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发电信息化技术正文

影响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要素及其应对策略

2014-02-12 15:19来源:华电能源哈尔滨第三发电厂 作者:孙继祥关键词:发电企业信息化信息化建设电力信息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对“企业信息化”概念典型的错误认识是:

错误认识一、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决定因素

虽然企业信息化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但企业信息化不是企业取得经营效益的决定因素,这一点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发电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前按照企业的管理方针、管理目标以及管理过程的实际进行规划和需求分析。 过去,很多企业在接触信息化时,往往有很多过度的期望,过分地夸大了信息化所能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一旦投资过大、建设周期过长、短期内未能增加效益便对信息化失去信心。其实,信息化对企业效益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但不是取得经济效益的决定因素,而只是促进因素之一,信息化为企业提供了先进的工具和管理平台,企业只有正确地实施和应用,才能促进企业效益的增长。

错误认识二、企业信息化是企业管理的信息化

发电企业信息化的基础首先是发电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重要管理领域的信息化。发电企业信息化脱离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单纯搞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是没有基础的信息化,其效能无法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只有在通过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自动信息的传递,处理,发电企业信息化的费效比才能得到更大地显现。

错误认识三、 企业信息化工作可以独立的由信息管理部门或开发单位完成

发电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无论是在调查和分析阶段、系统分析和建立模型阶段还是分步实施阶段,都将牵涉到很多相关管理和专业部门,因此,也就牵涉到各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配合问题,在建设过程中,部分企业通过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等形式实施项目的组织、实施和开发工作,但由于各部门各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配合不够,参与不够,责任不清晰等,往往项目最后只能通过信息技术人员和开发单位完成,最后造成项目进度延期,效果不佳,技术人员积极性受挫和用户不满意等问题。因此,项目负责单位的首要任务是协调好相关部门或单位的关系,明确项目的目的、工作小组成员的责任和权利,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企业管理机制的问题,如果企业标准化工作做的好,则工作流程清晰,目标或指标明确,部门或岗位权限、职责清晰,绩效考核严格,则发电企业信息化工作就容易开展。企业的管理系统涉及企业管理工作的很多方面,信息化工作的成功和企业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有着直接的联系,实践证明,信息化建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管理的标准化工作程度。 正确地理解“企业信息化”的概念,能够帮助我们以科学的发展观看待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确保在信息化建设的各个阶段具备适度地先进性,全面地实用性,不断地成长性。

2、企业标准化工作是发电企业信息化成功的基础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好坏是影响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要素之一。企业的运营和管理是按照企业的标准进行的,它规定了企业管理和运营的行为规则,企业的任何活动必须遵守这一规则,信息系统建设也不例外。目前,各大发电公司的管理模式虽然有所不同,但业务管理内容和经营范围总体上还是相同的。从信息化的角度看,信息的双向流动路径是电厂级,上市公司(分公司),集团公司,数据承载的信息也基本相同。但由于管理机制上的差异和公司成立的长短等因素决定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规模和应用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即使是规模相同的电厂,信息化建设时间相同,其效果也会存在差别。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电厂的标准化管理水平不同,影响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效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发电企业信息化查看更多>信息化建设查看更多>电力信息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