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发电信息化技术正文

影响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要素及其应对策略

2014-02-12 15:19来源:华电能源哈尔滨第三发电厂 作者:孙继祥关键词:发电企业信息化信息化建设电力信息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信息化建设工作不能独立于企业管理之外,也不能试图全面否定或大范围地改变现有的管理模式,否则,它就不能得到认可,因此也就不会成功。目前应用比较好的管理信息系统,如:民航管理信息系统,银行管理信息系统,部分制造业管理信息系统,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等,它们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业务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软件适应了这种流程,提高了效率,自然会得到广泛的认可,因此也就会获得成功。但发电企业规模的大小、管理方式的不同,组织机构的不固定性,岗位权限的多变性和业务流程的复杂性等决定了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艰巨性。这就要求各大发电公司必须建立一套适合本公司管理方针、管理目标和管理过程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全面策划各个管理要素、管理流程,明确接口关系。前一时期,部分企业花费巨资引进了比较先进的ERP软件,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效果不是很理想,费效比较低,由此引出了是管理模式适应应用软件的问题,还是应用软件适应管理模式的争论。是ERP软件本身的问题吗?显然不是,ERP软件在国外企业管理中已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先进的管理软件,为什么在我国的发电企业的管理中就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症状呢?原因可能很多,但管理机制无疑是最大的原因。 发电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一般开始于两个不同时期,一种情况是伴随企业新建或扩建,第二种情况是开始于已经投入运营的发电企业。一般而言,对于新建或扩建的发电企业就像一张白纸,容易画出美丽的“图画”,成败的关键是如何“构图”,即如何将在信息资源规划和系统设计中形成的组织机构、部门职责和权限、业务流程、文件和记录要求、数据流等以企业标准的形式固定下来。

新建电厂的管理都采用新厂新模式,我认为根据ERP应用系统的理念,建立发电企业的标准的行为是明智的。当然,首先建立企业管理标准,然后按照该标准构建信息化流程也是可行的。但是对于已经投入运营的发电企业而言,在进行信息资 源规划和系统设计前,首先应当建立一套组织机构设置合理、岗位职责权限清晰,管理要素、业务流程、接口关系明确,绩效考核严格的企业管理标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信息资源规划、系统设计将有据可依,实施的系统也容易被使用者接受。反之,用户将难以满意,原因是: A)、管理信息系统的流程不可避免地与现有的企业管理标准确定的流程发生部分冲突,这种情况下用户使用管理信息系统确定的流程是不符合规定的。 B)、与过去的工作内容和工作习惯差别较大,使用者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由此可能不断地要求开发者适应用户习惯的流程,从而造成无谓的“重复性开发”的恶性循环当中。 C)、已经运营的发电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上很难一步到位,一般而言,企业每年会根据实际需要实施一些关键的系统,因此,很难确保开发的信息系统在整个业务流程上满足企业标准的要求。 综上所述,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不能只强调信息系统本身的标准化和产品化,而应该充分考虑发电企业管理流程的标准化,因为企业信息化只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企业标准化工作应当在集团公司的统一组织和统一规划下,按照发电企业规模、类别和实际特点进行管理的规范化,这样才能保证企业信息化工作和管理标准化工作步调的一致。

3、发电企业信息资源规划、系统分析是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保障

发电企业信息资源规划应当以所属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为蓝本,构建符合企业本身发展和 经营管理特点的信息资源规划。一般而言,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1、远景目标;2、网络系统架构;3、应用系统架构;4、数据库架构;5、数据采集;6、信息编码;7、系统安全;8、系统运行等几个方面入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发电企业信息化查看更多>信息化建设查看更多>电力信息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