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报道正文

我国隔膜市场问题多多 未来挑战对于机遇

2013-12-10 09:25来源:中国工业电器网关键词:锂电池隔膜隔膜供应商锂电池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我国由于隔膜的技术含量高并且主要技术掌握在少数企业手中,国产隔膜在产品质量上与国外公司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由于各锂电池企业成本的压力,以及随着国产隔膜质量的不断提高,几乎所有的锂电池企业都在试着导入国产隔膜,但一些质量要求非常高的电池以及关系到企业最核心利益的电池,大部分用的还是进口隔膜,高端隔膜市场大部分被国外隔膜巨头垄断。

据悉,我国目前进口隔膜在1.2亿平方米左右,所占比例已经有前几年的75%下降为50%左右,但进口隔膜的价格要远远高于国产隔膜,国产隔膜的市场规模大约为8亿元左右,并且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

这些差距首先是表现在企业实力上,美国Celgard、日本旭化成和东然都是资产上百亿元的大公司,同时,这些公司都是产业多元化的公司,有足够的财力支持研发,在这一点上,中国的隔膜企业差距很大。其次是原料上。一般商业化生产的锂电池隔膜,都是用PP树脂或者PE树脂生产的。但采用不同分子量的原料会对隔膜最终的性质起到巨大的影响,全球仅有旭化成、Celgard和日本东丽具有独立的高分子实验室,拥有自己的专料。另外,对工艺的理解上,国外许多隔膜企业的技术人员都是从电池企业过来的,因此非常了解电池隔膜的需求,而中国许多隔膜企业几乎没有电池企业的背景。还有就是在设备装备上,国内企业缺乏对工艺的深刻理解,况且国外公司对我们封锁设备来源,国内企业设备加工能力差,在设备上舍不得投入,都造成了我们和国外企业的差距。最后一点是渠道。隔膜对电池的安全作用非常重要,在这个行业,信任非常重要,电池企业一般更换隔膜供应商需要2~3年。国际著名公司在市场上多年积累的品牌及信任是我们国产企业短时间内所不具备的。

据悉,由于受舆论宣传以及隔膜“暴利”的驱使,近年来,大量企业涌入这个用量并不算大的行业,造成竞争十分激烈,隔膜企业毛利率不断下滑,目前已从过去的暴利产品,变成一个普通产品,而隔膜又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产品,锂电市场不会由于隔膜的降价而大增,几年后将会有一半以上的隔膜企业倒闭。可以说,对绝大部分隔膜企业来讲,挑战大于机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锂电池隔膜查看更多>隔膜供应商查看更多>锂电池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