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设备与材料企业正文

华锐风电直面“超导案”:不存在知识产权纠纷

2013-09-18 10:22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华锐风电美国超导风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同时该文件还表明,美国超导通过第一次测试的产品,已经过多次改造,与提供给华锐的批量产品相比,早已面目全非,属于个例、非标产品,也正因为如此,其产品在后期的测试中再也无法通过;并且,该次通过测试取得的型式证书,仅是一个通过了型式检测的个案,不代表美国超导提供的批量产品能够满足中国电网导则要求,更不能说明美国超导产品能够实现双方合同目的,这一点中国电科院已经明确;而且,合同中约定的“欧洲,北美,加拿大等电网条件最严格的地区的要求”,自双方签署合同时即已存在,且远比中国的电网导则要求严格,这一点中国电科院已经明确证实。美国超导提供的产品,连中国电网导则要求也无法满足,更遑论能满足合同要求。从上述情况看,美国超导在签署合同时就已经涉嫌欺诈。

华锐认为,美国超导提供的产品不符合合同要求且服务能力缺失,给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带来隐患,华锐风电被迫进行替代维护,由此产生了巨额损失,按照合同约定,该损失应由美国超导承担。

据华锐风电技术部门统计,截至2011年8月31日,美国超导提供的PM1000型变频器累计故障更换率高达173.2%,年均故障更换率达50.3%,PM3000型变频器累计更换率28.4%,年均37%,远高于行业水平。华锐风电共有5,788台运行风机采用美国超导变频器,累计更换变频器7,983台,而美国超导自2009年开始每年从华锐风电获得数以十亿计的销售收入,却只安排平均不到十名人员参与现场维护,根本无法按合同要求提供服务。同时,华锐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代替美国超导公司完成了维护工作,由此产生了巨额费用,而美国超导公司几年以来一直拒绝同华锐确认并支付相关费用。

知识产权诉讼的报复性意图明显

近期,美国司法部对外宣布的一份起诉书称,华锐风电以及华锐风电两名职员和美国超导公司一名前雇员,合谋窃取了美国超导的电流控制软件,导致美国超导损失8亿美元。同时,美国超导还声称,由此案使美国社会损失了500个工作岗位,奥巴马政府和国会应该“重新评估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关系”。

记者从华锐风电得到的消息称,美国超导在收购温太克之后,在技术上不思进取,产品故障率畸高且不符合中国电网导则关于低电压穿越的要求,售后服务缺失,严重违反合同。华锐风电对美国超导的严重违约行为给予了相当的宽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多次通过电话、邮件或会议等形式敦促美国超导限期纠正违约行为,改进产品质量(尤其是低电压穿越问题)、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但美国超导仍然怠于履行相关义务。美国超导的违约行为给华锐风电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并遭致客户的大量投诉和索赔,华锐风电为维护自身及广大投资者权益和客户利益,不得已才依据法律和合同,停止接收美国超导不合格产品。

同时,有知情人士透露,华锐风电靠自身实力摆脱了美国超导的技术控制,而美国超导的业务超过七成依赖于华锐风电,美国超导不愿正视前述事实,遂打着知识产权的旗号,开始攻击华锐风电,炮制一系列仲裁和诉讼,并大肆向华锐风电的客户、合作伙伴甚至政府部门散布不实言论,通过提起刑事控诉和打着知识产权诉讼的幌子,将简单的合同纠纷复杂化。

华锐风电最后向记者表示,对于美国超导提起的一系列法律纠纷,华锐将积极应诉,并有充分的信心通过法律手段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华锐风电查看更多>美国超导查看更多>风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