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综合正文

今年首次西太平洋放射性监测结果公布

2012-11-07 09:44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福岛核泄漏核电站核事故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家海洋局日前公布了2012年第一航次针对西太平洋海洋环境放射性监测的结果。结果显示,监测海域海水中铯-137、铯-134含量较2011年度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核泄漏事故前日本近岸海水背景水平;海洋生物仍受到核泄漏事故影响,且受影响的范围有扩大趋势。日本福岛以东及东南方向的西太平洋海域仍受到福岛核事故显著影响,海水中的铯-134等放射性污染物已扩散至台湾岛东南方向的公海海域。

消息称,本航次监测旨在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对西太平洋及我国海域的影响,主要围绕核泄漏事故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对日本福岛以东及东南方向的西太平洋海域的海洋大气、海水、海洋生物实施了监测。监测在2011年度两个航次监测工作的基础上,于今年5月18日至6月28日进行,航次历时40天,航程共计7000余海里,监测海域面积30万平方公里。

据了解,此次监测结果包括海洋大气、海水以及海洋生物。其中,海洋大气放射性监测结果未见异常。

对海水的监测显示,监测海域全部海水样品中均检出了放射性核素铯-137、锶-90,其中,铯-137最高含量约是核泄漏事故前日本近岸海水背景水平的10倍。56%的海水样品中检出了正常情况下海水中无法检出的放射性核素铯-134。与2011年度相比,铯-137、铯-134含量有所下降。同时,我国台湾岛东南方向430公里处公海海域的海水样品中检出正常情况下海水中无法检出的铯-134。

针对海洋生物的监测结果显示,监测海域鱿鱼(巴特柔鱼)样品中铯-137和锶-90最高含量分别是事故前的11倍和2.7倍,铯-134、铯-137、锶-90的活度较2011年度第二航次有所降低,但银-110m含量有所升高。此外,在紫魟、小杂鱼、蛇鲭中检测出铯-137,小杂鱼、蛇鲭和海草中检测出银-110m。

国家海洋局称, 将继续加强西太平洋海域海洋环境放射性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发布监测信息,切实维护我国公众的健康安全。

国家海洋局第11期海洋环境信息公布了上述监测结果,并显示2012年9月,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北部海域的海水放射性和大气辐射剂量监测结果均未发现异常。此前,国家海洋局共发布今年4期海洋环境信息,公布了1-8月应对日本核泄漏海洋环境放射性监测结果,与9月份监测结果相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福岛核泄漏查看更多>核电站查看更多>核事故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