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泛在电力智能配电网评论正文

曾鸣之谈:电力市场化应保持电网统一管理

2014-04-24 10:10来源:亮报-孙珂关键词:电网输配电力调度电力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坚强智能电网必不可少

曾鸣分析,随着统一电力市场的建设,今后售电侧用户增多,电网需要通过内部大数据分析出各类用户用电的负荷特性曲线。如今很多一线城市人口密集、寸土寸金,它们普遍面临着配电站没有空间再扩容,但扩容后利用率又很低的问题。因此,今后电网企业要逐步研发新的负荷预测方法和模型,把原来传统的供应侧预测,改成基于终端分类、分行业的终端侧预测。

另外,输配电网的规划模式也应发生改变。在整个规划中,除要考虑各种各样的供应侧资源,还要考虑需求侧响应,要利用智能电网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去研究如何做好需求侧管理。

曾鸣认为,相比不确定性较大的市场化改革,加快智能电网的建设,是全力以赴之后可以看到实际成效的发展方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下,我国正在加快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这更需要坚强的智能电网作为依托。

“我认为智能电网最大的重点应在配网和用户这一侧,就是所谓的供需互动和需求侧响应,要让分布式清洁能源和微网能够稳定地接入电网。”

保障普遍服务 分步推进市场建设

曾鸣认为,在统一电网适应性平台和合理输配电价的基础上,应放开发电企业与用户的直接交易,允许全部用户和发电企业根据自身意愿和需求,通过自主协商、集中撮合等方式确定成交电量和价格,从而实现发电侧竞价上网、用户侧竞价购电。

但是,对于电力这个特殊商品来说,曾鸣着重强调,在电力市场化过程中,必须要保障普遍服务。首先,市场依托电网企业自然的、天然的业务优势,通过电网适应性平台来组织用户和发电企业开展交易,并提供相应的交易服务,保障这些交易顺利实施。其次,对于没有意愿参与交易的用户,电网企业作为默认供电商,按照政府批复价格从发电企业购电,并按照国家核准的目录电价向用户售电,保障电力普遍服务。“也就是说,电网企业的公共事业定位一定要永远存在。”曾鸣说。

对于电力市场建设进程,曾鸣建议,改革应分阶段逐步推进。在当前大用户直接交易试点的基础上,先选择在1~2个省份开展试点工作,通过试点摸索经验,逐步建立完善相关机制、操作实施办法等配套政策。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全面放开发电企业和用户选择权,构建能同时实现发电侧和售电侧竞争、充分发挥电网一体化管理优势的全国电力市场体系。

“中国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方兴未艾,路程还很漫长,很多问题都需要具体地研究。”曾鸣表示,市场化改革是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改革是为了促进我国电力工业安全、经济、可持续地发展,形成对普遍用户来说合理的、用得起的电价体系,形成兼具效率、效益与公平性的电力市场。

曾鸣: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学术委员会主任,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电力经济研究咨询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电力市场教学团队”负责人,1999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历任国家发改委、国家电监会等政府部门高级咨询顾问,发改委工业节能减排技术支持中心特聘专家,中电联第五届理事会专家,入选2014年发改委“发展改革专家库”。

他在电力与社会经济改革与发展领域进行了长期调查研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科技部项目2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1项,曾荣获“电力系统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中国首届30名“管理科学攀登者”等称号,入选建国60周年电力行业最有影响力60人。出版专著11部,发表三大检索论文150余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网输配查看更多>电力调度查看更多>电力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