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评论正文

让官员去卖煤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2013-08-28 08:58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煤炭价格煤电互保煤炭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候,产煤大省曾出现过官员卖煤救市情景。现在,产煤大省又出现官员帮忙卖煤情景。为什么历史总是在重复?十年牛市红红火火的炒煤热所带来的黑金财富泡沫,在不到半年时间就灰飞烟灭了。一片萧瑟中,无数个高利贷散户成了煤炭泡沫破灭背后的炮灰,就连那些昔日不差钱的煤老板也难掩愁容。有问题,找政府,似乎成了民间的习俗。煤电互保是老路,可是这还不足以解决问题,不得以政府还得摇唇鼓舌去卖煤。

在古典经济学里,政府是个守夜人。可是凯恩斯主义诞生后,政府又成了救市人。政府救市主要应是体现政策救助或货币救助方面,而不是成为推动市场交易的主体。在货币体系不断演进的今天,煤炭的价格其实只是货币现象。1973年,美元与黄金脱钩后,美元就成为一张用来国际贸易结算和支付的纸片,不再具有像贵金属金银货币那样的储藏价值,只是财富资产的价值计算单位,而不代表财富资产本身。资产可以分为虚拟资产和实物资产,如果说股票、债券是虚拟资产的话,那么煤炭和石油等大宗商品恰恰是这些实物资产的代表。由于纸币不是财富,所以纸币煤炭黄金的十年正好也是美元处于低利率环境中,美国大量的货币供给,支撑了煤炭价格的不断上涨。尤其是金融危机后,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更是将煤炭等大宗商品的价格推到了牛市最后颠狂的泡沫中。

在美元的弱周期内,煤炭的价格会上涨。当这些资产的泡沫被吹得足够大和时间足够长的时候,美元就又进入到另一个强周期里。这个时候,美元指数走强就会挤破这些资产的泡沫。如预期美国经济走好,美联储可能准备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时候,那么煤炭价格走势就会从高位步入下行区间了。同样如果美元处于高利率环境的话,实际上是收缩市场上的货币,流通的中的钱少了,自然煤炭等实物资产的价格也就跌了。

煤炭是能源资产,不是普通的商品,它的价格实际上就是个货币现象。其步入牛市是个缓慢的过程,可是价格崩溃却只用极短的时间就可以实现,这其实与股票有几分相似。在美元主导下世界经济体系中,资产的价格必然存在周期性波动。而且更多的事实也在说明,美元与黄金脱钩后,煤炭、石油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就象过山车一样行情是不断在重复上演,已不足为奇。

回顾煤炭资源所带来财富增长的路径,我们就不难发现,一是挖煤—运煤—卖煤模式;二是炒煤矿—高利贷—房地产模式。前一种模式是粗放的初级产品的买与卖,属于商品交易的范畴;后一种模式是则是煤炭的金融模式,实际上也是受资金追捧货币泡沫化催生的结果。前者属于产业范畴,但后者其实是煤炭金融化的一个过程,但它的危害性最大,让鄂尔多斯、神木又最终成为煤炭泡沫盛宴的裸泳者。可是,问题是煤炭行情在美元循环的一轮轮周期中,当遇到牛市,受美元供给扩张的影响,处于煤炭的财富效应的狂欢中,不可否认,也许再过些年,或许又到了煤炭牛市中。历史会不会又重演呢?又出现泡沫狂欢谢幕后政府帮忙千方百计去卖煤的情景呢?很显然,在熊市中,政府让官员去卖煤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市场的问题还是要用市场的手段去解决。首先,明晰煤炭是一种资源,更是一种资产,是资产就容易出现货币化的泡沫问题;其次,煤炭产业不仅仅是用来采掘发电的,随着科技的发展,煤炭的用途也是多样化,如在煤化工领域的创新和深加工等等,这需要拓展煤炭的产业链条。最后是煤炭产业与其他领域的交叉化发展问题。煤炭产业单一不可怕,可怕的是只有初级的开采和加工,而没有创新,最后成为资产泡沫而被绞杀。可以说,交叉发展是克服资源产业单一性有利地创新手段。

(作者为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经济学部教授,管理学博士后王俊)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价格查看更多>煤电互保查看更多>煤炭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