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国际正文

乌克兰危机的能源视角

2014-03-26 10:37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能源结构乌克兰天然气价格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美“能源利器”难解欧洲困局

■库尔特˙科布

面对乌克兰危机,不少的评论人士认为,美国正握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利器:不断增长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这意味着,只要美国政府改变现有的法律,扩大油气出口,将有能力挑战俄罗斯对乌克兰和欧洲能源供应霸主的地位,进而帮助乌克兰和欧洲摆脱俄罗斯的钳制。

然而,这些人似乎忘了一件事:美国到目前为止还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净进口国,而且,也没有迹象表明,美国可以或可能成为石油净出口国。

目前,美国日均净进口原油和石油产品约640万桶。美国能源信息署在近期的一份预测报告中称,美国原油产量将在2016年达到第三个顶峰,日产可达950万桶。不过,该数据明显低于上世纪70年代,并会在2020年开始逐渐下滑。

数据显示,2013年美国日均消费多达1320万桶石油衍生的液体燃料(不包括从天然气中提取的液体燃料),和这个数字相比,950万桶的产量似乎还有相当大的缺口需要填补。

那么美国究竟何时才能挑战俄罗斯石油出口的地位呢?最有可能的答案是永远不会。要知道,2016年美国石油产量的顶峰也只比目前的产量多150万桶/日,这与全球日均7600万桶石油的产量相比,不值一提。另外,未来全球石油产量是否会下滑还未可知。现在就断定美国的“石油利器”能驯服“北极熊”还为时尚早。

那么天然气方面又如何呢?诚然,美国页岩气产量大增可能会对俄形成威胁,但也存在不确定因素。

自2005年美国天然气产量开始飙升,不过这种快速增长态势如今已经告停。美国干燥天然气的产量自2012年1月已趋于平稳,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报告显示,2012年全美产量为24.06万亿立方英尺,2013年为24.28万亿立方英尺,年均增加仅0.9%。

鼓吹美国“天然气利器”的呼声并未提及,2013年美国进口天然气约2.88万亿立方英尺,约占美国消费总量的11%。难道可以这么理解:进口越多,所以出口越多?这样就能改变世界能源供应格局么?

一方面,美国低廉的天然气价格导致了钻井数量迅速下降。除非有利可图,勘探公司已不再热衷开发新业务。因此,未来提高气价在所难免。

另一方面,美国天然气运送到亚洲或欧洲,须在零下260华氏度进行液化,并用特殊的轮船输送,到达目的地后再度气化。如此一番,原来成本仅6美元/千立方英尺的天然气送到欧洲后,就变成了12美元。而最近5年,欧洲液化气的价格一直低于这个水平。从逻辑上看,欧洲很难成为美国天然气的热卖市场。而日本最近5年LNG的价格在15—18美元间徘徊,日本看来是更适合的买家。但美国进入全球液化天然气市场会不可避免地带来价格下滑,日本届时情况如何尚不确定。更何况,为了刺激国内生产,如果美国天然气的价格再上调6美元或更多呢?

以上论述成立的一个前提,就是美国有多余的天然气用来出口。花旗集团旗下的能源研究机构认为,美国天然气产量每年将下滑24%。若要维持现有产量,未来4年内,现有的天然气生产项目需要全部由新项目代替。

如此一来,美国的勘探公司将变得十分忙碌,而要再扩大产量用来出口就更是力有不逮了。更重要的是不要忘记,今天美国还在进口天然气!

而且,又有多少公司愿意冒数百万美元的风险来哦建设液化和装载天然气的码头呢?

令人费解的是,除了液化、运输、再气化的成本数据,有关美国天然气的数据和资料都可以通过网站搜索或简单的计算而获得。甚至我们还可以从某家能源投资公司的基金经理那里得到LNG的成本信息。可偏偏有一些评论员或媒体不愿略费时间去寻找数据或采访求证,便夸夸其谈。

许多证据都已表明,美国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能源利器”。哪怕鼓吹的声音再响亮,美国也无力来拯救乌克兰和欧洲能源供应的困局。

(来源:《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文章有删节,标题有改动)(王晓岚/编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结构查看更多>乌克兰查看更多>天然气价格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