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习大大能源革命 究竟要革谁的命

2014-06-23 09:00来源:投资时报关键词:能源安全核电项目煤炭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以核电为例,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肖新建、高世宪、韩文科三人所做的研究,若按照中国到2020年发展到建成70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粗略估算:建成核电所需资金为7320亿元,加上在建项目付出30%的成本1080亿元,共计到2020年累计需投入8400亿元的资金规模。若考虑经济发展、物价上涨、人工成本上升等因素,分摊到每年实际投入资金,累积所需投入可能超过1.7万亿元。

他们还计算说,仅中国在建的3000万千瓦核电项目,就可以为中国的装备制造行业提供1800亿的市场空间,完全可以托起国内二代改进型核电技术的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化发展。

不过上述三位专家也指出,如此大的投资规模,对于目前中国为数不多的有资质建设核电的企业(中核、中广核、中电投核电部)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按照《国家核电中长期规划》的规定,企业自有资本金占项目总投资不少于20%,按发展目标,到2020年核电企业用于建设的自有资本金累计不少于1680亿元,若考虑经济发展、物价上涨、人工成本上升等因素,到2020年,核电企业用于核电建设的自有资本金年平均会不少于285亿元。三位专家建议说,从总量上,最终必须扩大核电投资资金的来源。

而能源消费的革命是一个大难题,因为这往往意味着对企业和居民消费习惯的改变。

这种改变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无论是新能源技术的推广、电动汽车的应用、节能技术的普及,还是环保产业的发展,在最初阶段往往都需要市场付出更高的价格来购买。中国政府在过去的十多年间,一直依靠巨大的财政补贴来推动国家能源消费的变革。其结果是,财政负担越来越重,同时补贴的边际效应也在不断减弱。

一个例子是,中国自2006年开始通过对普通用电企业和家庭征收电价附加费用,来补贴可再生能源上网发电。政府对普通居民征收的电价附加费,先后从每度电2厘钱涨到了8厘钱,但依然不够。国家能源局官员提供的数据称,这笔补贴资金从2009年开始就一直入不敷出,缺口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国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贴缺口为13亿,2010年缺口20亿,到2011年缺口已达100多亿。

更糟糕的是,这种补贴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国新能源产业的畸形发展。新能源项目的投资核准权在地方政府手中,但补贴时却要向中央财政要钱,而中央财政早已难以填平地方巨大的投资欲壑。而同时,由于价格管制,财政补贴成了大多数新能源公司的利润来源,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骗取补贴的案例。

这是中国严重滞后的能源管理体制造成的。国家主席习近平部署的能源革命需要解决这个难题。

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说,要推动能源体制革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还原能源商品属性,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转变政府对能源的监管方式,建立健全能源法治体系。他提出,抓紧制定电力体制改革和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启动能源领域法律法规立改废工作。

这将会是一场无比庞大的能源系统改造工程,它需要无数次复杂和精准的手术才能逐步完成。好在,正在转型的经济结构为这场革命提供了良机。

姜克隽说,很多地方经济结构的转型已经开始了,煤价在不断下跌,重工业集中的地方遇到了经济大幅下滑的难题,环保和节能的高压一直不减,“你没看见吗?转型已经开始了。”

这是能源革命的机会。

原标题:习大能源革命 究竟要革谁的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安全查看更多>核电项目查看更多>煤炭行业查看更多>