欣泰街、泰华路和泰欣路之间,原天津顶园食品有限公司厂区位置,占地27899
7月17日,国家数据局正式公布了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项目名单,由南方电网公司申报的南方能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成功入选国家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能源),是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能源领域唯一入选单位。据悉,可信数据空间是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用的一种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基于共识
7月16日,河北省工信厅发布关于《河北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告。文件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推行工业节能节水,加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推进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废旧动力电池等新型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推动园区循环化改造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天津、河南、黑龙江三地发布了售电公司暂停电力市场交易资格、市场注销信息,涉及4家售电公司。详情如下:天津:天津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对连续12个月未参与交易售电公司暂停天津电力市场交易资格的通知,经核查,目前具备交易资格的售电公司中,存在1家售电公司连续12个月未
7月16日,天津雍泰生活垃圾处理有限公司超低技改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系统(SCR)成套设备采购、安装、土建施工项目招标公告发布。本工程已建设一座垃圾处理规模为1000t/d的生活垃圾焚烧厂,配置2条500t/d焚烧线+1台18MW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配套发电机1*20MW),年焚烧垃圾36.5万吨,利用余热发电。余热锅
6月28日,许继电气9项科技成果顺利通过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组织的鉴定,其中8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本次鉴定会邀请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华润电力、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单位的30余位行业专家学者组成鉴定委员会,共同对电网运行控制、智能量测与计量、人工智能与电力系统融
截至6月底,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黔西电厂上半年累计完成发电量45.04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5.2%,为顺利实现全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党建引领凝聚合力,激活发展“新动能”。黔西电厂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成立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示范岗,在机组检修、安全生产等攻坚任务中冲锋在前。以“党建
截至6月30日,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纳雍电厂累计完成发电量49.3亿千瓦时,同比增发1.37亿千瓦时,增速达2.85%,发电量创近11年同期新高。纳雍电厂紧紧围绕国家电投集团“均衡增长战略”和贵州金元高质量发展部署,秉持“度电必争、克煤必省”的理念,聚焦难点业务,创新实施“揭榜挂帅”等机制,推动党
近日,多家电力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陆续披露。据统计,上半年11家电力上市公司预计实现盈利,上海电力、晋控电力、晋控电力、赣能股份、穗恒运A、建投能源、深南电A、华银电力、京能电力、豫能控股8家企业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其中净利润增长幅度最大的为豫能控股,上半年预计盈利9500万元-1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火电项目动态,共54个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本月,共有6×1000+2×660MW项目核准,4个项目开工,6个项目并网,9个项目机组投产。江苏省核准了3个煤电项目,四川省核准一个煤电项目。位于江苏扬州的国信扬电三期2×100万千瓦扩建项目将建设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连日来,全国各地持续高温。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最大用电负荷近日达到14.67亿千瓦,创历史新高。迎峰度夏电力保供进入关键阶段,如何保障充足的电力供应?火电绿电齐发力煤炭在能源保供中扮演着“压舱石”和“稳定器”的角色。安徽淮南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能源基地,在数百米深井下,采煤机正从
上半年,国内长协发运比较充足,电厂日耗低,消耗缓慢,造成社会库存始终居高不下。在高库存压制下,电厂以消耗自身库存为主,新增采购需求有限;且有需求的电厂采购时会优先兑现长协,面对市场采购有限。上半年,供大于求之下,国内煤价一跌再跌,发热量5500大卡港口市场煤平仓价从年初的770元/吨降至
新一代火电厂,“新”在哪里?——探访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电厂二期扩建工程七月的常州暑气灼人,“苏超”赛事带火了商圈消费,也让全市文旅商业用电量激增5%,电网最高负荷更是冲破1199.1万千瓦,四创新高。恰逢“苏超”赛事与迎峰度夏关键期,中能传媒记者来到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电厂(以下简称“
十年蜕变——国家电投重组成立以来改革发展成就综述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
连日来,全国各地持续高温。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最大用电负荷近日达到14.67亿千瓦,创历史新高。迎峰度夏电力保供进入关键阶段,如何保障充足的电力供应?火电绿电齐发力煤炭在能源保供中扮演着“压舱石”和“稳定器”的角色。安徽淮南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能源基地,在数百米深井下,采煤机正从
2016年6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电储能参与三北地区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对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第一个给予了电储能参与调峰调频辅助服务的身份的电力政策。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研究部追踪储能相关政策多年,搭建了国内外储能相关政策库
当前智慧城市建设缺乏顶层设计,存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现象,还存在条块分割、信息共享需打破等一些制度性障碍。智慧城市建设不是简单项目的堆叠,也不是纯技术解决方案的拼凑,而是一个长期、动态、复杂的过程,需要统筹全局、前瞻性考虑,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共同规划,集成整合。在互联网+热潮的影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广普及不仅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更加促动了智慧城市的建设步伐。自国家及地方十二五发展规划出台以来,许多城市把建设智慧城市作为发展重点,目前全国已有95%的副省级以上城市、76%的地级以上城市,总计约250多个城市提出或在建智慧城市,总计划投资规模近万亿
自国家及地方十二五发展规划出台以来,许多城市把建设智慧城市作为发展重点。互联网+与工业4.0等概念的提出,更是为当前如火如荼的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5月19日,第九届中博会物联网应用暨智慧城市论坛在汉举行。为让智慧城市接地气,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与会嘉宾献计献策。数据不开放就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于近日正式颁布。这是中央颁布实施的首份城镇化规划,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的规划。《规划》推动新型城市建设章节中要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实现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智慧城市已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建设脚步日益加快,但在炙手可热的同时,第三方应用的缺乏也使得智慧城市产品活跃度不高。智慧城市爆发式增长近10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提高和改善了我国的城市管理水平,政府管理者和相关企业都在积极探索更加现代化的城市管理方式,从而实现宜居宜业的特色城市,实现
雾霾天、地下水污染正在摧毁着美丽的家园,新鲜的空气、清凉干净的水、绿色的植被已经变得越来越稀缺。未来5年,新一届政府重建“美丽中国”的环保投资将超过3万亿元,环保产业正在成为未来10年财富新的增长极。投资金额是决定环保产业发展速度的核心因素。记者注意到,一些机构已经押注环保投资未来10年的发展机会。一季度机构大佬押注环保股截至4月25日,有425家上市公司披露一季度财报,在环保节能板块中的三聚环保、天壕节能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均出现前“公募一哥”王亚伟管理的昀沣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身影,分别持有
广西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新能源产业是指开发利用新的能源资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和对传统能源进行变革更替的过程中形成的相关产业。广西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和优越的新能源发展条件,发展新能源产业有利于保障广西经济发展所需的可持续的能源供应,促进经济社会和谐持续发展。为贯彻落实《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特制定本规划。一、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我区开发利用新能源起步较晚,但经过近几年的国家政策扶持及积极努力,已初具规模。从1999年开始,广西新建沼气池数量跃居全国首位,占全国年新增总量的三分之一,目前沼气
电力供应是保障国民经济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础。“十二五”时期是上海城市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快“四个中心”建设,以及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都对电力供应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加强对电力建设、运行、管理、消费等的引导,进一步推动本市电力发展,特制定本规划。一、“十一五”时期本市电力发展情况“十一五”期间,围绕举办上海世博会,大力推进电力建设,不断提高电力供应能力,电力建设、结构调整以及电力装备与科技发展等都取得了较大成绩,电力供应基本保障了经
发布部门:安徽省政府发布文号:皖政[2011]107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安徽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安徽省人民政府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安徽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安全。未来五年,我省将进入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构筑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根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一、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江西省“十二五”新能源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此件主动公开)江西省“十二五”新能源发展规划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化石资源日趋枯竭和环境问题、气候问题的凸显,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正在成为能源发展的主旋律。国家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15%,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05年降低40-45%。同时,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正在部署战略性新兴产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