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核电:必要的恶魔

2014-05-08 10:43来源:财新 张卫华关键词:核安全核电存废内陆核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事实上,全球范围内围绕核电的种种争议,是bad publicity(负面宣传)、邻避效应、糟糕的公众沟通、决策过程缺乏公信力、公共项目补偿机制和利益诉求机制缺失以及某种程度的民粹主义交织在一起的结果。单纯看任何一个利益相关方,政府、企业、公众,其逻辑都可以自洽,但大家各执一词,形成一个难以解开的结。如何解开这个结,专家学者们已经开出了诸多药方,也各有道理。我想谈三个可能在一部分人看来不接地气的建议:

一是鉴于核电的特殊性,建议应该建立形成一个全球核电项目论证机制。在现有国际原子能机构平台基础上,构建形成全球核电专家库,对全球范围内的核电项目开展一一论证,并作为核电项目启动的前提条件之一,纳入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对于当前我国相关项目决策不够公开透明,或发挥一定的补充和外部支撑作用。

二是公众利益诉求集体谈判机制。逻辑上来说,公众潜在利益受损,均可以通过集体谈判来获得合理补偿,但目前我们缺乏这样一套信息公开、利益诉求的畅通渠道,最终导致利益诉求的表达演变成为情绪化的宣泄。这涉及到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允许公众以某种形式联合起来,与由政府背书的核电企业谈判的问题,需要在观念上和机制上有所突破。

三是核电安全应形成全球安全监管机制。福岛核事故以来,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已经开展了类似工作,但远远不够,也没有日常化。当然,无论是核电项目建设和全球核电安全监管机制,都涉及到一个国际协调和内政边界的问题,但从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治理以及核安全的角度来思考这一问题,也许会在广泛层面达成诸多国际共识。

每次提及核电,都忍不住想起英文中的一个词汇,叫necessary devil,即所谓“必要的恶魔”。一如任何事物一样,核电也有其两面性。它给我们带来清洁电力的同时,也一并带来了一些待解的难题。但短短六十几年的历史和区区几次事故,尚不足以说服我对核电投反对票,而更愿意相信它是个“必要的恶魔”,并将彻底驯服它、驾驭它的希望,寄托在新一代的研究和实践摸索上。

(作者来自:上海燃气(集团)公司)

内陆核电不适合我国国情

我国的核电“大跃进”因为福岛核事故紧急刹车。但是,随着2013年雾霾治理成为焦点,重启内陆核电的呼声又呈抬头之势。在一些报道里,与煤电相比,没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颗粒物等污染物排放的核电似乎是“满足中国能源发展需要、解决中国能源环境污染、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现实的、重要的途径”,甚至有人提出“中国应加速发展核电、再建80个核电站”等。如果再建80个核电站,核电无疑要往内陆发展了。

治理雾霾,去煤化是无可争议的。但我认为,无论从安全性、清洁性还是经济性上来说,核电都不应该是中国能源结构转型的战略选择,更不应该冒巨大风险发展根本不适于我国国情的内陆核电。

为什么不能选择核电、核电不能往内陆发展?理由有四:

第一,现阶段全世界的技术水平,还未能做到使核电安全可控。在核电发展问题上,国内一直有很多似是而非的观点充斥在各种媒体上。比如“核能是可驾驭和可控制的,核事故是可分析和可认识的,核电站是可以做到安全的”、“我国15台核电机组在近20年时间里保持着良好记录证明是安全和可靠的”等。但是“可以”和“已经”有本质的区别,核能在现阶段之于人类,“可以做到安全”不等于“已经做到安全”,“可分析、可认识”不等于“已分析、已认识”,“可驾驭、可控制”更不等于“已驾驭、已控制”。美国、前苏联和日本的三次重大核事故警示我们:直到目前,人类的核电安全是建立在核电站本身“不出事”的基础上的。尽管技术进步使得核事故发生的概率一降再降,然而一旦天灾人祸导致核电站出了“万一”,最先进的核国家也没什么好办法。与美日俄相比,我国现有核电机组的全部运行记录还不足100堆年(不到全世界的1%),如果就此断言“我国核电是安全、可靠的”,还为时过早。前有苏联切尔诺贝利之鉴,近有日本福岛之鉴,无情的现实告诉我们小概率事件发生后的极其严重后果。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已经过去3年,核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却在不断超出人们的预料,依然无法彻底控制。因此,对于核能这种足以毁灭人类的特殊资源来说,评估核电工程的风险,不仅要看事故发生的概率,更要看事故发生后的后果。在我国内陆核电问题上,绝不能因为“第几代核电技术发生事故概率已低至XX”而心存任何“小概率事件”的侥幸。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安全查看更多>核电存废查看更多>内陆核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