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六问中国核电(图)

2014-03-24 10:14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王晔君 马骏昊关键词:中国核电核安全峰会核电重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问之“安全”

技术能与安全画等号吗?

2011年福岛核泄漏事件发生后,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各国核电发展关注的焦点。2012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按照全球最高安全要求新建核电项目,新建核电机组必须符合三代安全标。业内认为,虽然目前核电技术是安全的关键因素,但技术并不等于安全,还需要配套管理、完善法律法规等,这样核电安全才有保障。

今年“两会”上,中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贺禹委员表示,由中广核和中核共同研发的、我国目前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已完成初步设计并得到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核安全局认可,现已进入施工设计阶段。贺禹说,我国发展核电是在其他国家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突破,执行的是世界最高、最新的安全标准。

林伯强认为,虽然三代核电技术较二代更加安全,但是技术只是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核电的安全还要看运行记录、配套管理、人才等,现在我国虽然研制成功了第三代核电技术,但是并不能说核电安全就高枕无忧了,目前我国核电技术、管理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都还有一定差距。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也指出,与美日俄相比,中国核电发展经验尚少,已经投运的15台机组,全部运行记录也就100堆年左右,还不到全世界运行堆年的1%。如果就此断言“中国核电是安全、可靠的”,还为时过早。

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其2013年度回顾报告中指出,从全球437座核电站的性能指标数据来看,运营的安全度仍然很高。这些核电站中,有162座已经运营超过30年,22座运营超过40年。

此外,在核电安全监管方面,我国的法律建设也明显滞后。据报道,中国核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朱志远日前表示,中国作为世界上在建核电规模最大的国家,有必要尽早制定《核安全法》,依法监督和保障核能资源的安全利用。

国际环保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借日本福岛核事故三周年之际,近日在京发布了《中国核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建议》报告。报告认为,目前中国核电在建规模已居世界第一,应该加强《核安全法》的速度,尽快用法律的制度来保障中国核电的发展安全。同时应进一步明确各个部门和企业在核安全方面的责任与安全的要求,并且要把核安全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机制也纳入到法律的体制中。

值得欣慰的是,国内核领域法律制定或将出现新的进展。中国核能行业协会高级工程师兰自勇介绍,由国家核安全局牵头的《核安全法》编制和起草工作在2013年重新启动,重点关注核事故赔偿机制。去年11月,《核安全法》已有两份草案,并被送交、上报人大相关部门,被列入十二届人大二类立法项目,这比此前2012年工信部国防科工局牵头制定的《原子能法》(属于三类立法项目)级别更高。据悉,草案在反复征求意见并做进一步修订后有望出台。

“虽然核电技术在不断进步,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但是核电风险很难完全避免掉,因此建议不要过快发展核电,发展过快会造成风险飙升。为了降低核电风险,建议我国核电发展采取总量控制原则,核电机组数量控制在50个左右,按每个机组运行寿命40年,发电堆年控制在2000左右,这个范围还相对安全,以后淘汰一个核机组,再新增一个。”何祚庥说。

问之“格局”

中国谁在做核电

上世纪80年代初,以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为标志,拉开了中国核电发展的序幕,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核电企业从曾经的一枝独秀逐渐演变成以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核)、中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广核)、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国核技)为龙头的三足鼎立局面。中核是在国资委网站上一直排名前三的央企;中广核是地处深圳的老牌核电企业,曾经创造了核电历史上无数的第一;国核技比较稚嫩,实力稍弱。

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全球的核电发展也陷入了一段沉默期。2012年,中国核电发展逐步恢复,在业界看来,虽然核电前期投入较大,但其单位效益较高,尤以其较为突出的清洁效应,发展前景一直被看好。近两年来,国内的相关企业纷纷加码核电业务,争抢之势越发高涨。

林伯强介绍说,目前,虽然中核、中广核、国核技三家公司组成的三足鼎立局面尚未改变,“从技术上讲,这三家地位还较难撼动,但是从电站建设上,中电投等企业的发展势头格外强劲”。林伯强说。据了解,大唐、华能、中电投等能源企业已经积极展开选址工作,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此外,三峡集团和华润集团等新央企也开始介入到核电领域。很多企业还采取了与巨头合作的方式加码拓展核电领域势力范围。3月18日,华电集团公司与中核在京签署有关核电项目合作协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核电查看更多>核安全峰会查看更多>核电重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